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如何廝殺搏鬥,彗星撞擊地球如何讓恐龍滅絕?上海觀眾馬上就能重回恐龍時代去揭開一個個秘密。 1月19日至23日,超大型舞臺劇《與恐龍同行——震撼舞臺》即將登陸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日前,記者採訪了剛剛從新加坡完成《與恐龍同行》中文版首演歸來的古生物學家赫胥黎的A、B角演員張欣與賀颶。
增加中文版解說
《與恐龍同行》中的主角除了惟妙惟肖的恐龍以外,演出中還將有一位重要的角色——古生物學家赫胥黎,他將帶領全場觀眾一同回到恐龍時代,講解各種有關恐龍的科學知識。他也將成為這幕96分鐘劇目中唯一一個有臺詞的演員。記者了解到,美國出品方考慮到中國觀眾的實際需求,共計5天10場的演出中,保留1月21日、22日和23日上午的3場演出為英文原版,其他七場演出均為中文版。
擔任中文版配音的演員均來自上海。張欣1995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他曾為《Discovery》的內地版本擔任過300多集的解說配音工作。而賀颶則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籤約演員,並擔任過多部話劇的導演。他們兩人經過三輪選拔,從30多位優秀的專業演員中被選出,並經過了半年多時間的培訓才有機會出演《與恐龍同行》。
寓教於樂適合親子
一提到恐龍,觀眾自然聯想到的便是恐懼,這也讓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是否會被逼真的場景給嚇到。賀颶則表示,從人的本能來說,看到如此龐然大物出現在面前,產生恐懼心理是正常的,但實際上恐龍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恐怖,「比如食草恐龍,它們都是很可愛的。腕龍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它有最龐大的身軀,面容卻是最可愛慈祥的;小霸王龍每次出場都會笑翻整場的觀眾。如果說恐怖,大概就是指大霸王龍,它會讓你倒吸一口氣。 」賀颶介紹說,這部劇有著明顯的戲劇起伏,觀眾一會兒會摒住呼吸一會兒又會哈哈大笑,總體上來說還是很輕鬆的。
張欣則認為,整部劇更像是一部寓教於樂的舞臺版 「人與自然」,「我們的角色說通俗一點就是像趙忠祥老師的角色」。整部劇的時間跨度涵蓋了恐龍生活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時代,「看完整部劇應該能夠對這些史前的巨獸及整個古生物史的變化有個完整的了解。」所以他的建議是,這部作品不只是針對孩子,喜歡自然科學的大人們也一定會喜歡。「就我們在亞洲其他國家看到的,現場的大人要遠比孩子多,看到後面都是家長比孩子更帶勁。」
操作借鑑「巫毒術」
據悉,整部劇將有10種20隻恐龍出場,大到15米的霸王龍、20米的腕龍,最小的恐龍只有木偶那麼大,但它們都可以自如地移動、行走、發出各種聲音。那麼幕後的工作人員是如何控制這些恐龍的呢?兩位主演先期為觀眾揭秘,原來老外們借鑑了中國古代 「巫毒術」的原理。幕後的機械操縱人員手拿等比例縮小的恐龍木偶,其關節結構和移動幅度都和恐龍一樣,同時內置了遠程遙控器,操縱員只要對手中的「小恐龍」進行操控,臺上的「大恐龍」就會做出相應的動作。
「其實這和我們傳統曲藝形式中的木偶戲十分相似,但將這種技術運用於如此龐大的恐龍身上,可以說是一種創舉,要真正實現也需要表演人員反覆操作和嘗試,在後臺他們所操縱的恐龍甚至能像真的小狗一樣叼住你扔給它的食物,這太令我們詫異了。 」(文/李佳傑)
(責任編輯:崔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