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化石修復師這樣「復活恐龍」

2021-01-07 澎湃新聞
揭秘!化石修復師這樣「復活恐龍」

2020-09-02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熙熙攘攘的

祿豐恐龍谷博物館展廳裡

一件件造型精美的

恐龍化石

有序陳列

祿豐恐龍谷博物館展廳

人們觀賞,驚嘆,聆聽著

來自遠古時代的生命傳奇

在隔絕了喧囂的一隅之地

有一群特殊的工作者

他們正埋首伏案

專注於手中的活計,無暇他顧

他們用妙手回春之術

讓歷史被看見

今天

就跟隨記者的鏡頭

走近

化石修復師

一探他們的日常

視頻拍攝、剪輯:記者 徐建瑜

一盞明亮的射燈下,布滿灰塵的桌面上擺放著化石土塊、雕刻筆、刷子、釘子、鎬、放大鏡等,甚至還有牙科醫生專用的調拌刀,這裡就是化石修復師王濤的工作檯。

王濤的工作檯

見到王濤的時候,他正在工作檯上專心致志的修復一塊恐龍化石,伴著刺耳的「呲呲」聲,巖石碎屑不斷脫落,化石的輪廓慢慢清晰可見。

王濤正在修復恐龍化石

身為祿豐縣地質遺蹟保護管理所所長的王濤,從1978年發掘祿豐古猿開始,他與化石修復工作結緣40年,1984年,王濤第一次參與挖掘金山龍,從此便一直和恐龍「打交道」。40年間,他跑遍了楚雄州的犄角旮旯,訪遍每一處恐龍發掘地,共修復了60多具恐龍,100多件化石。

王濤介紹,找化石、挖掘、修理、復原、命名、裝架,一具恐龍化石從野外到「走」進博物館,需要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在修復化石之前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根據骨骼分布的路徑,對挖掘現場進行表土清理,當化石露出一半後,根據化石的大小和身體部位進行分類、編號,標上日期和出土位置,大塊的或是整隻恐龍化石要打上石膏再套箱,期間要繪圖、拍照、攝像......」

一系列操作聽起來像醫生在建立「病曆本」。王濤說,一具長6米的祿豐龍化石,光挖掘就要20天時間。

王濤在剖面上給記者介紹恐龍化石的分布

別看野外挖回的化石是不起眼的土包,可每塊化石都攜帶著來自侏羅紀時代的生物「密碼」,它們表面的泥土需要清理,化石才能「重現天日」。

「用雕刻筆一點一點的清理,力度要把握好,每塊化石所在的巖石層位以及硬度是不一樣的,要非常精細,破碎的、有缺陷的化石,需要用膠一塊塊拼接比對復原。」

「恐龍的頭、爪、尾椎又小又脆,最難修復,有時一小塊就要修復幾個小時甚至幾天。」

王濤一旦著手修復,伏在工作檯上常常會忘了時間,他曾一個人用了3個月才修復好一塊川街龍的肩胛骨。王濤說,化石是不可再生資源,修復化石需要耐心、細心、專心,追求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一塊化石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科研成果的完整性。

祿豐恐龍谷博物館展廳

「化石修復好到展出,還需要裝架,這個過程要考慮展廳的擺放位置,恐龍的表現形態,裝架的高度,美觀等等,這不僅需要生物學知識,還要有想像力。」

在祿豐恐龍谷博物館展廳裡,共有100多架恐龍,2006年,王濤帶領著20多名化石修復師,用2年的時間裝架完成,於2008年開館展出。每架恐龍體態各異,惟妙惟肖,整個博物館展廳大氣磅礴,蔚為壯觀,殊不知背後凝聚著多少化石修復師的心血。

繁瑣細緻的修復工序

漫長孤獨的修復過程

化石修復師的工作

在很多人眼裡是枯燥的

但王濤卻樂在其中

「我最開心的就是聽到哪裡又發現恐龍化石。其實,這份工作並不複雜,只要肯學,熱愛方能堅持。」

王濤正在修復恐龍化石

化石修復不僅僅用於博物館展覽,更重要的是給科學家們研究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直接的證據。

祿豐地區是世界著名的恐龍化石寶庫,這片殷紅的土地之下還埋藏著古老的恐龍世界,解鎖侏羅紀時代的生命密碼,需要一代代化石修復師的不懈努力。

王濤表示,近年來,政府對恐龍化石採取不主動發掘,發現再挖掘的態度,但化石修復急需「後浪」,人才隊伍建設還需加強,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恐龍化石的保護中來。

來源:雲南楚雄網 (記者 邱君竹 )

原標題:《揭秘!化石修復師這樣「復活恐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耗時兩年 重慶化石修復師「復活」24米長恐龍
    不同的姿勢、昂著頭顱,三隻巨型恐龍的化石擺放在重慶市地質遺蹟保護與研究實驗室化石修復中心。「重慶目前裝架最大的恐龍就是長24米。」指著三隻恐龍,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總工程師、高工,代輝博士介紹稱,這隻恐龍的化石是2015年在合川發現的,化石完整度達到40%。
  • 古生物化石修復師:別人修復文物 他們修復恐龍
    古生物化石。    4月6日,經過6名工作人員一個多月的修復,兩匹古生物化石——薩摩獸和大唇犀順利完成修復裝架,從成都崇州天演博物館起運,飛回青海博物館。    在天演博物館臨時展廳裡,陳列著恐龍、三趾馬、大唇犀等古生物化石骨架標本。
  • 全民恐龍樂園:開採化石,復活遠古恐龍!恐龍養成模擬經營小遊戲
    今日遊戲推薦全民恐龍樂園關鍵詞:模擬經營、寵物養成、地洞挖寶、合成遊戲簡介:《全民恐龍樂園》是一款趣味休閒的模擬經營小遊戲,恐龍公園地下蘊藏巨大寶藏,居然能復活恐龍!遊戲玩法歡迎來到《全民恐龍樂園》遊戲,在這裡,你將成為恐龍公園的園長挖掘骨頭碎片,復活恐龍化石,就能讓你發財致富哦!化石碎片埋藏在石頭下面,用鐵鎬敲碎石頭再把挖到的骨頭拼成完整化石當化石碎片數量充足時,就可以復活恐龍啦!
  • 恐龍復活時代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發現的化石保存狀態來看,復活恐龍還很遙遠
  • 7000萬年前化石中疑現「恐龍DNA」,恐龍真的能夠復活嗎?
    而根據《科普中國》一項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疑似發現了恐龍的DNA,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疑似恐龍DNA來源於哪裡? 首先我們都知道,如今地球是沒有活體的「恐龍」存在,並且大多數都是以化石為主,恐龍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非常長,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地球出現了一次生物滅絕的事件。
  • 我們能從化石胚胎中復活恐龍嗎?
    1993年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並不是第一部描述現代世界展示恐龍的電影,但它把克隆恐龍的想法引入大眾文化的思路卻做的很好。因為用一種對很多人來說都有意義的方式來描述恐龍的克隆,這部轟動一時的系列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收穫了三十多億美元的票房。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於是他們從這隻蚊子化石的體內提取出了恐龍的DNA,成功地將已經滅絕了6500年的恐龍復活了。恐龍真的被科學家復活了嗎?不要感到驚訝,因為這只是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虛構的情節。恐龍復活通過琥珀中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讓恐龍復活雖然是電影中的情節,但看上去也並不是毫無道理。
  • 現代的DNA技術,能讓恐龍復活嗎?科學家曾努力嘗試過!
    在這個島上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和現代人類社會是截然相反的,那麼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能不能利用現在最為發達的DNA技術將恐龍復活呢?電影當中的情節能否成為現實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早先就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利用發現的恐龍化石,從化石比較新鮮的骨骼裡面提取遺傳基因材料,然後用DNA技術將恐龍復活呢?
  • 開票丨音樂劇《恐龍復活了》,一場在博物館的奇妙夜
    可就在當晚,兩名小偷趁著夜色偷偷溜進博物館,偷走了寶貴的小恐龍化石!令人吃驚的是,恐龍化石,兵馬俑、木乃伊……博物館內的展品竟然也在此夜都奇蹟般的復活了!為了幫助霸王龍媽媽找回孩子,三位主人公和博物館裡的「朋友們」展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
  • 火遍亞洲的音樂劇《恐龍復活了》來了!早鳥特惠限時搶搶搶!
    音樂劇《恐龍復活了》媒體評論2021年《恐龍復活了》再度啟程,給中國大陸的觀眾帶來一次關於博物館的奇幻旅程。音樂劇《恐龍復活了》韓版劇照家庭音樂劇《恐龍復活了》國際化的創作團隊,匯聚了擁有製作國際優秀音樂劇經驗的專業人士。
  • 親子|家庭音樂劇《恐龍復活了》歡樂來襲,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冒險吧!
    兵馬俑木乃伊紛紛復活!全家共度奇妙夜,就在這座博物館!月圓之夜,博物館的展品開始蠢蠢欲動……驚人完整的霸王龍母子化石正在博物館展出,姐姐崔娜麗帶著弟弟崔高峰與她的朋友吳大為慕名前來參觀。可就在當晚,兩名小偷趁著夜色偷偷溜進博物館,偷走了寶貴的小恐龍化石!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於是他們從這隻蚊子化石的體內提取出了恐龍的DNA,成功地將已經滅絕了6500年的恐龍復活了。恐龍復活通過琥珀中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讓恐龍復活雖然是電影中的情節,但看上去也並不是毫無道理。那科學家能否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呢?那什麼是克隆技術呢?生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繁殖,一種是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在植物中比較常見。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扦插的辦法將植物的枝條插到土壤中從而產生一株新的植物來。
  • 中國修復世界首次在吉林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圖)
    中新社長春三月十二日電(記者 吳兆飛)記者今日獲悉,經過近半年時間的修復,現存吉林大學博物館的一具在長春境內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已基本恢復本來面目。經國內權威專家鑑定,這極有可能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一個新種恐龍,並初步將它歸類為古角類恐龍。
  • 復活恐龍技術的衍生物
    因此,恐龍死後無法保存基因,這導致現代科學家就無法提取有用的基因。至今為止是否可以復活恐龍仍是一個謎,但雖然不能復活真正的恐龍,卻已經衍生出仿真恐龍的概念。顧名思義,仿真恐龍是根據仿生學原理製造的恐龍。它們是可移動且栩栩如生的恐龍。
  • 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
    相信許多人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它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目前來看,復活恐龍在科學上存在一個主要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恢復原始恐龍的DNA。在電影中,DNA來自一隻充滿恐龍血的蚊子,然後它誤入了樹液之中,樹液變硬了,最終變成了琥珀,巧妙地將這隻昆蟲保存了六千多萬年。
  • 我們現在看到的恐龍,並不是真實的,復活恐龍為何難以實現?
    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在世界各地所出土的恐龍化石當中,大多數都不完整,因為時代太過於久遠,只剩下了恐龍的殘骸而已,也給恐龍的還原增加了不少難度。
  • 科學家發現,7千萬年前化石中疑現恐龍DNA,人類真能復活恐龍?
    古生物學是否會復活一直是業界關注的問題,許多人希望那些古老的生物會復活。然而,從自然生態循環的角度來看,這顯然不符合規律。畢竟,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化,生物自身的適應性也在變化。然而,在2011年,一個日本研究小組通過克隆技術利用猛獁象細胞培育出了一隻猛獁象。
  •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揭秘真實的恐龍世界
    近日,「侏羅紀系列」全新篇章《侏羅紀世界2》登陸全國超500家IMAX影院,中國恐龍迷們終於與他們期待已久的「愛寵」們見面了。導演團隊特地採用全新的拍攝手法,給大部分片中出現的恐龍都製作了相當逼真的機械仿真恐龍模型,以還原一個真實的恐龍世界,讓這些恐龍在IMAX大銀幕上「復活」。
  •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
  • 我們可能發現恐龍DNA了,距離復活恐龍還有多遠?
    相信對於每一個古生物愛好者或者科幻迷來說,有一個疑問始終縈繞在腦中揮之不去:為什麼科學家還不克隆出恐龍來?的確,讓恐龍重現人間,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期待看到的一幕。可是,克隆並不是那麼簡單,復活恐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實際上,在復活恐龍的第一步,我們就遭遇到了滑鐵盧:恐龍的DNA在哪?我們都知道,復活恐龍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恐龍的遺傳因子進行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