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存完整的DNA。隨著化石發掘工作的不斷開展,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得以重見天日,其中就有一些保存了特殊的結構。比如今年發現在戟龍化石和亞冠龍化石上就發現了大分子的殘留。儘管對於這些殘留物到底是屬於恐龍本身還是入侵的細菌群,還存在著爭議。但是這無疑已經為我們的復活大計打開了一扇門。但是遺憾的是,僅僅靠這些分子,是無法復活恐龍的,因為DNA是一種複雜的分子結構,在形成化石的過程中會不斷降解,大概500萬年就會消失殆盡。因此,找到其他形式的遺傳物質,是復活恐龍面臨的難題。
3.就算復活了恐龍,我們又如何讓它們適應現在的環境生存下去呢?雖然白堊紀和我們現在大氣的含氧量差不多,但是二氧化碳濃度卻是現在的好幾倍,並且現在對比恐龍時代,植物和動物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恐龍愛吃和能吃的東西都已經滅絕的差不多,汝之美味,吾之砒霜。所以還得為恐龍們再去復活更多的生物。與其想復活恐龍,還不如養點雞鴨,這樣起碼你可以對別人介紹,這些也是活著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