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的測量的認知

2020-12-05 量子認知

量子力學是一門公認的與其它任何科學不一樣、相當奇特怪異、看起來極為恐怖的科學。量子力學具體有什麼樣的奇特、怪異與恐怖之處?學過量子力學的人也許清楚,沒學過量子力學的,就搞不明白,特別是關於量子的概念。

在這兒,我們首先用最簡單通俗的語言,對這些奇特、怪異與恐怖之處及其量子概念,儘可能生動形象地描繪一下。

量子一會兒像是波,一會兒像是粒,有時候又什麼都不是:宛如一個技法高超的魔術大師。

它可以「幽靈般地遠距離作用」:就象傳說中的孫悟空翻跟頭雲一樣,可以瞬時瞬間一下子翻到了天際。

有兩條縫,看它一眼,它鑽一條縫;不看它,它鑽兩條縫;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監督下規規矩矩,不監督它就會調皮搗蛋。

用某種方式看它,是這個樣子;用另外一種方式看它,不僅不是這個樣子,而且可以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另外一個樣子;猶如俗話所言:當面是人、背後是鬼,可以是人鬼雙重疊影。

它包羅萬象,給予你一切你所想要的、確實又有可能會發生的、所有「是」的答案(一直到你說「不是」為止:「Yes, yes, yes, ……, no!")。

它看似很怪,卻又怪得出奇,到處都可以隱約看到「她」那美俏的身影。她「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人們不禁會問:量子力學的這些奇特、怪異與恐怖及其量子概念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從地上冒出來的嗎?不是。是人的頭腦裡固有的嗎?也不是。

量子力學的這些奇特、怪異與恐怖及其量子概念,都是從人的測量的實踐活動而來的。換言之,量子力學這些怪異之處,千怪萬怪,一切都要怪人的測量的認知。用量子力學的術語來說,就是這一切都歸結為量子測量問題。

有人可能會說,測量就是測量,何來測量問題?量子的微觀測量不同於一般宏觀中的測量,宏觀的測量對被測量對象不產生影響,量子測量會對被測量量子對象產生影響,上述奇特、怪異與恐怖之處即是所測量得的結果。

人們不禁會問: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自然界的行為方式」怎麼會取決於我們看它還是不看它、這樣看還是那樣看的方式呢?人類的心理、行為方式也許可以這麼做,是因為人有大腦、有認知,可是量子沒大腦、沒認知呀。

這涉及到人的認知的根本的、極為奧秘的基本問題,一個極其敏感且極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極為重要和極具關鍵意義的問題,涉及到太多太多的領域的問題,遠非量子力學本身可以解答的。

多少年來多少人用遍了當今人類所有浩瀚的知識對此問題都不能解釋,包括量子力學理論的所有創立者們一直到當今任何領域的專家學者,無人能懂、沒人能說清。有的人聲稱已經搞懂,著名物理學家費曼率直地指出,「不是在說謊就是在發瘋」。

有些人認為,這個問題永遠都說不清楚;有些人認為,這個問題總有一天會說清楚。無論將來能否說清楚,「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對於量子的認知也是如此。

無論將來能否說清楚,總之現在說也說不清楚。有人可能又會問:為什麼說不清楚?這個問題比上一個為什麼的問題相對容易解釋。但又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至少需要一本專門的書才能說明。限於篇幅這裡不便講解。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裡(計劃10篇,請耐心等待),我們就為什麼說不清楚這個基本問題的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等,基於當代量子理論的發展水平、動態和方向,一一地做儘量簡單的講解。

相關焦點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的測量的認知,《自然-物理》上所發表的這一新的量子悖論,現在更具體地揭示: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這篇論文研究是迄今為止對於量子力學中一系列發現的最強烈的描述,這些發現顛覆了我們對「真實」的認知。要了解為什麼它如此重要,這得從量子力學的歷史簡單說起。量子力學可以很好地描述微小物體的行為,例如原子或光粒子(光子)。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怪異。
  • 意識到底來源於哪裡?它可能不只產生於人類,而是來自宇宙之外
    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畢竟意識本身就足夠深奧,並非我們目前的認知能力可以接受。加上,人類並沒有對宇宙之外的空間進行探索,所以尋找相關證據仍然比較困難。根據相關研究,按量子力學的理念,觀察者可以在意識的作用下創造出實像,並由此增加更多可能性。
  • 量子力學:時間不等於存在
    它是科學上最具挑戰的課題之一,或許將顛覆我們的認知。首先,時間和空間只是人們思考的模式,而不是我們生活的條件,那什麼是時間呢?最早的時間測量是對自然界周期的觀測,利用晝夜變化和季節變化的模式來構建日曆。後來,有了更精確的計時方式。如:日晷和機械時鐘。那麼,我們測量的到底是什麼呢?
  • 1群走錯方向的人,成就了量子力學的偉大,他們的核心是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玻爾的爭論,推動了量子力學發展,促成人們對世界本質的深刻認知。根據量子力學的基本理論,微觀世界的量子,在沒有被觀測的情況下,處于波函數狀態,描述量子的各個物理參數是處於不確定的狀態。
  • 《青春豬頭少年》系列描述量子力學與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關聯
    也就是說量子受到相干疊加狀態之後,隨時間變化自身所散發的能量會極具退化變小,最終被無法探測識別和認知。櫻島麻衣學姐自身所發生的「青春期症候群」正是一種量子退相干的演變過程,其因為是公眾人物受到大眾影響到了自身的生活和環境,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學姐將不被認知少許與人接觸的條件作為解決方案從而導致的不被認識和識別的狀態無限疊加,最終學姐自身所散發的認知能量極其微小被人們遺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演變,導致消失在這個環境之中。
  • 淺談量子力學與唯心主義的關係,兩者風馬牛不相及
    量子力學,這是一種常見的物理學科命名方式,所研究領域加上力學兩個字,這就構成了一門物理學科,例如:熱力學、流體力學,而量子力學,顧名思義,這是一門研究微觀粒子的學科(並非量子,量子只是人為定義的一種物理概念),其實量子力學本質上與熱力學、流體力學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都是龐大物理體系下的一門具體的物理分支,但如今說起量子力學,人們往往冠以「詭異」、「驚悚」,乃至「恐怖
  • 量子力學的新悖論,或許將顛覆你對現實世界的認知
    量子力學這是量子力學又一次顛覆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自從它誕生起,似乎就顯示出與眾不同。量子力學理論非常適用於描述微小物體的行為,例如原子或光子,但這些粒子的行為非常奇怪。在很多情況下,量子理論並不能回答諸如「這個粒子現在在哪裡?」相反,它只提供了粒子被觀察時在一個地方被發現的概率。
  • 量子力學的終點是什麼?是否是宇宙的終結?
    導讀:如果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打破了經典力學對人們的束縛,那量子力學無疑為大家展示了另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所有人都無法想像的量子世界!當對力學量進行一次測量時,測量的值,只能是本徵值,而不是平均值,其機率分布又本徵態的權重決定。那麼,當我們得到一個力學量的測量值是,對應其的態,就是粒子所處的狀態。粒子被觀測後,就由原來的疊加態,變成了之後的某個本徵態,發生了坍縮。這便是量子坍縮!
  • 相對論和牛頓定律都無法解釋的引力,它到底來源於哪?
    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認為物質的引力來源於物質的質量,引力是有質量的物質固有的屬性;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認為引力來源於有質量的物體引起的周圍空間的彎曲,這時的空間彎曲就是空間凹陷或塌陷的意思。但是上述二人的引力理論其實都不能真正解釋引力,都不能說明引力的本質和引力到底如何產生。引力的本質和引力到底如何產生至今還是一個謎。
  • 萬物皆可測量!小米有品推出測量筆,0.2秒測出波音737長度
    2)實用性差捲尺量橫著的東西挺方便的,但是要量豎著的東西,長長的一條鋼尺子就會因為沒有受力點而彎曲起來,很多時候根本沒法進行測量。3)安全性差市面上的捲尺一般都是鋼捲尺,薄薄的鋼像紙一樣,但紙張的鋒利都能砍進蘋果當中,鋼的鋒利就毫無疑問有多恐怖了,相信達部分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被鋼捲尺在手上劃出過口子吧。
  • 量子力學:量子糾纏到底糾纏什麼?怎麼纏?簡單解釋給你聽
    量子力學可謂是當今科學界最主要的研究內容了,如果我們有能完全了解並運用到生活中。那麼我們的世界都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然而量子力學的研究,科學家們也都還只是在路上。量子力學有太多和我們常識不一樣的地方了,畢竟連理解量子力學的內容都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所以這條路也還很漫長。因為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宏觀世界,無論是常識、常理,還是我們的切身體會都是宏觀下的認知和反應。
  • 量子力學:量子糾纏到底糾纏什麼?怎麼纏?簡單解釋給你聽!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量子力學。(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 恐怖!10個來源於島國日本的恐怖傳說 膽小慎入!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古老傳說,但是說到恐怖的都市傳說時,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會是日本!因為在日本實在有太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說。這些都市傳說大多數都圍繞著鬼怪等主題,以下列出來的就是日本10個最恐怖的都市傳說,膽小者真的要做好心理準備才看!#1 紅鬥篷怪人
  • 真正的恐怖來源於內心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是從阿爾文施瓦茨 (Alvin Schwartz)的一系列同名小說改編而來,這位作者曾經在「近十年百大爭議書籍」碾壓過恐怖之王史蒂芬金,如果你在網絡裡去找這本書,你會看到它曾經「造成七百萬人最嚴重的心理創傷」,但是尷尬的是看完電影我沒有被傷害到,可能也是最近恐怖電影看得太多的緣故。
  • 量子力學正在接近佛學空性
    這與我們人的意識作用非常相似!實證科學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困難是,無法用我們人類熟悉的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等來測量意識,但是我們每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識是存在的。如何來研究無法用常規方法測量而又存在的意識呢?
  • 量子力學與佛學的區別與聯繫
    更有人把量子力學與佛學混為一談。常聽人說:「當科學家們爬上一個又一個的山頂時,總發現佛學大師們早已在那裡等著了。」到底量子力學與佛學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和淵源?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通過六年苦修最後頓悟成佛,開創了佛學文化。佛學以「心」為根本,認為塵世萬物皆是心念創造的虛幻假象,宇宙是意識的創造物。
  • 量子力學與佛學的區別與聯繫
    更有人把量子力學與佛學混為一談。常聽人說:「當科學家們爬上一個又一個的山頂時,總發現佛學大師們早已在那裡等著了。」到底量子力學與佛學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和淵源?佛學以「心」為根本,認為塵世萬物皆是心念創造的虛幻假象,宇宙是意識的創造物。
  • 量子力學與意識相關嗎?
    也有很多人認為「量子意識」太過天方夜譚,但這一領域的發展也還在繼續。我們的大腦內部究竟在發生什麼事情?圖片來源:Mehau Kulyk/Science Photo Library目前為止,量子力學是目前能具體描述原子和亞原子粒子層面物質的最好的理論,它最著名的未解之謎是關於它的基本概念的:在實驗中,我們是否選擇測量粒子的某些屬性,將會改變實驗結果。
  • 量子力學與佛教
    一.佛教和量子力學各自對物質和意識測量之間關係的闡述 佛學派認為:「量子物理嚴格的實驗已經證明了:基本粒子在沒有觀察的時候是沒有確定的狀態的。而佛學中的意識是:意識的本體是「一念不生」的境界,處於這種境界的人,面對素有事物都對境無心,這時意識處於不確定狀態,不住相。
  • 量子力學的三大階段性
    量子力學討論波函數在六維空間中的演化,完全不討論粒子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在第三階段,如果測量動量,就把波函數「縮編」到六維動量空間裡的確定的某一點附近,兩個粒子的動量就都被確定了;如果測量自旋,就把波函數「縮編」到六維自旋空間裡的確定的某一點附近,兩個粒子的自旋就都被確定了。至於在第二階段粒子究竟如何運動,以及在測量之前兩個粒子在什麼位置,這些都不是哥本哈根詮釋需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