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收到這麼一條信息,讓我略微不爽。本文內容只是個人主觀的拙見,請勿對號入座。
說起飛友,我自然不會陌生。包括在座的列位看官,也有很大一部分都屬於「飛友」這一範疇。
何為飛友?我的理解是指那些對飛行充滿熱情,通過坐飛機、拍飛機、研究飛機、看飛機、模擬飛行來表達自己對航空的熱愛的人。「飛」可指飛機,亦可指飛行。他們中有許多人或許並沒機會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或從事民航工作,但卻在生活中處處不忘「飛」之一字。
很多飛友都是我的至交好友。但嚴格來說,我自己不夠資格成為飛友,我是先有了從事空乘工作的經歷,才有了後來的熱愛。而且,對於很多專業知識,比如不同的機型、不同航司裡相同機型的特點、各地機場地理位置、跑道等等知識都還欠缺很多,這些年來每次寫文章遇到問題也會去請教飛友前輩們。
除了在網絡上神交,我們也經常在現實中相聚。
記得今年一月份在微博參加航空交通V影響力峰會時,我們圈內知名飛友@FATIII 的其中一員Philip的講述有關「初心」尤為觸動我心。
「FATIII一直來都是以分享和傳播航空資訊,希望培養內地的航空文化的氛圍為己任,我們希望可以持久的借用FATIII這個品牌繼續和同好分享對航空的熱愛、享受航空帶來快樂。」——FATIII
「傳播航空知訊,分享旅行樂趣」是FATIII自創立以來的初心,我仔細回想與幾位FAT相識的這幾年,他們真的沒有變過,依然保持著對飛行的那種純真的熱愛。就像那天Philip在臺上說的:「我已經乘坐了1235個航班,但現在每當我坐在飛機上,依然像第一次乘坐飛機時一樣的開心和激動。」
寫到這時,我給Philip發了條微信,問他現在的飛行數據是怎樣,他回答我說已經飛行148家航司、解鎖79種機型、打卡225座機場、實現了1289個航段的飛行。
看看他密密麻麻的飛行足跡:
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享受航空帶來的快樂「,這是真正的飛友。而目前有些所謂飛友,我感覺他們是想」享受空姐帶來的快樂「。
我不是說一定要拿出如此的熱情和精力去飛行才算飛友。其他擁有美好道德品質的飛友有很多很多,每當我們相聚在一起,我既佩服他們的專業知識,更對他們親手拍攝的照片嘖嘖稱奇。
但是近二年,這個圈子逐漸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頂著「航空博主」這個稱號來到了這裡。他們或許也對航空充滿熱愛,但我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當發生航空熱點事件,不管這件事對行業是好是壞,總有幾個人想盡辦法以各種體位去蹭一下這個熱點,但目的並不是以「航空博主」的身份去向公眾解釋、科普。而是僅僅是想讓自己獲得更多關注和流量,從動機上來說,我個人不喜。
記得去年某航飛機在登機過程中冒煙並出現了明火,作為飛機愛好者,我看到照片上被燒的一片焦黑的飛機時心裡一陣悲痛,但我們有的博主卻還在嘻嘻哈哈的發微博與網友互相調侃,這讓我很生氣,不屑與其為伍。
拿上文中的「合影」一事來說,我之前也略有耳聞,有個別飛友對乘務組拒絕合影表示不滿,甚至陰陽怪氣的嘲諷。若是普通旅客倒也罷了,但你頭上還頂著「航空博主」的標籤,怎麼能做出如此混帳之事?
也奇怪那些落地後跟整套組的合影,合規嗎?是不是佔用了我們的工作時間?做一名飛友,合影重要嗎?對行業有什麼意義?對飛友這個群體又有什麼意義?
還是說,你只想擁有炫耀的意義?
最關鍵的是,合影這種事兒,不管旅客主動想跟空乘合影,還是空乘主動想跟旅客合影,本就應該建立在雙方自願、開心的前提下,除非一些特殊活動需要,沒有人有權利要求對方必須合影。不合影就不滿意?動輒把投訴掛在嘴邊?初心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做飛友,你配嗎?
記得去年《中國機長》上映,我們特別驚喜的在影片裡發現很多飛友的影子,關曉彤飾演的小飛友在得到消息後表現出的緊張與擔心,不是為了演戲,是真情實意,當年川航那架飛機還沒落地,我們這些人心急如焚。
我敬佩那些真正的飛友,他們的存在賦予了民航業不同的意義,也讓我們從業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說真的,看到有那麼多人熱愛藍天,喜歡我們所從事的工作,又怎麼會不觸動到我們自己的心?
對於飛友來說,每一次飛行的意義是一樣的,又是不一樣的,那一本《飛行日誌》上,每一頁都是他們彌足珍貴的回憶,那是發自心底的熱愛。說到這,我想倡議我們的乘務長,每當在登機過程中收到一本飛行日誌,如果航班正常,如果不是那麼忙,煩請大家認真填一下吧。
有時候翻看飛友的飛行日誌,整頁都是一個筆跡的時候,那些男人們的臉上總是寫滿了失落。
再次回到今天主題,不是說完全不能合影,我也沒說乘務員有多大魅力還得跟旅客拉開距離,而是既然想合影,那是不是得表現出尊重?如果對方表示了拒絕,作為一個成年人,是不是也應該懂得主動退讓?動不動把投訴掛嘴邊,把不滿寫在臉上,是無恥的流氓行為。
#請讓我們有拒絕的權利#
謝謝你。
最後,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祝祖國母親繁榮昌盛,祝大家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