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不是上帝 別讓「上帝」找不到北!

2020-12-06 民航新聞

  由於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旅客對地面工作人員大打出手甚至衝入停機坪;由於想挽留女友,撥打電話謊稱女友攜危險品乘機;在萬米高空的客艙裡家長縱容孩子在通道上大便;由於乘務員不小心濺出幾滴飲料在旅客身上,道歉的話還未說完,旅客手中的飲料就直接潑在空姐臉上;雖然在飛機降落滑行時,客艙裡就響起「開機門前不要打開手機」的廣播,但客艙裡的手機開機聲早已此起彼伏。這些不文明現象甚至違法行為的頻繁曝光和屢禁不止,讓民航從業人員感覺很受傷。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的某些「上帝」越來越找不到北了?

  作為服務行業,讓旅客滿意是航空公司的職責所在,也是在激烈競爭的航空市場生存和發展的硬道理。但是這種滿意服務不是無原則沒有底線的。旅客在享受航空服務產品的同時,也應遵循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但是在現實中,航班延誤我們有時會聽到旅客這樣的聲音:「管他什麼原因延誤,就是要鬧,不鬧就拿不到補償金!」;乘務員勸阻旅客關機時,旅客說:「我的手機是飛行模式,再說,我投訴你服務態度不好!」;「我包裡有貴重物品,放在行李架上丟了你要負責!」坐在緊急出口座位的旅客堅持要隨身攜帶包又不願調換座位。

  這些現象的發生究其原因有四:

  一是航空公司在執行某些規章時不一致。就比如說航班延誤,什麼情況下能給旅客賠償、賠償多少、航班延誤不同情況有不同的處置方案,這些都是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的。但有時候,某些航空公司為了息事寧人,又會自我突破這些規定。而這一次享受到了賠償,下一次要讓旅客理解不能賠償可想而知是多麼得不容易。所以民航業內行規執行地不一致,很容易讓旅客找不到北!因此,航空公司要在提升旅客滿意度和執行規章上尋求到最佳平衡點。

  二是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許多航空公司對服務工作越來越重視,在考核服務單位和服務人員時,旅客投訴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標,這對於提升服務品的確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也會給服務人員帶來很大的壓力,對旅客不管什麼原因的投訴產生懼怕心理。因為有時候也許乘務員本身沒有過錯,但旅客對服務的投訴可以用很簡單的一句:沒有微笑!服務態度不好!就能混淆事實本身。而航空公司後續對投訴的調查、處理也許會牽扯到乘務員許多精力,甚至切身利益,這些都會對部分服務人員在面對旅客不規範行為時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而這種忽略和縱容也會讓違規的旅客更找不到北!因此,航空公司要客觀公正地還原投訴事件本身,教育引導員工在堅守安全規章的基礎上正確面對旅客。

  三是部分旅客對民航業內法規不了解以及個人素低下而引發了諸多不文明甚至違法行為。就比如說,旅客對緊急出口座位需承擔的特別責任不了解,不明白為什麼坐這個寬敞一點的座位就必須遵守那麼多繁瑣的要求規定?手機既然有了飛行模式,為什麼就不能在空中使用?既然我買了機票,那空姐就是給我服務的,你就要給我把這個大箱子搬到行李架上。這些都需要民航業加大宣傳,讓這些航空知識不僅僅停留在業內,而要真正為廣大旅客認知和接受。對於一些素低下的旅客,航空公司也不能一味縱容,其實「黑名單」有時候也不失為一種有效方式。

  四是法律法規執行的不到位讓旅客不明白可能引發的後果。為什麼航班延誤旅客打砸機場設施現象頻發?為什麼罷機事件屢禁不止?為什麼很多人對於「旅客與外航乘務員發生爭執,被機長拒絕承載」事件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認為是小題大做?其實這些事件的處理都是有非常明確的法律法規,但現實中執行的不到位不嚴格讓部分旅客總是太過於放縱自己暴躁的情緒。

  其實,無論是航空公司還是旅客,都希望能有一個和諧文明的乘機環境,這需要雙方來共同營造。

0薦聞榜

(供稿: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

相關焦點

  • 別把我誇得找不到北
    風光、錦字、大好文章、春光季,都不是誇你嗎?看不出來呀,糊塗了?我不善於聯想,還以為你是自己誇自己呢。誇你寫的教授喝酒的那篇文章。怎麼,還金鑲玉?就是讓驢糞球再到茅坑裡滾一遍唄。我還是別發了,我可不想當網紅,我別晚節不保了,我還是老老實實安度晚年吧。劉閨蜜也看到了我的稿子,她嫌我罵得不狠。他等著你罵他呢!我沒你那麼有水兒啊。
  • 女大學生沒有方向感,搭順風車找不到北,誣陷司機打人
    方向感是個好東西,可惜很多人沒有,尤其是女的,只能分清上下左右,對於東西南北是沒有概念的,方向感是與生俱來的但是現代的科技發達了,很容易看出東南西北,如果有點相關知識,也能找到東西南北,杭州一個女大學生姐弟倆搭乘順風車,在司機接他們的時候,司機告訴他們往北走,但是他們沒有方向感,愣是找不到北在哪裡
  • 消費者是上帝,渠道是上帝的手-華帝集成吊頂
    懷疑的原因大體上是這樣:企業把消費者當成上帝了,可是上帝並沒有惠顧企業的產品。這些企業從設計產品開始,到產品推廣都以消費者為中心,都把消費者奉為上帝,結果即使很多消費者認知並認可了這些企業的產品,可是銷量還是沒有很大的提升。  分析這類企業發現,他們的共性問題是只做了消費者的引導問題,而忽視了渠道覆蓋問題。所以說,並不是上帝沒有惠顧你的產品,而是他惠顧不到。
  • 什麼是「上帝粒子」 找它意義何在
    ■背景資料什麼是「上帝粒子」 找它意義何在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2日宣布,該實驗室最新數據「強烈表明」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不過這些數據只是接近證明它的存在。有專家稱,如果真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直接證據,有關發現將獲得諾貝爾獎。那麼,到底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尋找它的意義何在?
  • 人生七星陣·Jeff:上帝造人、人造「上帝」
    「但是,你知道嗎,獎學金可並不是一開學就給的,而是開學後一個月才發。」Jeff笑道,「我不得不憑藉自己的財產在美國度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這筆財產不多,只有90美金。「當時國家規定每人只能換90美金,實際上扣費後,只剩下80多美金。」第一次闖蕩美國的Jeff口袋裡只揣著這麼幾張錢,「下午三點到洛杉磯機場,五點就開始到處找工作。
  • 上帝的手指
    如果太陽離我們稍近些,我們就會因太熱而無法生存;反之,太陽若離我們太遠,我們也會因為太冷而無法存活。上帝安排太陽離地球的距離對我們的生存是最恰當的,它不斷給我們光和熱,這樣,太陽光照在地上的時候,一切生物才能存活。那麼,上帝創造出一個這麼大的太陽是為了誰呢?為了你,為了我,為了我們在地球上生存的每一個人。我們想一想,如此巨大的一個太陽就是為了我而創造出來的。
  • 歷史上這些牛人也信上帝,然而舊上帝正被新上帝取代,新上帝是誰
    基督教要求教徒只信上帝,不能信其他神,而教會是他們唯一通往上帝的渠道。不過,可能很多人認為只有基督徒才相信上帝,不過事實上並不完全如此,信上帝的人還包括那些歷史上的牛人。只不過他們信的上帝,可能和基督徒信的上帝不是同一個上帝。那麼,上帝是誰呢?現在看來,上帝可能會像舊約和新約一樣也會分為舊上帝和新上帝。舊上帝是誰呢?有些人誤以為耶穌就是上帝,其實不是。
  • 科學能證明上帝不存在嗎?
    對於上帝是否存在這種問題,直接證明,也就是說,把上帝找出來,讓大家見一見,很顯然是辦不到的或者說至少現在還辦不到。如此,那些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就會說,你沒找到並不等於就沒有,我們說有就是有,反正你也證明不了沒有。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點「皇帝的新裝」的感覺?
  • 你知道上帝,那你知道中國的五方上帝嗎?
    在西方有上帝創世說,在我國,作為傳統上是主體宗教的儒教文化中,也有其所稱的五方上帝。當然,我們所說的五方上帝中的上帝與西方截然不同,五方就是指五個方位,東、西、南、北、中。按照儒家文化,中位上的上帝為中央上帝,中央上帝是誰呢?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黃帝。他是少典與附寶的兒子,以姬為姓,黃帝即位據說是在公元前2698年,當時才20歲,真是年輕有為,並以此推算黃帝在公元前2717年出生。黃帝繼位定都於有熊,帶領本部落迅速發展壯大。據傳黃帝發明了軒冕,因而也稱其為軒轅。
  • 霍金:宇宙不是由上帝創造的
    9月初,他在介紹自己最近出版的新書《大設計》時稱:他不再相信上帝創造宇宙的說法。而在此前,這位自然科學界的泰鬥級人物曾相信神造論和科學並不矛盾。  據美國太空網北京時間9月13日報導,霍金日前在談到他的新書《大設計》時表示,探索太空和時間旅行的主角應該是人類,而不是機器人,哪怕僅僅是出於追求浪漫的前提。
  • 被東漢趕走的「上帝之鞭」,讓歐洲人苦不堪言:他們在鯨吞歐洲
    ,讓東北亞遊牧民族跑到西方,事情可能就要大條了,別以為這是在危言聳聽誇大其詞,這是歷史上發生過的,最出名的就是「上帝之鞭」了。 「上帝之鞭」的由來 說到「上帝之鞭」,人們首先想到的必然會是蒙元帝國
  • 上帝之手帶走「上帝之手」,從此天空多了一顆星
    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 歲月,你別催,走遠的仍要追。 廣袤的潘帕斯草原,孕育了足球世界裡太多偉大的名字。但其中只有一個人的名字永遠與上帝相連,這個唯一的名字就是迭戈·馬拉度納。
  • 「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
    《上帝擲骰子嗎——混沌之新數學》誤打誤撞讀到的一本書,原本是想找曹天元那一本的(說實話我也是知道剛才才意識到還有破折號後面的內容)。但這一本單是今晚看的前面章節,就吸引到我了。「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這是在遙遠的世紀裡愛因斯坦曾為反對玻爾時說出的話。
  • 哲學|可以從「上帝」的定義,證明上帝存在嗎?
    舉例來說,安瑟倫在其他著作—像是《獨白》(Monologion)和《神為何成為人》(Cur Deus Homo)—嘗試證明為何上帝必須是全能和公義的:假設上帝不是全能的,那麼我們可以想像另一個存有,他具有上帝的所有性質,但還多出了「全能」這個性質;這樣的存有似乎會比上帝更偉大,因為他是全能而上帝不是(但其他方面則完全一樣)。
  • 被上帝拋棄的城市,豆瓣8.9分佳作——《上帝之城》
    也正是因此,裡約熱內盧也被譽為「上帝之城」。而泡子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發生在裡約熱內盧。影片中的上帝之城不是指裡約,而是離裡約不遠的一個偏僻的城鎮。可以說影片主角便是「上帝之城」,講述的則是他的歷史。影片梗概60年代末,上帝之城。
  • 英語視頻:上帝創造了科學?科學毀滅了上帝?
    第一天,上帝造光;第二天,上帝造空氣;第三天,上帝造菜蔬;第四天,上帝造光體;第五天,上帝造雀鳥、魚類;第六天,上帝先造地上活物、後造人類;第七天
  • 愛因斯坦相信的上帝,是你以為的那位「上帝」嗎?
    在談到愛因斯坦對上帝的看法之前,我們必須在這裡先對「上帝」下個定義。 印度及中國的佛教裡,似乎沒有一位創造了宇宙之「上帝」。佛教勸人苦行修業績,以便成神,所以宇宙根本不可能由某一神所造:佛教認為虛幻不實的宇宙乃是我們一念的妄想所致。
  • 史賓諾莎:上帝不是一個傀儡戲師傅
    電影《黑客帝國》也借用了這一哲學觀念,而《蘇菲的世界》則「現身說法」,直接把「蘇菲的世界」本身定義為此,把書的作者比喻為上帝。但不管誰是「上帝」,也許這個「上帝」所在的空間也是虛幻的。 親愛的書友,今日晚讀,我們主要來討論關於「史賓諾莎:上帝不是一個傀儡戲師傅」這個話題。
  • 霍金撰寫新書宣稱:宇宙並不是上帝創造的(圖)
    近日,科學家史蒂芬-霍金聲稱,宇宙並不是上帝創造的霍金稱,人類的存在是自然物理規律的發展結果,並不是由「至高無上」的上帝創建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的新書《大設計(Grand Design)》中聲稱,現代科學可以解釋宇宙的起源,宇宙並不是由上帝創造的。
  • 上帝代表一切
    我只是借用上帝一詞對它的稱謂。因為,一切原本不能用一個名詞表示,任何一個名詞不可以代表一切。既然,「上帝」就是一切。那麼,萬物都是「上帝」的一份子。所以,我可以稱謂任何人、任何物為「上帝」。但是,任何人、任何物都不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