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雜亂的宇宙有著秩序穩定的規律,這本來就是奇蹟。
倘若沒有這有序的規律,物質不可能形成,更不會創生生命。萬物為何存在?因為宇宙被賦予了秩序。宇宙的秩序是什麼?用現代科學觀念理解就是控制物質運動的—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歸根結底,相互作用力是由物質屬性體現的(即物質本身具有產生相互作用力的特性)。
物質為何具有這種特性?科學無法給予深層的解釋,只能說這是物質本來具有的。當人類觸及宇宙最深層面紗時就顯得力不能及,於是,只能認為它就是這樣的。他本來就這樣,沒有原因!
當老子追問道的起源時,他只能說,道本來就是存在的——沒有起始,也沒有來源!本來這樣;
當釋迦牟尼解釋如來時,他只能回答,如來——不曾去,何曾來!本來如此;
當耶穌描述宇宙誕生時,他只能描述,宇宙是耶和華創造的,耶和華一直存在,本來就是。
故而,面對人類難以企及、無法描述的深層現象,我們只能用以「本來」!
或許,「上帝」本來就是一切,一切本來就是「上帝」。
既然我加了「」,我就沒有稱謂它叫什麼。我只是借用上帝一詞對它的稱謂。因為,一切原本不能用一個名詞表示,任何一個名詞不可以代表一切。
既然,「上帝」就是一切。那麼,萬物都是「上帝」的一份子。所以,我可以稱謂任何人、任何物為「上帝」。但是,任何人、任何物都不是「上帝」。沒有東西可以逃出宇宙之外而存在,任何東西都是宇宙的一份子。
正如,我能說,我的腳,不是我嗎?我能說,我的腳,就是我嗎?
然而,我的腳是我非我,是也不是。
所以,「上帝」代表了宗教的統一,「上帝」代表了萬物的統一。任何宗教都是「上帝」一門戶,一切萬物都是「上帝」一份子。固然,沒有什麼可以逃脫宇宙之外;縱然,一切代表了「上帝」。
如果有人自稱他是「上帝」,而他又說不是你。那麼,他就不是真「上帝」。因為,真「上帝」代表了一切,萬物擁有它的名,它擁有了萬物。故而,真「上帝」不能以任何確定的形象顯現。一旦以某種確定形象出現,它就有別於外物,不能代表一切了,從而失去「上帝」的屬性。(比如,一塊泥巴本身可以被塑造成任何雕像,一旦把它塑造成一種,它就失去可以塑造一切的能力了)。
所以,「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如果,道可以被描述出來,就不是永恆的真道了;一旦有了名字,就不是永恆的名了。
所以,釋迦牟尼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切皆空」。色就是所謂的名,空就是本相。我們通過色相而千差萬別,又統一於空相。佛就是空,即「上帝」。
只有脫離固有的形象才能回歸統一的大道。因此,老子不見了;釋迦牟尼圓寂了;耶穌去了天堂。世間只留下它們的名和它們的教,這又不是所謂的「上帝」。(所以,出現了宗教分離)。然而,他們都回歸於真道,與宇宙合為一體。即成為真正的「上帝」。(在這種狀態下,老子、釋迦牟尼、耶穌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是控制萬物運行的道,或稱為靈,或稱為宇宙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