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上帝粒子」 找它意義何在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背景資料

什麼是「上帝粒子」 找它意義何在

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2日宣布,該實驗室最新數據「強烈表明」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不過這些數據只是接近證明它的存在。有專家稱,如果真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直接證據,有關發現將獲得諾貝爾獎。那麼,到底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尋找它的意義何在?

經過長期研究和探索,科學家們建立起被稱為「標準模型」的粒子物理學理論,它把基本粒子分成3大類:夸克、輕子與玻色子。「標準模型」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證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於它難以尋覓又極為重要,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場的存在,並進而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假設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質的質量之源,是電子和夸克等形成質量的基礎。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構成的「海洋」中遊弋,受其作用而產生慣性,最終才有了質量。爾後所有的粒子在除引力外的另3種力的框架中相互作用,統一於「標準模型」之下,構築成大千世界。

由於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對完善粒子物理學理論「大廈」有重要意義。一旦它被證偽,「標準模型」理論「大廈將傾」。科學界相信它的存在並認為發現它只是時間問題。

長期以來,物理學家藉助高能加速器和大型強子對撞機試圖揭開它的「面紗」。2011年12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從強子對撞機的數據中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跡象。此次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也宣稱接近證實「上帝粒子」的存在,尋找「上帝粒子」的進程似乎漸入高潮。一些科學家認為,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範圍已經大大縮小,今年可能見分曉。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上帝粒子」的現實意義
    日前,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舉行的發布會上,來自歐洲強子對撞機的兩個實驗組分別公布他們觀測到了極有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的一種新粒子。如果不出意外,這意味著現代物理學所建立的粒子標準模型中最後一種粒子被找到,人類對於物質的構成、宇宙的規律等終極問題的認識也將有進一步發展。
  • 為什麼大多科學家都會如此痴迷「上帝粒子」它有什麼意義?
    早在2012年,歐洲科學家宣布「接近發現」上帝粒子,或可解開萬物質量來源之謎。那麼,究竟為什麼物理學家會如此痴迷「上帝粒子」?它的發現又有何重大意義呢?究竟是什麼事情讓科學家們如此瘋狂?毫無疑問,那就是捉弄世人幾十年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接近發現」了! 歐洲核研究組織用一句話震撼了粒子物理學界:「新發現的粒子與長期尋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提出「上帝粒子」概念的皮特·希格斯本人在發布會現場表現得十分興奮,他熱淚盈眶地說:「在我的生命中竟然發現了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
  • 上帝粒子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其實上帝粒子是科學家通過強子對撞機模擬宇宙碰撞發現的,那麼上帝粒子有什麼用呢?        強子對撞機的主要任務是創造出傳說中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不僅是解開大爆炸初期宇宙起源之謎的關鍵鑰匙,也是產生物理標準模型中最後一種尚未被發現的粒子——希格斯單粒子——的先決條件。
  • 上帝粒子被發現,破解物體質量和宇宙大爆炸之謎指日可待
    科學家們對這種粒子抱有足夠的期望,認為它的強大就像上帝一般,才叫它上帝粒子,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希格斯玻色子,簡稱希子。上帝是基督教的至高神,在西方人的眼中是創世主,世界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毀滅也是由上帝決定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中最小的粒子,原子都是它組成的。有了原子才會有分子。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上帝粒子是什麼?
    上帝粒子是什麼?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提及一個名詞——「粒子物理」。說起粒子物理,你會想到什麼呢?
  • 上帝粒子是什麼?它才是最小的粒子?
    2013年的粒子對撞實驗不知道各位還有印象嗎?上帝粒子已經被發現了嗎?它有可能製造出小型黑洞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所謂的希格斯玻色子究竟指的是什麼?它緣何能引起學術界和坊間如此多的輿論。1,它存在的空間場使得這個宇宙得以不斷的推演!因為有了時空場才有了時間場應該不難理解吧?
  • 「上帝粒子」原本叫「該死的粒子」
    這六十一種粒子,除了一種之外,其他已經全部被實驗所發現和證實(當然在1993年,頂夸克尚未被證實,不過很快於1995年被費米實驗室發現)。但讓人頭痛的是,最後那一種,也是極其關鍵的一種粒子卻始終不見蹤影——這就是希格斯粒子。它的存在與否,不但對我們認識宇宙的本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是檢驗標準模型的關鍵所在。正因為它是如此重要,萊德曼把它徑稱作「上帝粒子」,並作為本書標題。
  • ﹃上帝粒子﹄原名﹃該死的粒子﹄
    在20世紀20年代,原子得到了解釋,從更基本的粒子的形式,我們弄懂了原子核是什麼。1929年,勞倫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粒子回旋加速器……1964年8月,時為英國愛丁堡大學數學物理講師的彼得·希格斯,興衝衝地寫了一篇論文投給歐洲的《物理快報》,但是,它卻被編輯以不宜發表為由拒絕了。
  • 上帝粒子是什麼?(內含福利)
    上帝粒子是什麼?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提及一個名詞——「粒子物理」說起粒子物理,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那個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智商極高而情商極低,常常令身邊的朋友感到哭笑不得的物理天才「謝耳朵" Sheldon?還是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 沒有上帝粒子就沒有人類
    2011年,LHC宣布了最新的結果,暗示上帝粒子如果存在的話,它的質量介於115-130 GeV之間,這說明科學家可能在十幾年前就捕捉到上帝粒子了。5、尋找上帝粒子過程中科學家有沒有動搖過?2008年8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開始運行新的大型質子對撞機。這架大型質子對撞機造價約為80億美元。計劃實施時,將有來自34個國家近2000名科學家參加。
  • 科學網—「上帝粒子」與標準模型
    在微觀層面,來自「上帝粒子」希格斯。 網友:把希格斯粒子稱為「上帝粒子」是否有點誇大?貌似它只是弱相互作用中的玻色子質量來源,強相互作用的粒子質量和玻色子又沒什麼關係。 邢志忠:強相互作用中夸克的質量也來源於希格斯機制。 網友:中國科學家參與這項研究了麼?都做其中的哪些工作,或承擔什麼角色?
  • 「上帝粒子」找到了!
    位於瑞士與法國邊界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根據最新的初步研究成果,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但這種粒子的特性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沒有明確證實新發現的粒子就是物理學界長期尋找的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但是這一發現顯然對於粒子物理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呢?這就要從它的起源說起了,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於1964年提出的。其實彼得·希格斯並不喜歡「上帝粒子」這個名字。希格斯玻色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利昂·萊德曼無意中為希格斯玻色子起的。
  • 上帝粒子「惡毒」本性 原稱「該死的粒子」
    上帝努力止住自己的笑容,原諒了希格斯,並提升了他。   這番調侃,出自愛開玩笑的美國物理學家利昂·萊德曼的《上帝粒子》一書。他這番20年前的「預言」真是靠譜——「苦海」裡遨遊良久的希格斯終於獲得「提升」,摘下了諾貝爾獎的桂冠。而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粒子)的綽號——「上帝粒子」得以廣為流傳,恰恰緣自萊德曼的一句「詛咒」。   說來話長。
  • 微觀世界的「上帝粒子」是怎麼一回事,它和「上帝」有沒有關係?
    希格斯說,多年前有人在撰寫關於希格斯玻色子的文章時,由於覺得這種粒子實在太難找到,便開玩笑地將其稱為「上帝詛咒的粒子」。但後來某位編輯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好,就將其改成了「上帝粒子」。所以,「上帝粒子」是對一種新的亞原子粒子——希格斯粒子的風趣稱呼。 希格斯說,科學家們在進行嚴肅討論時都不用「上帝粒子」這個名稱,但它的確非常吸引普通公眾的眼球。
  • 它被稱作「上帝粒子」,無比渺小卻掌控宇宙命運,宇宙發展全靠它
    引言:你認為什麼是最小粒子?原子?質子?夸克?其實都不是,最小的它於1964年被發現,比質子、中子、夸克等小得多,科研人員為它起名「上帝粒子」,它一直努力維持宇宙秩序,努力維持著宇宙內多種物質的數量平衡。它雖不起眼,但手握宇宙命脈。
  • 上帝粒子是什麼?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上帝粒子是什麼?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提及一個名詞——「粒子物理」。說起粒子物理,你會想到什麼呢?
  • 什麼是「上帝粒子」,為何揭開它,就能解開宇宙終極奧秘
    除了重力與磁場力,其實我們宇宙當中還存在兩種力,強力與弱力,如果要解釋這兩種力,就必須要提及「上帝粒子」。上帝粒子又稱為希格斯玻色子,它是由彼得·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等在內的6位物理學家,在1964年提出的。
  • 「上帝粒子」 可能找到了
    7月4日,在瑞士梅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洲核子中心科學家當日宣布他們在尋找「上帝粒子「上帝粒子」可能找到了。經過長期研究和探索,科學家們建立起被稱為「標準模型」的粒子物理學理論,它把基本粒子分成3大類:夸克、輕子與玻色子。「標準模型」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證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於它難以尋覓又極為重要,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場的存在,並進而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