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作「上帝粒子」,無比渺小卻掌控宇宙命運,宇宙發展全靠它

2020-12-05 三體使者

引言:你認為什麼是最小粒子?原子?質子?夸克?其實都不是,最小的它於1964年被發現,比質子、中子、夸克等小得多,科研人員為它起名「上帝粒子」,它一直努力維持宇宙秩序,努力維持著宇宙內多種物質的數量平衡。它雖不起眼,但手握宇宙命脈。

我們常將肉眼可見事物稱為宏觀物質,例如一件衣服、一輛車、一個杯子或者一粒沙子。而寄存於宏觀物質之內的各種微小粒子,我們習慣於稱它們為微觀物質。形象地說,若將宏觀物質比作一間房子,微觀物質則好比是構成房子的不起眼砂石。微觀物質雖不引人注目,但卻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畢竟,若無砂石,怎會有房間,若無微觀粒子,宏觀事物從何而來?

從事物聯繫與發展的角度來看,宏觀物質與微觀物質間存在千絲萬縷聯繫,將無數微觀物質聚集起來便能得到宏觀物質,而將宏觀物質無限分解也能得到微觀物質。對此,有科學家概括到,宏觀世界出現在微觀世界的盡頭處,同樣地,宏觀世界的盡頭亦是微觀世界,它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不多說宏觀事物,小到一顆塵埃,大至一棟高樓,都被稱為宏觀物質。生活中我們常會接觸到各種或大或小、或美或醜的宏觀事物,而同樣十分重要的藏在微觀世界中的微觀物質卻是我們鮮少接觸的。導致人們鮮少接觸微觀物質的最重要原因是人體肉眼無法看見這類物質,自然地,我們也難以觸碰及感知它。若要觀察微觀物質的狀態,大都需要藉助放大設備。

在許多人眼中,在微觀世界內,最小且最受尊敬的微觀粒子非原子莫屬,它是構成宏觀事物的最基礎粒子。但隨著科學研究的推進與深入,科學家發現,原子並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原子還可進一步被分為原子核與電子,原子核也可被細分為質子和中子,而在這兩種物質之下,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名為「夸克」的基本粒子。

那麼,世界內還存在比夸克更小的粒子嗎?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答案,有的人認為夸克已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粒子,它不能被進一步細分,但也有人認為科研的意義在於不斷突破,隨著研究的推進,科研人員定能發現比夸克更小的粒子。事實是怎樣的呢?事實是,在1964年時,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發現了一種比基礎粒子小、不帶電荷且幾乎不具自轉速度的特殊微觀粒子。另外,讓彼得-希格斯倍感驚訝的是,該粒子性質不穩定,它隨時都可能發生衰變。

在進一步研究中,根據此粒子的特徵與效用,科研人員給它取了一個霸氣的名字——「上帝的粒子」。科研人員表示,「上帝的粒子」雖小,但效用強大,它好比是創造並主宰宇宙的「上帝」,它一直在努力調整普通物質、暗物質與反物質的數量及比例,努力維持物質平衡。而一旦它出現異常衰變,宇宙秩序或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宇宙空間可能會因此崩塌,宇宙內所有事物都將不復存在。

說到這,對於微觀粒子,你是否有了全新的認識?你是否已意識到原子、質子等都不是宇宙最小粒子?同時,對於渺小而又強大的「上帝的粒子」,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與筆者分享你的獨特見解!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上帝粒子」,為何揭開它,就能解開宇宙終極奧秘
    除了重力與磁場力,其實我們宇宙當中還存在兩種力,強力與弱力,如果要解釋這兩種力,就必須要提及「上帝粒子」。上帝粒子又稱為希格斯玻色子,它是由彼得·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等在內的6位物理學家,在1964年提出的。
  • 上帝粒子或暗示宇宙末日?
    北京時間2月20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路透社消息,科學家仍在試圖理清去年發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各方面細節。然而基本粒子數量的增加對宇宙的未來可能並不是件有利的事。
  • 掌握宇宙生死的粒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比原子小卻能毀掉一切
    引言:在現實的宏觀世界中,所有的物質都由微觀世界的粒子組成。而在很多人看來,微觀世界裡最微小的粒子應該就是原子了。其實不然,還有一種粒子比原子還小。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它是一種能夠主宰宇宙命運的粒子,因此被稱為「上帝粒子」。
  • 弦理論提出者認為上帝真實存在,它是能量的統治者,宇宙已被操控
    西方學說認為,上帝創造了一切,上帝是人類命運的主宰者,他決定著人的出生以及未來。那麼,上帝是真實存在的嗎?近期,著名科學家,「弦理論」提出者Michio Kaka教授提出,上帝是真實存在的,上帝就在理論的粒子裡,我們生活在上帝精心布置的矩陣中。
  • 上帝粒子被發現,破解物體質量和宇宙大爆炸之謎指日可待
    上帝粒子被被證實存在,鼓舞了眾多科學家。對於描述物體質量和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具體情況,上帝粒子都會起到指引作用。可能存在一種支配一切事物命運的粒子。科學家們對這種粒子抱有足夠的期望,認為它的強大就像上帝一般,才叫它上帝粒子,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希格斯玻色子,簡稱希子。上帝是基督教的至高神,在西方人的眼中是創世主,世界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毀滅也是由上帝決定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中最小的粒子,原子都是它組成的。有了原子才會有分子。
  • 「上帝粒子」研究顯示「宇宙是不存在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先鋒太陽報》6月27日報導,在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學家們在對「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進行研究,並將其與最近關於宇宙大爆炸後的另一理論相結合,最後得出「宇宙是不存在的」這一震驚世界的理論。只是還有許多新的物理學現象無法用這一理論進行解答,目前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仍在繼續進行中。
  • 尋找「上帝粒子」 答案有望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陳國明說,在物理學標準模型的62種基本粒子中,其他61種都已被實驗證實存在,只有希格斯玻色子這關鍵一環仍然懸而未決。假使它存在,將彌補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描述整個宇宙如何運行的不足。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描述的所有物理現象和現有實驗結果幾乎全部吻合,只是希格斯玻色子一直沒有現身。而理論模型再完美也只能是假設,並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現實世界。
  • 上帝粒子研究數據顯示:幾百億年後宇宙有災難
    科學家根據數據計算得出,數百億年後宇宙將有災難 網絡圖片  發現被稱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2012年最重要的科學進展之一。不過美國科學家日前表示,基於相關發現中所獲數據的計算產生了一個壞消息,即宇宙可能會在數百億年後面臨一場災難。
  • 它會改變宇宙命運?理論物理學家稱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導 外媒稱,因為無法就宇宙擴張的速度達成共識,全世界的天文學家有點兒手足無措。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並且正在改變我們整個宇宙的未來命運。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30日刊文稱,自從我們的宇宙從一顆擁有無限密度和重量的微小顆粒的爆炸中誕生以來,它一直在像氣球一樣膨脹著,而且不是以一種穩定的速度——宇宙的擴張始終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宇宙擴張有多麼快的問題一直沒有定論。
  • 它會改變宇宙命運?理論物理學家稱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
    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並且正在改變我們整個宇宙的未來命運。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30日刊文稱,自從我們的宇宙從一顆擁有無限密度和重量的微小顆粒的爆炸中誕生以來,它一直在像氣球一樣膨脹著,而且不是以一種穩定的速度——宇宙的擴張始終變得越來越快。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由此,萬物質量來源之謎或可解開,粒子物理學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或可填補。
  • 盤點改變世界物理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  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由此,萬物質量來源之謎或可解開,粒子物理學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或可填補。
  • 上帝粒子是什麼?它才是最小的粒子?
    2013年的粒子對撞實驗不知道各位還有印象嗎?上帝粒子已經被發現了嗎?它有可能製造出小型黑洞嗎?它緣何能引起學術界和坊間如此多的輿論。1,它存在的空間場使得這個宇宙得以不斷的推演!因為有了時空場才有了時間場應該不難理解吧?2,想研究空間場的話就得從它身上著手,換句話說想探知宇宙的起源的奧秘就得從它身上著手。3,因為它可以解析其他的粒子為什麼會有質量!
  • 上帝創造了宇宙嗎?
    儘管宇宙中存在的粒子數量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宇宙中大約有10^90個粒子(包括中微子和光子),但這仍然是一個有限的、可量化的數字。圖註:對數尺度上,附近的宇宙有太陽系和銀河系。但遠遠不止於宇宙中的所有其他星系,大規模的宇宙網,以及緊隨大爆炸本身的時刻。
  • 「上帝粒子」能讓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歐洲證明「上帝粒子」存在 或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歐洲核子中心提供強力證據證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 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我專家解讀—— 用收音機搜到「上帝粒子」信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距離了解宇宙誕生之謎又邁進一大步歐洲核子中心(CERN)昨日公布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重要數據,顯示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強有力證據。  中國社科院專家上午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稱,這一數據就好似我們用收音機收到了「上帝粒子」的信號,未來一年之內,將很有可能發現這一粒子,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 「上帝粒子」原本叫「該死的粒子」
    ,全人類對宇宙終極規律的探索——上帝粒子,就這樣被推遲了二十年。為了追求一個終極規律,人們必須把自然界中發現的各種基本粒子都歸類到一個模型中去。迄今為止,在除引力之外的領域裡,最成功的模型就是所謂的標準模型。根據這個模型,我們可以預言,宇宙中共存在著六十一種基本粒子,既不多,也不少,而每一種粒子,都有它的特殊作用。
  • 上帝和宇宙的較量:上帝是否存在?宇宙是他創造的嗎?
    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問題:如果宇宙始於一個量子粒子的爆炸,高速地膨脹出時空和各種各樣的物質,那麼為什麼它會如此適宜生命生存?對中世紀的哲學家來說,宇宙的完美性恰恰是證明上帝存在的關鍵。  如此適合智慧生命的宇宙必定是一個強大而仁慈的神的恩賜。或者,正如時下流行的神學所認為的:這一切絕不可能是意外。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圖
    希格斯玻色子是當兩個質子以14TeV的極高能級相撞時產生的,此後它會迅速衰變為4個μ子,這是一種不會被探測裝置吸收的大質量電子。這一圖像中,μ子的運行路徑用黃色線標示。  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們上周四(3月1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所謂「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堅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