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聳聽?!「上帝粒子」能讓宇宙毀滅?

2020-12-06 易特網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

科學家用於解釋物質基本組成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宇宙的毀滅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按照這一模型,一種名叫暗能量的力正在加速宇宙膨脹,直到最終一切都退化成冰冷、死寂的狀態。但一項新研究指出,宇宙不會如此緩慢地走向消亡,而是會在約10139年後,在一場大爆炸中徹底湮滅。更糟糕的是,這一戲劇性收場也許已經啟動了。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粒子質量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時,發現了這一驚人結果。

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於上世紀70年代創立,並於2012年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宣告發現。科學家認為該粒子的質量為125G電子伏。但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也許並非恆定不變。專家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也許日後會發生變化。由於宇宙中所有物質的質量均由希格斯玻色子賦予,這也許會使生命賴以存在的一切宇宙活動都土崩瓦解。這一變化可能會產生「負能量泡沫」,我們了解的一切宇宙法則都將被其徹底破壞。而該泡沫還會不斷擴張,直到吞噬掉整個宇宙。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安德斯·安德裡亞森表示:「我們想修正之前的估算結果,儘可能確定宇宙末日降臨的時間。想像一下這個負能量泡沫正以光速向我們猛衝而來。我們將根本來不及反應。」

雖然這聽上去似乎遙不可及,但標準模型存在的缺口意味著這種設想的確有可能發生,至少在數學層面上是這樣。我們目前對物理學的理解無法解釋暗物質或暗能量的運作機制。人們提出了一些理論來填補這些空缺,而這些理論認為宇宙會無限擴張下去,看不到盡頭。

但一名專家認為,也許一個黑洞便足以啟動宇宙的毀滅過程。黑洞密度極大、引力極強,任何形式的輻射都無法從中逃脫,就連光也不例外。它們就像強力吸塵器一樣,將附近的塵埃和氣體統統吸入其中。科學家認為,超大質量黑洞的極強引力正是星系中恆星的旋轉中心。

英國杜倫大學的魯思·格雷戈裡(Ruth Gregory,並未參與此次研究)已經證實,微型黑洞周圍的時空扭曲足以啟動希格斯玻色子的坍縮過程。假如宇宙中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等我們發現時,一切都為時已晚。

我們可從地球上觀測到的宇宙僅僅是太陽系和銀河系的一小部分,可觀測的最遠處距我們約為138億光年。但一項以宇宙大爆炸以來宇宙膨脹情況為基礎的計算指出,我們的可觀測宇宙應該是一個範圍920億光年的球體。而2011年,牛津大學對目前掌握的所有關於宇宙規模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後提出,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應至少為7萬光年。甚至還有人認為,可觀測宇宙的範圍應為無窮大。

這些都意味著,希格斯玻色子很可能已經在宇宙中的某處發生了坍縮,只是離我們過於遙遠,光線難以企及。而等到它的影響波及地球,一切都已為時過晚。

相關焦點

  • 霍金聲稱「上帝粒子」是宇宙毀滅的種子
    ,因此與密西根大學的戈登·凱恩打賭希格斯玻色子不會被發現,賭注是100美元,結果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符合希格斯玻色子特徵的信號,顯然霍金輸了,但是霍金在事後認為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讓物理學變得失去吸引力,並警告該粒子可能有一天與宇宙毀滅有關。
  • 「上帝粒子」創造的「負能量泡沫」,或將間接導致宇宙的毀滅?
    「上帝粒子」創造的「負能量泡沫」,或將間接導致宇宙的毀滅?最近,又有一個重大發現,令科學家們又是興奮不已。這到底是什麼發現呢?這是物理學家發現的,使物質擁有質量的基本粒子在某一天或許能使宇宙毀滅。這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所謂的「神聖粒子」,就是相當於對商家而言的顧客上帝,這種「上帝之粒」創造的「泡沫」要是與宇宙相撞,就相當於雞蛋碰石頭,「石頭」可不是咱宇宙,而是這泡沫,碰撞之後「泡沫」還不會怎麼樣,我們的「雞蛋」便可能會突然灰飛煙滅。在之前科學家們解釋物質基本組成的模型預言,「雞蛋」的毀滅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上帝粒子」創造的能量:將導致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科學家用於解釋物質基本組成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宇宙的毀滅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上帝粒子」造成第二次大爆炸可能毀滅整個宇宙!
    有許多可能的災難可以毀滅人類及地球生命,當太陽生命晚其膨脹變成一顆紅巨星,最終會吞噬地球。這一事件將在數十億年後發生。正如埃隆·馬斯克和其他人所爭論的那樣:逃離這場災難的唯一途徑是成為星際物種,這樣的舉動會永遠保護人類嗎?
  • 愛因斯坦答,能量丨科學家:再加上「上帝粒子」
    並非危言聳聽,分割到最後,你會發現什麼都沒有,就像給洋蔥剝皮,剝到最後發現洋蔥是空心的,物質也是這樣。這有點腦洞大開,但是2013年歐洲核子中心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意味著物理標準模型在50多年後得到了驗證。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們上周四(3月1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所謂「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堅實證據。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搜尋這種神秘莫測的粒子的蹤跡,而如果這一粒子的存在最終被證實,那麼它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標準模型是粒子物理學的基礎理論,然而其中所有預測的粒子都已經被順利找到,唯獨希格斯玻色子一直杳無音訊。
  • 掌握宇宙生死的粒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比原子小卻能毀掉一切
    引言:在現實的宏觀世界中,所有的物質都由微觀世界的粒子組成。而在很多人看來,微觀世界裡最微小的粒子應該就是原子了。其實不然,還有一種粒子比原子還小。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它是一種能夠主宰宇宙命運的粒子,因此被稱為「上帝粒子」。
  • 科學家進行實驗質子對撞,發現了上帝粒子
    CERN公司跨越兩個國家的領土,在瑞士有四個公司,在法國有一個;公司裡有一架升降機,可以直達地下100米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LHC)。這裡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把兩個質子加速接近至光速並讓其碰撞,科學家們想通過碰撞實驗了解宇宙的起源。
  • 上帝粒子被發現,破解物體質量和宇宙大爆炸之謎指日可待
    上帝粒子被被證實存在,鼓舞了眾多科學家。對於描述物體質量和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具體情況,上帝粒子都會起到指引作用。科學家們對這種粒子抱有足夠的期望,認為它的強大就像上帝一般,才叫它上帝粒子,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希格斯玻色子,簡稱希子。上帝是基督教的至高神,在西方人的眼中是創世主,世界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毀滅也是由上帝決定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中最小的粒子,原子都是它組成的。有了原子才會有分子。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2】
    電弱相互作用   確認希格斯粒子還將對電弱相互作用的構建產生重要影響。這種作用是對電磁作用與弱相互作用的統一描述,這兩者都是自然界的基本力類型之一。電磁作用描述帶電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弱相互作用則描述放射性衰變過程。   自然界中所有力的作用都和某種粒子有關。比如與電磁力有關的粒子是光子,這是一種質量為零的特殊粒子。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圖)
    北京時間3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們上周四(3月1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所謂「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堅實證據。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搜尋這種神秘莫測的粒子的蹤跡,而如果這一粒子的存在最終被證實,那麼它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 上帝粒子或暗示宇宙末日?
    北京時間2月20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路透社消息,科學家仍在試圖理清去年發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各方面細節。然而基本粒子數量的增加對宇宙的未來可能並不是件有利的事。
  • 【經典】追尋「上帝粒子」
    上世紀50到70年代,大約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物理學家們把電磁力、弱力和強力揉進一個容器中。這個容器就是所謂的「標準模型」。標準模型在解釋我們的世界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它卻有最致命的一個缺陷——萬有引力並不在這個框架中,而希格斯機制,就是給基本粒子們賦予了質量。
  • 尋找「上帝粒子」 答案有望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上帝粒子」一詞由出版商刺激科普書銷量流傳開來   根據希格斯的理論,在宇宙誕生的最初,並沒有希格斯玻色子,各種基本粒子都如光子一般,以光速橫衝直撞。宇宙誕生十幾秒後,希格斯玻色子誕生,並形成「希格斯場」。除了光子,其他的基本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發生碰撞後,就如同輕巧的棉花吸飽了水分一般,獲得了質量,而速度則慢了下來。
  • 「上帝粒子」原本叫「該死的粒子」
    ,全人類對宇宙終極規律的探索——上帝粒子,就這樣被推遲了二十年。而第二年,萊德曼則出版了那本後來變得更有名的作品,即《上帝粒子:假如宇宙是答案,究竟什麼才是問題?》(The God Particle: If the Universe is the Answer, What is the Question?)。
  • 什麼是「上帝粒子」,為何揭開它,就能解開宇宙終極奧秘
    除了重力與磁場力,其實我們宇宙當中還存在兩種力,強力與弱力,如果要解釋這兩種力,就必須要提及「上帝粒子」。上帝粒子又稱為希格斯玻色子,它是由彼得·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等在內的6位物理學家,在1964年提出的。
  • 「上帝粒子」研究顯示「宇宙是不存在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先鋒太陽報》6月27日報導,在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學家們在對「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進行研究,並將其與最近關於宇宙大爆炸後的另一理論相結合,最後得出「宇宙是不存在的」這一震驚世界的理論。只是還有許多新的物理學現象無法用這一理論進行解答,目前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仍在繼續進行中。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由此,萬物質量來源之謎或可解開,粒子物理學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或可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