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圖

2020-11-24 光明網

    這是歐洲核子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的ATLAS探測器獲得了數據的模擬粒子路徑圖。希格斯玻色子是當兩個質子以14TeV的極高能級相撞時產生的,此後它會迅速衰變為4個μ子,這是一種不會被探測裝置吸收的大質量電子。這一圖像中,μ子的運行路徑用黃色線標示。

  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們上周四(3月1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所謂「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堅實證據。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搜尋這種神秘莫測的粒子的蹤跡,而如果這一粒子的存在最終被證實,那麼它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標準模型是粒子物理學的基礎理論,然而其中所有預測的粒子都已經被順利找到,唯獨希格斯玻色子一直杳無音訊。利用建立在法國和瑞士邊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設備,科學家們讓質子在長達27公裡的環形軌道內以光速相撞以開展相關實驗。物理學家們表示,一旦確認希格斯玻色子將會至少產生以下六點重大影響:

  1. 揭開質量起源之謎

  物體的質量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物理學界,而希格斯玻色子恰恰被認為與宇宙中一切物體的質量起源有關。希格斯玻色子與一種場有關,那就是所謂的希格斯場,理論上認為這種場充斥著整個宇宙。當宇宙中的其它粒子在這一場中運行時便獲得了質量的屬性。這就有點像是大家都在一個遊泳池裡遊泳,然後身上都會被打溼,在這裡,被水打溼就像是物體獲得質量一樣。

  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傑奧·哥斯達(Joao Guimaraes da Costa)表示:「希格斯粒子的機制讓我們能夠理解粒子獲得質量的途徑和方式。」 哥斯達是去年歐洲核子中心宣布疑似希格斯粒子發現時,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所屬ATLAS探測器設備的標準模型召集人。他說:「如果沒有這種機制,那麼所有的一切物體都將失去質量。」

  確認此次發現的粒子確實是希格斯粒子將證明我們設想的粒子獲得質量屬性的方式是正確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瑪利亞·斯皮羅普魯(Maria Spiropulu)表示:「這項發現從量子層面支持了我們對於質量來源的看法,而這正是我們當初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目的。這是一項無與倫比的成就。」

  而後,這將進一步為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提供解決的線索,那就是:為什麼這些粒子擁有這一質量數值?這個值是如何確定的?對此,哈佛大學物理學家麗薩·蘭德爾(Lisa Randall)表示:「這是一個大得多的問題。確認這的確是希格斯粒子只是整個過程的第一步,此後我們才能更往前走,這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2. 完善標準模型

  標準模型是當代粒子物理學的基石,它描述了整個宇宙中所有的粒子。所有被標準模型所預言的粒子此前都已經被找到了,除了希格斯粒子。就在去年宣布初步結果時,歐洲核子中心ATLAS實驗設備科學家喬納斯·斯蘭德伯格(Jonas Strandberg)就曾表示:「這是標準模型中缺失的一環,因此如果這一發現得到最終確認,那麼它將最終證明我們目前的認識是正確的。」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所發現的這一疑似希格斯粒子似乎和標準模型中預言的性質相吻合。但即便如此,標準模型本身也並不完整:例如它沒有包括引力,也沒有將被認為佔據整個宇宙物質總量約98%的暗物質成分考慮進去。

  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CMS中心的物理學家帕提·麥克布雷德(Patty McBride)在上周四表示:「即便有證據清晰地證明目前我們新發現的這一粒子確確實實就是標準模型所預言的希格斯玻色子,即便如此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仍然模糊不清。」他說:「我們仍然不能理解為何引力如此微弱,我們還要面對巨大的暗物質的存在。不過,對於這一已經有48年歷史的經典理論來說,邁出了完善的第一步仍然不失為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3. 電弱相互作用

  確認希格斯粒子還將對電弱相互作用的構建產生重要影響。這種作用是對電磁作用與弱相互作用的統一描述,這兩者都是自然界的基本力類型之一。電磁作用描述帶電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弱相互作用則描述放射性衰變過程。

  自然界中所有力的作用都和某種粒子有關。比如與電磁力有關的粒子是光子,這是一種質量為零的特殊粒子。而弱相互作用力則和名為W和Z的玻色子有關,這兩種粒子都擁有很高的質量值。而所有這些粒子的質量來源,便被認為是希格斯玻色子的作用造成的。

  歐洲核子中心的斯蘭德伯格表示:「如果引入希格斯場的概念,那麼W和Z玻色子就會和這個場混雜在一起,在這一過程中它們便獲得了質量。」他說:「這解釋了為何W和Z玻色子會有質量,並將電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兩種基本力統一了起來,構成電弱相互作用。」

  4. 超對稱理論

  超對稱理論也將受到希格斯粒子發現的影響。這一理論認為任何一種已知的粒子都有一個「超級夥伴」粒子,這種夥伴粒子擁有輕微差異的性質。超對稱理論擁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它可以統一自然界中的其它基本作用力,甚至有希望揭開暗物質構成之謎。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一理論的前景黯淡,科學家們只找到了和標準模型預言的希格斯粒子性質極其相似的粒子,但是卻沒有能發現任何和超對稱粒子有關的線索。

  5. 大型強子對撞機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這一耗資約100億美元的設備率屬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其目的是創建地球上能級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而其中找出希格斯玻色子則被列為了該設備的最優先目標之一。此次最新宣布的結果為LHC此前的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明,也是對此前一直在這裡為達成這一目標而忘我工作的物理學家們所取得豐碩成果的最好證明。

  斯皮羅普魯在去年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發現從量子層面支持了我們對於質量來源的看法,而這正是我們當初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目的。這是一項無與倫比的成就。」他說:「科學家們已經等待了整整一代人的時間,為的就是這一刻。來自全世界各地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粒子物理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們已經為了達成今天的這一成就奉獻了數十年的辛勤工作。現在是時候讓我們暫時停下腳步,回過頭去審視這項發現的意義了,然後再繼續進行海量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

  希格斯玻色子最早是在1964年由英國物理學家皮特·希格斯和同事們提出的。而這個名字的後半部分則是為了紀念傑出的已故印度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玻色,他與愛因斯坦一同給出了玻色子的定義。玻色子是一類基本粒子,主要包括膠子和引力子等。其負責傳遞費米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夸克,電子和中微子等等。費米子是宇宙中的另外一種基本粒子類型。

  6. 宇宙的命運

  希格斯玻色子的確認將為科學家們開啟一扇大門,讓他們得以進行此前無法進行的一些計算。其中一些計算的結果有關宇宙的命運。有一種觀點認為宇宙將在未來數十億年內毀滅。

  在進行這樣的計算時,希格斯玻色子本身的質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參數,它預示了時空的未來命運。目前的測量值顯示,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約為質子的126倍,這一質量值幾乎已經處在了一個臨界點上,它將有可能讓宇宙在未來數十億年內走向毀滅。

  約瑟夫·林肯(Joseph Lykken)是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他表示:「計算的結果告訴我們,在數十億年之後宇宙將可能面臨災難。」他說:「這或許意味著我們所生活於其中的這個宇宙本身存在著內在的不穩定性,在數十億年之後這一切都將歸於瓦解。」

[責任編輯:公衍奇]

相關焦點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2】
    電弱相互作用   確認希格斯粒子還將對電弱相互作用的構建產生重要影響。這種作用是對電磁作用與弱相互作用的統一描述,這兩者都是自然界的基本力類型之一。電磁作用描述帶電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弱相互作用則描述放射性衰變過程。   自然界中所有力的作用都和某種粒子有關。比如與電磁力有關的粒子是光子,這是一種質量為零的特殊粒子。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圖)
    北京時間3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們上周四(3月1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所謂「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堅實證據。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搜尋這種神秘莫測的粒子的蹤跡,而如果這一粒子的存在最終被證實,那麼它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面臨末日
    騰訊科學援引國外媒體報導稱,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科學家在發現疑似希格斯玻色子信號後就開展了相關驗證工作,最近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物理學家們在3月14日宣布,去年發現的疑似信號就是希格斯玻色子,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該粒子在解釋物質獲取質量的機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上帝粒子」造成第二次大爆炸可能毀滅整個宇宙!
    有許多可能的災難可以毀滅人類及地球生命,當太陽生命晚其膨脹變成一顆紅巨星,最終會吞噬地球。這一事件將在數十億年後發生。正如埃隆·馬斯克和其他人所爭論的那樣:逃離這場災難的唯一途徑是成為星際物種,這樣的舉動會永遠保護人類嗎?
  • 「上帝粒子」能讓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
  • 「上帝粒子」創造的能量:將導致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科學家用於解釋物質基本組成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宇宙的毀滅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上帝粒子"獲新證據支持 盤點該粒子的六大影響
    這項發現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中證實的,在實驗中質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環繞瑞士和法國地下一個27公裡長的環狀隧道運行,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標準模型中唯一尚未找到的粒子,由於它極其重要又難以找到,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 「上帝粒子」創造的「負能量泡沫」,或將間接導致宇宙的毀滅?
    「上帝粒子」創造的「負能量泡沫」,或將間接導致宇宙的毀滅?最近,又有一個重大發現,令科學家們又是興奮不已。這到底是什麼發現呢?這是物理學家發現的,使物質擁有質量的基本粒子在某一天或許能使宇宙毀滅。這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所謂的「神聖粒子」,就是相當於對商家而言的顧客上帝,這種「上帝之粒」創造的「泡沫」要是與宇宙相撞,就相當於雞蛋碰石頭,「石頭」可不是咱宇宙,而是這泡沫,碰撞之後「泡沫」還不會怎麼樣,我們的「雞蛋」便可能會突然灰飛煙滅。在之前科學家們解釋物質基本組成的模型預言,「雞蛋」的毀滅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霍金聲稱「上帝粒子」是宇宙毀滅的種子
    ,因此與密西根大學的戈登·凱恩打賭希格斯玻色子不會被發現,賭注是100美元,結果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符合希格斯玻色子特徵的信號,顯然霍金輸了,但是霍金在事後認為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讓物理學變得失去吸引力,並警告該粒子可能有一天與宇宙毀滅有關。
  • CERN:上帝粒子能否發現2012年見分曉
    在運轉了26年之後,費米實驗室於上周末關閉其一萬億電子伏加速器。這個加速器也用於在數十億次粒子撞擊產生的碎片中尋找上帝粒子。在CERN,著名物理學家展開為期3天的討論,討論是否將加速器用於搜尋上帝粒子,以作為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補充或者取代對撞機。在此之後,這3位科學家參加了一場聯合記者招待會。
  • 上帝粒子被發現,破解物體質量和宇宙大爆炸之謎指日可待
    上帝粒子被被證實存在,鼓舞了眾多科學家。對於描述物體質量和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具體情況,上帝粒子都會起到指引作用。科學家們對這種粒子抱有足夠的期望,認為它的強大就像上帝一般,才叫它上帝粒子,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希格斯玻色子,簡稱希子。上帝是基督教的至高神,在西方人的眼中是創世主,世界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毀滅也是由上帝決定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中最小的粒子,原子都是它組成的。有了原子才會有分子。
  • 科學家進行實驗質子對撞,發現了上帝粒子
    CERN公司跨越兩個國家的領土,在瑞士有四個公司,在法國有一個;公司裡有一架升降機,可以直達地下100米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LHC)。這裡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把兩個質子加速接近至光速並讓其碰撞,科學家們想通過碰撞實驗了解宇宙的起源。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由此,萬物質量來源之謎或可解開,粒子物理學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或可填補。
  • 盤點改變世界物理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眾多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孜孜不倦投入其中,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發現,這些發現看似抽象,有些卻能改變我們所知的這個世界。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  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上帝粒子研究數據顯示:幾百億年後宇宙有災難
    科學家根據數據計算得出,數百億年後宇宙將有災難 網絡圖片  發現被稱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2012年最重要的科學進展之一。不過美國科學家日前表示,基於相關發現中所獲數據的計算產生了一個壞消息,即宇宙可能會在數百億年後面臨一場災難。
  • 尋找「上帝粒子」 答案有望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原標題:尋找「上帝粒子」(新知)   圖為探測器中顯示的粒子對撞後形成新粒子的運動軌跡   「上帝粒子」一詞由出版商刺激科普書銷量流傳開來   根據希格斯的理論,在宇宙誕生的最初,並沒有希格斯玻色子,各種基本粒子都如光子一般,以光速橫衝直撞。宇宙誕生十幾秒後,希格斯玻色子誕生,並形成「希格斯場」。除了光子,其他的基本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發生碰撞後,就如同輕巧的棉花吸飽了水分一般,獲得了質量,而速度則慢了下來。
  • 發現「上帝粒子」 中科大也有功勞(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江淮晨報報導,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花落「希格斯玻色子」 (Higgs)的發現者——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這種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也是解釋物質質量之謎的最重要粒子。
  • 「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物理學中有一份表單,囊括了那些人類夢寐以求的神秘粒子,其中就有希格斯波色字,也就是最近在歐洲粒子加速器中被發現的「上帝粒子」,表單中還有引力子、磁單極、暗物質和Majorana費米子,相較其他粒子而言,Majorana費米子或許更加神秘。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
  • 上帝粒子或暗示宇宙末日?
    北京時間2月20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路透社消息,科學家仍在試圖理清去年發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各方面細節。然而基本粒子數量的增加對宇宙的未來可能並不是件有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