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研究數據顯示:幾百億年後宇宙有災難

2021-01-15 搜狐網

科學家根據數據計算得出,數百億年後宇宙將有災難 網絡圖片

  發現被稱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2012年最重要的科學進展之一。不過美國科學家日前表示,基於相關發現中所獲數據的計算產生了一個壞消息,即宇宙可能會在數百億年後面臨一場災難。

  「替代宇宙」將會出現

  「如果你利用我們現在知道的所有物理學(知識)直接計算,這是個壞消息,」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理論物理學家約瑟夫·利肯日前在美國科學促進會2013年年會上對媒體表示。美國科學促進會成立於1848年,是世界最大的科學協會之一。

  利肯說,宇宙並不穩定,科學界一直希望推算宇宙的長期穩定性,但這需要獲得希格斯玻色子和其他亞原子粒子的精確質量,最近的發現提供了相關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計算顯示數百億年後將有一場災難「一個被認為會成為『替代宇宙』的小空泡將在某處出現,隨後逐漸膨脹並最終將我們破壞」。他認為,小空泡將以光速膨脹。

  「上帝粒子」是質量之源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該中心的兩個強子對撞實驗項目ATLAS和CMS均發現一種新的粒子,特性和科學家們尋找多年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數據的確定性為5西格瑪,即理論物理界可以確認為「發現」的水平。

  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在上世紀60年代的理論研究中預言的粒子,是物質的質量之源,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構成的「海洋」中遊弋,受其作用而產生慣性,最終才有了質量。希格斯玻色子是理論物理「標準模型」中最後一種證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於它難以尋覓又極為重要,也被稱為「上帝粒子」。綜合消息

相關焦點

  • 「上帝粒子」研究顯示「宇宙是不存在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先鋒太陽報》6月27日報導,在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學家們在對「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進行研究,並將其與最近關於宇宙大爆炸後的另一理論相結合,最後得出「宇宙是不存在的」這一震驚世界的理論。只是還有許多新的物理學現象無法用這一理論進行解答,目前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仍在繼續進行中。
  • 上帝粒子或暗示宇宙末日?
    北京時間2月20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路透社消息,科學家仍在試圖理清去年發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各方面細節。然而基本粒子數量的增加對宇宙的未來可能並不是件有利的事。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圖
    這一耗資約100億美元的設備率屬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其目的是創建地球上能級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而其中找出希格斯玻色子則被列為了該設備的最優先目標之一。此次最新宣布的結果為LHC此前的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明,也是對此前一直在這裡為達成這一目標而忘我工作的物理學家們所取得豐碩成果的最好證明。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2】
    大型強子對撞機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這一耗資約100億美元的設備率屬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其目的是創建地球上能級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而其中找出希格斯玻色子則被列為了該設備的最優先目標之一。此次最新宣布的結果為LHC此前的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明,也是對此前一直在這裡為達成這一目標而忘我工作的物理學家們所取得豐碩成果的最好證明。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上帝粒子」造成第二次大爆炸可能毀滅整個宇宙!
    有許多可能的災難可以毀滅人類及地球生命,當太陽生命晚其膨脹變成一顆紅巨星,最終會吞噬地球。這一事件將在數十億年後發生。正如埃隆·馬斯克和其他人所爭論的那樣:逃離這場災難的唯一途徑是成為星際物種,這樣的舉動會永遠保護人類嗎?
  • ...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由此,萬物質量來源之謎或可解開,粒子物理學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或可填補。
  • 盤點改變世界物理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  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由此,萬物質量來源之謎或可解開,粒子物理學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或可填補。
  • 尋找「上帝粒子」 答案有望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原標題:尋找「上帝粒子」(新知)   圖為探測器中顯示的粒子對撞後形成新粒子的運動軌跡,歐洲核子研究中心2011年12月13日發布。   「上帝粒子」一詞由出版商刺激科普書銷量流傳開來   根據希格斯的理論,在宇宙誕生的最初,並沒有希格斯玻色子,各種基本粒子都如光子一般,以光速橫衝直撞。宇宙誕生十幾秒後,希格斯玻色子誕生,並形成「希格斯場」。除了光子,其他的基本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發生碰撞後,就如同輕巧的棉花吸飽了水分一般,獲得了質量,而速度則慢了下來。
  • 「上帝粒子」能讓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
  • 歐洲證明「上帝粒子」存在 或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歐洲核子中心(CERN)昨日公布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重要數據,顯示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強有力證據。  中國社科院專家上午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稱,這一數據就好似我們用收音機收到了「上帝粒子」的信號,未來一年之內,將很有可能發現這一粒子,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 「上帝粒子」找到了!
    當天上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舉行研討會,公布了該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兩大實驗室對2012年所獲得數據的初步分析結果。據悉,研究中心今年上半年獲取的數據是去年的兩倍,這些數據使科學家們可以做出更細緻精確的分析和判斷。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新聞發言人表示,這一重大發現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個裡程碑,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CERN:上帝粒子能否發現2012年見分曉
    在運轉了26年之後,費米實驗室於上周末關閉其一萬億電子伏加速器。這個加速器也用於在數十億次粒子撞擊產生的碎片中尋找上帝粒子。在CERN,著名物理學家展開為期3天的討論,討論是否將加速器用於搜尋上帝粒子,以作為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補充或者取代對撞機。在此之後,這3位科學家參加了一場聯合記者招待會。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上帝粒子"獲新證據支持 盤點該粒子的六大影響
    標準模型是描述宇宙非常微小成分的粒子物理學規範性理論,上帝粒子的發現意味著標準模型所預測的每一種粒子都已發現標準模型是描述宇宙非常微小成分的粒子物理學規範性理論,標準模型所預測的每一種粒子都已發現,但除了希格斯玻色子
  • 「上帝粒子」創造的能量:將導致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科學家用於解釋物質基本組成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宇宙的毀滅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上帝粒子」原本叫「該死的粒子」
    ,全人類對宇宙終極規律的探索——上帝粒子,就這樣被推遲了二十年。人們之所以對這件事如此重視,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有理由相信,這種新粒子很可能就是所謂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也就是傳說中的「上帝粒子」。自從1964年它作為一種假設被提出後,如今已過去整整四十八個年頭。這個讓無數高能物理學家魂牽夢縈的神秘粒子,似乎終於展現出了廬山真面目。但是,諸多媒體在興奮之餘,也很快陷入迷茫。
  • 上帝粒子發現六大影響:宇宙或數十億年後毀滅(圖)
    北京時間3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們上周四(3月1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所謂「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堅實證據。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搜尋這種神秘莫測的粒子的蹤跡,而如果這一粒子的存在最終被證實,那麼它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 微觀世界的「上帝粒子」是怎麼一回事,它和「上帝」有沒有關係?
    「上帝粒子」與上帝無關 希格斯玻色子常被媒體稱為「上帝粒子」。當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2012年7月4日宣布發現具有希格斯玻色子若干特徵的新粒子後,提出相關理論的英國愛丁堡大學退休教授彼得·希格斯成了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