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2020-12-05 和訊科技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在北京舉辦記者招待會宣布了Majorana費米子的發現,將這種神秘粒子命名為「天使粒子」,該發現刊登於世界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科學雜誌》上。

  物理學中有一份表單,囊括了那些人類夢寐以求的神秘粒子,其中就有希格斯波色字,也就是最近在歐洲粒子加速器中被發現的「上帝粒子」,表單中還有引力子、磁單極、暗物質和Majorana費米子,相較其他粒子而言,Majorana費米子或許更加神秘。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 1928年,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作出驚人的預言:宇宙中每一個基本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幾年之後,正電子果然在宇宙射線中被發現,驗證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理論預言之一。目前,正電子被廣泛應用到人類生活之中,醫學影像技術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已經用於早期老年痴呆症的檢測。

  當一個粒子遇上它的反粒子時,根據愛因斯坦E=mc2的質能公式,它們會相互湮滅從而將所有質量釋放出成能量。Dan Brown的小說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就描述過這樣的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張首晟十分喜歡這本小說,也是「天使粒子」命名的靈感來源。

  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但是會不會有這樣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說它們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1937年,也就是整整八十年前,偉大而神秘的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 猜測有這樣神奇粒子的存在,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Majorana費米子,而Majorana本人在文章洩露天機之後不久就失蹤而從此銷聲匿跡了,這位傳奇的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一生只寫過10篇文章。

  從那開始,尋找這一神奇粒子也就成了物理學中許多領域研究工作的崇高目標。粒子物理中,標準模型範疇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Majorana費米子;這一猜測有可能被無中微子的beta雙衰變實驗所驗證。可惜的是,這項實驗所要求的精度在今後的10年到20年以內都難以達到。凝聚態物理中,Majorana費米子有可能作為某些新奇量子基態上的準粒子或元激發而存在。

  2010到2015年期間,張首晟與其團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精準預言了在哪裡能夠找到Majorana費米子,繼而指出哪些實驗信號能夠作為鐵證如山的證據。他們預言手性Majorana費米子存在於一種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中。在以往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驗中,隨著調節外磁場,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呈現出量子平臺,對應著1,0,-1倍基本電阻單位e2/h。當把普通超導體置於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之上時,臨近效應使之能夠實現手性Majorana 費米子,相應的實驗中會多出全新的量子平臺,對應?倍基本電阻單位e2/h。這半個基本電阻來源於Majorana費米子沒有反粒子,所以某種意義上它可以視為半個傳統粒子。所以,這多出來的半整數量子平臺就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證明在時空中傳播的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存在。

  根據這一理論預言,來自UCLA(由何慶林、王康隆教授領導)和UC Irvine(由夏晶教授領導)的兩個實驗團隊與Stanford大學張首晟教授的理論團隊緊密合作,最終在所提出的器件中實驗上發現了手性Majorana費米子。他們在GaAs(111)襯底上製備了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Cr0.12Bi0.26Sb0.62)2Te3,並將Nb普通超導層覆蓋其上。調節外磁場時,在通常的整數量子平臺之外,他們令人信服的探測到了張首晟團隊預言的半整數量子平臺。隨後的強磁場實驗與三端電阻測量進而有力的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實驗噪聲與假象。

  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發現為持續了整整80年對這一神秘粒子的搜索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類比Dan Brown描述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小說《天使與魔鬼》,張首晟提出這一新發現的手性Majorana費米子應該稱為天使粒子:我們發現了一個完美的世界,那裡只有天使,沒有魔鬼。

  Majorana費米子能夠用於構造穩固的拓撲量子計算機。量子世界本質上是並行的,一個量子粒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所以量子計算機能夠進行高度並行的量子計算,遠比經典計算機有效。然而,一個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難以存儲,微弱的環境噪聲都能夠引起退相干從而毀滅其量子特性。Majorana費米子沒有反粒子,或者說相當於半個傳統粒子,便提供了一種絕妙的可能性:一個量子比特能夠存儲在兩個距離十分遙遠的Majorana費米子上。如此一來,傳統的噪聲極其難以同時以同樣的方式影響這兩個Majorana費米子,毀滅所存儲的量子信息,使通常非常脆弱的量子比特變為穩固。

  相較於傳統的存儲方式,比如電子自旋,超導磁通和光子極化,這樣存儲在遠離的兩個Majorana費米子上的拓撲量子比特,本質上極其穩固。張首晟團隊所提出的器件同時還是二維體系,從而允許Majorana費米子的糾纏和編辮,使得有效的量子計算成為可能,天使粒子可使已經被認為是最小單位的量子拆成兩半,讓量子變得更穩定,該項研究已經可以開始應用,張首晟表示微軟和谷歌已經提供了支持,未來在國內也會開始進行應用。

  張首晟團隊提出的搜尋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實驗平臺:由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跟置於其上的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

  張首晟團隊提出的搜尋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實驗信號:隨外磁場調節而出現的半量子電導平臺。張首晟團隊提出的搜尋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實驗信號:隨外磁場調節而出現的半量子電導平臺。

  UCLA和UCIrvine實驗團隊在與張首晟理論團隊合作下所測量到的與理論預測符合的半量子電導平臺,這為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發現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實驗證據。

  幾天前,張首晟回到北京為恩師楊振寧慶祝95歲壽辰,他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這一成果讓他在2010年獲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歐洲物理獎,除此之外他幾乎包攬了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等。

  從基本科學發現到技術應用往往需要多年時間,張首晟教授表示:「基本科學的發現最終總會造福人類,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探尋宇宙、自然深刻規律時,對於天使粒子巡遊的量子天堂充滿了興奮與期待,拓撲量子計算能夠解決當下人類面對最艱難的一些問題, 從而迎來一個完美世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上帝粒子」之後 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603000)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7.22 星期六 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 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國際同行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
  • 張首晟等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至此,在物理學界,科學家苦苦追尋了80年的「Majorana費米子」最終被發現,五大神秘粒子的表單可以再減少一個,而量子物理世界將因為此發現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不僅如此,古典哲學所建立的「正反對立的世界」:有陰必有陽,有天使必有惡魔的世界觀將不復存在。在《科學》雜誌論文發表之前,張首晟教授接受了網易科技等媒體的報導。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天使粒子浮出水面 那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上帝粒子可以用兩個字來描述...
    量子粒子分為兩大類:費米子(如電子、質子)和玻色子(如光子、介子)。玻色子可以成為其自身的反粒子,而費米子擁有與自身完全不同的反粒子。2017年7月,由張首晟等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震驚整個物理界,至於能否獲得諾貝爾獎還未蓋棺定論。那麼已經實打實獲諾貝爾獎的「上帝粒子」又是如何個神秘法呢?
  • 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於爆炸中湮滅,科學家剛發現的天使粒子竟能正反...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很多業內人士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既是對理論物理學的重大貢獻,又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因為它能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那麼這種神奇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這裡簡要的做一下科普: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為什麼稱它們是「基本」粒子呢?
  • 張首晟發現天使粒子?那麼誰是馬約拉納?……
    這個重要發現是:在整個物理學界歷經80年的探索之後,他們終於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這個新發現的粒子,被張首晟院士命名為「天使粒子」。  這裡瞬間就出現了兩個物理學家的名字:「費米」與「馬約拉納」。其中對於費米大家都比較熟悉,他是實現人工核反應堆(原子彈)的首席科學家,也是李政道先生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時候的博士論文導師,那麼,問題來了——  誰是馬約拉納?
  • 科學家首次發現「天使粒子」!存在沒有反粒子的粒子,顛覆正反對立的世界觀
    在整個物理學界歷經80年的探索之後,科學家們終於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
  • CERN:上帝粒子能否發現2012年見分曉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以下簡稱CERN)秘書長羅爾夫-霍伊爾表示,如果確實存在的話,科學家將在未來12個月發現他們長期尋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
  • 華人科學家領銜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新聞直播間】美國: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新聞直播間】美國: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央視記者專訪華人科學家張首晟 [video:20170728美國: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央視記者專訪華人科學家張首晟]
  • 科學家進行實驗質子對撞,發現了上帝粒子
    在瑞士有一個核子研究所CERN,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學物理實驗室,也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源地,在這裡有3000多個職員,有6000個以上的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裡無論你國籍是哪,只要你是高智商,在科學、工程等領域有貢獻,就有資格來這裡任職。
  • 天使粒子正反同體為啥不煙滅?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兼投資人張首晟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及其團隊在7月2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發現。在國際物理學界歷經80年探索後,他們發現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是繼上帝粒子、中微子、引力子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意味著量子計算已成為可能。
  • 是天使粒子還是太極粒子?第一作者何慶林有話說
    馬約拉納費米子到底應該被稱作「天使粒子」還是「太極粒子」?發現之後,何慶林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天使粒子」或者「太極粒子」?7月21日早上開始「天使粒子」被發現的文章被各大媒體刷屏置頂。這是繼上帝粒子被發現之後,物理界又被發現的一個神秘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而這顆粒子的發現將引發新一輪電子計算革命。論文中所描述的實驗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王康隆團隊主導,而王康隆教授的博士後研究員何慶林又是該實驗的設計者和課題的組織者。其實,在這篇論文發表之前的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教授團隊也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觀察到證明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直接證據——自旋極化電流現象。
  • 「上帝粒子」原本叫「該死的粒子」
    ,全人類對宇宙終極規律的探索——上帝粒子,就這樣被推遲了二十年。這六十一種粒子,除了一種之外,其他已經全部被實驗所發現和證實(當然在1993年,頂夸克尚未被證實,不過很快於1995年被費米實驗室發現)。但讓人頭痛的是,最後那一種,也是極其關鍵的一種粒子卻始終不見蹤影——這就是希格斯粒子。它的存在與否,不但對我們認識宇宙的本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是檢驗標準模型的關鍵所在。正因為它是如此重要,萊德曼把它徑稱作「上帝粒子」,並作為本書標題。
  • ﹃上帝粒子﹄原名﹃該死的粒子﹄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其預測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2012年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通過實驗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綽號叫「上帝粒子」?
  • 疑似"上帝粒子"被發現 霍金要輸了
    4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起源。  而昨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尋找「上帝粒子」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型亞原子粒子,該粒子符合上帝粒子的屬性——它可能真的就是科學家多年來翹首以盼的「上帝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