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2021-01-15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該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通訊作者為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均為華人科學家。

張首晟接受本網記者採訪。趙永新攝

諾貝爾獎獲得者Frank Wilczek評價這項工作時說: 張首晟與團隊設計了全新的體系, 並在實驗中清晰地測量到馬約拉那費米子,這真是一項裡程碑的工作。

國際同行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

「神秘的正反同體粒子,讓我們等了80年」

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它們是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也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基本粒子又分為兩種:費米子和玻色子,分別以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的名字命名。

東方西方哲學家都認為,人類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 1928年,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Dirac)作出驚人的預言:宇宙中每一個基本費米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根據愛因斯坦E = mc2的質能公式,當一個費米子遇上它的反粒子,它們會相互湮滅,從而使兩個粒子的質量消失並轉化為能量。

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絕對真理。然而,會不會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說正反同體的粒子?1937年,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那(Ettore Majorana)在他的論文中猜測有這樣神奇的粒子存在,即我們今天所稱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不幸的是,他本人做出這一猜測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神秘失蹤。自此以後,尋找這一神奇粒子成為了物理學家門夢寐以求的探索目標。

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那

科學家們認為,在粒子物理中,標準模型範疇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馬約拉那費米子。而要驗證這一猜想,需要進行無中微子的beta雙衰變實驗。可惜的是,這項實驗所要求的精度在今後的10年到20年以內都難以達到。

張首晟把突破口轉向凝聚態物理。從2010年到2015年,張首晟團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精準預言了實現馬約拉那費米子的體系及用以驗證的實驗方案。王康隆等實驗團隊依照張首晟的理論預測,成功發現了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為持續了整整80年的科學探索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的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命名為「天使粒子」,這個名字來源於丹?布朗的小說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張首晟說。

電影《天使與魔鬼》海報。

「今天的成果,是建立在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基礎上」

困擾了物理學界80年的難題是怎樣被破解的?張首晟認為,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天使粒子的發現,得益於先前對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探索,也是理論和實驗結合的成果。

最初,張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項推斷:既然馬約拉那費米子只有粒子、沒有反粒子,那麼它就相當於傳統粒子的一半。他很快意識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早在2008年,張首晟理論就預言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預言在2013年被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領銜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證實。在實驗中,隨著調節外磁場,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呈現出量子平臺,對應著1、0、-1倍基本電阻單位e2/ h。也就是說,量子世界裡的電阻是量子化的,它只能整數倍地跳臺階。

這給了張首晟一個靈感:馬約拉那費米子是通常粒子的一半,既然通常的粒子按整數跳,馬約拉那費米子或許就是按半整數跳——它一定會呈現出一個奇特的、「1/2的臺階」。由此,他預言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存在於一種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中。當把普通超導體置於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之上時,臨近效應使之能夠實現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相應的實驗中會多出全新的量子平臺,對應 1/2 倍基本電阻單位e2/ h。

張首晟團隊提出的搜尋馬約拉那費米子的實驗平臺: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

在後續的實驗驗證中,激動人心的成果出現了:王康隆等實驗團隊確實看到了「1/2的臺階」。這半個基本電阻來源於馬約拉那費米子作為半個傳統粒子的特殊性質,因此,多出來的半整數量子平臺為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印證。

何慶林、王康隆實驗團隊和夏晶實驗團隊在與張首晟理論團隊合作下所測量到的與理論預測符合的半量子電導平臺,這為馬約拉那費米子的發現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實驗證據。

「天使粒子帶來的量子計算時代,讓我充滿興奮和期待」

找到天使粒子有什麼現實意義?張首晟指出,從基本科學發現到技術應用往往需要多年時間,但天使粒子的發現意味著量子計算已成為可能。

他解釋說,量子世界本質上是平行的,一個量子粒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因此,量子計算機能夠進行高度並行的計算,遠比經典計算機有效。以算術問題為例,如果給出一個很大的數字,問這個數字能否拆成兩個數字的乘積,那麼經典計算機只能用窮舉法逐一嘗試整除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可以在一瞬間同時完成所有可能項的測算。

一個量子粒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

然而,一個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難以存儲,微弱的環境噪聲就能毀滅其量子特性。因此,量子計算機往往被視為可望不可即的空想。

「通常情況下,量子比特只能放在一個傳統粒子內儲存,容易被幹擾。但如今,天使粒子的發現提供了一種絕妙的可能性:一個量子比特能夠被拆成兩半,存儲在兩個距離十分遙遠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上。」張首晟說,如此一來,傳統的噪聲很難同時以同樣的方式影響這兩個馬約拉那費米子、進而毀滅所存儲的量子信息。「相較於傳統的存儲方式,基於天使粒子的存儲方式極其穩固。」

「我們提出的器件同時還是二維體系,從而允許馬約拉那費米子的糾纏和編辮,使得有效的量子計算成為可能,從而解決人類面對的一些艱難問題。」張首晟說,「我對天使粒子巡遊的量子天堂充滿興奮與期待。」

(責編:王吉全)

相關焦點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兼投資人張首晟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及其團隊在7月2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發現。在國際物理學界歷經80年探索後,他們發現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是繼上帝粒子、中微子、引力子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意味著量子計算已成為可能。
  • 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張守晟找到了「天使粒子」!
    (共計 3151字 | 建議閱讀時間 10分鐘)據人民網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
  • 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領銜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物理學重大突破,〝天使粒子〞讓正反對立的世界觀從此改變,讓人工智慧(運算)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
    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的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命名為「天使粒子」,這個名字來源於丹‧布朗的小說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張首晟說。
  • 「上帝粒子」之後 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603000)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物理學重大突破 發現天使粒子開啟新時代
    基礎物理與應用的「雙突破」張首晟將發現的手性Majorana費米子稱為天使粒子,這一靈感來自於小說《天使與魔鬼》。在Dan Brown的這部小說中,正反粒子的碰撞會將所有質量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從而湮滅整個世界。
  • 歷史性突破:華人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7月21日, Science上發表了一項重大成果:科學家宣布在凝聚態體系中發現了手性
  • 找到「天使粒子」
    本報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21日報導了物理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以華人科學家為主體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 張首晟等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至此,在物理學界,科學家苦苦追尋了80年的「Majorana費米子」最終被發現,五大神秘粒子的表單可以再減少一個,而量子物理世界將因為此發現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不僅如此,古典哲學所建立的「正反對立的世界」:有陰必有陽,有天使必有惡魔的世界觀將不復存在。在《科學》雜誌論文發表之前,張首晟教授接受了網易科技等媒體的報導。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7.22 星期六     新華社舊金山7月20日電 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科學家張首晟等人20日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首次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這一重大發現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80年的難題,對量子計算也具有重要意義。
  • 「天使粒子」告訴你,科學大突破!
    趙永新攝來源:人民網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逝世
    楊振寧弟子、55歲華裔科學家 「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逝世 家人稱其生前長期與抑鬱症鬥爭 2007年,其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2017年,其發現的「天使粒子」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80年的難題。  2009年,張首晟入選「千人計劃」,並被清華大學特聘為教授,在楊振寧先生創辦的高等研究院工作。
  • 天使粒子正反同體為啥不煙滅?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於爆炸中湮滅,科學家剛發現的天使粒子竟能正反...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很多業內人士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既是對理論物理學的重大貢獻,又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因為它能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那麼這種神奇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這裡簡要的做一下科普: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為什麼稱它們是「基本」粒子呢?
  • 專家解讀發現「天使粒子」新成果
    來源:科學網概要:7月21日,有關物理學獲得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的新聞,引起了物理學界的廣泛關注
  • 55歲華裔科學家張首晟去世 曾發現「天使粒子」
    「張首晟是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一直在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做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於 2006 年提出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評為 2007 年 「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 之一,他還被楊振寧認為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物理學中有一份表單,囊括了那些人類夢寐以求的神秘粒子,其中就有希格斯波色字,也就是最近在歐洲粒子加速器中被發現的「上帝粒子」,表單中還有引力子、磁單極、暗物質和Majorana費米子,相較其他粒子而言,Majorana費米子或許更加神秘。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
  • 楊振寧弟子張首晟:發現「天使粒子」 證明2=0
    長期走在理論物理學研究前沿的張首晟,把科研看得很透徹,「天使粒子」的發現,對他意味著一個裡程碑式的跳躍。  發現神秘粒子  要了解這次發現的重大意義不難,張首晟善於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解釋科學。  自然界的物質都由基本粒子組成,分為玻色子和費米子。有的粒子擠在一起也不會擦槍走火,被稱為玻色子。而不愛扎堆、各走各路的則是費米子,如支持手機和電腦運作的電子。
  • 天使粒子被他發現,人類偉大進步,楊振寧都被嚇到了!
    張首晟將其命名為「天使粒子」。這一重大發現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80年的難題,對量子計算也具有重要意義。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評價說,獲諾獎是早晚的事!  張首晟(Shou-Cheng Zhang),漢族,美國華裔科學家,祖籍江蘇高郵,1963年生於上海。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