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於爆炸中湮滅,科學家剛發現的天使粒子竟能正反...

2020-12-03 科普大世界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很多業內人士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既是對理論物理學的重大貢獻,又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因為它能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

那麼這種神奇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這裡簡要的做一下科普: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為什麼稱它們是「基本」粒子呢?是因為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物質所達到的最小狀態就是它們了,也就是說它們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最基本的東西。

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基本粒子可分為兩大類,即費米子和玻色子,分別以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的名字命名。費米子包括電子、質子等,玻色子則是光子、介子等。

中國思想家認為萬物有陰就有陽,西方哲學家認為事物有正必有反,在基本粒子的領域也一樣,科學家們也認為每一種基本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比如物理學家狄拉克就於1928年提出這一觀點:宇宙中每個基本費米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那么正反粒子相遇會怎麼樣呢?根據愛因斯坦E=mc2的質能關係式,當一個費米子遇上它的反粒子,它們會瞬間融合消失並轉化為能量爆發出來。

但是在通常狀態下,玻色子可以成為其自身的反粒子,而費米子卻擁有與自身完全不同的反粒子。所以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對費米子的特性就沒少進行研究和實驗。還在1937年的時候,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就對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用於描述費米子和玻色子行為的方程式進行了改寫,他通過計算發現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種費米子是自己的反粒子,人們就將他預言這的這種粒子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因為這種粒子的穩定性,科學家們認為認為其在量子計算中可用來形成穩定的比特,從而使得量子計算成為可能。

自從馬約拉納提出這種粒子的預言之後,科學家們就開始不斷的探索,至今已經80年,四位華人科學家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精誠合作,從理論和實驗方面完全解決了這一難題,成功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昨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著名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得知這一消息的當時就說,這是一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成果。

那麼為什麼稱馬約拉納費米子為「天使粒子」呢?是因這次科研成果的理論貢獻者張首晟教授將它命名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丹·布朗的小說《天使與魔鬼》,作品中就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不過張首晟教授這樣說:「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卻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如果說馬約拉那費米子也有反粒子,那麼反粒子也是它自身):只有天使,沒有魔鬼。」,這種穩定的粒子或將為量子計算開創輝煌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天使粒子正反同體為啥不煙滅?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現代物理學的又一低級錯誤,正反物質相遇通常不會「湮滅」
    (二)「湮滅」現象僅僅局限於正反極限粒子之間極限粒子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特性,當正反極限粒子的質量完全相同,且它們之間的距離被拉近到彼此接觸的時候,就會因其對空間完全相反的性質,而產生相互消解為能量子,從而最終導致所謂的「湮滅」。
  • 像太陽那麼大的正反物質相遇,是瞬間湮滅,還是有個過程?
    外,還具備一個反物質的世界,但由於兩種物質的特性,一旦遭遇就會湮滅,所以在我們的物質世界中,反物質是無法長期存在的,但會不會有這種可能,從宇宙大爆炸理論上來看,既然產生了同樣的反物質,它們是不是會呆在宇宙的某個區域?
  • 常樸子:物質湮滅原理(五)
    32數陽荷與32數陰荷相結合時,由於空間量遠小於引力量,所以,粒子時間性被引力封閉因而被真空能量摧毀湮滅。由於物質在差異相對的限定下,正反粒子在相互結合的時候,引力能超過了空間量的作用,就會引起粒子的聚變的同時又導致了粒子的裂變,幾乎聚變和裂變同時發生。這就是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會產生湮滅的原因。
  • 「天使粒子」告訴你,科學大突破!
    趙永新攝來源:人民網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常樸子:物質湮滅原理(一)
    物質湮滅原理題記:物質和反物質碰撞之所以會湮滅,是因為物質的膨脹空間量小於反物質的引力收縮能,因而使粒子瞬間坍縮成一個奇點,在宇宙真空能量的振動下爆炸,化做一抹宇宙原初S塵埃。物質與反物質結合,會如同粒子與反粒子結合一樣,導致兩者的湮滅,並釋放出高能光子和伽馬射線。1932年由美國物理學家卡爾·安德森在實驗中證實了正電子的存在。隨後,又發現了負質子和自旋相反的反中子。2010年11月17日,歐洲研究人員在科學史上首次抓住了微量反物質。自然界分呈多樣的宏觀物體還原到微觀本源,它們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7.22 星期六     正負、陰陽、善惡……這個世界仿佛充滿正反對立。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 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 科學家首次發現「天使粒子」!存在沒有反粒子的粒子,顛覆正反對立的世界觀
    今天凌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華裔科學家王康隆、史丹福大學華裔科學家張首晟、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寇煦豐等團隊合作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重大發現。這一成果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何慶林實驗團隊主導。
  • 歐洲的強子對撞機發現上帝粒子後又一線索,反物質!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能探測到的粒子中,都有相應的反粒子,也就是具有相同性質、電荷相反的粒子。這兩種物質被科學家們分別稱為正物質和反物質。也認為正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時會發生「湮滅」,消失成為一種能量。
  • 神秘的反物質是人類最終解決能源問題和跨星際旅行的利器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產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1932年,美國科學家卡爾·安德森在研究一種來自遙遠太空的宇宙射線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正電子,證實了狄拉克的預言,他還因此獲得了1936年諾貝爾物理獎,後來其他基本粒子的反粒子也陸續被發現。1955年,美國科學家還製造出了第一個反質子,即電荷為負的質子。
  • 根據物理學,宇宙本應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物質與反物質相互作用
    因為我們的世界是由粒子組成的。世界穩定之謎根據物理學家的說法,在宇宙形成之初,同時出現了相同數量的粒子和反粒子。這些粒子的共存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會相互摧毀,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對於科學家來說,我們擁有一個穩定的世界是最大的謎團。
  • 「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在北京舉辦記者招待會宣布了Majorana費米子的發現,將這種神秘粒子命名為「天使粒子」,該發現刊登於世界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科學雜誌》上。
  • 祛魅「天使粒子」:轟動一時的物理突破竟只是平庸 「短路」
    4位華人科學家發現正反同體「天使粒子」的成果,終於迎來了階段性的判定。1月3日,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常翠祖等為通訊作者的一篇論文在線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該團隊在30多個樣品上均未能找到「天使粒子」存在的證據,相反,此前所謂的「證據」可能用一種更為平庸的「短路」機制來解釋。
  • 什麼是「天使粒子」
    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 反物質是什麼?反物質在哪裡能找的到?其實我們人類也可以製造
    反物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在當下物理學界有著明確的定義,什麼是反物質?科學界對其的定義是反物質是正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在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yānmiè)抵消產生爆炸並釋放巨大的能量。粒子與反粒子不僅電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質也都是相反的。所謂的反物質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我們常見的物質的鏡像狀態。那麼在宇宙中反粒子到底存在在哪裡呢?科學家們估計在宇宙中反粒子一般存在在如:超級天體的核心、黑洞之中以及一些特殊的環境中而且存在量也是非常非常的巨大的!當然我們人類想要獲取的話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 華人科學家領銜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什麼是反物質?怎麼理解?宇宙的終極能源,反物質到底有多強?
    反物質是什麼?反物質就是與正常物質狀態相反的物質,比如原子的原子核帶正電,核外是帶負電荷的電子。而在反物質的世界裡,他是由帶負電的原子核和帶正電的電子構成的。也就是說,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質都會相反。最早提出正電子存在的是,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他從理論上論證了正電子的存在。
  • 探索神秘的「天使粒子」(科技大觀)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天使也有惡魔。宇宙的最小物質組成部分——基本粒子也是一樣。1928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曾做出驚人的預言:宇宙中每一個基本粒子必然有其相對應的反粒子。
  • 王康隆教授談發現「天使粒子」實驗過程—新聞—科學網
    今日視點   《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創作的另一部暢銷小說《天使與魔鬼》,反物質是故事的主要載體。故事主人公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著名科學家,他在地下實驗室秘密製造出的反物質不翼而飛,可能會因自行爆炸將整座城市毀滅。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