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使粒子」

2021-01-15 河北日報

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不過,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一直未被發現,它和中微子、希格斯—玻色子等一起,成為理論早有預言但長期無法驗證的粒子。如今,張首晟團隊終於找到了它存在的證據。

張首晟把他們發現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稱為「天使粒子」。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當一個粒子遇上其反粒子就會發生湮滅,並釋放能量。美國驚悚片《天使與魔鬼》提到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將粒子與反粒子比喻天使與魔鬼。「而在我們發現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的世界裡,只有天使,沒有魔鬼。」張首晟對新華社記者說。

據新華社7月21日電

相關焦點

  • 「天使粒子」是不是真實的粒子
    【科普小博士】  作者:李劍龍  日前,有媒體報導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在京宣布,他和何慶林、王康隆等共同發現「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但旋即有多位物理學家指出:此粒子非彼粒子,這次發現的並不是一種基本粒子,而是通過設定各種外部條件讓電子按照某一特殊的方式運動,使其看起來像一種新的粒子。    自然界的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但是基本粒子太多了。為了區分清楚,物理學家根據粒子的不同性格,將其分成兩大類:可以相互擠在一起也不抱怨的,叫作玻色子,比如光子;不喜歡扎堆、愛各走各路的,叫作費米子,比如電子。
  • 張首晟首次公開解密「天使粒子」
    那麼什麼叫做反粒子呢?舉個例子,如果我有一個粒子,比如說是電子。電子帶著負電,並有一定的質量,那麼它的反粒子即為與它所有別的性質都一樣,但是電荷與之相反的粒子。如果電子帶負電,有一定的質量,那麼按道理說,它的反粒子應該是帶正電,也是有同樣的質量。當時,人們知道的粒子裡面有一種叫質子,比如說氫原子就只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
  • 「上帝粒子」之後 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603000)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不過,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一直未被發現,它和中微子、希格斯—玻色子等一起,成為理論早有預言但長期無法驗證的粒子。如今,張首晟團隊終於找到了它存在的證據。    張首晟把他們發現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稱為「天使粒子」。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當一個粒子遇上其反粒子就會發生湮滅,並釋放能量。美國驚悚片《天使與魔鬼》提到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將粒子與反粒子比喻為天使與魔鬼。
  • 「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在北京舉辦記者招待會宣布了Majorana費米子的發現,將這種神秘粒子命名為「天使粒子」,該發現刊登於世界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科學雜誌》上。
  • 「天使粒子」,是夢幻還是現實
    2020年1月3日,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常翠祖領導的團隊在《科學》期刊發表文章,該團隊研究了超過36種類似於2017年成果報告中用於產生「天使粒子」的設備樣本,卻得到不同的結果,在相似的實驗平臺中觀測的結果並非由於「天使粒子」導致。「天使粒子」的概念由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與清華大學教授張首晟提出。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科研團隊成員揭秘「天使粒子」發現的背後
    「天使粒子」:正反同體,比量子還小  「天使粒子」,即馬約拉那費米子,是一個比已知最小物理單位量子還小的單位。  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兩大家族,費米子和玻色子。過去,物理學家認為,每個費米子必然有其反粒子。唯獨一位名叫馬約拉那的物理學家認為,宇宙一定有「正反同體」的粒子存在。
  • 探索神秘的「天使粒子」(科技大觀)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天使也有惡魔。宇宙的最小物質組成部分——基本粒子也是一樣。1928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曾做出驚人的預言:宇宙中每一個基本粒子必然有其相對應的反粒子。
  • 張首晟等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教授將這一結果公布在了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原文連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gi/doi/10.1126/science.aao0793)上,並給這個神秘粒子命名為「天使粒子」。
  • 天使粒子正反同體為啥不煙滅?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科學》:其實並沒有發現「天使粒子」?
    2017年一份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稱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然而今年1月3日同樣發表在《科學》期刊上一份新研究,對2017年的研究結果提出了質疑。
  • 華人科學家領銜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的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命名為「天使粒子」,這個名字來源於丹·布朗的小說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張首晟說。
  • 是天使粒子還是太極粒子?第一作者何慶林有話說
    馬約拉納費米子到底應該被稱作「天使粒子」還是「太極粒子」?發現之後,何慶林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天使粒子」或者「太極粒子」?7月21日早上開始「天使粒子」被發現的文章被各大媒體刷屏置頂。這是繼上帝粒子被發現之後,物理界又被發現的一個神秘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而這顆粒子的發現將引發新一輪電子計算革命。論文中所描述的實驗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王康隆團隊主導,而王康隆教授的博士後研究員何慶林又是該實驗的設計者和課題的組織者。其實,在這篇論文發表之前的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教授團隊也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觀察到證明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直接證據——自旋極化電流現象。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天使粒子的發現,得益於先前對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探索,也是理論和實驗結合的成果。最初,張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項推斷:既然馬約拉那費米子只有粒子、沒有反粒子,那麼它就相當於傳統粒子的一半。他很快意識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 「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逝世
    楊振寧弟子、55歲華裔科學家 「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逝世 家人稱其生前長期與抑鬱症鬥爭 2007年,其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2017年,其發現的「天使粒子」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80年的難題。  2009年,張首晟入選「千人計劃」,並被清華大學特聘為教授,在楊振寧先生創辦的高等研究院工作。
  • 爭議:「天使粒子」究竟在哪裡?
    兩年多前,王康隆、張首晟等多位華人科學家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首次報導,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張首晟稱其為「天使粒子」,引起了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最近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常翠祖等科學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顯示在相似實驗平臺中觀測到的結果並不相同,他們只觀測到了一種類似「短路」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天使粒子「就此消失了嗎?
  • 楊振寧空降《我是未來》 張首晟講解天使粒子
    原標題:楊振寧空降《我是未來》 張首晟講解天使粒子    原創科技秀《我是未來》臨近尾聲,此前擬邀科學嘉賓中,網友呼聲極高的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本周終於將隆重亮相。
  • 找到「天使粒子」
    本報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21日報導了物理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以華人科學家為主體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 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張守晟找到了「天使粒子」!
    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天使粒子的發現,得益於先前對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探索,也是理論和實驗結合的成果。最初,張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項推斷:既然馬約拉那費米子只有粒子、沒有反粒子,那麼它就相當於傳統粒子的一半。他很快意識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