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反物質是人類最終解決能源問題和跨星際旅行的利器

2020-08-23 黑瞳宇宙探秘

宇宙萬物,對立而統一!

有陰就有陽,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有黑就有白,黑白交替循環。

追本溯源,徇麗多彩的大千世界由物質構成,而物質由基本粒子(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預言,每一個粒子都應該有一個與之相對的反粒子;例如反電子,其質量與電子完全相同,而攜帶的電荷正好相反(A)。

那麼有由粒子組成的物質,按照對立統一的規律,也就有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

愛因斯坦也支持這種觀點,且進一步提出: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產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

理論指導實踐,科學是一種需要驗證的假說。

1932年,美國科學家卡爾·安德森在研究一種來自遙遠太空的宇宙射線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正電子,證實了狄拉克的預言,他還因此獲得了1936年諾貝爾物理獎,後來其他基本粒子的反粒子也陸續被發現。

1955年,美國科學家還製造出了第一個反質子,即電荷為負的質子。

在科學理論家看來,在最初的宇宙中正反粒子應當等量才是合理的。

如果相信宇宙中有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那麼在三千萬光年之外應有大範圍的反星系區存在。

歐洲航天局的伽馬射線天文觀測臺,證實了宇宙間反物質的存在;他們對著宇宙中央一個區域進行了認真的觀測分析,發現這個區域聚集著大量的反物質。

其實反物質離人類並不遙遠,每時每刻,超微量的反物質持續不斷地以宇宙射線和高能粒子的形式,天女散花般地降落在地球上。

反物質源也離人類近在咫尺。比如,香蕉也會產生反物質——它每75分鐘會釋放出一個正電子。這是是因為香蕉包含有少量的鉀-40。鉀-40是鉀的天然同位素,會在衰變過程中釋放正電子。

同樣 人體也包含有鉀-40,這意味著人體也會釋放正電子。

但由於由於反物質一旦同物質接觸,就會彼此湮滅,因此,這些反物質粒子超級短命。

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無法大規模製造或收集到足夠的反物質,迄今為止人類現在也最多只能將反物質(反氫原子)保存1000秒。

據媒體報導,2011年,CERN的科學家成功將309個反氫原子保持到1000秒,是此前的5000倍。

(反物質製造器——粒子加速器。)

(反物質存儲器:神秘的磁瓶。)

解密並運用反物質對人類意義重大。

1,反物質和正物質湮滅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徹底解決人類的能量問題;從理論上說,不到500克反物質的破壞力超過世界上最大氫彈的威力。

丹·布朗在暢銷科幻小說《天使與魔鬼》中把反物質描述成人類目前所知威力最大的能量源。它能以百分之百的效率釋放能量,不造成汙染,不產生輻射,一小「滴」便可維持美國紐約全天所需能量。

(美國紐約夜景。)

2,反物質火箭的速度完全能達到光速的70%;是人類走向星辰大海的利器;人類使用化石能源登上火星,需要千萬噸級別的化石原料。

但是如果使用反物質,僅需幾十毫克,和六周時間到達火星。

《星際迷航》 中的「 企業號 」飛船就是使用由物質—反物質湮滅產生的強大推力來獲得超光速飛行速度。

地球上最著名的疑似反物質事件——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凌晨,俄羅斯 西伯利亞 通古斯地區遭遇從天而降的「 火球 」,大片原始森林頃刻化為灰燼。

有人推斷是小行星撞擊,有些人猜想是反物質湮滅事件。

若在未來人類製造出反物質火箭,能夠跨星際旅行,我最大的願望是拜訪三千萬光年以外的反物質星系,看是否存在反物質智慧文明.

對於文明史不過五千年的人類來說,浩渺無垠的宇宙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如果大規模發現反物質,星際旅行將被實現
    在人們認識宇宙的過程中,尤其是大爆炸理論的提出,科學家們認為,大爆炸的能量來源一定會有相反的物質。也就是說,有我們看到的物質,呈穩定狀態之前,一定有與它相反的物質的存在。這樣反物質就形成了初步的概念。本文簡要從什麼是反物質?科學家們發現了反物質嗎?人類利用反物質會怎麼樣?來回答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共同討論。一.什麼是反物質?
  • 宇宙為什麼會出現反物質,在未來能否改變人類的能源結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反物質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首先由保羅·狄拉克的波動方程所預言,1932年8月2日安德森在雲霧室中首次發現了正電子的蹤跡。隨著反中子和反質子的發現,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任何物質都有自己的反版本。
  • 星際旅行中宇宙飛船動力級別,人類文明使用的是最低級別!
    宇宙究竟有多大,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而人類在地球上就足足呆了300多萬年,直到今天才能脫離地球引力遙望地球的全貌。然而我們又要被太陽系困住多少年呢,反正旅行者1號至今也沒能走出太陽系。人類如果想走的更遠,去看看宇宙外面的世界,就需要更先進的科技和動力源才有可能實現。
  • 人類可以利用反物質技術最終稱霸整個銀河系?離不開這幾個要點
    公報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阿爾法團隊將反質子減速器釋放的反質子與反電子結合,創造出了反氫原子。然後將它們限制在一個超高真空的磁阱中,防止它們與物質接觸並湮滅。之後再用雷射照射被捕獲的原子,以測量它們的光譜響應。那麼人類若利用反物質技術實現星際旅行後能否稱霸整個銀河系?
  • 利用這種物質或許可以達到亞光速,星際旅行將不再只是科幻片!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和速度問題,安全必須要更先進的探測設備和能夠承載住超高速帶來的壓力材質,而速度則是需要更高效率的動力以及能輔助太空旅行的超級燃料,而這其中,燃料是最難解決的。要知道,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直徑就已經達到2光年,人類目前的最快的飛行速度如果穿越太陽系需要上萬年,所以說,如果速度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我們連飛出太陽系都不可能,更別說像電影中那樣星際穿越了。
  • 宇宙中找不到,還能讓人類實現星際旅行
    反物質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新能源,有了它,星際旅行可以實現,人類文明也會迎來新變化。鈾元素是我們能在自然界裡找到的最重的元素,由於它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核裂變反應,鈾元素被視為珍稀資源。傳統的化石能源,我們已經用掉了很多。科學家認為,人類文明想要進步,就得找到一種新的能源,用巨大的能量推動文明發展。
  • 反物質飛船能玩星際穿越?至今反物質產量僅幾納克,1克需要1千年
    趣味探索訊 在現代物理學中,反物質無疑是最神秘粒子之一。微觀世界中所有物質皆由粒子構成,其中包括了太陽,月亮和地球,也包括你和我。根據現代物理學的描述,其中每一個普通物質粒子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反粒子,當粒子與反粒子相遇時,產生強光子,中微子,還有巨大能量,並且正反粒子一同湮滅。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針對這樣的情形,科學家們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究可控的核聚變技術,這樣技術假若成功的話,航空飛船的速度將會達到質的提升,雖然還離亞光速有著一定的距離,但是卻離飛躍太陽系的夢想更近一步,但是這樣技術的研發還需要人類的很長的時間。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這個時候人類又產生了另一個更加偉大的夢想,那就是實現星際旅行,走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想像很多人都看過《流浪地球》,影片中人類的科技已經可以完全熟練應用可控核聚變,比我們的現代科技至少領先數百位。就是那麼先進的科技,才只能夠實現千分之一的光速。要實現十分之一的光速,最重要的還是能源的應用,傳統的化學能源已經很難將飛船的速度再提高,只有更高級別的能源才能夠將飛船的速度得到巨大的提升,比如可控核聚變,反物質,暗物質等。而這些能源人類在未來最有可能實現的是可控核聚變。
  • 每克62萬億美元,這是地球上最貴的物質,可讓人類實現星際旅行
    目前看來,早期的宇宙中正物質比反物質數量應該多了1/10億,最終把反物質消耗完以後,剩下的正物質就留到了今天;這些正物質就組成了我們今天在宇宙中看到的一切,包括你和我,以及你手中的手機。    至於當時發生了什麼?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
    它利用磁場將高能反質子和正電子冷卻、減速和聚積,最終在電磁場束縛下形成大量反氫原子,這些「冷」反氫原子的溫度僅比絕對零度略高几度,為以後研究反質子和反氫原子等粒子的特性和行為提供了可能。2014年,CERN的「低速反質子原子光譜和碰撞(ASACUSA)」實驗團隊將正電子和由反質子減速器產生的低能量反質子混合,首次成功製造出反氫原子束。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新聞—科學網
    它利用磁場將高能反質子和正電子冷卻、減速和聚積,最終在電磁場束縛下形成大量反氫原子,這些「冷」反氫原子的溫度僅比絕對零度略高几度,為以後研究反質子和反氫原子等粒子的特性和行為提供了可能。 2014年,CERN的「低速反質子原子光譜和碰撞(ASACUSA)」實驗團隊將正電子和由反質子減速器產生的低能量反質子混合,首次成功製造出反氫原子束。
  • 人類首次捕捉反物質 微量破壞力超過氫彈(組圖)
    《星際迷航》在《星際迷航》系列電視和電影中,反物質反應堆驅動「企業」號進行太空之旅。雖然這次實驗不可能令科學家研製出曲速引擎飛行器(WarpEngine)、反物質驅動裝置,或是找到比《星際迷航》光速旅行更快的旅行方式,但卻有可能揭開宇宙起源之謎。  《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姊妹篇《天使與魔鬼》電影中,藏匿在羅馬的反物質炸彈成為電影的主線。不過,製造和保存微量反物質是一件非常困難和耗資巨大的事情,用於製造超級武器的前景更是距離現實非常遙遠。
  • 反物質可以用作能源嗎?
    在電影《天使與魔鬼(2009)》中,主題是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衝突,其中有一個場景使用「反物質」作為炸彈威脅著人們。此外,在著名的科幻小說系列《星際迷航》中,出現了配備了利用物質和反物質反應的超發光引擎的太空戰艦。反物質這個名字是一個非常超自然或神秘的物體,但它是一個已經被清楚地識別出的物理物體。了解反物質的實質以及使用潛力也將是有意義的。
  • 反物質可以用作能源嗎?
    在電影《天使與魔鬼(2009)》中,主題是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衝突,其中有一個場景使用「反物質」作為炸彈威脅著人們。此外,在著名的科幻小說系列《星際迷航》中,出現了配備了利用物質和反物質反應的超發光引擎的太空戰艦。
  • 反物質之謎、宇宙起源、時空旅行……這些都和神秘的「宇宙弦」有關?
    這似乎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看起來像哲學家們形上學的追根究底,但其著實是一個科學「問題」。目前,最廣為人們所接受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是大爆炸理論。該理論中,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大爆炸後不久,宇宙膨脹拉伸了我們宇宙的微小種子,並將能量轉化為物質。物理學家認為,膨脹最初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它們在接觸時相互湮滅。
  • 少數派 反物質:幾克重就能毀滅地球了?
    科學與宗教,權力與道德,這些縈繞人類數百年的問題在同具毀滅和重生的力量之前繼續博弈。 物質與反物質示意圖 - 鏡像宇宙 - 那麼,這個能在一瞬間輕而易舉的消滅一座城市甚至一個星球,讓物理學家如臨大敵的反物質,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
  • 人類能利用反物質技術稱霸整個銀河系嗎?離不開這幾個要點
    公報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阿爾法團隊將反質子減速器釋放的反質子與反電子結合,創造出了反氫原子。然後將它們限制在一個超高真空的磁阱中,防止它們與物質接觸並湮滅。之後再用雷射照射被捕獲的原子,以測量它們的光譜響應。那麼人類若利用反物質技術實現星際旅行後能否稱霸整個銀河系?小編認為離不開以下幾個要點:1、首先,反物質的創造。
  • 核能、磁能、光能、反物質能交替使用,將助推人類移民太空
    人類的終極意義是實現永生,移民各星系,成為宇宙的主宰。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永生問題,另一個是運載工具的問題。關於永生問題,我在「生命科學與量子科學有機結合,未來人類可通過存儲意識實現永生」的文章裡已經指出了實現的途徑。這裡主要講運載工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