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可以用作能源嗎?

2020-12-06 騰訊網

在電影《天使與魔鬼(2009)》中,主題是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衝突,其中有一個場景使用「反物質」作為炸彈威脅著人們。此外,在著名的科幻小說系列《星際迷航》中,出現了配備了利用物質和反物質反應的超發光引擎的太空戰艦。

反物質這個名字是一個非常超自然或神秘的物體,但它是一個已經被清楚地識別出的物理物體。了解反物質的實質以及使用潛力也將是有意義的。

電影天使和惡魔的海報以反物質威脅人們的場景

最早預見反物質的物理學家是哥本哈根學派的成員英國人狄拉克(Am Dirac,1902-1984年),他為量子力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他於1928年建立的電子方程式中,他注意到代表電子能量的正解和負解可以同時存在,並假設存在正電子。

後來,美國物理學家卡爾·戴維·安德森在1932年拍攝宇宙飛船的軌跡時發現了一個正電子,還有居裡的長女和女婿艾琳·朱麗葉·居裡和喬利奧。居裡夫婦通過人工輻射產生實驗等證實了正電子的發射,並且反粒子的身份變得更加清晰。

狄拉克預見到反物質的存在

具有與質子相同的質量但帶有負電荷的反質子是與電子具有相同質量的電子,但與電子相反的是正電子。如電影《天使與魔鬼》的第一幕所示,巨大的碰撞型粒子加速器設施,例如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和美國費米研究所,都具有創建和存儲反粒子的設備和方法。當足夠快地加速以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碰撞時,就會產生許多類型的粒子。當然,有反質子,反中子和正電子。由於存在與構成原子的質子,中子,電子等相對應的所有反粒子,因此也可能存在由它們構成的半原子。這是這些階級成員聚集在一起的反物質。在CERN,我們實際上製作了一個由反質子和正電子組成的氫半原子。

同樣,儘管有限,但反物質正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主要用於大型醫院的腦部疾病診斷,它使用正電子(一種抗微粒子)。換句話說,放出正電子的放射性同位素被顯示在各種基本代謝產物上,然後被施用於人體,然後,檢測由正電子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輻射,以實現斷層掃描圖像。

由於PET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化變化,因此在診斷腦神經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和惡性腫瘤方面非常有效。那麼,像電影中一樣,利用反物質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者開發成新的能源真的可行嗎?

《星際迷航》的海報展示了使用反物質的超快引擎太空戰艦

單純地從理論角度來看,在遙遠的將來是可能的。但是,考慮到當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其它條件,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並且很難找到這種需求。

當反質子和正電子等反粒子與物質的粒子發生反應時,它們就會消失,從而發射出諸如伽馬射線之類的高能光(光子)。這是一種被稱為「 雙滅」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公式E = mc2被應用在失蹤者的質量和所產生的能量之間。

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您可以確保和管理大量的反物質,則可以製造比目前的核彈更強大,更高效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由於核裂變或核聚變過程中的質量不足,原子彈或氫彈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它們遵循相同的質能方程公式,但只有一小部分質量被轉換為能量。另一方面,通過雙滅將粒子和反粒子轉化為能量的速率幾乎為100%,因此,如果使用相同量的原料,則使用反物質的炸彈將顯示出更大的破壞力。

當粒子和反粒子相遇時,它們會熄滅並發光。

然而,雖然可以很容易地獲得鈾,它是用於核能和核彈的原料,但要獲得大量的反物質是極其困難的,因為它很少以其自然狀態存在。而且,製造反物質的成本在天文上是昂貴的,並且對存儲和維護的要求非常高。這是因為反物質一遇到物質就會做出反應並試圖毀滅。類似於託卡馬克裝置,存儲反物質的一種好方法是通過在真空中用強磁場使反粒子漂浮來阻止與材料的反應。但是,這僅對於帶電荷的正電子或反質子是可行的,並且不能以這種方式使用不帶電荷的反中子。

目前,像電影《天使與魔鬼》中那樣,將大量的反粒子或反物質存儲在足夠大的容器中以方便攜帶。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上,可以說使用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反應來點亮燈泡的成本將超過美國政府的年度預算。

費米粒子加速器研究中心配備了用於生成和存儲反粒子的裝置

而且,如果外層空間的反物質含量如此之高以至於可以很容易地獲得,那麼將來有可能使用反物質反應引擎來建造太空飛行器,但宇宙中反物質並不多。天文學家試圖觀察太空中是否存在僅由反物質組成的星系,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

反物質是現代物理學中一個有趣的研究對象,但它似乎還沒有被用作新的武器或能源,相反,它可以提供一條線索,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性質。

相關焦點

  • 反物質可以用作能源嗎?
    由於PET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化變化,因此在診斷腦神經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和惡性腫瘤方面非常有效。那麼,像電影中一樣,利用反物質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者開發成新的能源真的可行嗎?當反質子和正電子等反粒子與物質的粒子發生反應時,它們就會消失,從而發射出諸如伽馬射線之類的高能光(光子)。這是一種被稱為「 雙滅」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公式E = mc2被應用在失蹤者的質量和所產生的能量之間。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您可以確保和管理大量的反物質,則可以製造比目前的核彈更強大,更高效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什麼是反物質?怎麼理解?宇宙的終極能源,反物質到底有多強?
    反物質是什麼?反物質就是與正常物質狀態相反的物質,比如原子的原子核帶正電,核外是帶負電荷的電子。而在反物質的世界裡,他是由帶負電的原子核和帶正電的電子構成的。也就是說,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質都會相反。最早提出正電子存在的是,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他從理論上論證了正電子的存在。
  • 100萬億美元一克的終極能源?造價昂貴的反物質,到底有多可怕?
    質能轉化的極限,一克威力就超乎想像科學家發明了造價千億的粒子對撞機,物理學家們利用這種裝置來收集「反物質」,由於反物質造價昂貴、創造過程複雜且難以保存(短暫存在,碰到物質就湮滅,需要人為幹預才能保存),所以「反物質」成了世界上最為昂貴,同時也是目前人類認知範圍毀滅力最強的能源
  • 100萬億美元一克的終極能源?造昂貴的反物質,到底有多可怕?
    」,由於反物質造價昂貴、創造過程複雜且難以保存(短暫存在,碰到物質就湮滅,需要人為幹預才能保存),所以「反物質」成了世界上最為昂貴,同時也是目前人類認知範圍毀滅力最強的能源:世界上最昂貴的能源,前景及利用由於反物質十分稀有,它的市場價格曾高達100萬億一克,經過幾年的科技發展之後,如今的反物質的製作成本仍然高達約62.5萬億一克,這樣昂貴的成本也限制了反物質不可能被私人擁有
  • 100萬億美元一克的「終極能源」?造價昂貴的反物質,究竟有多可怕?
    質能轉化的極限,一克威力就超乎想像科學家發明了造價千億的粒子對撞機,物理學家們利用這種裝置來收集「反物質」,由於反物質造價昂貴、創造過程複雜且難以保存(短暫存在,碰到物質就湮滅,需要人為幹預才能保存),所以「反物質」成了世界上最為昂貴,同時也是目前人類認知範圍毀滅力最強的能源
  • 反物質有多大威力?它真的可以毀滅世界嗎?
    這麼說你可能不會有什麼概念,如果告訴你氫彈爆炸的質能轉化率僅為3%,那麼你就可以想像反物質有多麼恐怖了,此前還有人聲稱通古斯大爆炸也是反物質惹的禍,那麼反物質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強呢?它真的可以使世界毀滅嗎?
  • 反物質有可能實現嗎?
    生命僅僅是短暫的對抗熵增,為此還不得不裹挾系統以外的能源,例如食物。一旦能源斷了,生命也就只能加快熵增,進而化為塵埃。因此,任何生命(包括人類和動植物)都在為逆熵增(求能源以求生)而競爭,不時地合作也只是為了更優化其競爭力。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生命來說,時間也只能朝著一個方向走——前方。而反物質的時間是反向的。
  • 存在神秘的反物質宇宙嗎?
    奇怪嗎?可你如果進入了神秘的反物質世界,這種現象就不足為怪了。在反物質世界裡,這種反物質是由電荷性質和自旋取向相反的各種粒子所組成的,你推它向東它卻往西,一切都與我們熟悉的物質世界背道而馳。要從抽象的反物質概念中獲得客觀的印象,可用鏡子做一個實驗。你在紙上寫一個「人」字,在鏡中就成了「人」字。因此,科學界解釋:反物質是正物質的鏡像。在自然界中,雖然沒有找到反物質實體,但科學家已發現電荷性質和自旋取向相反的各種粒子。那麼,假如有一天我們可以通向反物質世界,正、反物質相遇時會產生什麼景象呢?當兩數絕對值相同符號相反時,它們的和為零,叫正負抵消。
  • 宇宙終極能源,反物質的威力到底有多可怕?
    但是這些科幻電影中大部分的場景都是存在著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比如我們經常聽到並且提到的反物質武器和光速飛翔等等,都是依靠反物質能源來實現的。但是什麼反物質武器呢?這是一種什麼科技呢?現在依舊有很多人不了解。
  • 反物質和暗物質的奧秘可以聯繫在一起嗎?
    反物質和暗物質的深刻奧秘可以聯繫在一起嗎?由RIKEN創業研究集群的Stefan Ulmer領導的國際BASE協作的科學家以為自己可能是這樣,合作者已經進行了第一個實驗室實驗,以確定物質和反物質與暗物質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否稍有不同是解決這兩個謎團的關鍵。
  • 反物質的質量是否負的嗎?
    反物質沒有負質量。在我們的宇宙中,沒有負質量這樣的東西。質量僅以正形式出現。相反,電荷可以是正或負。負質量的不存在具有深遠的影響。首先,引力總是有吸引力的,永遠不會排斥。據推測,如果存在負質量,它將被具有正質量的物體(例如地球或太陽)所排斥。
  • 理論上的超級能源,反物質能
    我們已經習慣了一種理論,那就是凡事有正就有反,有陰就有陽,相互制約,共同存在。所以世界上有物質,當然也就有反物質了。事實上,反物質的存在當然不是這樣推理出來的,不然也就太不科學了。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中可見和不可見的所有東西都可以稱之為物質,那麼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所以人類想要探索宇宙首先就要達到期望值中的速度,儘快的飛出太陽系,去找尋去探索類地行星,搜集到能源和資源甚至是適合移民的第二星球,進行更好的探索。畢竟航天飛船的發展,跟能源的發展相輔相成。現有的化學燃料,根本不可能滿足超光速飛行的需求,甚至是達到亞光速都很困難。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 宇宙的終極能源,反物質的秘密?
    在科幻電影中,動不動就會出現反物質,那麼反物質到底是什麼呢?院長帶你尋找答案。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它作為物理學的一種概念和一種思想,反物質早在1898年就曾被英國科學家舒斯特(1851~1934)大膽地作過預言,他認為既然物質是由帶正、負兩類電荷組成的,那麼物質也應該有正反兩種.他甚至預言,在宇宙空間可能存在著反物質組成的恆星和星雲.然而舒斯特的預言沒有科學論證,僅是一種臆測.後來狄拉克對反物質的預言作出了嚴格的理論論證。
  • 核能、磁能、光能、反物質能交替使用,將助推人類移民太空
    我認為,就人類目前的認知來講,能夠供人類長久使用的能源主要包括核能、磁能、光能和反物質能。因此,對這幾種能源的研究、開發和利用是人類獲取新能源的重要途徑。除了運用這一技術製造核武器外,人類還利用核聚變原理研製出了「受控熱核聚變反應裝置」將這種熱核反應用作能源,包括用作電力和動力等。如核電站、核潛艇、核動力航母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和完善,為以後研製核動力轟炸機和核動力飛行器,包括極速宇宙飛船奠定了基礎。
  • 如果二氧化碳可以被用作能源,那麼溫室效應是不是就有救了?
    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二氧化碳可以用作能源,你會怎麼想?如果這是真的那溫室氣體不就可以解決了?可以做能源嗎?事實上目前還真有人在研究這個課題,我們知道二氧化碳(CO2)由兩個氧原子(O)和一個碳原子(C)組成。如果我們能夠將其中的一個氧原子去掉,那麼二氧化碳就變成了一氧化碳(CO),而一氧化碳是可燃的,就可以作為燃料使用。
  • 宇宙為什麼會出現反物質,在未來能否改變人類的能源結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反物質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首先由保羅·狄拉克的波動方程所預言,1932年8月2日安德森在雲霧室中首次發現了正電子的蹤跡。隨著反中子和反質子的發現,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任何物質都有自己的反版本。
  • 昂貴的反物質,為什麼被譽為終極能源?
    若干年後,在放射性原理和質能方程的指導下,人類製造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前者屬於核裂變能量釋放,能把0.135%的質量轉化成能量,後者屬於核聚變能量釋放,能把0.7%的質量轉化成能量,可以看出不論是核裂變還是核聚變,它們的質能轉化率都不高。
  • 1克反物質的威力有多大?什麼是反物質?為什麼威力這麼大?
    1克反物質的威力差不多是4.26萬噸左右的TNT炸彈的威力,雖然反物質能源的威懾力還是挺大的,但是在所有的核能當中,反物質能源的威力不足掛齒。在科學家研究反物質能源的時候做的一個實驗是讓正物質和反物質相互碰撞然後產生了巨大的威力,但是反物質越多所產生的威懾力就越大,反物質能源在科學家那裡基本上不值一提。
  • 反物質擁有極為可怕的能量,人類是否能製造出反物質武器?
    引言:你是否聽說過反物質?初看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搖頭。一方面,大家可能不知道反物質的具體含義,不知怎樣物質可被稱為反物質。另一方面,大家可能真的從未聽說也從未接觸過反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