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利用反物質技術稱霸整個銀河系嗎?離不開這幾個要點

2021-01-09 宇宙X謎

大家好!我是宇宙X謎,一枚堅持原創的另類科學探索者,歡迎廣大愛好科幻的朋友留下您寶貴的評論一起探討這個神奇的宇宙!今天和大家聊聊關於反物質的話題。

反物質有多強大?1克反物質湮煙釋放的能量相當於4.3萬TNT當量,1克反物質完全湮滅約相當於42857.143/13000≈3顆廣島原子彈,即一克反物質相當於3顆核彈。

先說說反物質的大致概念,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有相反的電荷。質子與反質子也是這樣。粒子與反粒子不僅電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質也都相反。

1995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反物質——反氫原子。1996年,美國的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成功製造出7個反氫原子。

2000年9月18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約5萬個低能狀態的反氫原子,這是人類首次在實驗室條件下製造出大批量的反物質。

2020年2月19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布公報稱,首次成功對反氫原子能量結構中的某些量子效應展開測量,測量結果與「正常」氫效應的理論預測相符,為今後更精確地測量這類量子效應和其他基本量鋪平了道路。公報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阿爾法團隊將反質子減速器釋放的反質子與反電子結合,創造出了反氫原子。然後將它們限制在一個超高真空的磁阱中,防止它們與物質接觸並湮滅。之後再用雷射照射被捕獲的原子,以測量它們的光譜響應。

那麼人類若利用反物質技術實現星際旅行後能否稱霸整個銀河系?小編認為離不開以下幾個要點:

1、首先,反物質的創造。這個過程是異常艱難的,雖說現在人類已經完成了反氫原子的製造,但是為了這些實驗的成功卻需要大量的能耗和資金支撐,且成功創造的機率也非常低。在2004年,CERN花費2000萬美元製造出了一萬億分之幾克的反物質。按照這一比率,生產1克反物質大約要花費100000萬億美元,並且這樣的反物質工廠還得不間斷地運轉約1000億年!目前人類現有的技術仍無法突破更高級別的反物質實驗,不過這也是人類科技前行的一大步了。

2、其次,反物質的大量收集與存儲。科學家們認為在宇宙中也存在著反物質,譬如一些宇宙射線中或一些物質發生放射性衰變時,這些不可見的反物質怎樣收集是個很大的難題。而在存儲方面,因其與正常物質屬性完全相反,能量又相等,一旦它們與物質接觸就立刻會發生湮滅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最佳的存儲方式應該也是用反物質製造的容器或設備,而現實中我們存儲的設備不可能是用反物質材料製造的,只能使用超高真空的磁阱,即使是這樣,存儲的時間也很有限。

3、再次,反物質武器的用途和意義。這種武器相當於是一種物質聚發裝置,就是通過損滅某些物質釋放出巨大能量。目前我們所見的宇宙都是正常物質的,研製出的反物質武器它的用途何在?有人也許認為可以用來摧毀來自外太空對地球產生威脅的物質,或可以為人類在星際旅行的途中掃除障礙,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可能也是毀滅性的,是我們人類所不能承受的。不可否認,這是未來極有可能的一種武器,因此也並不能太樂觀,首先通過能量守恆定律,三維可見物質在我們的世界可以進行轉換,但是其轉化後的能量形式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況且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的話,這樣做的後果會極大地擾亂目前的宇宙基本規則,至少在非常長的時間內都難以成為現實,因為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人類關於其他各種各樣未知特殊能源的發現並投入使用還要走很漫長的路。

4、其四,反物質的利用存在著超級大的風險性。除非人類已經研究出十分可靠穩定的技術或設備,解決了基礎性的矛盾等等,否則走錯一步都將很可能是一次災難性的後果。

5、最後,即使人類能成功研製並成功大量使用反物質武器,拋開茫茫宇宙不談,就整個銀河系而言,當中就有幾千億顆恆星系,而我們的太陽系不管是形成的年齡還是人類的科技水平,相比其他恆星系的高等生命可能都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存在。若想徵服或稱霸整個銀河系至少在很長的時間內都難以實現。

哪裡會出現大量可直接利用的反物質呢?小編推測,有也僅可能有一條路,那就是存在於一個完全對立時空的三維世界裡,那裡可能到處都是反物質,反物質應不具有地球上所有物質的任一特質或特徵,甚至連存在的時空都可能是對立的。這很可能也是我們不可突破的宇宙規律。

今天的問題是:如果人類真的能成功研究出反物質武器的話,你認為可以稱霸整個銀河系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大家的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敬請註明出處及本文作者名,否則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人類可以利用反物質技術最終稱霸整個銀河系?離不開這幾個要點
    公報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阿爾法團隊將反質子減速器釋放的反質子與反電子結合,創造出了反氫原子。然後將它們限制在一個超高真空的磁阱中,防止它們與物質接觸並湮滅。之後再用雷射照射被捕獲的原子,以測量它們的光譜響應。那麼人類若利用反物質技術實現星際旅行後能否稱霸整個銀河系?
  • 反物質歐頓是外星黑科技?人類能建造一艘「UFO」衝出銀河系嗎?
    黑洞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在物質能源的研究一直沒有停下。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人們非常關注「水氫青年汽車」的事件一樣。雖然這件事看上去就像一個騙局,但是也不排除人們對於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反物質歐頓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素材,其實在顯示世界中也被眾多國家的科學家所研究,他是一種可以製造「黑洞炸彈」的反物質,一顆原子核大小微型黑洞的能源比一顆原子彈釋放的能源還有多的多。羅斯科學家亞力克山大·特羅菲蒙科稱,一顆歐頓的質量相當於一顆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源40倍。
  • 暗物質的希望?人類利用銀河系「反推」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是科學家猜想的一種未被證實的物質,而這種物質的存在可以解釋許多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但是暗物質始終未能被觀測到。近日,科學家計劃利用銀河系來反推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真的會被觀測到嗎?為什麼科學家會從銀河系入手?因為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在銀河系中心周圍產生了一個明亮的球狀x射線輻射暈。
  • 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而銀河系的直徑接近10萬光年,飛躍太陽系就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更別說跨出銀河系的界限,更宏觀的進行探索了。所以想要達到更高的探索範圍,拜託空間的束縛,就必須掌握更強、更快的航行速度。可是想要暢遊整個宇宙的話,需要達到多塊的飛行速度呢?因為光速僅僅只是宇宙中的基本速度單位,掌握了光速飛行的技術,可以輕而易舉得飛出太陽系,可是想要穿越出銀河系,依舊是很緩慢的。
  • 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月講科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嗎?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由地球出發的太空人已在月球上登錄過。如果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那麼在那位太空人與月球接觸時,湮滅過程早已把他轉化為介子了。這是直接證據,表明月球是正物質天體。至於太陽,那是人類沒有可能登陸的地方。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它不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呢?
  • 存在神秘的反物質宇宙嗎?
    奇怪嗎?可你如果進入了神秘的反物質世界,這種現象就不足為怪了。在反物質世界裡,這種反物質是由電荷性質和自旋取向相反的各種粒子所組成的,你推它向東它卻往西,一切都與我們熟悉的物質世界背道而馳。1995年9月,科學家又成功地研製出反質子的原子——反氫原子,從而使人們看到了利用反物質的曙光。反物質是最理想的宇宙飛船能源最近,一份反物質實驗報告指出:當1克反物質與1克正物質相互碰撞而發生湮滅時,能釋放出巨大能量。
  • 如果人類掌握這3種能量,可能會達到二級文明,走出銀河系!
    還有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原本就是一場局,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人類的出現不過是一場局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牢籠,人類是裡面的「小白鼠」,整個實驗的設計者就是我們苦苦尋找無果的外星文明,這就是我們最近十分熟悉的「動物園理論」。這一理論的出現,給信心滿滿的我們,狠狠潑了一盆涼水。
  • 科學家利用銀河系尋找暗物質
    惰性中微子,3.5keV線,銀河系的新發現能為我們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嗎?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在銀河系中心周圍產生了一個明亮的球狀x射線輻射暈。雖然研究遙遠星系神秘信號的科學家們並沒有如他們所願發現暗物質。但是他們用來探測這種奇怪信號發明的新技術,即利用我們自己的星系來尋找暗物質的技術,可能會提升對這種令人難以捉摸的物質的搜尋機率。
  • 人類能迎來反物質時代嗎
    按照目前的理論,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這是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一種理論,不是絕對的真理,而是有限認識或有限經驗,甚至可能是一種缺陷理論。反物質具有相反的電性結構,即原子核帶負電,核外電子帶正電。我們所處的星系從形成之初,就定型成正物質結構,以後無論怎麼變化,該系統內的物質都是正物質結構。
  • 反物質具有超級能量,一旦發現,人類科學將產生巨大變革
    ,眾多的諾貝爾獎工作成果讓反物質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簡言之,物質和反物質是對稱的,其所有的性質或是相同或是相反。在這個邏輯下,如果用反質子和反中子代替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話,就得到一個反原子核。如果再配以正電子,就形成反原子,例如歐洲核子中心科學家實現的實驗室捕捉反氫原子技術。再用反原子組成反分子,構成反物質。
  • 人類如果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世界將會怎樣?
    但如果我們能改變它呢?地心引力使我們能站在地面上,使我們繞著太陽轉,並使太陽系能在銀河系中運動。但儘管我們把引力稱為一種「力」,但它實際上比其它的「力」更複雜。正如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闡述的那樣,引力實際上是質量彎曲時空的結果。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
  • 如果能利用反物質,這個世界會有什麼變化?科學家的答案讓人失望
    引言:在地球上,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都是正物質,而在宇宙中,存在著一種我們看不到的物質,它就是反物質。在科學定義上,正物質和反物質有著相反的性質,但它們兩一碰到一起能夠釋放出難以估計的能量。人類曾經一度想掌握這種技術,但現實讓人感到失望。
  • 銀河系中央有一個噴發反物質的巨大噴泉
    你永遠不會想去銀河系中心旅行,因為那裡有許多原始而又危險的東西,比如一個巨大的反物質噴泉。但請別擔心,你可以從遠處安全地了解到這一巨大的、猛烈的「怪獸」。:反物質從銀河系中央一個看不見的地方滾滾而出。
  • 反物質擁有極為可怕的能量,人類是否能製造出反物質武器?
    反物質,從科學定義上來看,指的是一類性質與普通常見物質完全不同的特殊物質。一般地,事物通常由帶正電的質子及帶負電的電子組成。而反物質的微觀組成則與普通物質的完全不同,它由正電子與負質子組成。 說到這,大家或都覺得反物質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事物,生活中我們好像從未遇過如此古怪事物。那麼,反物質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嗎?若它是真實存在的,為何很多人從未接觸過它?
  • 反物質飛船能玩星際穿越?至今反物質產量僅幾納克,1克需要1千年
    釋放巨大能量,正反物質還能一同消失,不就等於無汙染,零排放了,這不正是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超級能源嗎?的確,自從1928年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提出反物質理論後,科學界引發巨大反響,很多科學家對反物質勾畫美好前景,反物質將成為未來人類重要能源,將實現星際穿越。
  • 「反物質」不再遙不可及:國內首次利用超強超短雷射產生反物質
    ——超快正電子源,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雷射成功產生反物質,這一發現將在材料的無損探測、雷射驅動正負電子對撞機、癌症診斷等領域具有重大應用。如果再配以正電子,就形成反原子,例如歐洲核子中心科學家實現的實驗室捕捉反氫原子技術。再用反原子組成反分子,構成反物質。
  • 反物質產生的能量是核聚變的50倍,人類能否利用這個能源?
    引言: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顯得渺小和無助,即使人類已經能夠登陸月球和探索其他的行星,但是要飛出太陽系還要漫長的時間。那麼怎樣才能將人造飛行器的速度提上去呢?或許反物質可以,因為它的產能比核聚變要高50倍。
  • 反物質真的存在嗎?專家:只要幾克,整個星球就能「毀滅」?
    反物質真的存在嗎?專家:只要幾克,整個星球就能「毀滅」?宇宙還是非常神秘的,就連當年愛因斯坦,離世之前都很難表達清楚宇宙,反觀宇宙當中的物質也是同樣的,在現代理論當中,有一個理論還是很有趣的,那就是反物質,那麼反物質真的存在嗎?
  • 到底什麼是反物質?為什麼要研究反物質?
    1931年,狄拉克預言了電子的反粒子即「反電子」的存在,他還進一步提出質子及其他粒子也應該有相應的反粒子。如果所有粒子都有反粒子,那麼就有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反物質。這是人類第一次意識到可能存在反物質。    其實早在狄拉克提出反粒子概念之前,反粒子就已經在實驗室裡留下了蹤跡,但被實驗物理學家忽略了。
  • 一公斤反物質約三千顆原子彈的能量,研究利用對人類意義重大
    反物質是人類已知能夠釋放最大能量的物質,要獲得製造炸彈的反物質,還早著呢。人類目前已經掌握利用的最高效能源是核裂變和核聚變。核裂變能夠利用參與物質質量的0.13%,核聚變能夠利用參與物質質量的0.7%。前者可以製造原子彈,後者可以製造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