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反物質呢?就是結構與我們所處的系統完全相反的物質。
按照目前的理論,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這是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一種理論,不是絕對的真理,而是有限認識或有限經驗,甚至可能是一種缺陷理論。
反物質具有相反的電性結構,即原子核帶負電,核外電子帶正電。
我們所處的星系從形成之初,就定型成正物質結構,以後無論怎麼變化,該系統內的物質都是正物質結構。
假如有系統從形成之初,就定型成反物質結構,則該系統以後無論怎麼變化,系統內的物質都是反物質結構。
無論是正物質,無論是反物質,都是物質系統最初形成時的結構延續。
正物質與反物質能相處嗎?由於正負電荷不會直接作用而消亡,所以正物質與反物質是可以穩定相處的。正物質與反物質之邊緣將產生電荷引力作用,這樣的作用與正物質之間的作用是類似的。正物質與反物質作用,不會導致兩者之結構崩潰。
正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可以有光作用,光本質上是正負電荷之間的作用之外延,所以正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可以通過光作用產生交流。譬如說,處在正物質和反物質之中的人類可以相互看見。
但是正物質和反物質之間沒有引力作用,假如反物質處在正物質系統中,不受正物質系統引力影響,正物質系統中的人類接觸反物質,反物質是沒有重量的,但是有邊緣結構,而且這樣的邊緣結構是不容易被破壞的。
假如想要在正物質系統中破壞反物質,反物質雖毫無重量,但是其結構強度取決於反物質,即使反物質被破壞,也可能是裂解成反物質碎片,而不會轉變成正物質。
只有使用特殊的電磁手段,才能將反物質轉變成正物質,但是原先的反物質宏觀構象可能會完全瓦解。
由於處在正物質系統中的反物質是沒有重量的,所以可以依賴光作用而運動,即只要反物質定向發光,就能快速運動。反物質在正物質之大氣層中飛行時是不會有聲響的,就如同魚兒在水中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