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迎來反物質時代嗎

2021-02-15 傷寒秘傳

什麼是反物質呢?就是結構與我們所處的系統完全相反的物質。

按照目前的理論,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這是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一種理論,不是絕對的真理,而是有限認識或有限經驗,甚至可能是一種缺陷理論。

反物質具有相反的電性結構,即原子核帶負電,核外電子帶正電。

我們所處的星系從形成之初,就定型成正物質結構,以後無論怎麼變化,該系統內的物質都是正物質結構。

假如有系統從形成之初,就定型成反物質結構,則該系統以後無論怎麼變化,系統內的物質都是反物質結構。

無論是正物質,無論是反物質,都是物質系統最初形成時的結構延續。

正物質與反物質能相處嗎?由於正負電荷不會直接作用而消亡,所以正物質與反物質是可以穩定相處的。正物質與反物質之邊緣將產生電荷引力作用,這樣的作用與正物質之間的作用是類似的。正物質與反物質作用,不會導致兩者之結構崩潰。

正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可以有光作用,光本質上是正負電荷之間的作用之外延,所以正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可以通過光作用產生交流。譬如說,處在正物質和反物質之中的人類可以相互看見。

但是正物質和反物質之間沒有引力作用,假如反物質處在正物質系統中,不受正物質系統引力影響,正物質系統中的人類接觸反物質,反物質是沒有重量的,但是有邊緣結構,而且這樣的邊緣結構是不容易被破壞的。

假如想要在正物質系統中破壞反物質,反物質雖毫無重量,但是其結構強度取決於反物質,即使反物質被破壞,也可能是裂解成反物質碎片,而不會轉變成正物質。

只有使用特殊的電磁手段,才能將反物質轉變成正物質,但是原先的反物質宏觀構象可能會完全瓦解。

由於處在正物質系統中的反物質是沒有重量的,所以可以依賴光作用而運動,即只要反物質定向發光,就能快速運動。反物質在正物質之大氣層中飛行時是不會有聲響的,就如同魚兒在水中遊一樣。

相關焦點

  • 反物質歐頓是外星黑科技?人類能建造一艘「UFO」衝出銀河系嗎?
    黑洞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在物質能源的研究一直沒有停下。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人們非常關注「水氫青年汽車」的事件一樣。反物質歐頓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素材,其實在顯示世界中也被眾多國家的科學家所研究,他是一種可以製造「黑洞炸彈」的反物質,一顆原子核大小微型黑洞的能源比一顆原子彈釋放的能源還有多的多。羅斯科學家亞力克山大·特羅菲蒙科稱,一顆歐頓的質量相當於一顆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源40倍。
  • 反物質擁有極為可怕的能量,人類是否能製造出反物質武器?
    反物質,從科學定義上來看,指的是一類性質與普通常見物質完全不同的特殊物質。一般地,事物通常由帶正電的質子及帶負電的電子組成。而反物質的微觀組成則與普通物質的完全不同,它由正電子與負質子組成。 說到這,大家或都覺得反物質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事物,生活中我們好像從未遇過如此古怪事物。那麼,反物質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嗎?若它是真實存在的,為何很多人從未接觸過它?
  • 反物質武器能實現嗎?
    看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第3部的人都知道,當時維德領導的光速飛船項目組成員擁有「反物質武器」,反物質子彈是通過磁場囚禁在一個小盒子裡面的,一旦磁場破壞,反物質溢出,就會與我們這個世界的正物質結合,變成一大團光,放出巨大的能量——能量的計算公式就是愛因斯坦的著名質能方程E=MC2。
  • 人類能利用反物質技術稱霸整個銀河系嗎?離不開這幾個要點
    這個過程是異常艱難的,雖說現在人類已經完成了反氫原子的製造,但是為了這些實驗的成功卻需要大量的能耗和資金支撐,且成功創造的機率也非常低。在2004年,CERN花費2000萬美元製造出了一萬億分之幾克的反物質。按照這一比率,生產1克反物質大約要花費100000萬億美元,並且這樣的反物質工廠還得不間斷地運轉約1000億年!
  • 氫的反物質「反氫」的物理性質被CERN測量,反物質研究迎來突破!
    反物質是指和正物質相反的物質,我們知道物質由原子組成,原子中帶電的粒子為質子和電子,其中電子帶正電,質子帶負電。而它們的對應的反粒子分別是反質子和反電子,反質子帶負電,反電子帶正電。以氫元素為例,正氫由一個帶負電的電子和一個帶正電的質子組成,而由一個帶正電的電子和一個帶負電的質子組成的元素就是反氫。反氫的物理性質如何,這是物理學家們一直想要知道的。
  • 存在神秘的反物質宇宙嗎?
    奇怪嗎?可你如果進入了神秘的反物質世界,這種現象就不足為怪了。在反物質世界裡,這種反物質是由電荷性質和自旋取向相反的各種粒子所組成的,你推它向東它卻往西,一切都與我們熟悉的物質世界背道而馳。1995年9月,科學家又成功地研製出反質子的原子——反氫原子,從而使人們看到了利用反物質的曙光。反物質是最理想的宇宙飛船能源最近,一份反物質實驗報告指出:當1克反物質與1克正物質相互碰撞而發生湮滅時,能釋放出巨大能量。
  • 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月講科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嗎?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由地球出發的太空人已在月球上登錄過。如果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那麼在那位太空人與月球接觸時,湮滅過程早已把他轉化為介子了。這是直接證據,表明月球是正物質天體。至於太陽,那是人類沒有可能登陸的地方。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它不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呢?
  • 反物質究竟存在嗎?
    今天聊一聊「反物質」,強調一下可不是「暗物質」,別搞混了,好了還是先一句話說結論,反物質)存在,但是現在能獲得的都是人為製造的,我們知道原子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統它的電子組成,它有原子核和圍繞它的電子組成,它的電子組成,原子核呢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正常情況下電子帶負電。
  • 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所以人類想要探索宇宙首先就要達到期望值中的速度,儘快的飛出太陽系,去找尋去探索類地行星,搜集到能源和資源甚至是適合移民的第二星球,進行更好的探索。畢竟航天飛船的發展,跟能源的發展相輔相成。現有的化學燃料,根本不可能滿足超光速飛行的需求,甚至是達到亞光速都很困難。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 反物質之謎的中微子線索
    自然每周簡報2020年4月21日第26期 親愛的讀者們: 本期周報中,你可以讀到:物理學家發現了中微子線索,或許有助於解開反物質之謎;有些化學家認為水根本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液相共存的混合物。一處挪威山口的冰川消退了,暴露出了底下數千年前的人工製品。
  • 反物質有可能實現嗎?
    因此,任何生命(包括人類和動植物)都在為逆熵增(求能源以求生)而競爭,不時地合作也只是為了更優化其競爭力。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生命來說,時間也只能朝著一個方向走——前方。而反物質的時間是反向的。在電影《信條》中,未來人對反物質的研究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他們研究出來一個可以把正物質轉換成反物質的機器,那麼轉換出來的東西的時間就是逆流的。不管把什麼東西放進去都可以,人進去了再出來也是「反人」——時間流淌的順序不一樣,這個能把正物質轉換成反物質的東西,在《信條》裡叫「旋轉門」,進去之後再出來,它就變成反物質了,其中逆轉的子彈也是通過旋轉門得到的。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
    物理學家們目前正在殫精竭慮地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最終釐清這種不對稱,或許答案揭曉的那一天,也將開啟新的天文學時代序幕。中微子或是自己的反粒子儘管物質—反物質湮滅有潛力釋放出大量能量,1克反物質或能產生相當於核爆的爆炸規模,但人類目前製造出的反物質少得可憐。
  • 反物質飛船能玩星際穿越?至今反物質產量僅幾納克,1克需要1千年
    釋放巨大能量,正反物質還能一同消失,不就等於無汙染,零排放了,這不正是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超級能源嗎?的確,自從1928年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提出反物質理論後,科學界引發巨大反響,很多科學家對反物質勾畫美好前景,反物質將成為未來人類重要能源,將實現星際穿越。
  • 核能、磁能、光能、反物質能交替使用,將助推人類移民太空
    我認為,就人類目前的認知來講,能夠供人類長久使用的能源主要包括核能、磁能、光能和反物質能。因此,對這幾種能源的研究、開發和利用是人類獲取新能源的重要途徑。再說磁能和光能。人類已經能夠利用磁能製造磁懸浮列車,也能夠利用光能製造新能源汽車。
  • 人類如何製造出反物質?
    儘管反物質聽起來很奇特,但如果你遇到一塊反物質,它對物質來說也不會有什麼不同。即使是物質和反物質的單個原子也無法區分。只有在原子內部,它們的真正性質才很明顯。但是,當物理定律暗示大爆炸的能量應該同樣凝結成物質和反物質時,為什麼宇宙中有物質,而不是什麼都沒有呢?他們本應該互相消滅的。但是這個理論正確嗎?它在20世紀90年代通過在粒子加速器中湮滅電子和正電子進行了測試。它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加速,迎頭相撞。
  • 反物質是什麼?反物質在哪裡能找的到?其實我們人類也可以製造
    反物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在當下物理學界有著明確的定義,什麼是反物質?科學界對其的定義是反物質是正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在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yānmiè)抵消產生爆炸並釋放巨大的能量。(那麼在這裡本文要糾正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是反物質應該叫做反粒子物質並不能直接把它叫做反物質,因為物質的本質是沒有正與反之分的)那么正電子,負質子就是反粒子,而它們與我們通常所講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有相反的電荷。質子與反質子也是這樣。
  • 人類因何存在,物質與反物質的究極對抗,才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大統一理論做過一次有趣的預言:構成通常物質大部分質量的質子能自發衰變成像反電子一樣更輕的粒子。出現這種原因可能在於在大統一能量下,夸克和反電子在本質上是相同的。質子和夸克中的能量不可能嚴格保持不變的,所以其中一個夸克能非常偶然的獲得能量,進行轉變,最後產生質子衰變,這種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以至於要等上100萬億億億年才可能有過一次,這個時間甚至比宇宙大爆炸的年齡還要大。
  • 人類目前所知的威力最大的能量源——反物質!
    電影《天使與魔鬼》(丹·布朗著)中有這麼一段話:反物質是人類目前所知的威力最大的能量源。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新聞—科學網
    物理學家們目前正在殫精竭慮地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最終釐清這種不對稱,或許答案揭曉的那一天,也將開啟新的天文學時代序幕。 反物質比想像的離你更近 少量反物質持續不斷地以宇宙射線和高能粒子的形式,天女散花般地降落在地球上。這些反物質粒子到達大氣層的範圍1到100個/平方米。 但其他反物質來源其實就近在咫尺。
  • 反物質消失的秘密,人類找不到反物質,原來是因為它
    俗話說「物極必反」,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物質也不例外,也分為正物質和反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便是正物質,而反物質是與正物質相對的一個概念。要解釋反物質的概念,咱們還得從物質最基本的概念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