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產生的能量是核聚變的50倍,人類能否利用這個能源?

2020-12-05 奇點使者

引言: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顯得渺小和無助,即使人類已經能夠登陸月球和探索其他的行星,但是要飛出太陽系還要漫長的時間。那麼怎樣才能將人造飛行器的速度提上去呢?或許反物質可以,因為它的產能比核聚變要高50倍。

電影《流浪地球》描述的是未來的人類面臨太陽演變成紅巨星的危機,為了不讓地球被逐漸膨脹的太陽給吞噬掉,人類啟動了「流浪地球」的計劃。憑藉著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他們在地球向陽的一邊安裝上了上萬臺行星發動機,正是靠著這些發動機的推動地球才能逐漸遠離太陽。雖然已經有專家指出了這部電影中多出不科學的地方,但是電影中所講到的太陽將會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這也是未來人類可能要擔心的。

對於這樣的問題,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按照人類目前的發展趨勢,或許過不了幾百年就已經在地球上消失了,根本等不到太陽演變成紅巨星。這樣的說法也存在一定道理,但是幾百年後說不定人類的科技水平又上升到了另一個層次,或許能夠實現太空旅行了。如果未來人類不得不放棄地球的話,那麼又可以去到哪裡呢?科學家曾經在太陽系旁邊的比鄰星系中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它也圍繞著比鄰星在做公轉運動。

據科學家的探測發現,這顆行星與地球之間有著4.2光年的距離,即使人類研發出來了光速飛行的飛行器,也需要4.2年的時間才能夠到達那裡,更何況人類現在的速度連光速的10%都還沒達到。因此如果未來人類想要去到比鄰星系的話,速度至少要提升到光速的10%才有可能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到達那裡。單靠現在的火箭和飛船是無法實現的,只有研發出更加先進的方法才能為飛行器提供足夠的動力。

俄羅斯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提出了經典的火箭方程,從該方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火箭的提速和降速都需要用到燃料,而在整艘火箭的重量中燃料的比重還達不到50%,這註定人類的火箭是無法進行長遠距離飛行的。那麼是否有別的方法能夠給人造飛行器提供充足的動力呢?對於這個問題,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採用核能源,美國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就採用了核動力裝置。

然而人類目前尚未完全掌握這項技術,而且就算掌握了這項技術之後它也無法將人類的速度提升到光速的10%,充其量只是讓飛行器的續航能力增強而已。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也並非如此,有科學家認為如果人類能夠將靜止質量轉變成能量的話,那麼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類的速度,而能夠實現這一點的目前只有利用反物質來作為驅動了。根據研究發現,1千克反物質產生的能量是核聚變產生能量的50倍左右。

也就是說,人類僅僅需要10克反物質就能夠產生從地球到火星的動力能源。目前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利用粒子加速器來製造反物質,但要真正實現這項技術人類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人類未來能否實現可控核聚變?
    能量是我們現代工業文明所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我們從什麼地方獲得能量,我們用能量做什麼,以及我們如何處理獲取能量後產生的廢物,這些對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未來至關重要。然而,能量是物理學中最令人費解的物理量之一。下面就說下能量的本質,什麼是能量的「聖杯」以及核聚變的未來!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 一公斤反物質約三千顆原子彈的能量,研究利用對人類意義重大
    反物質是人類已知能夠釋放最大能量的物質,要獲得製造炸彈的反物質,還早著呢。人類目前已經掌握利用的最高效能源是核裂變和核聚變。核裂變能夠利用參與物質質量的0.13%,核聚變能夠利用參與物質質量的0.7%。前者可以製造原子彈,後者可以製造氫彈。
  • 能源歸途:核聚變
    當前,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化學燃料、裂變核能、太陽能、風能和水能,以及地熱能等。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弊端,如汙染環境、資源枯竭、利用率低、受地域限制大等,難以長期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作為一種既清潔安全,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聚變核能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 核聚變是宇宙中最完美的能源?研究者:在這種能源面前不算什麼
    從目前的科研方向來看,科學家們認為核聚變能源就是未來最完美的新型能源。不過,科學家們似乎遇到了研究瓶頸期,幾十年過去了,核聚變能源的實現和普及還是遙遙無期。同時,以核聚變能源為主要能源的話,也支持不了人類去徵服星辰大海。那麼,宇宙中最完美的能源是什麼呢?科學家表示,宇宙中的「反物質」或許是宇宙中最完美的能源。它可以將100%的自身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這意味著如果未來人類可以將反物質變成主要能源的話,人類必將迎來質的飛躍。
  • 超越核聚變和反物質的「真空零點能」有多強大?
    「虛粒子」,虛粒子一般是一正一反兩個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接觸後會相互抵消,兩個粒子的出現看似違背了能量守恆,但是因為它們出現的時間很短暫,從宏觀來看其實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這顯然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因此科學家認為,就算是真正實現了絕對零度,粒子也會在不確定原理的影響下發生震動,這個震動產生的能量被稱為「真空零點能」。
  • 宇宙為什麼會出現反物質,在未來能否改變人類的能源結構?
    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作為另一個例子,它們的螺旋(或自旋,或固有角動量)方向相反。但如果一個粒子和它自己的反粒子相遇,最大的問題就來了。當一個粒子與它自己的反粒子碰撞時,會發生湮滅,並通過愛因斯坦著名的E = mc^2將全部轉化為純能量,產生兩個超高能量的光子。
  • 最強能源加強500倍!美國啟動氘-氚受控核聚變
    核聚變研究進入全新階段。據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15日消息稱,美能源部下屬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日前在其世界最強輻射源——「Z機」(Z machine)裝置內開啟了氘—氚受控核聚變實驗。當未來氘—氚比例達到50∶50時,它所產生的能量將是現有最大能量的500倍。
  • 超越核聚變和反物質
    ,正物質和反物質接觸後會相互抵消,兩個粒子的出現看似違背了能量守恆,但是因為它們出現的時間很短暫,從宏觀來看其實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這顯然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因此科學家認為,就算是真正實現了絕對零度,粒子也會在不確定原理的影響下發生震動,這個震動產生的能量被稱為「真空零點能」。
  • 人類的下一個能源時代將利用什麼?核裂變還是核聚變
    能源這個話題一直是我們人類社會的核心話題,我們社會的發展每天的生活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能源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能源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要知道化石能源是非常有限的,比如煤,看起來很多,但是根據人們目前的估算量,大概還能再使用200年。
  • 2億度高溫運行,用之不竭的能量,可控核聚變也許還需要50年?
    人類科技的進步離不開能量利用方式的升級,我們從燒火做飯到化石能量再到電能,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需要消耗的能量越來越多,但我們仍舊面臨能源不夠用的問題。第三種冷核聚變,截止目前仍是一種猜想,如果能成真那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如果未來人類能夠利用反物質,那麼能量將更加巨大,不過眼下貌似核聚變都不是那麼容易實現,雖然核聚變真的很誘人,全世界目前這麼多的水電站火電站,但是如果採用氦3核聚變,那麼每年全世界只需要100噸的原料就夠用了,而月球上有超過100萬噸氦3!
  • 美開啟「氘—氚」核聚變研究 能量將放大500倍
    核聚變研究進入全新階段。據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15日消息稱,美能源部下屬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日前在其世界最強輻射源——「Z機」(Z machine)裝置內開啟了氘—氚受控核聚變實驗。當未來氘—氚比例達到50∶50時,它所產生的能量將是現有最大能量的500倍。 受控核聚變若能成功,幾乎能使人類擺脫能源危機的困擾。
  • 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裂變,為啥還要艱難開發可控核聚變,有意義嗎?
    簡單的說,就是可控核聚變比可控核裂變厲害多了,好處多多了。而且可控核裂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發展進程的能源危機,只有可控核聚變才能夠真正解決這個發展瓶頸。人類對能量的認識和利用是逐步推進的。在猿人時代,人類的祖先們茹毛飲血,連最基本的能源都不知道。
  • 核聚變和核裂變都能獲得能量,能否根據這個原理造出「永動機」?
    在我們的印象中,通過以上兩種核反應方式都可以獲得巨大的能量,於是就有人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核聚變和核裂變都可以獲得能量,能否根據這個原理造出永動機? 然而想法雖然是好的,但是我們卻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核聚變和核裂變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 反物質與正物質碰到一起就湮滅並爆發出巨大能量怎麼能夠保存呢?
    其中E為能量,m為轉換為能量的質量,c為光速。根據這個公式,1克質量的物質全部轉化為能量,總能量相當於2500萬度電的能量。而平時我們物質轉化為能量的效率是很低的,一噸煤所釋放的熱量,只相當於0.028克物質全部能量的釋放,質能轉換率只有3500多萬分之一,可見我們人類目前所使用能源的技能還是多麼的低下。
  • MIT科學家擬建新核聚變反應堆 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利用
    西媒稱,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或將於2025年投入運行。該反應堆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設計,將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的利用。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7日報導,經過二十多年的緊張工作,人們很可能已經進入了第一個核聚變反應堆的大門。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大於系統輸入的電能。
  • 可控核聚變實現了,會對人類社會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嗎?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了,人類可能會更加謹小慎微地使用能量,因為我們的文明還不足以逃脫地球生態的自然選擇,破壞地球的平衡意味著災難甚至是滅亡。如果能達到卡爾達肖夫指數的2級文明(2級文明能夠利用行星所圍繞的恆星所有的能量),但實際上我們離達到1級文明(1級文明能夠利用行星的所有可用能量)還有幾百年。
  • 科學家發現比核聚變還可怕的「夸克聚變」,但難以被研製成武器!
    現如今,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高效的、清潔的能源,來代替目前的化石燃料。人類目前掌握的能量釋放效率最高的方式是核聚變反應,但是核聚變和核裂變卻廣泛應用於氫彈和原子彈,成為懸在全世界民眾頭上的利劍;當然裂變反應也已經用於核電站、核電池,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 用核聚變拯救人類能源危機,中國是希望之光嗎
    兩個較輕的核在融合過程中產生質量耗損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兩個輕核在發生聚變時雖然因它們都帶正電荷而彼此排斥,然而兩個能量足夠高的核迎面相遇,它們就能相當緊密地聚集在一起,以致核力能夠克服庫侖斥力而發生核反應,這個反應叫做核聚變。
  • 用核聚變拯救人類能源危機,中國是希望之光嗎?
    兩個較輕的核在融合過程中產生質量耗損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兩個輕核在發生聚變時雖然因它們都帶正電荷而彼此排斥,然而兩個能量足夠高的核迎面相遇,它們就能相當緊密地聚集在一起,以致核力能夠克服庫侖斥力而發生核反應,這個反應叫做核聚變。
  • 這種釋放能量的方式比核聚變強幾十倍,或許是未來飛船的動力來源
    我們都知道原子彈的釋放能量的方式為核裂變,而氫彈釋放能量的方式為核聚變,就連我們在太空當中各大恆星都是利用核聚變釋放能量的。因此可見,核聚變的方式釋放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質能方程,在每一個化學反應的背後都損失著一定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