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突破:華人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2021-01-19 中國雷射

7月21日, Science上發表了一項重大成果:科學家宣布在凝聚態體系中發現了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存在。這一發現,驗證了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預測——存在一類其反粒子為其自身的費米子。這將對現在的量子理論帶來巨大的改變。

該科研團隊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史丹福大學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組成。張首晟教授將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因為對於基礎物理界來說,這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1928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Paul Adrie Maurice Dirac)從理念上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線時,無意間發現了正電子。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絕對真理。

但是,在1937年,也就是距今整整80年前,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做出一個大膽的理論預測:存在一類粒子,其反粒子為其自身。這個粒子被後來的物理學界稱為Majorana費米子,並和希格斯波色子、引力子、磁單極子等一起構成物理學界苦心尋覓的神秘粒子。

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 Ettore Majorana

從那開始,尋找這一神奇粒子也就成了物理學領域中研究工作的崇高目標。

粒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是物理學的兩大分支。此前粒子物理學家曾認為中微子可能是Majorana費米子,而且這一猜測有可能被「無中微子雙beta衰變」實驗所驗證。但目前國際上多個開展「無中微子雙beta衰變」實驗的研究組都尚未發現這一衰變現象,中微子是否Majorana費米子的問題尚懸而未決。

而在張首晟教授研究的凝聚態物理中,Majorana費米子有可能作為某些新奇量子基態上的準粒子或元激發而存在。2010年到2015年之間,張首晟與其團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精準預言了在哪裡能夠找到Majorana費米子,繼而指出哪些實驗信號能夠作為鐵證如山的證據。

張首晟的團隊預言手性Majorana費米子存在於一種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異質結構中。

張首晟團隊搜尋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實驗平臺

在以往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驗中,隨著調節外磁場,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呈現出量子平臺,對應著1,0,-1倍基本電阻單位e2/h。也就是說,量子世界裡的電阻是量子化的,它只能整數倍地跳臺階。當把普通超導體置於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之上時,臨近效應使之能夠實現手性Majorana 費米子,相應的實驗中會多出全新的量子平臺,對應½倍基本電阻單位e2/h。

在後續的實驗驗證中,激動人心的成果出現了:王康隆等實驗團隊看到了「1/2的臺階」。 這半個基本電阻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半個傳統粒子,因此,多出來的半整數量子平臺為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印證。

實驗中出現的分數量子霍爾電導平臺

根據這一理論預言,來自UCLA(由何慶林、王康隆教授領導)和UC Irvine(由夏晶教授領導)的兩個實驗團隊與張首晟教授的理論團隊緊密合作,在實驗上觀測到了「1/2分數量子霍爾電導平臺」,發現了手性Majorana費米子。

張首晟教授表示,天使粒子最重要的意義是改變了基礎物理,因為它改變了人們一直認知的正反對立的世界觀。天使粒子的發現,也是建立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以及拓撲絕緣體的基礎上。不僅如此,不同於其他基本科學從發現到技術應用往往需要多年時間,天使粒子已經可以看到其實際應用的前景。

一個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難以存儲,微弱的環境噪聲都能夠毀滅其量子特性。但Majorana費米子沒有反粒子,或者說相當於半個傳統粒子,便提供了一種絕妙的可能性:一個量子比特能夠存儲在兩個距離十分遙遠的Majorana費米子上。

如此一來,傳統的噪聲極其難以同時以同樣的方式影響這兩個Majorana費米子,進而毀滅所存儲的量子信息。相較於傳統的存儲方式,比如電子自旋,超導磁通和光子極化,這樣存儲在遠離的兩個Majorana費米子上的拓撲量子比特,本質上極其穩固。

也就是說,Majorana費米子能夠用於構造穩固的拓撲量子計算機,使得有效的量子計算成為可能。張首晟表示,原先大家已經認為量子是最小的單位,而天使粒子使得一個量子單位可以拆為兩半,讓量子變得更穩定。

現在,這項科學已經可以開始應用。「谷歌和微軟已經提供了支持,未來,在國內也會開始進行應用。」張首晟說。

(消息來源:鳳凰科技 、人民網)






我們的微信矩陣

    


如需轉載,請關注本公眾號

投稿郵箱:mail@opticsjournal.net


相關焦點

  • 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領銜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上帝粒子」之後 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603000)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 張首晟等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至此,在物理學界,科學家苦苦追尋了80年的「Majorana費米子」最終被發現,五大神秘粒子的表單可以再減少一個,而量子物理世界將因為此發現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不僅如此,古典哲學所建立的「正反對立的世界」:有陰必有陽,有天使必有惡魔的世界觀將不復存在。在《科學》雜誌論文發表之前,張首晟教授接受了網易科技等媒體的報導。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7.22 星期六     新華社舊金山7月20日電 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科學家張首晟等人20日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首次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這一重大發現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80年的難題,對量子計算也具有重要意義。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兼投資人張首晟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這一發現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普通群眾可能暫時難以理解這一發現,但是對基礎物理界來說,這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該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通訊作者為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均為華人科學家。
  • 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張守晟找到了「天使粒子」!
    :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該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通訊作者為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均為華人科學家。
  • 【新聞直播間】美國: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新聞直播間】美國: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央視記者專訪華人科學家張首晟 [video:20170728美國: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央視記者專訪華人科學家張首晟]
  • 天使粒子正反同體為啥不煙滅?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於爆炸中湮滅,科學家剛發現的天使粒子竟能正反...
    從昨天開始,物理學界曝出一條大新聞,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一歷史性突破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所以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對費米子的特性就沒少進行研究和實驗。還在1937年的時候,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就對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用於描述費米子和玻色子行為的方程式進行了改寫,他通過計算發現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種費米子是自己的反粒子,人們就將他預言這的這種粒子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因為這種粒子的穩定性,科學家們認為認為其在量子計算中可用來形成穩定的比特,從而使得量子計算成為可能。
  • 80年了,終於可以給馬約拉納一個交代——華人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1928年,物理學家鮑爾·狄拉克公布驚人預言,宇宙中每個基本粒子都存在反粒子,結果不到幾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了首個反粒子——正電子。但1937年,另一位著名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提出新的預測:包括質子、中子、中微子和夸克在內的費米子粒子,粒子本身就是其反粒子。但這一預言提出8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搜尋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證據,直到今天,華人科學家團隊才終於獲得成功。
  • 找到「天使粒子」
    本報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21日報導了物理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以華人科學家為主體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 「天使粒子」告訴你,科學大突破!
    趙永新攝來源:人民網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祛魅「天使粒子」:轟動一時的物理突破竟只是平庸 「短路」
    宣布「結束人類80年的漫長追尋」,旋即又陷入到2年多的爭議。4位華人科學家發現正反同體「天使粒子」的成果,終於迎來了階段性的判定。1月3日,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常翠祖等為通訊作者的一篇論文在線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
  •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張首晟探索神秘「天使粒子」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張首晟探索神秘「天使粒子」 2017年07月27日 11:05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 物理學重大突破,〝天使粒子〞讓正反對立的世界觀從此改變,讓人工智慧(運算)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
    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該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通訊作者為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均為華人科學家。
  • 專家解讀發現「天使粒子」新成果
    來源:科學網概要:7月21日,有關物理學獲得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的新聞,引起了物理學界的廣泛關注
  • 楊振寧弟子張首晟:發現「天使粒子」 證明2=0
    「因為天機洩露,他被天使帶走了。」張首晟會心一笑。  在物理學歷史上,諾獎的桂冠多次落在粒子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上,中子、正電子、J粒子(丁肇中)、中微子等的發現者均獲得了諾獎。  2010年至2015年,張首晟的理論物理學團隊連續發表了三篇論文,預言了怎樣找到馬拉約納費米子以及哪些實驗信號能夠作為證據。
  • 張首晟去世 曾發現「天使粒子」有望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張首晟是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一直在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做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06年提出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評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他還被楊振寧認為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