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會改變宇宙命運?理論物理學家稱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

2020-09-05 墨玫人工智慧


外媒稱,因為無法就宇宙擴張的速度達成共識,全世界的天文學家有點兒手足無措。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並且正在改變我們整個宇宙的未來命運。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30日刊文稱,自從我們的宇宙從一顆擁有無限密度和重量的微小顆粒的爆炸中誕生以來,它一直在像氣球一樣膨脹著,而且不是以一種穩定的速度——宇宙的擴張始終變得越來越快。



但是宇宙擴張有多麼快的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從鄰近輻射源獲得的這種擴張速度的測量值似乎與從遙遠輻射源所測量到的數值存在衝突。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從根本上說,宇宙中正在發生某種奇怪的事情,從而改變了擴張的速度。


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並且正在改變我們整個宇宙的未來命運。


文章稱,今天主導宇宙擴張的是一種我們稱之為暗能量的神秘現象。今天宇宙的擴張正在加速,而我們把推動這種加速的力量稱為暗能量。


科學家們有一種隱藏在心中的懷疑,認為暗能量與被鎖入時空的真空狀態中的能量存在某種關係。這種能量來自瀰漫於宇宙中的所有「量子場」。


在現代量子物理學中,每一種粒子都與自己特定的場聯繫在一起。所有的電子都屬於電子場,所有的中微子都屬於中微子場,以此類推。這些場的相互作用構成我們了解量子世界的根本基礎。


在宇宙中,不管你去往哪裡,你都無法逃離量子場。即使它們在某個特定位置的振蕩不足以產生粒子時,它們仍將存在於那裡,搖擺和振蕩著,從事它們常規的量子作業。因此,即便在真空環境中,這些量子場也擁有與它們關聯的基本數量的能量。



文章稱,如果我們想利用時空的真空中的外來量子能量來解釋暗能量,那麼我們立刻會遇到問題。當我們進行某種極其簡單、極其幼稚的計算,以確定這樣的真空中由於所有這些量子場的原因而存在多少能量時,我們到頭來得到的數值要比我們觀察到的暗能量數值高出約120個數量級。


另一方面,當我們試圖進行一些更為複雜的計算時,我們最終得到的數值是零。這也與測量到的暗能量數值不一致。


不管怎樣,我們都很難嘗試通過時空的真空能量(即由這些量子場所產生的能量)語言來理解暗能量。但是,如果這些有關宇宙擴張速度的測量結果是準確的,而且暗能量確實正在變化的話,那麼這可能會給我們提供理解這些量子場性質的線索。具體而言,如果暗能量在變化的話,這意味著量子場本身也發生了變化。


在最近通過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馬西莫·切爾多尼奧計算出了可以解釋暗能量變化的必需的量子場變化數值。


文章認為,如果說存在一個作為造成暗能量變化原因的新量子場,那麼這意味著宇宙中存在一種新的粒子。


切爾多尼奧計算出的暗能量變化數值需要某種類型的粒子質量,而結果是這種粒子質量與一種已經被預言過的新型粒子——即所謂的軸子(axion)——的質量大致相同。物理學家們創造出這種假想的粒子,是為了解決我們對於強核力的量子理解中所存在的某些問題。



據推測,這種粒子出現在極早期的宇宙中,但在其他力和粒子控制宇宙的方向的時候,它們一直「潛伏」在幕後。而現在輪到軸子上場了……


文章稱,即便如此,我們也從未探測到軸子,但是如果這些計算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軸子確實存在,並且充斥於宇宙以及它們自己的量子場中。此外,通過改變宇宙中暗能量的數量,這種假想的軸子已經正在引人注目了。因此,即便我們從未在實驗室中看到過這種粒子,它也可能已經在以極為巨大的尺度改變著我們的宇宙。


薦:

【中國風動漫】除了《哪吒》,這些良心國產動畫也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聲明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Allan McCay, The Conversation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網際網路,不代表本訂閱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編輯:Zero


相關焦點

  • 它會改變宇宙命運?理論物理學家稱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
    >
  • 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宇宙或可能根本沒有膨脹
    例如,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他們將宇宙比作一個膨脹的氣球,上面裝飾滿星系。現在一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異教般的觀點,即宇宙可能根本不在膨脹。  關於宇宙從未改變的觀點——一種持續的背景,它只改變我們對天空範圍的視野——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擯棄,這主要是因為某些天文學家,例如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在20世紀20年代的研究。
  • 神秘粒子決定宇宙命運:或在百億年後毀滅
    組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是由基本的粒子,也就是夸克粒子組成。質子和中子是由最輕最穩定的夸克粒子組成:上夸克和下夸克。最重且最不穩定的夸克粒子是頂夸克,目前的實驗顯示它比質子重184倍。微觀氣泡現在,理論物理學家發現如果頂夸克比現在預測的要更重,那麼瀰漫在真空區的能量有朝一日可能會動搖。「如果真空變得不穩定,我們全部都將死亡。」 研究人員、美國加州理工的理論物理學家肖恩·卡洛爾(Sean Carroll)這樣說道。
  • 垂釣幽靈粒子|中微子的理論研究和科學探測,它會改變宇宙模型嗎
    先聽聽它所擁有的頭銜:宇宙深處的神秘信使、幽靈粒子、暗物質已知的候選者,看到這些名詞,估計夥伴們已經知道它是誰了。對,沒錯!它就是一秒鐘能夠穿透你大拇指一萬億次的奇異粒子——中微子。哈哈,有沒有被震驚到,不過它的神奇之處才剛剛開始,我們就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今天的探秘之旅吧!太陽內部發生了什麼?
  • 宇宙的命運——專訪美女天體物理學家凱蒂·麥克
    讓我們談談宇宙的長期命運。多年來,如果你拿起一本宇宙學教科書,它會列出三種可能的命運,宇宙可能永遠膨脹;它可能會在一次大的收縮中崩潰;或者,在一種邊界情況下,它可能會永遠膨脹,但只是勉強膨脹。這些選擇是如何改變的? 這是在沒有宇宙常數或者沒有暗能量的宇宙中有意義的三種可能性。但我們在90年代末學到的是有一些東西導致了擴張的加速。所以很難看到大的收縮發生。
  • 為什麼物理學家會認為我們所處的時空隱藏著一個「鏡像宇宙」?
    2018年一篇研究報告表示,我們的宇宙可能在時空上存在鏡面反射,存在超越大爆炸的一個宇宙夥伴。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可能解釋一個神秘信號,暗示一種全新粒子正在從南極洲冰層破冰而出。事實上,美國宇航局發現平行宇宙的觀點似乎是憑空捏造,是由英國小報《每日星報》首次發布的。
  • 一種理論上的粒子幾乎可以回答關於宇宙的所有問題
    宇宙是不平衡的。引力非常弱。但是允許粒子相互作用和轉化的弱力非常強大。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小得令人懷疑。宇宙構成的「目錄」呢?百分之九十六的不完整。幾乎所有對亞原子宇宙的觀測都可以用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來解釋——這是一個充滿可驗證的預測的強大理論框架。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由此,萬物質量來源之謎或可解開,粒子物理學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或可填補。
  • 盤點改變世界物理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眾多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孜孜不倦投入其中,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發現,這些發現看似抽象,有些卻能改變我們所知的這個世界。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  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
  • 它被稱作「上帝粒子」,無比渺小卻掌控宇宙命運,宇宙發展全靠它
    引言:你認為什麼是最小粒子?原子?質子?夸克?其實都不是,最小的它於1964年被發現,比質子、中子、夸克等小得多,科研人員為它起名「上帝粒子」,它一直努力維持宇宙秩序,努力維持著宇宙內多種物質的數量平衡。它雖不起眼,但手握宇宙命脈。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尋找「上帝粒子」 答案有望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新華社發   剛剛揭曉的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們在預測希格斯玻色子上的工作。   那麼,希格斯玻色子是什麼,找到它為何如此重要?
  • 物理學家認為,是由粒子和力場構成!宇宙的本源,並非物質?
    理論物理學家在上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間發展出了這套理論,它是由早期量子理論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融合而成。粒子物理中有一個概念為「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量子場論是這一概念的基礎。就實驗精度而言,標準模型是科學史上最成功的理論。物理學家每天都用它來預測粒子碰撞的結果、大爆炸中的物質合成及原子核中的極端條件,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 量子物理學家發現一種全新守恆定律,或可解開宇宙萬物演化之謎
    我們雖然不能確定宇宙的起源之謎,但是根據我們物理學家的最新研究,也許可以解開宇宙萬物的演化之謎。量子物理學家根據量子糾纏理論,態疊加原理,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量子意識實驗,研究發現,我們的宇宙演化之謎,不止遵守質能守恆定律,還應同時遵守另一種守恆定律—態守恆定律。
  • 決定宇宙未來的巨大希格斯粒子!物理學家正在不遺餘力地尋找!
    大多數人都知道希格斯玻色子,但是令物理學家懊惱的是,它在媒體上被錯誤地貼上了「上帝粒子」的標籤,其實它是一種亞原子粒子,早在2012年就在大型強子對撞機
  • 它是粒子界「隱士」 也是宇宙奧秘「告密人
    眾所周知,中微子質量很小,幾乎不與物質作用,那麼要捕捉到有「幽靈粒子」之稱的它有哪些辦法?目前有哪些項目正在尋找中微子?「冰立方」在尋找中微子方面有什麼特殊優勢?哪些過程可能產生中微子?探尋中微子有哪些科學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
  • 上帝粒子或暗示宇宙末日?
    美國伊利諾州巴達維亞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瑟夫•林肯(Joseph Lykken)並不認為這對宇宙是一件好事,他說,「如果你利用現在所知的所有物理學原理,僅僅需要簡單的計算就能實現你想做的,那麼這其實是個壞消息。」約瑟夫•林肯在美國波士頓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議上展示了他的研究。
  • 一種狂野的六夸克粒子,是暗物質嗎?還是粒子物理學家的新玩具
    雖然,目前探尋暗物質的主流工作還聚焦於發現宇宙深藏的未知物,但一些科學家越來越懷疑暗物質是否可以用現有的物理定律來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一種擁有六夸克的粒子可以解釋暗物質,而不需要任何新奇的理論。事實上,暗物質是難以捉摸的。宇宙所包含的物質遠比望遠鏡所能直接看到的物質還要多。
  • 物理學家已經確定了粒子碰撞的代數結構,這將誕生新的物理理論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粒子物理學家克勞德·杜爾說:「我們的研究已經接近窮盡。」但是,由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Pierpaolo Mastrolia和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Sebastian Mizera領導的物理學家小組最近發表的三篇論文揭示了這些方程中潛在的數學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