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木木先生 醫學之聲
患者反覆咳血,怎麼回事?
三月的春風夾雜著些寒意,隨著新冠肺炎逐步得到控制,前來就醫的患者逐漸多了起來,又是一個孤軍奮戰的夜晚。
隨著一陣平車發出呼啦呼啦的聲音從走廊飄蕩而來,下意識的抄起聽診器奪門而出,映入眼帘的是,母子二人推著一位中年男子,枕邊的血跡清晰可見。
簡單查看了一下患者的生命體徵,指脈氧只有50多,心頭一顫,今晚有的忙了……
慌亂之中,了解到了以下病史:
主訴:咯血3小時
現病史:3小時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咯血,色鮮紅,量約50ml,伴咳嗽、咳痰;無發熱、乏力、盜汗;無反酸、燒心、噁心、嘔吐;無胸痛;無腹痛、腹瀉等伴隨症狀,未治療,症狀未見明顯好轉,為進一步診治,收住院。
既往史:間斷胸悶、咳嗽、咳痰5年,每於受涼或冬季症狀加重,當地醫院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規律治療。
個人史、婚育史、家族史無特殊。
查體:神志清,精神差,口唇紫紺,桶狀胸,雙肺觸覺語音震顫減弱,雙肺呼吸音低,雙肺可聞及少量幹、溼性囉音,無胸膜摩擦感,心律齊,心率90次/分,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雙下肢無水腫。
了解完這些之後,緊接著開始急查血:血常規:白細胞數:11.5×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9.99×10∧9/L,淋巴細胞絕對值:1.4×10∧9/L,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0.06×10∧9/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T):12.3秒,國際標準化比率:0.90,纖維蛋白原:93mg/dl,D-二聚:15ng/ml。
降鈣素原:0.26 ng/ml;血沉:10mm/1h末。
血氣分析:二氧化碳分壓:113.9mmHg,氧分壓:60 mmHg,實際碳酸氫根:52.5mmol/L,標準碳酸氫根:42mmol/L。
因患者現二氧化碳分壓水平較高,氧分壓較低,立即給予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心電監護,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告知咯血的相關風險。
考慮患者咯血量較大,起初先給予氨甲環酸、白眉蛇毒血凝酶靜滴及雲南白藥膠囊口服,心想這麼強的止血藥物聯合應用,患者咯血應該會很快好轉吧。
萬萬沒想到的是,1小時後患者家屬跑到我面前說,大夫,快去看看,我父親快不行了…小跑著來到患者面前,看見患者正一邊吐著口中的鮮血,一邊張著嘴大口的喘氣,雙眼上翻,露著兩個白眼球甚是嚇人,一看指標指脈氧35%,還好血壓心率、血壓都還穩定,著急之下給了他尼可剎米及洛貝林呼吸興奮劑,5分鐘後患者指脈氧開始慢慢向上爬升,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當時心裡在考慮,患者二氧化碳分壓這麼高,氧分壓這麼低,是不是出血堵著了大氣道?當然也有長期慢阻肺的成分參與。那麼患者突然咯血的原因是什麼?而且出血量還這麼大,是支氣管擴張?還是咳嗽後小靜脈破裂?凝血功能也沒有問題,一個個疑問在心頭揮之不去。
於是,心裡想一會等患者生命體徵平穩一點後先查個胸部CT看看,了解肺部現在到底什麼情況。
看著患者指脈氧逐步升高且趨於穩定,監護狀態下做了檢查:
肺部感染並不是很重啊,也沒有支氣管擴張的徵象,那是什麼原因呢?
回到病房之後,患者還是反覆的咯血,沒辦法,於是就給予應用了垂體後葉素微量泵泵入,結果仍然是令人失望的……
心想先這樣維持吧,只要指脈氧不再往下掉就行,就這樣到了第二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他,各項指標都還可以,但是咯血仍在繼續。
就再次給他複查了血液指標,看看有什麼變化:
血常規:白細胞數:11×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
8.2×10∧9/L,淋巴細胞絕對值:0.5×10∧9/L,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0.05×10∧9/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T):16.5秒,國際標準化比率:1.26,纖維蛋白原:52mg/dl,D-二聚:16ng/ml。
血氣分析:二氧化碳分壓:80mmHg,氧分壓:70 mmHg,實際碳酸氫根:50mmol/L,標準碳酸氫根:39mmol/L。
看到這,心頭一沉,老的問題沒解決,新的問題卻出現了;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掉下來了,於是緊接著停用了白眉蛇毒血凝酶,因為之前就遇到過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使纖維蛋白原降低的案例,又申請了冷沉澱給他用上。
但是有一個指標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淋巴細胞絕對值,一夜之間就掉下來了,難道是它在作怪?
於是抱著嘗試的態度給予帕拉米韋應用,等第二天見到他的時候,像是換了一個人,精神狀態好了很多,咯血也明顯少多了,還真是它——病毒性肺炎,喜出望外。
之前就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病毒性肺炎引起的咯血,沒想到現在竟然親身體會了它。
- END -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