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麼罕見的病竟然被我碰上了,幸運的是遇到了北京中醫醫院的腫瘤外科團隊,幫我從怪病中解脫出來了。」 來自安徽的餘女士是一名腹繭症患者,近3年來一直被反覆發作的腸梗阻困擾,經過我院腫瘤外科團隊治療,近期痊癒出院。
腹繭症是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系統功能紊亂的腹膜病變,患者的腹腔內部分或者全部臟器被一層緻密增厚的灰白色膜樣纖維結締組織包裹禁錮,形態看起來就像腹腔裡形成了一枚大蠶繭!
難確診:反覆腸梗阻的「怪病」
大約3年前,餘女士開始反覆發作腹脹、腹痛,有時忍忍就自行緩解,更痛苦的是會出現急性腸梗阻的症狀,每到這時就不得不住院治療,一發作就要禁食、下胃管、靠輸液維持生命、反覆灌腸,但一直沒有確診引起腸梗阻的原因。不知道原因,也就沒有辦法根治疾病,只能在發作——治療的循環中往復。
到了2020年,她幾乎每月要發作一次急性腸梗阻,不僅身體情況吃不消了,也陷入了焦慮抑鬱狀態,整夜失眠。眼看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家人急得四處帶她求醫。
經介紹,一家人來到了我院腫瘤外科,找到了國內著名肝膽胃腸外科、腫瘤外科、疝與腹壁外科專家路夷平。
路夷平主任詳細了解餘女士的病史及臨床資料後指出:反覆出現腸梗阻表現而無其它原因解釋者或者腹部包塊患者就要考慮腹繭症,結合影像學檢查也有助於提高診斷率。
不盲目:為患者多想一步
手術是治療腹繭症的有效手段,經典手術原則為分離纖維包膜、解除腸管禁錮,完全松解腸粘連同時進行腸排列術,但路夷平主任也有著自己的經驗,他認為這樣大範圍切除包膜分離腸管壁黏連會造成腸管壁滲出更多,水腫更重,會增加術後腸梗阻的再發生率。
所以在為餘女士手術時,路主任僅切除引起梗阻的纖維膜、分離引起梗阻的腸粘連,同時根據她的情況為她做了腸排列。手術非常成功,術後第2天餘女士就恢復了自主的排氣排便。
但到了第5天,餘女士出現了術後的麻痺性腸梗阻,腹脹、腹痛又出現了,排氣排便也沒有了,保守治療近一周症狀仍然沒有好轉。
團隊裡的年輕醫生找主任請教看是不是應該急診再手術,探查梗阻原因同時解除梗阻?
「不可以!」路主任解釋,「此時的腸麻痺不是腹部感染或者腹腔黏連引起的,而是腸管擴張引起的。術後腸壁功能的吸收減弱,分泌物明顯增加,腸道內積氣增多,液體進一步膨脹,使腸蠕動減少或消失,正是這種惡性循環導致麻痺性腸梗阻的發生,所以再手術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要有信心,這種情況下如果盲目再手術,致死率極高。」
「現在要做的不是盲目二次手術而是以下幾點:首先一定做好精細的腸外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證患者每日入量及熱卡攝入,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這是病人能否順利恢復的重中之重;同時醫生自己要有信心,更要給病人信心,患者在這樣的狀況下更需要醫生的關懷,每天要多鼓勵患者。同時可以對患者進行中醫治療,這也是咱們的優勢所在。」
有絕招:中醫治療顯奇效
在路夷平主任的教導下,團隊的年輕醫生都穩住了陣腳。主治醫師於淼對餘女士開展了各項中醫治療。
首先針對腹脹及腸管水腫的症狀,予以每日芒硝外敷腹部逐水消腫止痛;另外採用大黃面、元明粉混合的中藥灌腸法,大黃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大黃可以抑制腸道炎症反應改善腸道菌群,元明粉同樣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每次用中藥灌腸之後餘女士就能排出少量腸內容物。
同時,輔以針灸治療,針刺陽明經穴位以助氣血運行,加速胃腸功能恢復;安神定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助力加速康復。在每次治療的時候,醫生們鼓勵她多下床活動效果,每日按時練習八段錦來調理臟腑功能。
術後近1個月的時候,餘女士恢復了自主排氣排便,終於痊癒了!一直陪伴她治療的姐姐全程目睹了路夷平主任及團隊醫生的付出,出院的時候對著路主任團隊深深鞠了一躬!
餘女士的情況也是不少腹繭症患者經歷。腹繭症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頻繁發作不明原因的急慢性腸梗阻,患者腹脹、腹痛、噁心嘔吐、排氣排便停止。如果是輕症經過胃腸減壓、灌腸等保守治療可以緩解,一旦出現完全性腸梗阻必須急診手術治療,據文獻報導腹繭症術後死亡率及術後再次發生梗阻的概率高達56%-93%。
我院腫瘤外科成立以來,承接了許多餘女士這樣的疑難病例,一次次精準治療,一次次康復出院,竭盡所能幫助患者,讓他們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
供稿:腫瘤外科
編輯:宣傳中心
【來源:北京中醫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