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8月3日訊 近日,一位男士因為狼吞虎咽地把蛋黃吞到肚裡,引發了「腸梗阻」。小小的「雞蛋黃」製造的腸道「慘案」讓他飽受折磨。幸運的是,由於及時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外科,醫生們幫助他把卡在腸道的蛋黃取出來了,消除了「梗阻」。醫生提示,急性腸梗阻病情多變,且發展迅速,嚴重的可能引發腸壞死、穿孔,危及生命!
據介紹,54歲的王先生(化名)因突然劇烈腹痛、嘔吐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就診。王先生告訴醫生,他在腹痛前一天吃了雞蛋、麵條等食物。經過細緻的查體和影像檢查,醫生發現,王先生的腸道被異物堵住了,造成「腸梗阻」,他出現了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經過綜合治療和考慮,該院外科為王先生行了手術治療。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引起這次腸梗阻的「元兇」,居然是一個蛋黃!原來,王先生平時吃東西比較急。腹痛前一天,他吃雞蛋時將整個雞蛋黃吞進了肚子裡,王先生本身的「腸道之路」不甚光滑,使得這個雞蛋的「旅行」之路並不順利,最終卡在了小腸內,不幸引發了「腸梗阻」。醫生介紹,除雞蛋外,香菇、柿餅、紅棗、月餅、粽子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吞咽不當都會引起腸梗阻。
每逢節日過後,腸梗阻病人都會較平時增多,這與節日期間人們吃吃喝喝沒有節制有很大關係。雖然有些食物吞咽不當,容易引發腸梗阻,但並不是說這些食物就一定要「避而遠之」不能吃了,細嚼慢咽、少吃多餐才是科學的飲食方法。
據介紹,腸梗阻是常見的急腹症之一。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急性腸梗阻如果診斷治療不及時,病情發展很快,嚴重的可能會危危及生命。腸梗阻的症狀可概況為「痛、嘔、脹、閉」四大症狀。簡單地說,腸梗阻最常見的四大症狀就是:腹痛、嘔吐、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早期的腸梗阻除了有腹痛、腹脹、嘔吐、停止放屁和排便外,還會有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一般經過治療都能好轉。值得關注的是,如果腸梗阻症狀持續加重,嚴重的可能出現腸壞死、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有不適,特別是老年人,長期便秘的老年人,或者是不慎進食了不易消化食物後出現腹痛腹脹的人,一定要記得及時到醫院就診。
延伸閱讀
任何原因引起的腸內容物通過障礙統稱「腸梗阻」,臨床上最多見的是機械性「腸梗阻」,造成「腸梗阻」的具體原因包括:
①腸外因素,如粘連及束帶壓迫、疝嵌頓、腫瘤壓迫等;
②腸壁因素,如腸套疊、腸扭轉、腫瘤、先天性畸形等;
③腸腔內因素,如蛔蟲梗阻、異物、糞塊或膽石堵塞等。(記者趙鴻飛通訊員陳慧穎馬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