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復旦附屬兒科醫院 兒科黃哥黃醫生
我們講過一個寶寶誤吞11顆磁珠的驚險故事。各位寶爸寶媽們表示非常震驚。
疫情期間又一例,兒科醫生呼籲別再傻傻地讓孩子這樣玩了!
而這一次,我們的外科病房又住進了一個特殊的小朋友。
第一天
家住奉賢的5歲男孩小明(化名),
這幾天總說自己肚子疼,
飯也吃不了兩口,
總是鬧著要上廁所,
可是即使每次都蹲得滿頭大汗,
卻沒有拉出任何東西,
父母以為小明便秘,便塞了開塞露,
但還是沒有大便排出。
第三天
可是2天過去,
小明還是沒有拉大便,
肚子也越來越疼。
父母這才著了急,
將小明送到醫院檢查。
急診醫生為小明拍攝了腹部X片,
報告說小明的結腸、直腸、肛門裡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內容物。
考慮到小明已經3天沒有拉大便,
肚子越來越疼痛,
用開塞露也不能好轉,
存在腸梗阻以及瓜子皮損傷腸道的危險,
急診醫生將小明收入外科病房。
最終小明在全麻下接受了腸道疏通治療,醫生發現堵在小明直腸裡的是半斤西瓜子殼碎塊,費力九牛二虎之力成功解除了腸道梗阻。
原來3天前
父母把小明放在客廳裡自己玩
擔心小明到處亂跑
遞給了小明一包他喜歡的奶油味西瓜子
小明便一邊吃瓜子一邊看動畫片
西瓜子的殼香香甜甜味道非常好
小明便索性連殼帶瓜子仁嚼兩口便吞進了肚子裡
西瓜子
西瓜子
西瓜子殼是質地較堅硬的纖維類,人體不能消化吸收。大量嚼食易導致低位腸梗阻。
西瓜子殼及其餘食物殘渣的水分在大腸內大部分已經被吸收,不被消化的殼和糞便混合,相互疊加交織,導致低位腸梗阻,需要專業的醫務人員進行處理,防止嚼碎的尖銳果仁殼截傷腸壁穿孔,引發腸瘻。
溫馨提示
兒童請在大人陪同下進食:
1、一次不要食用過多,避免引起消化不良、大便乾燥、排便不暢,甚至腸梗阻。
2、瓜子炒制過程中會添加很多非食用物質,主要集中在瓜子皮上,所以儘量不要吃殼。
3、殼被咬破後,可能形成針刺狀,有刺破食道、腸道可能。
更不建議給嬰幼兒吃,以免食用時誤入氣管發生危險。
除了瓜子皮,在我們醫生的臨床工作中,經常還會遇到堅果、棗核等引起腸梗阻的小朋友。小朋友在吃上述東西時,需要在各位寶爸寶媽的監督和陪同下才可以吃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腸梗阻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