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是個什麼病,從字面意義上來講,腸子發生了梗死與阻塞。那麼如果出現腸梗阻這種疾病那麼它是什麼症狀呢,我們怎樣知曉它是腸梗阻?在生活中哪些問題是引起腸梗阻的關鍵因素,患有腸梗阻的病人應該怎樣治療?下面就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腸梗阻的症狀
1.腹痛
首先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痛,它集中體現的位置應該是在腹中間的位置,也可偏於梗阻所在的部位。腹部發作時可伴有腸鳴,自覺有「氣塊」在腹中竄動,並受阻於某一部位。有時能見到腸型和腸蠕動波。聽診為連續高亢的腸鳴音,或呈氣過水音或金屬音。如果腹痛間歇期不斷縮短,以至成為劇烈的持續性腹痛,則應該警惕可能是絞窄性腸梗阻的表現。
2.嘔吐
患有腸梗阻的患者也會出現嘔吐的現象,有時候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或者是喝水之後都會引起嘔吐的現象。嘔吐隨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一般是梗阻部位愈高,嘔吐出現愈早、愈頻繁。高位腸梗阻時嘔吐頻繁,吐出物主要為胃及十二指腸內容物。低位腸梗阻時,嘔吐出現遲而少,吐出物可呈糞樣。結腸梗阻時,嘔吐到晚期才出現。嘔吐物如呈棕褐色或血性,是腸管血運障礙的表現。麻痺性腸梗阻時,嘔吐多呈溢出性。
3.腹脹
在出現腹痛之後還出產生腹脹的現象,就個就是跟梗阻部位有關。高位腸梗阻腹脹不明顯,但有時可見胃型。低位腸梗阻及麻痺性腸梗阻腹脹顯著,遍及全腹。結腸梗阻時,如果回音瓣關閉良好,梗阻以上結腸可成閉袢,則腹周膨脹顯著。腹部隆起不均勻對稱,是腸扭轉等閉袢性腸梗阻的特點。
4.停止自肛門排氣排便
由於腸道內容物急劇造成的,完全性腸梗阻發生後,病人多不再排氣排便,但梗阻早期,尤期是高位腸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腸內尚殘存的糞便和氣體,仍可自行或在灌腸後排出,不能因此而否定腸便阻的存在。某些絞窄性腸梗阻,如腸套疊、腸繫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則可排出血液粘液樣糞便。
5.腹部體徵
腸梗阻患者體檢時腹壁可見腸形、膨脹、壓縮,可有反跳痛和肌緊張,可觸及包塊。當有滲出時,可有移動性濁 音,聽診時腸管裡可有像水中過氣樣音,稱「氣過水聲」。如果為麻痺腸梗阻可使腸音消失。
6.腹部體徵
腸梗阻是怎麼引起的
原因一
機械性的腸梗阻是由於腸道內或外器質性病變而引起腸管堵塞。病因很多,可以是先天性發育畸形如腸閉鎖,疝氣嵌頓等。後天的原因有腸套疊,蛔蟲團堵塞,腸扭轉,腫瘤壓迫、炎症或手術後腸粘連等。
原因二
運動障礙性腸梗阻是由運動障礙性腸梗阻是因腸壁肌肉活動紊亂,導致腸內容物不能運行。病因有重金屬中毒、電解質紊亂、尿毒症、脊髓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或者是手術後腸肌間神經叢的病變等。
原因三
急性缺血性腸梗阻系腸管的血供發生障礙所致。常可造成腸壁肌肉活動消失,如腸管血供不能恢復,則腸管極易發生壞死,尤其是經終末支供血的腸管。腸管血供發生障礙常見的是腸繫膜動脈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等。
腸梗阻最佳治療方法
胃腸減壓治療
胃腸減壓抽出積聚在梗阻上端的氣體和液體,降低腸內張力,有利於改善腸壁血循環,減輕全身中毒症狀,改善呼吸、循環功能。有效的胃腸減壓對單純性腸梗阻和麻痺性腸梗阻可達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對於需要手術者也是一種良好的術前準備。
液體治療
重點在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腸絞窄時因丟失大量血漿和血液,故在適當補液後應輸全血或血漿。
營養支持治療
腸梗阻時手術或非手術治療都有相當一段時間不能進食,所以營養支持很重要。一般的外周靜脈輸液通常達不到營養支持的要求,可採用全胃腸外營養,也就是通過靜脈途徑輸注身體所必需的營養液。腸梗阻時採用全胃腸外營養,既可作為術前的準備,也可作為非手術治療或術後不能及早進食的支持治療。若腸梗阻解除和腸功能恢復,最好儘早口服。不能進正常飲食的病人,可進要素膳食。
抗生素治療
腸梗阻時,在梗阻上端腸腔內細菌可迅速繁殖。腸梗阻病人應使用針對需氧和厭氧的抗生素。
總結:上文中向大家講述了腸梗阻發生的時候會出現哪些的症狀,當然如果出現這些問題那麼就請你一定要及時的醫院檢查並且一直。同時我們還跟的大家介紹了哪些原因是引起腸梗阻疾病的關鍵,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