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田育臣文許俊文攝影
7月15日,鄭州紫荊山南路十八裡河段(南四環-龍湖鎮建設路)主線試通車(如上圖)。至此,新鄭龍湖鎮通往鄭州市區,又多了一條主幹道。這條主幹道的打通,將給龍湖鎮60萬居民出行帶來哪些改變?目前,紫荊山南路還有兩個「腸梗阻」未打通,何時能打通?
路不通車多堵得心塞
新鄭龍湖鎮毗鄰鄭州市區,成為不少市民買房置業的首選區域,據官方通報數據,目前,龍湖鎮常住居民已高達60萬人以上,其中不少人住在龍湖鎮,在鄭州市區上班,每天上下班都需「長途跋涉」。
鄭州市民朱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朱先生在鄭州二七廣場附近上班,家住龍湖鎮綠都丹石街區。每次上班早高峰,朱先生都會因為路上車多,被堵得「心塞」。
朱先生介紹,目前,新鄭市龍湖鎮通往市區的道路主要有3條:107國道(即京廣南路)、大學南路和鄭新快速路。其中,從龍湖鎮出發,沿107國道一路向北,過了小劉橋,便可直接上京廣快速路。但小劉橋附近一公裡路段,被世貿華中萬貨城夾在中間,附近又有多個村莊分布,大貨車、私家車混雜行駛,該條雙向3車道的路段,經常成為一大堵點。尤其是下雨天,該路段積水三四十釐米深,更是堵得水洩不通。
新鄭快速路是雙向8車道,但由於祥雲路高架、南四環高架等項目施工,兩個路段目前只保留2~3個車道的保通路,因此,上班高峰期,每次開車行至此處,也是必堵。而大學南路雖說也是雙向8車道,但規劃建設的雙湖大道西延工程,作為龍湖鎮的一條主幹道,東起107國道西至大學南路,總長約3公裡,一直處於施工狀態,暫時無法通行,阻斷了南龍湖居民沿大學南路進入市區的通道。
也就是說,一個60萬人的龍湖鎮,通往鄭州市區的3條通道均不順暢。而這,也是龍湖鎮居民對紫荊山南路十八裡河段(南四環-龍湖鎮建設路)開通格外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
路通了每天電動車+地鐵
「平時,每天上班早高峰,開車光在小劉橋或是鄭新快速路上,就得堵上十幾分鐘,下雨天時間更長!」朱先生說。
對在龍湖鎮居住的劉女士來說,紫荊山南路這個「腸梗阻」被打通,她覺得改變最大的是,晚上不用再怕趕不上地鐵了。劉女士表示,地鐵城郊線晚上8點多就停運了。每次加個班,就沒辦法回家了。坐地鐵到南四環站,只能花二三十元打個車回去。有時,還經常碰到不打表或亂要價的黑車。
如今,紫荊山南路十八裡河段通車,她騎電動車到達南四環地鐵口,只有3公裡多,她可以直接乘坐地鐵2號線前往市區。而地鐵2號線南四環站末班車,可運營至晚上11點多,這讓她對交通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
「若這段路沒打通,我到南四環坐2號線,就得騎電動車繞五六公裡,現在只需3公裡,節省了一半的路程。」劉女士說。
劉女士介紹,在公共運輸方面,對龍湖鎮居民來說,地鐵是目前最便捷的公共運輸工具。對於公交車,由於龍湖鎮至鄭州市區,跨越鄭州、新鄭兩地,而新鄭的公交車一般只接駁城郊線站點。能直達市區的也多是城鄉公交,且終點站多是各汽車站,城鄉公交線路較少,發車間隔時間較長,對於龍湖鎮至市區的上班族來說,意義不是太大。
而在綠都丹石街區居住的上述朱先生也表示,該路段通車後,他也會買輛電動車,每天電動車+地鐵上班。「每天開車上班,到市區車也沒地方停,能坐2號線地鐵,那就方便太多了!」他說。
紫荊山南路十八裡河段的修建一波三折
從2013年開始施工,原本預計2016年通車,但該工期一直拖延至今。其原因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施工複雜,需跨越一條十八裡河,修建一條長約330米、高約24米的十八裡河大橋,難度較大。其次是,紫荊山南路涉及930米的耕地,需變更道路屬性。
對該路段的修建過程,記者也進行了整理:
2015年1月,鄭州市發改委通過了鄭州市紫荊山南路(南四環-龍湖鎮建設路)道路工程初步設計的批覆。
2018年4月,930米耕地在鄭州市國土資源局進行了道路屬性變更。
2019年1月,該路段再次獲得發改委批覆。
2019年6月,該道路工程進行了批前公示。
2019年8月,承建單位正式入場施工。
其實,紫荊山南路有3個「腸梗阻」路段,紫荊山南路(南四環-龍湖鎮建設路)打通後,還剩兩個未打通,分別是紫荊山南路航海路至長江路段、長江路至花寨地鐵站段。這兩個路段,涉及紫荊山路長江路組合式立交系統工程。
2008年,鄭州市規劃部門在其官網上掛出一個關於「紫荊山路長江路組合式立交系統及相關工程規劃」的公示。根據公示,紫荊山路將下穿京廣鐵路,直通南三環;長江路也將橫跨京廣鐵路向東延伸,成為一條貫通的城市主幹道。可是,如今12年過去了,這個規劃仍「躺」在紙上,遲遲未見開工。
據了解,2019年2月,有網友諮詢「紫荊山、航海路-長江路組合立交」何時施工?當時,鄭州市相關部門回復,紫荊山、航海路-長江路組合立交原由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2018年10月,該工程由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移交至鄭州市城鄉建設局。目前,鄭州市徵收辦及管城區正在進行徵遷調查摸底工作,該工程可研報告已報市發改委待審批。下一步,鄭州市城建局將積極推進該工程前期工作,並在具備條件時及時開工建設,以方便附近居民出行。
今年5月,有市民再次諮詢該問題時,鄭州市12345市長熱線回復稱:目前,該工程規劃方案正在調整,待調整完畢後進行項目的前期工作。
對此,鄭州市城鄉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據他所知,紫荊山路長江路組合式立交及相關工程已經列入了鄭州市2020年城建計劃,但更具體的進展,他並未過多披露。但這卻意味著,距該工程正式建設也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