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預警系統是個好東西,可以在地震發生後發出警報。預警原理我們都懂,可是,地震預警不是在地震發生後發出警報嗎?有什麼用呢?
幾個國外預警系統的例子告訴我們,預警系統用處可大了!
地震預警系統就是在地震發生後,利用震中附近的監測儀器捕捉到地震縱波後快速估算地震參數,比如發震時刻、地震強度、地震位置、震中烈度等,並預測地震對周邊地區的影響,搶在橫波到達震中周邊地區之前通過電子通訊系統,如廣播、電視、網絡、電話、手機、報警器等發布地震警報。
地震預警有何潛在效益?
地震預警的時間相當短,但其準確率卻較高,因此很多國家早已重視地震預警在防震減災中的作用。如果地震前幾秒鐘發出預警,就理論而言,哪怕只有幾秒的預警,也可以挽救無數的生命;有關方面也可以利用這極為短暫的時問採取一些緊急措施,減小地震可能引發的災難,比如及時切斷煤氣以及電源的開關,降低震後發生火災的可能。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時,東北新幹線有27列列車正在運行。這些列車在震動實際開始前就緊急剎車停止,乘客無一人受傷。雖然仙臺站內的一輛試運行列車有一節車廂脫軌,但當時速度已經降到14千米/小時,未釀成重大事故。
日本「3·11」大地震後,部分區間恢復通車時的東北新幹線
1995年9月14日,墨西哥格雷羅州科帕拉發生7.3級地震,在地震波到達墨西哥市前72秒,其SAS(Seismic Alarm System)系統發布了警報,86臺接收機中除12臺外都收到了警報。據估計,在這次地震期間約有438.9萬人聽到了這個警報,及時採取了防震措施。儘管這是由於震中距遠達320千米而產生的特殊事例,但它證明了地震預警系統的功能。墨西哥國家理工學院2005年新開發的預警系統,經過幾次對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海地震活動的跟蹤,顯示預警成功率在90%以上。
日本新幹線早期地震監測系統的地震儀
羅馬尼亞的地震即時預警系統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在警報發出後的0.9秒至1.2秒之內,強震發生時可造成重大損失的大型企業將自動停止運行,如天然氣、石油管道、切爾納沃德核電站等。此外,該系統同時還可以讓正在運行的電梯和高速列車行進至安全位置,以儘可能地減少損失。2006年春季,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信息社會技術頒獎儀式上,該系統成為該領域的唯一獲獎項目。
目前,日本已在東京地區、青函海底隧道、東海道新幹線、山陽新幹線等地區布設了近30套UrEDAS系統。這種系統不僅可以用於火車的緊急制動,也可以擴展應用於建築物主動控制裝置的啟動、化工廠和核電站緊急防震措施的實施、高層建築電梯的地震控制、海嘯報警以及消防部門和醫院及時採取措施等。立陶宛伊格納利納核電站的地震預警系統則完全能在地震波到達前使該核電站停止運轉。
(摘自《防震減災微科普》,濟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