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楊治權教授收到了一段令人欣喜的視頻:3年前身患怪病導致四肢扭曲,如今患者已結婚生子,而這些都得益於楊治權教授及其團隊通過植入腦起搏器,讓她徹底告別了「扭轉」生活,開啟了新的人生。
湖南懷化27歲的小顏被一種怪病困擾了整整12年,她脖子控制不住地往左邊偏移,走路也只能彎著腰,四肢扭曲,行動怪異……
自小學六年級發病起,小顏便生活在周圍人異樣的眼光中,儘管多次尋醫卻始終無法解決,最終只得輟學在家。
疾病不僅斷送了她的學業,也讓她的第一段婚姻早早結束,為了扭轉人生,她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尋求專家幫助。
經過楊治權教授仔細檢查,他判斷小顏所患的是一種名為「扭轉痙攣」的疾病。
這是一種肌張力障礙類神經疾病,是由於腦部神經傳導遞質缺失,造成患者運動神經障礙,身體痙攣。
「正常人做一個動作會有一組肌肉收縮,另一組對應的肌肉放鬆,以便協調地完成任務,但對於患有扭轉痙攣的患者來說,受累的肌肉會持續性、無法控制地緊張收縮,導致行為異常。」
楊治權教授表示,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便需要採用外科手術療法,而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手術)便是最好的治療選擇。
腦深部電刺激術俗稱腦起搏器,是一套精緻小巧的微電子裝置,包括脈衝發生器、植入電極和延伸導線。
醫生通過精密的儀器將刺激電極準確地植入到患者特定的部位,通過固定在胸前皮下的刺激器發放一定頻率和電壓的電流對大腦的特定核團進行刺激,進而達到控制患者症狀的目的,是國際上最先進的神經調控技術之一。
「DBS手術是目前神經外科手術中,對植入精準度和規範操作要求最高的手術之一。DBS所要『瞄準』的目標是藏在大腦深部的神經核團,直徑僅有幾毫米,其電極植入精度需要醫生解剖知識非常紮實,同時對腦影像結構及手術過程非常熟練。」
楊治權教授介紹,該技術對扭轉痙攣、帕金森病、抽動穢語症候群、書寫痙攣、痙攣性斜頸、特發性震顫、癲癇等病有神奇的治療效果,同時安全性較高。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自2008年便開展了第一臺DBS手術,至今行DBS手術400餘臺,無死亡和癱瘓記錄,已成為中國十大DBS植入中心。
接下來,手術順利完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歪斜的脖子慢慢恢復了正常,緊張痙攣的四肢也舒展開來,她可以挺直腰杆正常走路了。
不久後,小顏迎來了幸福生活,她步入了婚姻殿堂,並於上個月順利誕下了愛的結晶。
「感謝楊教授團隊讓我重新找回自信,過上了新的生活!」抱著愛女的小顏在家人的陪伴下,笑得格外甜美。
(編輯Rainbow。)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劉微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