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2020-12-07 川北在線網

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時間:2020-11-22 00:31   來源:中國新聞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近日,一段#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的視頻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視頻中,一位沒有雙手的教師熟練地寫板書、批改作業、給學生上課,看起來輕鬆平常,卻又有一些感動。 這位老師叫杜宣梅,是四川省瀘

  原標題: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近日,一段#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的視頻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視頻中,一位沒有雙手的教師熟練地寫板書、批改作業、給學生上課,看起來輕鬆平常,卻又有一些感動。

  這位老師叫杜宣梅,是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人民小學的一名英語老師,年幼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她失去手掌腳掌,但她自幼不屈命運、奮發努力的堅毅卻讓她戴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用沒有手掌的雙臂,已書寫出12年教書育人的美麗芳華。

 

  在她的人生信條裡,命運雖然有些許不公,卻從來不會拋棄努力的人。

 

  往後的日子裡,杜宣梅選擇始終如一,在教師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做一名夢想的播種者,就像當年教她的老師一樣。

 

  網友:照亮自己的人生也照亮了小朋友

 

  @小馬: 這種人,生來就是強者,你怎麼打擊她都沒有用。人這個物種,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而偉大的。

 

  @原圖兒: 看著很心酸,也很欽佩。

 

  @浪漫日記: 是太陽啊,自己的人生再次被照亮也照亮了小朋友。

 

  @新視野: 教師隊伍裡有了她,就有了大寫人生的光輝榜樣。

 

  @capitain: 看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勇敢的人在努力走下去。

 

  @雙頭魚: 果然未來不是80後,90後,00後的,是屬於努力後的。

 

  @人生苦短: 致敬!我們這些人還有什麼理由天天抱怨!

 

  @北方小鋮: 平凡而偉大!努力為社會做貢獻的人,才是當之無愧的偶像,希望大家也多關注一下這種老師。

 

  @詩意的棲居: 人生並非坦途,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活!

 

  @好大一棵樹: 字寫的這麼好,讓我這個有手有腳的慚愧。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四川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戴著義肢站上三尺講臺
    四川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戴著義肢站上三尺講臺 唐菱霞 胡甦 鄒立楊/@中國新聞網 2020-11-01 21:50
  • 三尺講臺,擇一事,終一生;行走在科學與藝術之間的英語老師
    過去二十幾年我一直在重複這兩件事,當年的學生如今都已成家立業、為人父母,而我仍然樂守三尺講臺,不同的是,那時教室裡坐著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而今講臺下的英語老師仿佛當年的自己。,同時也深切感受到國內基礎英語教學的短板,帶著這些困惑和借來的錢,2003年踏上了留學之路。
  • 是「園丁」也是逆行者:從三尺講臺到抗疫前線
    從三尺講臺到抗疫前線,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責任擔當,為健康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來源:河北新聞網
  • 執教12年 她將滿滿的愛獻給了學生
    執教12年 她將滿滿的愛獻給了學生 瀋陽晚報
  • 主角|以尺為手!合江無掌教師雙臂寫板書 教書育人12年
    杜宣梅在講臺上上課,操作PPT。周夢穎 攝 目前,杜宣梅在學校負責教四年級5個班的英語課程,每周一到周五,在學校教室和走廊裡,總會看到她蹣跚的身影。今年,已是杜宣梅從事教師行業的第12個年頭。「被剩下」的她2歲因病失去雙手掌腳掌,卻從小用雙臂練字,好老師讓她決心當「好老師」每天一早,穿假肢、穿衣、洗漱、化妝等一系列動作,杜宣梅早已輕車熟路,幾乎不需要家人幫忙,唯有一些需要用到手掌的事情,如梳頭髮,則需要媽媽幫忙完成。
  • 楊光富 三尺講臺 一生追求(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幾十年過去了,小學第一天,老師夾著書本,踩著鈴聲走進教室的神態我一直記得。當時我就想,要是能當老師就好了。」後來楊光富如願考上華中師範大學化學系,入學成績居全年級第二。本科畢業時,楊光富憑藉優異的成績,被免試推薦到南開大學讀研。1997年畢業時導師建議碩博連讀的他留在南開。楊光富婉拒了導師的好意,選擇了華中師大。就這樣,楊光富登上了母校的三尺講臺。
  • 走上三尺講臺 播種愛和希望
    在站上寧夏西吉縣什字中學八年級的講臺前,畢業於南航的馬丁是中國商飛復材中心的一位員工。現在,他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第二批大飛機支教團的一員。來之前,馬丁對於自己能不能教好學生有過一些擔心,但他未曾想到,孩子們的英語底子實在單薄。
  • 逐夢高原:守望三尺講臺 讓青春之花在五千米雲端綻放光彩
    惡劣的自然環境令很多人望而卻步,來自山東的杜安東和曹曉花夫妻卻紮根於此,守望三尺講臺,讓青春之花在五千米雲端綻放出絢麗光彩。一路向西,帶著愛情逐夢高原雙湖縣面積約12萬平方公裡,人口僅1.4萬餘人。坐落於縣城的雙湖縣中心小學,是附近四個鄉鎮唯一一所完小,方圓100多公裡範圍內的孩子大都就讀於此。
  • 女子帶孩子菜場圍觀殺蛇遭蛇咬 險些失去手掌
    (原標題:深圳女子菜場圍觀殺蛇慘遭咬,險些失去手掌!遇到蛇,這樣做能逃過一劫!)
  • 「深山紅燭」向宏佳——二十四載堅守三尺講臺
    12月3日,在經歷了一路的冰雪、泥濘與顛簸後,我們見到了向宏佳。  他穿著天藍色襯衣、深色連帽羽絨服,乾淨整潔且時尚。在艱苦邊遠的山區,讓人眼前一亮。  24年來,雖然身在貧困山區,收入也不高,但向宏佳特別注意自己的著裝與言行。他經常對學生們說:「品行和習慣,比知識更重要。」  向宏佳最難忘的,是24年前走上講臺的第一堂課。在那堂課上,他遇到了「問題男生」小剛(化名)——留著長長的頭髮、兩隻腳很不文雅地放在板凳上,「東張西望就是不看黑板」。
  • 少年高壓線下釣魚被電 提竿甩觸高壓線手掌腳掌均被電流擊穿(圖)
    少年高壓線下釣魚被電 提竿甩觸高壓線手掌腳掌均被電流擊穿(圖)時間:2016-07-12 12:5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5歲男孩高壓線下釣魚 提竿時被電擊心臟過電 昨天下午,一名15歲的男孩在南京鼓樓區幕府西路金川河邊垂釣,提竿時魚鉤甩到了頭頂的高壓線上,立即炸出一個大火球,
  • 「我的脫貧故事」從三尺講臺到扶貧,收穫最美家庭丨仁懷市火石鎮...
    今年,我們家被評為2019年貴州省「最美脫貧攻堅家庭」,這份榮譽也激勵著我們更加努力為群眾服務。今天,我要講述的,就是在扶貧路上,我和家人的故事。仁懷市火石鎮黨委委員、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蔡兵 從三尺講臺到下鄉路,妻子起初並不支持。
  • 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
    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1938年冬,母子雙雙報考黃埔軍校。報名時,衡陽招生處負責人田指導員對周詠南說:「你年紀已39歲,超過年齡太多,不能報考。」周詠南含著眼淚指著兒子說:「他是我的獨生孤子,9個月失去了父親,我吃盡千辛萬苦,把他拉大成人,難道我捨得把他送到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去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是教員,應以身作則。
  • 30年堅持換來教師站穩講臺站好講臺
    11月20日,剛剛榮獲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的理學院教師張會娜,開始整理歷時幾個月備賽中的經驗和收穫,「高水平專家評委的現場點評指出了存在的問題,為我今後進一步改進教學、站好講臺指明了方向。」張會娜所說的教學比賽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堅持連續30年的一個教學大練兵,也是每位新入職青年教師三年內的「必修課」。
  • 傾城之戀:比愛情更動人的,是一個二婚女人對命運的不屈和自贖
    《傾城之戀》透過對女主白流蘇和男主範柳原在情場明裡暗裡的交鋒,從陌生人到情人,再輾轉到夫妻的情感糾葛,以舊時大家庭無愛的婚姻為背景,添加戰爭的佐料,明則感慨一段來之不易的「傾城之戀」,實則歌頌了地位低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主,不被命運打倒,對命運頑強不屈和步步為營的自我救贖。女主白流蘇的這種不卑不亢,自我救贖和成全的精神到今天都值得所有女性學習。
  • 井柏然手掌磨爛,張譯腳掌凍青
    井柏然整個手掌都被磨爛了,老疤磨開了上點藥繼續上。張譯光著腳在雪地裡拍了大半天,整個腳掌都被凍得青一塊紅一塊。看的劇組工作人員都在罵:你們都不要命了?在吳京的帶動下,他們都很拼命。在劇組真的很需要吳京的這種精神,因為有他的帶頭作用,每一個人都不好意思含糊,不管是章子怡還是井柏然,都很賣力,整個劇組擰成了一股繩。
  • 三尺|煙大吳昭景教授:用《易經》也能講實變函數
    吳昭景,1970年4月出生於山東省曲阜市, 2005年畢業於東北大學, 獲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獲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獲2019年「山東省優秀教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他潛心科研、教書育人、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三尺講臺為舞臺,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 《三寸人間》舉頭三尺無神明,掌心三寸是人間
    穿越覺醒神秘武魂的秦朗,發誓絕不再讓別人左右自己的命運!自己要瘋狂修煉,破碎未婚妻的陰謀!自己要變得更強,主宰自己的命運!自己要笑傲天下,成為一代丹帝!(點擊書籤可以免費閱讀)短書評:一個穿越而來的靈魂,重情重義,義薄雲天;一個來向另一個世界的丫頭,敢愛敢恨,啼笑因緣。
  • 大科學家站講臺50年
    大科學家站講臺50年 ——記北京大學教授姜伯駒院士 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花白的頭髮,睿智的眼睛,這是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姜伯駒留給人的第一印象。他1957年畢業留校執教至今50多年,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作為享有國際盛譽的大師、名師,他長期堅持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直到3年前才因身體原因走下講臺。    姜伯駒是國際著名的拓撲學家,曾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還獲得陳省身數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大獎。就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學家,卻常說:「我首先是一名教師,其次才搞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