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以尺為手!合江無掌教師雙臂寫板書 教書育人12年

2020-12-05 川觀新聞

瀘州觀察 周夢穎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扎著馬尾,畫著淡妝,走起路來有些顛簸…...11月20日一早,合江縣人民小學校四年級英語老師杜宣梅來到辦公室,將學生作業批改後,再將頭一晚備課的資料以及課上需要講解的知識點再次翻看,查找是否有誤。

到了上課時,她會用雙臂夾著筆在書本上畫知識點,翻頁時需要將筆放下,用雙臂翻頁後,再用雙臂配合將筆拿起…...如此反覆,是合江縣人民小學校四年級英語老師杜宣梅的日常動作之一。

杜宣梅還會隨身攜帶一把用透明膠纏起的戒尺,上課時需要用雙臂夾著戒尺,指黑板上的英語單詞教學生們朗讀。這也是杜宣梅上課時,除了書本教材以外必備的物品。這樣的戒尺,杜宣梅已經用壞了2把。

杜宣梅在講臺上上課,操作PPT。周夢穎 攝

目前,杜宣梅在學校負責教四年級5個班的英語課程,每周一到周五,在學校教室和走廊裡,總會看到她蹣跚的身影。

在學生眼裡,她是用雙臂在黑板寫英語單詞的杜老師;在同事眼裡,公開課前她總是提前2-3周做準備,獨自去為大家團購蘋果的杜老師;而在母親眼裡,她卻是不聽勸的女兒,很少按時吃飯,喜歡跟自己較勁。

今年,已是杜宣梅從事教師行業的第12個年頭。

「被剩下」的她

2歲因病失去雙手掌腳掌,卻從小用雙臂練字,好老師讓她決心當「好老師」

每天一早,穿假肢、穿衣、洗漱、化妝等一系列動作,杜宣梅早已輕車熟路,幾乎不需要家人幫忙,唯有一些需要用到手掌的事情,如梳頭髮,則需要媽媽幫忙完成。

記者在杜宣梅的雙臂上,看到一層厚厚的繭,這些繭,都是30多年來,杜宣梅吃飯、幹活、練字、備課等留下來的印記。「每個月都要定期修剪一下手臂上和腿部上的繭,厚繭會影響寫字和走路。」杜宣梅說,即使沒有手掌和腳掌,很多事情也還是可以自己完成,不影響日常生活。

以前,杜宣梅運用雙臂還沒有這麼靈活,處理這些老繭,都是由她的母親劉太芳協助完成。

杜宣梅在上課時會用雙臂拿粉筆寫板書,用雙臂拿戒尺輔助她指知識點讓學生們朗讀。周夢穎 攝

母親劉太芳回憶起杜宣梅2歲患病情景,眼淚水就止不住往外流。「孩子2歲那年生病,導致雙手掌、腳掌潰爛,當時也啥都不懂,沒有去醫院檢查做截肢手術,街坊鄰居都說是怪病纏身,讓把孩子丟棄了。」劉太芳告訴記者,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勸,自己還是狠不下心。自那以後,劉太芳只希望孩子能健康長大,儘管不能工作,家裡也願意一直把她養著。

到了上學年紀,杜宣梅每天看著別人家的小孩活蹦亂跳去上學,心裡屬實羨慕,便從心裡萌發出想要上學的心。「媽,別人都在上學,我也想去上學。」杜宣梅6歲那年,便向母親劉太芳說明想要到學校上課的想法。

「沒手沒腳,字都不會寫怎麼上學?」劉太芳當時這麼回應女兒,她擔心沒有學校肯收女兒,會讓女兒難過,不想讓孩子再受委屈。

為了說服家裡人讓她去上學,杜宣梅每天用隔壁鄰居家哥哥從學校帶回來的粉筆,在自家泥牆上、地上練寫字,有時候衣服和褲子都不知要磨破多少個洞,縫縫補補又一年。

杜宣梅堅信,只要學會寫字,媽媽就會讓自己去上學。在隔壁鄰居家哥哥的幫助下,杜宣梅努力用雙臂練習了一年寫字,8歲時,杜宣梅踏入學堂。「8歲那年,鄰居有個阿姨是在村裡學校教書的老師,她主動向媽媽提出說願意收我到學校上學,媽媽也知道我會寫字了,才肯讓我進學校上課。」杜宣梅說,媽媽一直擔心學校不肯收自己,所以一直沒有提上學的事,直到學校老師主動提出,媽媽這才把她送到學校讀書。

讀書後,杜宣梅在小學、初中、高中都遇到很多好老師,有的為自己補課,有的會在課後關心自己。「高一分班時,所有同學都被分配到各個班級,只有我被剩下,沒有老師願意收,最後是我高一時的班主任主動說要我進她的班。」杜宣梅說,這個事情,是高中畢業後班主任才告訴自己,之前一直都未讓她知道這件事。

自那以後,想當一名老師的心願,從此在杜宣梅心中埋下深根。

高考後在填報志願時,杜宣梅所有志願填寫的都是教師專業院校。因為對英語比較感興趣,2005年7月,杜宣梅以479分的成績考取了江西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英語教育專業。

「被質疑」的她

專科畢業後當上老師,學生家長擔心她教不好娃,決心用教學成績證明自己

每提到杜宣梅小時候的遭遇,劉太芳眼眶總泛淚光。劉太芳認為,女兒是個很「拼」的人,什麼事情都想做到最好。「咋個可能面面俱到嘛,總要給自己留點喘氣的時間啊。」劉太芬很無奈。「平時下班回來備課,飯做好了都不肯吃,必須要把課備完才肯吃飯,有時候吃兩個橘子墊肚子,說了很多次,就是不聽。」

對於杜宣梅想當老師的想法,劉太芳也有顧慮。「我害怕沒有學校肯收這樣的殘疾老師,讓她受挫折。」劉太芬說,慶幸的是,靠她自己努力,2008年從江西景德鎮專科畢業回來後就報考了合江縣教師資格考試,並被分配到榕山村小任教。

得知女兒當上老師,劉太芳很是欣喜。在女兒去學校任教頭幾天,就先獨身前往村小看看學校環境、老師學生多不多,沒想到這一看,卻在劉太芳心裡烙下了很深的印記。劉太芳回憶,當時在學校門口,聽到很多家長在議論:「學校請了個殘疾老師,不曉得能不能教好娃娃些?」「殘疾老師怎麼教學生?怕是對娃娃有影響哦。」

杜宣梅每天上課前,會在辦公室將試卷、課本、備課本等準備好,放在袋子中拿到教室去。周夢穎 攝

聽到外人這一番議論,劉太芳心裡很不是滋味,想勸杜宣梅放棄當老師。「當時家人都不希望我當老師,但我就是想當老師,想教書。」杜宣梅說,別人之所以會議論,是因為對自己不了解,只要自己能把事做好,問心無愧就行。

杜宣梅任教到崗的第一天,擔任了學校6年級的數學老師。「當時學生看到我第一眼就問『你是我們的老師嗎?你怎麼沒有手啊?』。」杜宣梅說,當時雖然心裡不是滋味,但還是將自己因為生病導致殘疾的事情告訴了孩子們,並告訴學生們會好好教他們學習。

在榕山村小任教2年時間裡,杜宣梅所在班級每年平均成績整體排名,都在全鎮15個班中數一數二。「開家長會時,學生家長對自己的教學也挺認可的。」杜宣梅說。

從2008年考上老師,杜宣梅始終堅持教師夢。2010年,杜宣梅由於身體情況特殊,向縣上相關部門書寫情況說明,希望可以調到鎮上的學校,了解情況後,縣上出於對特殊群體的照顧,便將她從合江榕山村小調到榕山鎮中心校工作。

「學校當時考慮到身體原因,出於擔心,便直接安排我到圖書管理室工作。」杜宣梅說,在圖書管理室工作了2年,這期間也有向學校遞交申請,希望可以重回課堂,但被駁回。儘管如此,杜宣梅還是願意呆在學校。

「能找到工作自己賺錢就挺不錯了,也能在圖書館也可以藉此提升自己,還可以找機會再向學校申請回課堂教書。」杜宣梅說。

直到2012年,學校有任教老師的名額,得知情況後的杜宣梅再次抓住機會,向學校遞交申請,並稱自己肯定可以勝任。這次,學校終於將杜宣梅從圖書管理室調回到老師的崗位。

這一次崗位調整,杜宣梅的身份轉換到一年級語文老師。此前只教過數學的她,第一次當語文老師,為了能讓自己儘快投入到工作中去,杜宣梅學著在網上找資料,找課件學習、備課,並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我就想通過努力展示給別人看,證明自己可以做到。」杜宣梅說,這次語文老師當了近4年,當時所在班級的平均成績在全鎮也是排名靠前。

如今的她

第一名考入合江縣人民小學校任教,主動開家長會說明情況,同事說她從不抱怨

2018年,為追求更好的職業生涯,杜宣梅選擇參加合江縣城區考調,進入到合江縣人民小學校當老師。「那次考試全縣有20多人參加,我是以第一名成績考進這所學校的。」

杜宣梅回憶,在學校開學第一天,她主動召集家長開家長會,家長看到她,表情都有些詫異。「我在家長會上對自己的情況進行了介紹,並將多年從教經驗的成績告知了家長們,他們也都比較理解和支持我。」

每周一到周五,擔任5個班,200多名學生的英語老師的杜宣梅,很享受每天的上課時光。「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進入教室後,杜宣梅總會以一句英語問候班上的學生,同學們聽到杜宣梅的問候也會第一時間回應,這是她們課前的默契。

杜宣梅下課後在學校走廊裡。周夢穎 攝

正式上課前,杜宣梅會先用雙臂將備課袋裡的英語書拿出來,要求學生翻到上課內容的那一面,在同學們翻書本的間隙,她迅速將耳麥帶好,準備開始上課。杜宣梅會先用雙臂拿粉筆在黑板上寫好知識點,為激發學生活躍度,她習慣將全班分為2大隊,上課時回答問題正確、朗讀聲洪亮等表現,即可加分。即便是坐在後面的學生,杜宣梅也會儘量點後排的學生起來回答。

「杜老師每次寫板書很吃力,手臂只能夠著黑板中間那裡,但杜老師寫板書很清楚,平時考試的的錯題都會集中起來講解,還會教大家唱英語課,喜歡這位杜老師。」四年級九班學生任煜霏說。

同事譚露老師眼裡,杜宣梅與其他老師一樣承擔著相同的教學壓力,但從未聽到一句抱怨。「她帶的班級學生成績都不錯,學校上公開課時,她總會提前2-3周開始準備,埋頭幹活,很能吃苦。」譚露說,有一次幾位老師休息時間坐在一起討論,說大家抽個時間一起去市場上團購蘋果,過了幾天,杜老師一個人買了幾十斤蘋果,幫大家團購併分裝好了。

工作結束後,杜宣梅大多時間都花在兩個孩子身上。每天上班前,她都會先把孩子送到學校,再到學校上班。下班後回到家,就關在臥室備課,備完課就輔導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直至深夜。「有時候周末,非要孩子周六晚上就把作業全部完成,不完成不讓睡覺,太固執了。」劉太芳」吐槽「女兒。

在教育學生、陪伴家人之外,杜宣梅也愛美。初見她,梳著利落的馬尾辮,戴著一對耳環,畫著淡妝,眼神堅定有神,說話聲音洪亮,精氣神十足。「夏天很熱的時候,我也想穿裙子短褲,但是想到自己帶著假肢,還是選擇穿長褲,不想別人心疼自己。」說完,杜宣梅靦腆一笑。

相關焦點

  • 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時間:2020-11-22 00:31   來源:中國新聞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近日,一段#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的視頻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 四川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戴著義肢站上三尺講臺
    四川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戴著義肢站上三尺講臺 唐菱霞 胡甦 鄒立楊/@中國新聞網 2020-11-01 21:50
  • 技術熱背景下傳統板書的功能審思 ——以數學教學為例
    與之相伴的,是原來的主角——教學板書,已然靠邊站甚至於被遺忘。 一線教師埋頭鑽研技術而不備板書;技術運用是展示課或評比課後的熱議話題,板書使用則少有關注;職前教師教育中開設「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卻缺乏板書技能專項訓練…… 凡此種種,都成了常見景象。
  • 2019清華粉筆板書大賽來了:看了簡直捨不得擦黑板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書法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瑰寶,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功之一。在電子教案盛行的今天,看到老師們或遒勁有力、或清秀工整、或剛毅挺拔、或宛轉雋永的粉筆字真是親切無比。        為進一步提高清華大學教職工粉筆板書技能,以賽促練,展示清華大學教職工硬筆書法藝術水平,校工會聯合工會書法協會共同舉辦清華大學教職工粉筆板書比賽,今年已是第三屆,再來看看前兩年的作品
  • 一支粉筆|那些年捨不得擦的板書
    河西學院被譽為甘肅最美校園,除了美麗的校園環境,教室裡各式各樣的板書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的確,本學科開設微積分、極限、空間解析幾何等內容,難度很大,老師將其展現為清晰明了的板書,希望大家加油!
  • 24歲肌無力患者吊著雙臂為全運會、遼籃寫歌詞
    雖然吊著雙臂,雲逸依然每天堅持創作上天沒給他健全的身體 但給了愛創作的靈魂肌無力禁錮他24年 卻無法鎖住一顆自由心他吊著雙臂,2013年為全運會寫歌詞,如今再為遼籃譜寫歌詞「風裡飄雪的花,在記憶之中發芽,那些紅色綠色,我們的青春年華。
  • 2018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簡介
    13 崔京玉    崔京玉,女,朝鮮族,1960年6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延新小學教師。她愛生如子,常常自掏腰包買獎品鼓勵學生學習,經常照顧單親、無親和留守兒童,為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添置學習用品和衣物。
  • 他是雙手繪板書「男神」,也是學生心中的「李爸爸」……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李幼瓊子承父業,傳承師道,將歌詞譜成現實,在三尺講臺栽種杏林幼苗。「用心教學,有些『笨』辦法不應被淘汰」「傳道、授業、解惑」是為師者的真諦,「滿腔熱忱、精益求精」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
  • 從幼兒園教師到兩院院士 2020年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9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教育,我們忠誠的事業——2020年上海市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上,2020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另有15 名教師獲得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獲得這項榮譽稱號的教師中,既有在大學工作的兩院院士,也有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有23年教學經驗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南門幼兒園高級教師李潔,在角色遊戲、繪本教學兩方面形成了教育特色,在市、區乃至全國層面有一定的影響力。
  • 合江長江公路大橋主體結構完工
    12日上午跨江大橋最後一片T梁順利完成吊裝意味著大橋主體結構完工實現全橋貫通1合江長江公路大橋主體結構完工12日上午10時許,在合江長江公路大橋施工現場,隨著最後一塊T梁緩緩落入主橋面,標誌著大橋南北兩岸終於貫通
  • 最全教師節祝福語+詩句名言+手抄報,家長肯定用得上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2020年的教師節也即將到來,我們該如何向老師表達敬意和感謝? 作為學生,親手製作的禮物或者手抄報,是最有意義的。今天,為大家整理了教師節祝福語和名言名句,還有豐富多彩的手抄報模板,快來看看吧。
  • 30年堅持換來教師站穩講臺站好講臺
    11月20日,剛剛榮獲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的理學院教師張會娜,開始整理歷時幾個月備賽中的經驗和收穫,「高水平專家評委的現場點評指出了存在的問題,為我今後進一步改進教學、站好講臺指明了方向。」張會娜所說的教學比賽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堅持連續30年的一個教學大練兵,也是每位新入職青年教師三年內的「必修課」。
  • 會導致手部精細活動受限的尺神經損傷,患上後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
    尺神經是上肢重要的周圍神經之一,主要分布的位置是由身體中的腋窩沿著內側走行至手部的,尺神經主要負責的是上肢特定肌肉的運動以及局部皮膚的感覺。尺神經在走行的過程之中任何一部位收到了外力的擠壓、拉、撕裂等因素,都是很可能會導致尺神經損傷的出現的。尺神經出現損傷以後,因為身體中受傷的部位不同,麻痺的肌肉也就不同,因此產生的一定的畸形也是不相同的。
  • 男子40年前摸骨復位如今手變「雞爪」 尺神經損傷如何診斷
    40年過去,如今早已成人的他左手竟萎縮得像雞爪一樣。 近來,漢口44歲的覃先生總感到左手手指麻木無力,就連端碗拿筷子吃飯都成問題。上周他到普愛醫院手外科檢查,醫生通過拍片發現他除了左手萎縮呈「爪形」手外,還同時伴有左肘關節嚴重外翻畸形,被確診為遲發性尺神經炎。原來,覃先生4歲時不慎摔傷了左側胳膊肘,當時被爺爺帶到一家小診所,診所醫生認為覃先生肱骨有斷裂,用「摸骨復位」法為其接骨。
  • ...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擔當好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和時代重任
    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貽澤)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來到南寧師範大學武鳴校區,看望慰問南寧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授覃國偉、旅遊與文化學院教授陳煒,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向他們以及全區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 ——長篇小說《月落日出》研討會在合江舉行
    四川新聞網瀘州5月18日訊(馮嵐 杜明珉)5月16日下午,本土作家宋曉紅創作的長篇小說《月落日出》研討會在合江舉行,部分省內電影、電視、文學界的專家學者應邀出席研討會。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代彬,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帆參加研討會。
  • 三尺|煙大吳昭景教授:用《易經》也能講實變函數
    吳昭景,1970年4月出生於山東省曲阜市, 2005年畢業於東北大學, 獲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獲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獲2019年「山東省優秀教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他潛心科研、教書育人、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三尺講臺為舞臺,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 教師像蠟燭,但不是「毀滅」了自己
    近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南山學院舉辦慶祝大會時分享了他60年來既是醫生也是老師的感悟。鍾南山院士表示: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教師的工作是點燃蠟燭,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
  • 陳旭:做學生的理想之師、學問之師、品行之師|在2020年教師節慶祝...
    今天我們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在教書育人等各方面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個人和集體,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首先,我代表學校,向所有受到表彰的老師和單位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校教職員工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三個九年,分三步走」總體戰略的完成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