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說得真好!教師像蠟燭,但不是「毀滅」了自己

2021-01-17 丁路遙知事

近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南山學院舉辦慶祝大會時分享了他60年來既是醫生也是老師的感悟。

鍾南山院士表示:

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教師的工作是點燃蠟燭,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我覺得這句話只有一半是對的,教師點燃蠟燭,照亮了別人,但另一方面不是「毀滅」自己,而是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對鍾南山院士的話,我深以為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樣的比喻看似很好,實際上卻忽視了教師的生命價值和職業價值。

鍾南山在給本科生上課

從物理化學的角度來看,蠟燭燃燒是發光的同時消耗自己資源的一個過程。而教師育人的過程顯然和蠟燭燃燒有所不同。

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其過程屬於教學相長,並非耗費自身資源,更談不上什麼「毀滅」,教師在育人成才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唐代的詩人韓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句話點出了教師工作的重要性,也是其責任與使命所在。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待教師這份職業。

第一,教師的職業雖然值得尊敬,但和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一樣,也都是普通人,需要依靠這份工作養家餬口。

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的實質和其他職業並沒有什麼不同。教師首先是人,也需要吃穿住行,也有七情六慾,然後才能從事教書育人這項活動。

如果非要把教師神話了,難道農民種地就低人一等麼?

所以,社會以平常心來對待教師才是對教師最大的尊重,否則把無限的光環架在他們頭上,也是一種道德的綁架。

第二,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相比給學生傳授好知識,我認為教師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培養他們良好的素質和品行。

在知識的層面,重要的則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思維與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要做到這些,教師唯有自己品德高尚、為人師表,才能成為學生們的榜樣。當一個教師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人才,桃李滿天下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

第三,教師也需要自我實現。對於鍾南山先生所說的,教師需要「體現自身的價值」,我覺得真的非常富有哲理。

想起最近媒體有報導,杭州蕭山一位小夥楊明,25歲時到貴州進行支教,一幹就是11年。

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為何放棄大城市的高薪,而要選擇貧困山區。

楊明的一句話說出了做教師真正的意義:

「我一開始無法解釋,只是覺得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選擇,這種生活是我骨子裡想要的。有人說我放棄了很多,實際上我收穫的也很多,精神上的快樂遠遠不是物質能比得,而這也是我內心的渴求。」

這句話的內涵其實和鍾南山院士的話如出一轍,教師絕不是「燃燒了自己、點亮了別人」,教師同樣也在不斷實現自身的價值。

寫在最後

教師這個職業是有意義的,每一個教師都在三尺講臺上散發著自己的光芒。但我們也不要抱怨有時候教師會有點小脾氣,因為他們也是平凡人。

更不要因為某些不配為教師的人,而改變你對教師的認知。

我們這個社會,正因為教師的存在而變得越來越美好,並更加充滿希望,這才是教師了不起的地方!

#鍾南山教師節演講#

相關焦點

  • 鍾南山老師說得真好!教師不是「毀滅」自己,而是體價值!
    日前,廣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南山學院舉辦慶祝大會,「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鍾南山院士,分享了他60年來既是醫生又是老師的感悟。我們看到相關報導,打從心裡感謝鍾南山先生糾正傳統說法。長期以來,人們在讚美教師職業的意義時,總是不忘講「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樣的比喻看似很好,但卻忽視了教師的生命價值和職業價值。
  • 教師職業是「蠟燭」最終「毀滅自己」?鍾南山一番話老師心服口服
    教師是當「蠟燭」還是當「點燃蠟燭的人」?鍾南山院士的說法讓老師們心服口服很小的時候,寫作文就喜歡讚美老師,還喜歡把老師比喻成「蠟燭」,因為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蠟燭意味著犧牲,意味著奉獻,把老師比作蠟燭,我們覺得理所當然。
  • 鍾南山院士談教師職業:工作是點燃蠟燭,但不是「毀滅」自己
    雖然國家現在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老師們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都提高了很多,但不可否認,還是有部分老師對自己的職業不夠認同,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他們的生活可能還存在一些困難,因此不少人都認為選擇教師職業就是選擇了成就他人、「燃燒」自己。
  • 揭秘83歲鍾南山背景?母親生於鼓浪嶼首富之家,曾在美國進修醫學
    鍾南山院士教師節分享 小編的話:9月10日,教師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教師節分享會」,「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鍾南山院士向全院師生分享教書育人的感悟「常聽人把教師比作蠟燭,一輩子照亮別人,毀滅自己,我看這句話只有一半是對的,教師照亮了別人,但另一方面不是毀滅,而是體現自身價值,我覺得這個是最重要的。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1979年10月20日,輾轉前往英國留學的鐘南山,在貝爾加湖畔繞行的火車上度過了自己43歲的生日。車窗外是大森林,大雪已經紛紛揚揚落下,鍾南山看得著迷,他想:「未來會有什麼東西等著我呢?」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 女藝人沈佳欣公開質問鍾南山院士的目的是什麼?
    鍾南山院士得獎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次我都會感動到淚奔 ,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 ,瀟灑的走到領獎臺上 ,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給他戴上那枚勳章 ,鍾南山面上的表情非常凝重 ,他懂得那枚共和國勳章的分量,也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 。
  • 鍾南山院士最新提示
    他說了些什麼吧10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鍾南山認為,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醫務人員通過9個多月的表現,在社會上已經樹立了「醫務人員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最美逆行者」的形象。「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
  • 鍾南山院士年薪是多少人民幣?
    直到1971年,鍾南山調任廣州醫學院,他才開始在醫學上發力。由於他天資聰穎,鍾南山的醫術突飛猛進。1981年,鍾南山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呼吸科。回國以後,鍾南山成為呼吸科的權威,並於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成為工程院院士以後,鍾南山一年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鍾南山一年的收入來源。
  • 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妻子曾是籃協副主席與姚明媽同宿舍
    84歲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實至名歸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就在9月8號,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談及去領獎的細節,84歲的鐘南山頑皮地說:「大家都知道,我年紀也很大了。所以走上紅地毯去領獎的時候,我就走得快一點,故意想要展現自己還沒老,還能幹點事。」有網友說鍾南山院士84了,看上去像48歲一樣。
  • 鍾南山院士一段話,再次感動了大家,他說了什麼?為什麼會引起大家的...
    最近,國士鍾南山院士的一段話,又一次感動了大家,也讓很多年輕人深受教育,為自己的虛度年華而感到不齒。 6月28日,廣州醫科大學就行了2020年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在儀式上,鍾南山院士面對微笑的對即將離開校園走向社會學子們給予了殷切的期望和教誨。
  • 浙江12歲女生收到鍾南山爺爺的親筆回信
    女生王逸君激動得滿臉通紅:「沒想到鍾南山爺爺會給我回信,真的沒想到……」今年二月,新冠疫情尚在肆虐,鍾南山院士忙碌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裡。王逸君為此「每天都會感動得哭」。衢州市實驗教育集團新湖校區六一班布置了一道作文題,主題是致敬醫護人員。
  • 鍾南山院士被質疑?網紅請住口!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一個從沒聽說過的(至少筆者沒有聽說過)姑且稱為藝人吧,居然發問鍾南山院士,這個時間點這樣發微博其實就很有意思了,就像很多網友說的:鍾南山和袁隆平這兩位老人是可以封神的人,我深深地贊同。
  • 鍾南山院士被曝年薪百萬引熱議,網友:年薪千萬他都值得!
    鍾南山院士被曝年薪百萬,本人回應:我不知道工資多少,也不在乎而因抗疫工作重新進入到我們視野裡的醫學知名老將(如鍾南山、張文宏)也被默默的鎖定。在群眾的意識裡,醫科工作者本來就屬於高收入人群,而這次如此危險的前線工作,得到的報酬一定也少不了。
  • 向中國的脊梁——鍾南山院士致敬
    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如此的勞碌奔波,想像一下,如果是已經84歲的你,能否經受得住? 接著,84歲的老院士又受命擔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承擔著攻克防治這一病毒的重任。
  • 鍾南山:無雙國士 醫教雙馨
    「鍾院士的成長經歷表明,臨床才是醫學生專業成長最好的練兵場。」廣州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建華說。在鍾南山的推動下,廣州醫科大學將南山班、南山學院作為試點,以人體器官系統為統領,整合原本分離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學校還為學生配備診療經驗豐富的導師,帶他們進醫院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
  • 聚焦|幹細胞與中醫藥,鍾南山院士這樣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大連市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曾波,大連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孫兆林分別在開幕式以線上的形式致辭,大醫一院副院長、大連幹細胞與精準醫學創新研究院院長劉晶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致辭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曾波致辭大連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孫兆林致辭會議現場
  • 短篇雜談:想成為像鍾南山、袁隆平一樣的院士有多難?
    中國人口超過14億,而兩院院士一共才1755人(2019年12月數據),比例可以說處於全球最低之列。1996年,60歲的鐘南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奮鬥在抗疫第一線;2009年,75歲高齡的段正澄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可惜的是,在這次新冠肺炎中不幸去世。
  • 鍾南山:院士、戰士、國士!全角度
    他說,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南方日報 崇拜這樣的個人,難道不比追那些網紅流量明星強得多嗎? 鍾老說「不是為了宣揚我自己」,可我們覺得,就該宣揚他這樣的老人,就該引導我們的醫護職業者和廣大青年都來崇拜他、致敬他、向他學習!他不用去理會那些宵小之輩的冷眼、冷顏、冷言。公道自在人心。——網友 李幹事 國難思良將!
  • 李蘭娟院士貢獻巨大,因為她不是科學家
    李蘭娟院士這次貢獻特別大,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她不是科學家,她最強的能力是政治敏銳性,以及決策果斷,更多的像個政治人物,李蘭娟早牢在浙大一院工作,的確是傳染病學專家,但後來從政,做衛生廳長那麼多年,怎麼可能再做科學家呢?
  • 鍾南山院士抗疫日程表引人淚目,這些感人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聽|...
    近日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秘書透露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前往武漢的更多細節一張日程表衝上熱搜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一條條信息密密麻麻寫滿紙張一條條信息密密麻麻鍾南山院士的秘書蘇越明表示在紙面上記錄的這些行程背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不斷溝通,費心準備1月20日晚鐘南山院士曾接受白巖松採訪在回答其中一個問題時鐘院士因太過勞累沒有立刻回答上來採訪結束後鍾南山對秘書蘇越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