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堅持換來教師站穩講臺站好講臺

2020-11-29 中國教育新聞網

「我的授課很受學生歡迎,是教學比賽提高了授課水平,並引發了對下一步教學的思考。」11月20日,剛剛榮獲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的理學院教師張會娜,開始整理歷時幾個月備賽中的經驗和收穫,「高水平專家評委的現場點評指出了存在的問題,為我今後進一步改進教學、站好講臺指明了方向。」

張會娜所說的教學比賽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堅持連續30年的一個教學大練兵,也是每位新入職青年教師三年內的「必修課」。近年來,學校以這項教學比賽等方式營造重視課堂教學質量的氛圍,有力促進了青年教師的教學素養和能力。

30年教學比賽不僅僅是一場比賽

從備賽到預賽再到決賽,張會娜在老教師的悉心指導下,一遍一遍的打磨課程,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到板書與PPT,再到教態與儀表等,讓她深切體會到教學「需要積極飽滿的熱情,更需要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

在2020年的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全校40位教師參與其中,從教案展評、課堂教學展示到教學反思等環節,歷練了教學過程中巧妙的教學案例、環環相扣的邏輯引導、氣氛熱烈的教學互動、引人入勝的課程思政……與其說是一次教學比賽,不如說是一場覆蓋全校一線的教學大練兵。為讓這一賽事在更廣的範圍產生影響和關注,今年的決賽進行了線上直播,持續8個多小時的直播中,2317人次關注,更多的教師在線上觀摩了一場精彩的教學示範課。

而這樣的教學比賽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從1990年至今堅持30年不間斷,並根據形勢和新的教學變化不斷進行完善。30年,累計345位青年教師獲獎,720多名教師參與其中。

「整個備賽的過程,歷時幾個月,既酸爽更收穫滿滿。」同樣獲得一等獎的外國語學院青年教師馬金芳說。馬金芳在備課期間幾乎「著了魔」,期間有經驗的多位教師給她傾囊相授,提出了很多實用的建議:同事鄭琳 對於她在激發學生興趣上,建議以學生熟悉的校園建築圖片為例,「深山藏古寺」,為學生獲取知識前先埋下伏筆;同事郭月琴提出在形式上進行創新,她們一起交流CLIL這一語言與內容相結合的理念,這一做法在比賽中獲得了評委的讚賞……「講課比賽不僅僅就是一次比賽。通過講課比賽既發現了自己在很多方面的差距,也明確了今後的教學工作目標與努力方向。」 馬金芳說。

30年堅持培養一批教學名師快速成長

「我很欣慰學校將重視教育教學和青年教師培養的優良傳統堅持了30年。」外國語學院教授孫秀麗是山東省教學名師,她在1992年參加學校的教學比賽並以第一名成績獲一等獎。28年過去了,她對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參加那次教學比賽的經歷對我的一生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和激勵。」

正如孫秀麗所言,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已成為弘揚教學藝術、更新教學理念、發現青年教學人才、引領教學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

馬克思主義學院葉立國教授在2011年參加比賽並獲一等獎。以此為動力,他先後獲山東省首屆高校思政課講課比賽二等獎,入圍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影響力提名人物,入選青島市教學名師和山東省首屆學校思政課優秀教師。他認為,比賽的經練讓自己對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熱愛教學,並為自己的教學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像孫秀麗、葉立國一樣,30年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師通過教學比賽這個平臺,教學基本功得到錘鍊,一步步成長為學校的教學骨幹和教學名師,並在教學中很好地發揮了教學引領和示範作用。

青年教師還通過學校比賽的歷練,在各種專業比賽中嶄露頭角。據統計,近10年該校青年教師在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全國大學青年教師地質課程教學比賽、外研社全國「教學之星」大賽、全國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電工學課程教學競賽、全國基礎力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等二十餘項賽事中獲獎近200人次。

30年注重青年教師一線教學站好講臺

多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非常重視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並從制度上規定:新入職的青年教師第一年要參加系統的崗前業務培訓,三年內必須參加一次教學比賽,旨在以賽促教、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

化學工程學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導師、32歲的馮翔,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先後獲國際化學反應工程青年學者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青年獎、山東省優秀青年基金……而馮翔卻把教學比賽看得很重,今年他報名參加了比賽並獲得二等獎,「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三尺講臺是教師堅守的陣地。我不僅要搞好科研,更要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名學生。」

「比賽已經成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平臺,尤為重要的是,通過比賽強化了全校上下重視一線課堂教育教學的優良傳統和濃厚的育人氛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華東告訴記者,人才培養是大學的首要職能,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教師惟有不斷錘鍊教學基本功,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才能站穩講臺、站好講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孫軍 通訊員 劉積舜 李貞剛)

作者:孫軍

相關焦點

  • 大科學家站講臺50年
    大科學家站講臺50年 ——記北京大學教授姜伯駒院士 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花白的頭髮,睿智的眼睛,這是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姜伯駒留給人的第一印象。今年73歲的姜老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獲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他1957年畢業留校執教至今50多年,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作為享有國際盛譽的大師、名師,他長期堅持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直到3年前才因身體原因走下講臺。    姜伯駒是國際著名的拓撲學家,曾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還獲得陳省身數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大獎。
  • 新手教師如何快速站穩講臺?這位特級教師給出4條忠告6個關鍵詞!丨...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444 篇文章 -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手青年教師站穩講臺,自我定位和內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作為青年教師究竟該如何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才能從青澀走向優秀?特級教師武鳳霞給出的4條忠告6個關鍵詞幫助你快速提高成長,乾貨滿滿,值得反覆細讀。01.
  • 四川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戴著義肢站上三尺講臺
    四川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戴著義肢站上三尺講臺 唐菱霞 胡甦 鄒立楊/@中國新聞網 2020-11-01 21:50
  • 楊光富 三尺講臺 一生追求(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幾十年過去了,小學第一天,老師夾著書本,踩著鈴聲走進教室的神態我一直記得。當時我就想,要是能當老師就好了。」後來楊光富如願考上華中師範大學化學系,入學成績居全年級第二。本科畢業時,楊光富憑藉優異的成績,被免試推薦到南開大學讀研。1997年畢業時導師建議碩博連讀的他留在南開。楊光富婉拒了導師的好意,選擇了華中師大。就這樣,楊光富登上了母校的三尺講臺。
  • 復旦大學的陳果被北大學生趕下講臺,怎麼會呢?
    近日,對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陳果有兩則「新聞」在受到人們的議論:一則是她被「北大學生轟下講臺」,另一則是陳果被復旦大學停課了。真的假的?難道曾經深受人們喜愛的「網紅」陳果老師真有這麼慘了嗎?
  • 如何模擬真實課堂環境 優派智能講臺技術揭密
    憑藉五大系統以及融合的多項領先技術,優派智能講臺為教育用戶帶來了全數位化互動教學新體驗。而在實現全數位化教學這一過程中,優派智能講臺憑藉其搭載的獨有電磁屏技術,在數字教學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可實現「原筆跡」又為教師模擬出了真實的課堂環境。讓教師在能夠體驗全數位化教學帶來的便捷、高效的同時,紙張般的書寫體驗又可讓教師不失絲毫授課靈感。那麼優派電磁屏技術是如何實現「原筆跡」?
  • 中山大學院士張培震:紮根土地做科研,立身講臺吐芬芳!
    ,2007年當選中共十七大代表,2011年獲得「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9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82年,被公派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他,在專業上雖然可以有很多選擇,但他還是堅持學習地球科學,因為「那個時候,國家給機會,培養我們出國深造,我們只能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發奮努力,學好指定的專業」。可以說,他的科研生涯是從「被選擇」開始的。
  • 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時間:2020-11-22 00:31   來源:中國新聞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失去手掌腳掌女子執教12年 不屈命運,帶著義肢站上了三尺講臺 近日,一段#失去四肢女教師教書12年#的視頻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 講臺春秋 桃李芬芳|優秀教師黃富致:點燃孩子們心中希望的火種...
    講臺春秋 桃李芬芳|優秀教師黃富致:點燃孩子們心中希望的火種 照亮未來的人生路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9-16     來源:這裡仁和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我們該不該把復旦女教授陳果趕下講臺?
    她就是陳果,復旦大學的一名哲學博士、資深思修課教師。   近十年前,一段「復旦大學女教師上課」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視頻中,一位美麗的女老師著裝優雅、神採飛揚、妙語連珠……很快,陳果以「復旦女神老師」的稱號走紅網絡。
  • 教師要求3名女生在講臺上自行砸手機,律師:要善意理解教師
    近日,網上流傳雲南鳴鷲鎮某中學3名學生在教室講臺被教師勒令自行砸手機」的一則視頻引起網民熱議。視頻中一教師用嚴肅的語氣責令私帶手機進校園的學生排隊輪翻自己砸爛手機。2020年12月1日,蒙自市教育體育局經過核實後證實網傳視頻屬實。現已將涉事的教師停職調查。涉事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因方法不當,引發社會關注。針對此事,有網友評論分為幾種不觀點。一類為比較講究法律的網友認為校規班規不能凌駕於法律法規之上,教師不要以違法行為來處理學生的違紀行為。
  • 初二女生公然在講臺上睡覺,臥姿實在太銷魂
    初二女生公然在講臺上睡覺,臥姿實在太銷魂或許對每一個成年人來說,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校園裡面。如果真的給我這樣一個機會的話,那我肯定會好好學習。都說知識改變命運,雖然這句話並不一定在每個人身上都應驗,但多掌握一分知識將來就有一絲將來改變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我們走向社會之後,才會發現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究其原因還是對待學習的態度上有所不同。
  • 走上三尺講臺 播種愛和希望
    被點名回答問題的女同學站了起來,只是尷尬地笑了笑,沒能說出馬丁心中期待的那個正確答案。在站上寧夏西吉縣什字中學八年級的講臺前,畢業於南航的馬丁是中國商飛復材中心的一位員工。現在,他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第二批大飛機支教團的一員。來之前,馬丁對於自己能不能教好學生有過一些擔心,但他未曾想到,孩子們的英語底子實在單薄。
  • 【青島驕傲】唐元生:電焊工走上高等學府講臺
    今年50歲的唐元生說,做焊工是他一生要堅持的事業。首席技師是怎樣練成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後,唐元生用「想不到」概括了自己一路走來的那些「偶得」。2004年初,一位人力資源的前輩鼓勵他說:「有時間多看看書,爭取早日考上焊接技師。」後來,一位前輩給了他一本焊工比賽的試題庫。
  • 國科大:多位院士從科研一線走上本科講臺—新聞—科學網
    然而,摘下院士、數學家頭銜,在國科大,同其他教授、研究員一樣,袁亞湘也是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而他的授課對象正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招收的首屆本科生。 其實,在國科大,像袁亞湘院士這樣從科研一線走上講臺的院士不止一位。
  • 衡陽市第九中學優秀教師賓燕芝:立足三尺講臺,塑造無悔人生
    衡陽市第九中學優秀教師賓燕芝:立足三尺講臺,塑造無悔人生 在教育戰線上摸爬滾打了23個春秋的賓燕芝老師,23年如一日,以校為家,愛生如子,一直奮戰在教學第一線,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獻給了孩子們,忠實地履行著一個教師的神聖職責。
  • 外交部發言人講臺有提詞器還是小電腦?官方揭秘來了
    對於每一個普通人來說,熟悉政策是講好中國外交故事的第一步。接下來,宣傳大國外交不必追求「高大上」,可以多講講一些平凡人的小故事和動人小瞬間,也許更能打動人。而當你身處異國他鄉時,你就成為了中國。你的一言一行將決定外國人對中國的感受和印象。你的真誠、友善、包容和靠譜,也許就是對中國故事最樸實、也最獨特的宣傳。
  • 三尺講臺,擇一事,終一生;行走在科學與藝術之間的英語老師
    過去二十幾年我一直在重複這兩件事,當年的學生如今都已成家立業、為人父母,而我仍然樂守三尺講臺,不同的是,那時教室裡坐著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而今講臺下的英語老師仿佛當年的自己。回國後在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工作過幾年,印象最深也是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2006年在中國引進劍橋TKT項目,這是和CELTA、DELTA一脈相承的劍橋國際英語教師入門級證書,在我看來,推薦證書不是最重要的,把科學的英語教學知識體系傳遞給國內的老師們更有意義,這也是多年以後「傳遞教育」這個名字的由來。
  • ...6年前,女航天員王亞平登上最高「講臺」,完成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科技日曆|6年前,女航天員王亞平登上最高「講臺」,完成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olivia chan • 2019-06-20
  • 【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銓:講臺上的人生
    【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銓:講臺上的人生 2020-09-23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