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流傳雲南鳴鷲鎮某中學3名學生在教室講臺被教師勒令自行砸手機」的一則視頻引起網民熱議。
視頻中一教師用嚴肅的語氣責令私帶手機進校園的學生排隊輪翻自己砸爛手機。
2020年12月1日,蒙自市教育體育局經過核實後證實網傳視頻屬實。現已將涉事的教師停職調查。
涉事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因方法不當,引發社會關注。針對此事,有網友評論分為幾種不觀點。
一類為比較講究法律的網友認為校規班規不能凌駕於法律法規之上,教師不要以違法行為來處理學生的違紀行為。
教師強迫學生砸手機嚴重時需要賠償並承擔相應的違法行為。
另一類網友觀點則認為,學生違規違紀在先,教師的做法是對的,沒必要上綱上線,不僅要處理學生,也要支持教師的教育方式,社會不要過多幹涉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視頻還還顯示,學生是極不情願摔壞自己的手機的。有位女生從動作上看,她摔手機和動作很輕微,老師很不滿意,叫她連續摔了幾次。
我以教師的身份來談這個事件的看法,覺得理應善意的理解學校和教師管理學生的出發點,是學生違規在先,教師叫砸手機在後,教師管理學生的行為應該得到支持,是非要分明。
其次,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老師強迫學生摔手機,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管理過程中確實有過錯,不能忽略這種過錯。
第三,法律和道德,跟實際,情理等相結合。不能完全以法律代替道德來調整師生之間特殊的人際關係。所以,不要將教師強迫學生砸手機的管理行為上綱上線,一味譴責,又是對教師群體的不尊重。
第四,學校管理規章制度需要有人情味。為什麼教師體罰學生的行為屢禁不止?就是因為學校制定的管理制度沒有人情味,一味的只知道扣分、罰績效,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制定苛刻的考核評價制度,讓教師不得不把壓力轉到學生身上,導致教師做出強迫學生砸手機,甚至體罰學生的行為。
智慧型手機是現代社會最便利和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對學生來說,手機是學生和在外地打工的家長的一種親情聯繫工具,對教師來說手機就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壞東西,是學生「玩物喪志」的物品。
所以,希望學校要改善管理制度,讓人情味管理制度深入到師生當中,做一個有人情味的學校。
利用某位即是教師又是律師身份的網友的一句話來感慨一下:
現在的許多家長活生生的把老師逼成了「佛系」,忘記了自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