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日照女教師無償捐獻遺體,讓5名患者獲「重生」!

2021-01-12 金臺資訊

2020年4月10日,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例器官遺體無償捐獻者王秀奎,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堅持了四天,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一程,將生命定格在了52歲。她的家人強忍悲痛,按照她生前的意願進行了器官和遺體捐獻程序,完成了她最後的遺願。

經醫學評估後,王秀奎捐獻出了眼角膜、肝臟、腎臟,讓至少五名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遺體捐獻給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用於醫學研究及教學。

王秀奎,女,1968年出生,中共黨員。1987年參加工作,自1989年開始一直在於裡鎮中心小學任教,「兩次縣優秀教師、十二次鎮優,連續三年獲『百名優秀班主任』」,這些榮譽稱號是對王老師33年從教生涯的最好肯定。

王秀奎生前照片

王秀奎生前獲得的榮譽證書

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王秀奎突患腦膠質瘤,先後經過兩次開顱手術,無法繼續參與一線教學,但她在患病後,仍然心系工作,主動找到校長,要求到學校圖書室工作,分擔一下其他老師的工作壓力,讓他們能在講臺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就這樣,王老師擔任了學校的圖書管理員,負責學生圖書借閱和分發學校圖書報紙,有老師的信件、包裹,她總是第一時間送到他們手中,有王老師在,學校的圖書管理總是井井有條。

患病期間,性格開朗,以樂觀的心態對待自己的病情的王秀奎老師,向丈夫孟凡合提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一個心願,她要在去世後捐獻自己的器官和遺體。

王秀奎(中)生前與家人合影

王秀奎的丈夫孟凡合也是一名老師,知道妻子是一個心有博愛的人,非常理解並支持妻子的這個決定。2018年3月29日,在丈夫陪同下,王秀奎來到了五蓮縣紅十字會,申請進行器官遺體捐獻登記。

得知王秀奎老師決定捐獻遺體後,醫生忍不住勸她:「您的器官捐獻後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入土為安,遺體可以留給家人做個念想!」。王老師表示,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教師,受國家和組織培養多年,生病後,再也不能站上講臺為學生們上課了。

在最後時刻她願意為國家、為社會最後再盡一點微薄之力,捐獻器官遺體,挽救他人生命,為科學研究和教學做貢獻。看著王老師虛弱的身體和堅定的眼神,所有人都被深深的感動了。

2020年,眼看王秀奎老師病情愈加嚴重,丈夫陪她來到了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觀察治療。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王老師已經神思不明,但在短暫的清醒片刻之時,她仍不忘一再叮囑家人一定要完成她最後心願。

2020年4月10日,王秀奎老師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病逝。作為她的家屬和執行人,孟老師忍痛協助紅十字會完成了各類見證程序,最後籤上了家屬同意的確認意見。

王老師女兒今年參加高考,為了不影響女兒高考,家人忍著悲痛瞞住她王老師離世的消息。在得知母親的決定後,女兒含淚表示支持媽媽的決定,也希望能夠實現媽媽生前的願望,也成為一名人民老師。而丈夫孟凡合則表示,等他百年之後,也將捐獻有用器官幫助他人。

王秀奎老師是平凡的,但卻是偉大的,王老師雖然走了,但她的無私義舉與高尚情操,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她的那種無私、博愛、奉獻精神,這種大愛精神值得全社會大力弘揚。

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致敬器官遺體捐獻者王秀奎老師!

也致敬每一位器官遺體捐獻者!

生命逝去,思念永恆

你奉獻的光明與溫暖,永遠灑在我們心上

相關焦點

  • 泉州: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親屬無償捐獻遺體器官
    他的親屬在悲痛之餘做出決定:無償捐獻曾某的遺體器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據悉,曾某來自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來南安打工已經十幾年。10月17日晚8點多,他送貨到安溪路上遭遇車禍,被送往安溪縣醫院,經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因多臟器功能衰竭,他於10月29日上午不幸去世。令人感動的是,在曾某傷重期間,親屬得知其生命將無法挽回,主動表達要捐獻遺體器官的願望,以拯救更多生命。
  • 麗水已故退役軍人捐獻器官及遺體 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日前,2020年第四季度「麗水好人榜」揭曉,遂昌已故退役軍人李斌林因無償捐獻有用器官用於挽救他人生命,用自己的大愛傳遞了「生命火種」的事跡,獲評「助人為樂麗水好人」。經過配對,李斌林健康的2個腎臟、1個肝臟和1個心臟分別捐贈給了四名不同的患者,而他的遺體也捐贈於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做醫學研究,他的生命在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 大連八旬退休女教師捐獻遺體
    11 月 19 日晚 10 時,一位從事一輩子教書育人的退休老教師湯廣芝,在這寒冷的冬夜,離開了人世 …… 享年 81 歲。人世間,老人家把畢生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離開後,讓她的學生沒想到的是:老人早已立下遺囑,把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阜陽120名志願者志願捐獻遺體7月1日,太和縣文廟廣場人頭攢動,120名志願者辦理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申請,並籤下承諾書,規模創安徽省之最。據了解,這是由太和縣委宣傳部、紅十字會、文明辦和苗為民愛心社等單位和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受到各界群眾積極支持。
  • 人間大愛!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人間大愛!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2020-11-20 23:05:10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長趙連翠的家中,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莒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上門為志願者辦理登記。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在今年兩會通過的《民法典》中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做出明確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其捐獻。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前款規定同意捐獻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訂立遺囑。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袁州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
    生命因短暫而珍貴,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重來,而器官捐獻,則是生命在大愛中延續。截至今天,袁州區紅十字會已參與兩例器官捐獻儀式,在場全體人員向捐獻者及家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們的無私奉獻,讓大愛長留人間。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據了解,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是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是繼無償獻血、遺體捐獻和造血幹細胞捐獻之後,中國紅十字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有關規定,依法參與推動的又一項與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工作
  • 「遺體捐獻」是生命至高價值的最美詮釋
    面對死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容赴死,而且打破傳統世俗觀念,用最後的奉獻點綴著世界,他們就是遺體捐獻志願者,白志強就是其中的一位。2008年7月17日,白志強填寫了遺體捐獻志願書。如今,依照老人生前的遺願,他的遺體被無償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以另一種形式延續著生命的價值,平凡的生命演繹出動人的樂章。
  •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月13日消息:對吳練招而言,1月11日,註定是個悲傷難忘的日子,在簡單的告別儀式後,她克服心中的萬般不舍完成丈夫遺願,無償捐獻其器官,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希望。
  • 遺體捐獻反悔撤回達六成 擔憂無償捐獻用作牟利
    然而,記者從廣東省和江門紅十字會等處獲悉,除深圳表現不俗外,其他地市在遺體捐獻工作上依然進展「艱難」,截至今年4月,江門共有5名志願者完成遺體器官捐獻,但從2008年後,新增捐獻量則為「0」,而在其他地市,包括醫學院等科研機構同樣出現「無米」的尷尬。  來自江門市紅十字會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目前內地遺體器官捐獻嚴重滯後,每百萬名內地居民中,器官捐獻者僅有0.03名。
  • 大愛!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捐獻器官
    最近,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又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13人組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承諾去世後自願無償捐獻器官挽救其他患者。隊長邱華說,其實捐獻器官的想法,她藏在心裡十幾年了,前幾天做完義工後恰好路過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當時我就想這麼巧,那我就走進去吧,做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決定,我就填寫了志願表,也拿到了捐贈證書。」
  •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亟待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對於挽救垂危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促進社會文明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此項工作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熱切期盼,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全國人大代表、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同時也是紅十字志願者,她在今年的代表提案中說,2013年《江西省遺體捐獻條例》頒布施行,成為全國第一批出臺專門的地方性捐獻條例的省份,條例施行6年來,江西省對捐獻事業的社會知曉率、認同率、參與率明顯增強,自願無償捐獻人數呈幾何倍數增長,已由立法前每年全省遺體器官捐獻不足50例,猛增到2019年的249例,其中器官捐獻200例,共捐獻大器官585
  •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6-17 17:26 來源
  •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遺體
    陳琦媽媽籤署角膜遺體捐獻志願書。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楊麗紅)「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
  • 日照莒縣:一家三口同時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申請表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1月10日,家住日照市莒縣庫山鄉萬家山村的萬克選在山東省遺體(角膜)捐獻申請登記表上籤上了名字,同日籤署遺體捐獻志願書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兒子,一家三口同時籤訂捐獻遺體的大愛義舉讓人敬佩。
  •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
  • 青島這家醫院24人籤訂遺體捐獻書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圈引發愛心接力——湖南工程職院6名在校學生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但他沒想到的是,此舉在微信朋友圈引發了「蝴蝶效應」——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又有6名學生進行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一次分享,引發眾議陳皓欣是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一名大二學生。第二名接力者是陳皓欣同專業的同學劉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陳皓欣的動態,很感動。」4月27日晚,劉可在線聯繫校團委老師,表達了想進行遺體器官捐獻登記的意願。「登記器官捐獻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希望她不是一時興起,要她認真思考一晚再做決定。」校紅十字專幹朱雅琪是一名資深志願者。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