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接力!青島這家醫院24人籤訂遺體捐獻書

2020-11-30 齊魯網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十字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了《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感動!戰疫先鋒重新詮釋生命的意義

青島市市立醫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介紹發起本次活動的初衷時說:「由於急診工作的特殊性質,每天都能見到太多的生離死別,有時感覺生命特別脆弱,可是,當我經歷過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52個日日夜夜,體會過治癒的武漢病患千裡來青感謝救命之恩的感動後,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知。」

位蘭玲說,去年我院泌尿外科中心的12位醫護人員籤訂《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時,她就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但是當時還沒有下定決心,經過抗疫的洗禮,她回青後便義無反顧的去紅十字會籤訂了遺體捐獻志願書,自願在逝世後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能讓更多生命得以延續,賦予生命更多的意義。

升華!成立「急診生命+」志願者服務隊為生命接力

另位蘭玲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個人舉動不僅得到了同事們的廣泛認可,還引發了大家激烈的討論,很多醫護人員都表示想要加入到遺體捐獻的隊伍中。於是,由30多名急診醫護人員組成的「急診生命+」志願者服務隊應運而生,他們中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22歲,他們以志願者的身份宣傳「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和「大愛奉獻、生命永續」的人體器官捐獻理念。

22歲的毛孟孟,是參與本次捐獻遺體籤約的志願者中年齡最小的,今年8月剛剛參加護理工作。她表示: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遺體捐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能將自己遺體捐獻,延續更多的生命,讓更多的家庭重獲幸福,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醫生團隊中最年輕的醫生丁兆東是標準的90後,他說上醫學院的時候就萌生了捐獻遺體的想法,在急診工作後,每當看到年輕的生命逝去就會很痛心,於是在位護士長的感召下堅定了自己捐獻遺體的信念,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呼籲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的隊伍,讓愛傳遞。

在活動現場,志願團隊中的「夫妻檔」——市立醫院東院急診護士長王淑娟和她的丈夫青島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長王君業共同填寫了捐獻申請表。王淑娟說,回家和家人商量這件事時,心中有些忐忑,沒想到不僅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丈夫王君業更是沒有絲毫猶豫,表示要一起捐贈。王君業說:「我們夫妻倆都是醫務工作者,又都是急救專業,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加深刻,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增強社會大眾對遺體捐獻的理解和支持,讓生命挽救生命。」

傳承!器官捐獻是大愛的傳遞

據悉,截至2020年11月4日,青島市累計實現器官捐獻1440例,角膜捐獻920例,遺體捐獻936例。我院42歲的護士姜蕾、89歲的離休幹部王俊生和80歲的高鳳娟老師都是其中的捐獻者。

器官捐獻,對急需移植器官的患者來說,是重生的希望;對器官捐獻者及其家屬來說,是寄託哀思,是生命的延續;對社會來說,展現的是人間大愛和人性光輝。

在活動現場,我們看到去年「把自己捐給病人」的市立醫院泌尿外科中心的部分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一起向過往市民大力宣傳和普及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等知識,接受市民們的諮詢。

「器官移植是目前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一個逝去的生命換來多個家庭的重生,同道們的這種醫者大愛令人敬佩。」泌尿外科中心主任侯四川表示,器官捐獻之路還很漫長,我國器官捐獻資源仍十分緊缺,需求缺口巨大,絕大多數患者在痛苦等待中絕望地離世。因此,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獻、遺體捐獻,參與到這份奉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崇高事業中,讓生命充滿的希望。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為生命接力!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
  • 「捐」出自己 為愛續航: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自願、無償、身後事」    「遺體捐獻,是一件自願、無償的身後事,要從保護生命的角度出發。」青島市紅十字會捐獻辦公室處長張少芹說。    遺體捐獻必須是本人自願並要聲明無償捐獻,同時,必須要徵得其家人(直系親屬)的同意。
  • 捐角膜和遺體 「希望重見光明的人替我看未來」
    長城網邢臺9月7日電(助理記者 劉楊)今年49歲的杜俊壽身患重症,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經慎重考慮,他決定在身後捐獻出眼角膜和遺體,為社會做最後的貢獻。昨日,記者走進邢臺市第一醫院病房對他進行了採訪。
  • 遺體被人錯領,火化完才知道燒錯了人,反正都要燒,家屬為何接受不了?
    親人離世本就讓人傷心, 可如果親人離開之後, 自己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就更加令人傷心難過了。
  • 曾經是戰士,如今是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謝謝你,"志友"!
    "志友",是對"紅十字會捐獻遺體器官志願者"的尊稱。南京"志友"協會,成立於1996年,今天(10.18)是該協會成立24周年,在這樣特殊的日子裡,南京市紅十字會邀請了7位特殊的"志友",這些最可愛的人已過古稀之年,但仍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大家詮釋著大愛與奉獻。
  • 日照莒縣:一家三口同時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申請表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1月10日,家住日照市莒縣庫山鄉萬家山村的萬克選在山東省遺體(角膜)捐獻申請登記表上籤上了名字,同日籤署遺體捐獻志願書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兒子,一家三口同時籤訂捐獻遺體的大愛義舉讓人敬佩。
  • 讓生命更有意義 嘉興夫妻同籤遺體捐獻協議傳遞愛心
    「人在活著的時候,理應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並且為公益事業多做貢獻,而在死後,也應為社會出一份力,這才算沒白活!」日前,在某慈善機構組織的一場公益活動上,就有一對夫妻道出了這樣的感慨,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夫妻倆都是遺體捐獻志願者。  據介紹,這位女性遺體捐獻志願者名叫桂曉梅,今年44歲,目前是建設街道黨政辦主任。
  • 柳園鎮馬村馬欣順成為臨漳縣捐獻遺體第一人
    他是臨漳縣柳園鎮馬村村民,是臨漳第一位遺體捐獻者。現年42歲的馬欣順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婚後,和妻子育有一女孩。不久,他因身體不適入院,被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由於家庭並不富裕,高額的治療費用很快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最終還是沒能治好,導致下半身癱瘓,可禍不單行,妻子也帶女兒離他而去,厄運就像魔咒一樣,無情地糾纏住了這個苦難的家庭。
  •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原標題: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
  • 醫學院學生解剖課前為遺體默哀 曾有人難忍退學
    學生們在向遺體捐獻者默哀致敬有的人認為,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可在醫學院實驗室裡,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選擇用自己的遺體作為教學研究的工具,以這種方式繼續「生存」——「無語良師」就是醫學院學生對這些解剖教學用遺體的尊稱
  • 紀念那些為救助他人沒有墓碑的遺體捐獻者(圖)
    在生命終結時,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為自己的人生謝幕,他們用自己的軀體架起了通往醫學殿堂的橋梁,無言地為社會和人類作出了最後的奉獻,甚至沒有留下骨灰和墓碑。他們,就是那些遺體捐獻者,他們是高尚的人,他們的行為是英雄的行為,他們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英雄。我們不可能人人成為英雄,但我們至少應該在這特殊的日子裡,對這個英雄群體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 千裡生命接力!凍存1年9個月後 四川女嬰臍帶血挽救河北13歲女孩生命
    1月14日下午,在四川南充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工作人員羅立黎將一面錦旗送到科室主任譚小勇手中。這源於一次相隔千裡的生命接力。1周前,河北13歲女孩恆恆(化名)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 讓愛的接力棒繼續傳遞 濰坊50歲大姨籤下遺體捐獻書
    近日,濰城區軍埠口綜合項目區王家文莊村50歲的陳金霞在濰城區紅十字會自願籤訂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表》。她這一勇敢大愛的決定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家中突遇變故 多虧好心人奉獻愛心說起陳金霞,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提起她的侄子趙興智,很多熱心公益的市民會有印象。2008年5月份的一天,趙興智的父母在去壽光辦事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
  • 萍鄉建設生命之花紀念園 將給遺體器官捐獻者一個溫暖的"家"
    市政府副市長、市紅十字會會長崔傳鵬出席並講話,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柳小波主持,市政協社會法制港澳臺僑為主任、市紅十字會監事長邵滬權,市委宣傳部副縣級幹部肖釗勤,市衛健委愛衛辦專職副主任童豔,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專職副監事長李悅,以及市人民醫院、萍鄉人文公園發展有限公司、萍鄉蓮絲信使、萍鄉捐友會志願者代表等70餘人參加。
  • 最新全國醫院排行榜發布!青島這家醫院上榜,建議收藏……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榜上有名作為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標杆之一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在11月14日揭榜>山東共4家醫院上榜: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在這份榜單上,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繼續名列排行榜前三甲。
  • 廣州規定家人不能阻礙遺體捐獻 國外如何破解悔捐
    新辦法則明確遺體捐獻事宜,應該是我的身體我做主。這在客觀上或許可以增加廣州遺體捐獻的數量。不過,這是不是唯一的辦法呢?國外是怎麼做的呢?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美國的遺體捐獻總數名列世界前茅,美國人做遺體捐獻的決定有沒有家人的參與呢?曾在美國留學的李瑒介紹了美國遺體捐獻的具體實施步驟。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從去年填寫志願表開始,裴風岐原本和諧的家庭就起了「波瀾」,孩子們的反對,讓他和老伴袁桂芳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