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2020-12-01 齊魯網青島頻道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全市首支「急診生命+」志願者服務隊。

首個「急診生命+」服務隊

活動儀式上,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介紹了發起本次活動的初衷:「由於急診工作的特殊性質,每天見到太多的生離死別,有時感覺生命特別脆弱,當我經歷過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52個日日夜夜,體會過治癒的武漢病患千裡來青感謝救命之恩的感動後,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知……」位蘭玲說,去年市立醫院泌尿外科中心的12位醫護人員籤訂《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時,她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但當時還沒下定決心。經過抗疫洗禮,她回青後義無反顧去紅十字會籤訂了遺體捐獻志願書,自願在逝世後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能讓更多生命得以延續,賦予生命更多的意義。

很多醫護人員都表示想要加入到遺體捐獻的隊伍中。於是,由急診醫護人員組成的「急診生命+」志願者服務隊應運而生,這也是全市首個由急診科醫生組建的志願者服務隊。他們中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22歲,將以志願者的身份宣傳「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和「大愛奉獻、生命永續」的人體器官捐獻理念。

夫妻檔王淑娟和王君業。

夫妻檔上陣為生命接力

22歲的毛次捐獻遺體籤約的志願者中年齡最小的,今年8月剛剛參加護理工作。她表示: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遺體捐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能將自己遺體捐獻,延續更多的生命,讓更多的家庭重獲幸福,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志願團隊中還有一對夫妻檔——市立醫院東院急診護士長王淑娟和她的丈夫青島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長王君業共同填寫了捐獻申請表。王淑娟說,回家和家人商量這件事時,心中有些忐忑,沒想到不僅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丈夫王君業更是沒有絲毫猶豫,表示要一起捐贈。王君業說:「我們夫妻倆都是醫務工作者,又是急救專業,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加深刻,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生命挽救生命。」

醫護人員籤約。

器官捐獻是大愛的傳遞

截至2020年11月4日,青島市累計實現器官捐獻1440例,角膜捐獻920例,遺體捐獻936例。器官捐獻之路還很漫長,我國器官捐獻資源仍十分緊缺,需求缺口巨大,絕大多數患者在痛苦等待中絕望地離世。因此,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獻、遺體捐獻,參與到這份奉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崇高事業中,讓生命充滿希望。(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于波 通訊員 張瑄 攝影 戴毅)

[責任編輯:楊凡、張煥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捐」出自己 為愛續航: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原標題: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我是一名黨員,就想著去世以後,能再為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市民申請遺體捐獻須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登記表可在就近紅十字會領取或網上下載,一式兩份,由市民本人和市紅會分別保管。    生前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自然人死亡後,若其生前並未有明確表示拒絕捐獻遺體,其近親屬可以持本人以及死者身份證件辦理遺體捐獻手續。    自1982年青島遺體捐獻首倡者沈福鵬自願捐獻遺體後,青島遺體捐獻和器官移植事業逐步發展。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俗話說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在合肥有這樣一個家庭,兩位老人在9年前就一同申請捐獻遺體。今年4月5日,老太太去世後,兩位老人的遺體按照9年前的承諾,先後被捐贈給醫學機構作科研、教學之用。老人的兒子也表示將要申請志願捐獻遺體。父母先後離世 遺體依約捐獻「母親雖然去世幾天了,但是家裡還有很多後事需要處理。」4月10日上午,記者見到張鷹時,他略顯疲憊。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7月1日,李飛向單位請假,到活動現場填寫了志願捐獻申請登記表,並鄭重地在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上籤下自己的姓名。「幾十名黨員作為首批代表在承諾書上簽字,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太和縣委常委、副縣長海治國告訴潁州晚報記者。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1.遺體和器官捐獻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答:目前國家尚未出臺全國統一的遺體和器官捐獻法律法規。2005年9月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福建省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規範我省的遺體和器官捐獻工作。目前,實施有關遺體捐獻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的有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深圳、青島、寧波等城市。  2. 遺體和器官捐獻的決定權是誰?
  •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而關於公民捐獻遺體是否需經過子女同意則無處參考。   至今,已有10多個省、市制定了法律性文件,對遺體捐獻的制度化、規範化進行了嘗試,其中關於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有不同的規定。上海市2001年頒布的《上海市遺體捐獻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規定遺體捐獻的地方性法規,該法規未規定遺體捐獻必須經過近親屬的同意,而是規定了由遺體捐獻申請人從直系親屬或其他人中確定執行人,由執行人幫助申請人去世後辦理遺體捐獻事宜。   福建、山東、江西、重慶等地的遺體捐獻條例與上海市的規定類似。
  • 殘障小夥申請捐獻遺體 「證明殘疾人可為社會做貢獻」
    原標題:身殘志堅 申請捐獻遺體夢想終實現「每個人都有夢想,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百年之後能把我的遺體器官捐獻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回報社會,我要證明殘疾人也可以為社會做貢獻」。這位說話不太利索,手腳不聽使喚的人叫吳五四,今年37歲,家住宣州區向陽鎮魯溪村。
  •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
  • 【城事】呼和浩特兩人捐獻遺體 老少先後離世
    呼市遺體捐獻的倡導者、發起人張普照如是說。據了解,1986年至今,呼和浩特市共有367位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目前已有34位志願者實現了無償捐獻,謝建周和王瑄瑄就是其中兩位志願者。82歲謝建周完成遺願2月26日9時許,82歲的謝建周辭世,老人的遺願是遺體捐獻。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
  • 年輕時為國灑熱血,百年後獻遺體!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並得到一個...
    和往常不同的是,聚會多了一個活動:辦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手續。 經重慶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園(璧山西郊福壽園)進行協商後,向老人們承諾,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15日當天,當場填寫捐獻登記表的有8名老兵,更多是將捐獻登記錶帶回家,他們說,爭取說服家人支持捐獻,鼓勵更多的人都來捐。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90後美女大學生申請捐獻器官 努力說服父母(圖)
    美女大學生梁蕊在遺體組織登記表上簽字 圖由受訪者提供  近五年,南充 796 人登記捐獻器官、眼角膜、遺體  5月8日,是第69個世界紅十字日,據南充市紅十字會統計數據,從2010年至今,南充市已累計辦理遺體捐獻登記235人、器官捐獻登記 218 人、眼角膜捐獻登記 343 人,成功實現遺體捐獻25例、器官捐獻 7 例、眼角膜捐獻 27例。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從去年填寫志願表開始,裴風岐原本和諧的家庭就起了「波瀾」,孩子們的反對,讓他和老伴袁桂芳始料未及。
  • 一對母女同時登記捐獻遺體 遺體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近期,泉州網報導了市民無私捐獻遺體或登記成為捐獻器官遺體志願者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昨日上午,村務工作者洪如萍主動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辦理登記器官捐獻。而在9月4日,市民黃女士與女兒也一同到南安市紅十字會填寫了《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並完成了網上遺體捐獻志願登記。她們是南安市今年線下登記捐獻器官或遺體的第13位、14位、15位志願者。
  • 遺體和器官捐獻人 有權變更或撤銷相關登記
    經過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和市人大立法機構幾番論證,修改後的《條例(徵求意見稿)》明確,相關捐獻工作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登記器官捐獻後捐獻人有權變更或撤銷登記;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遺體、器官的自然人身故後,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以書面文件一致同意後才可代申請捐獻。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據悉,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20 年10月20日,全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活動現場播放器官捐獻公益片《一個人的球隊》和《生命之花》,志願者通過發放宣傳材料、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有獎知識競答、表演文藝節目等形式,向現場群眾大力宣傳和普及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捐獻等知識。包頭市紅十字會、包鋼醫院、包頭市朝聚眼科醫院、包頭市紅十字雲龍骨科醫院為居民開展義診諮詢、解答器官捐獻相關知識,指導志願者填寫捐獻登記表。
  •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原標題: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
  • 青島這家醫院24人籤訂遺體捐獻書
    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十字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了《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感動!位蘭玲說,去年我院泌尿外科中心的12位醫護人員籤訂《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時,她就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但是當時還沒有下定決心,經過抗疫的洗禮,她回青後便義無反顧的去紅十字會籤訂了遺體捐獻志願書,自願在逝世後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能讓更多生命得以延續,賦予生命更多的意義。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