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小夥申請捐獻遺體 「證明殘疾人可為社會做貢獻」

2020-12-01 鳳凰安徽站

原標題:身殘志堅 申請捐獻遺體夢想終實現

「每個人都有夢想,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百年之後能把我的遺體器官捐獻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回報社會,我要證明殘疾人也可以為社會做貢獻」。這位說話不太利索,手腳不聽使喚的人叫吳五四,今年37歲,家住宣州區向陽鎮魯溪村。他說他一直想做公益事業,但礙於身體殘疾,只有通過捐獻遺體,來實現他的「中國夢」。

然而,好事多磨。吳四五的這個樸實願望到最終登記確定歷時了三個月之久。據悉,吳五四在很久之前就有志願捐獻遺體的想法,在看到電視臺播放涇縣村民鮑冬香一家四口同時辦理遺體捐獻登記的報導後,他立即作出了志願捐獻遺體的決定。但他不知道辦理的具體辦法,也不知道找哪個部門,並撥打了宣城廣播電臺「百姓熱線」欄目電話諮詢,「百姓熱線」將這個信息轉告了市紅十字會。得知吳五四行動不便,10月24日,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攜帶《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來到距市區20餘公裡的吳五四家中,為他辦理登記手續。但當工作人員詢問吳五四家人是否同意其決定時,吳五四的妻子及母親表示事先不知此事,一時還無法接受,需要考慮一段時間。

一個多星期過後,吳五四來電告知,通過充分的溝通,他的家人已經同意了他的決定。11月4日,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再次來到他的家中,為其辦理了登記手續。當吳五四用並不利索的手一筆一划的籤下自己的名字後,他笑得是那樣的開心,那樣的滿足,這一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在現場為吳五四拍攝了照片後,市紅十字會將《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寄至省紅十字會遺體捐獻接收站登記備案。

12月8日,市紅會工作人員帶著經遺體捐獻接收站登記蓋章過的志願登記表及榮譽證書,第三次來到吳五四的家中。當吳五四親手捧著工作人員遞過的證書和鮮花,得知他的願望終於實現時,他顯得十分的滿足和激動,臉上蕩漾著燦爛的笑容。他說,他事前還與另一位殘疾人說好了,當他辦妥了捐獻手續後,就立即轉告,一是及時分享他的喜悅,二是好讓那位雖然身體殘疾但也堅定捐獻遺體的人辦理志願登記,隨即並打通了手機。

吳五四對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隨行電視臺記者說,他接下來他還想創辦殘疾人志願者協會,想呼籲更多的人加入遺體捐獻的行列,聯繫殘聯協助支持他們殘疾人找一份福利工作,他不想成為社會的累贅,他要自食其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雖然他的話斷斷續續,但字字情真意切,句句感人肺腑。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吳五四身體有殘疾,但捐獻遺體的志願非常堅定,他這種「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非常高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和具體的體現,應該值得大家敬佩和稱讚。同時,也希望吳五四的事例能影響更多的人,從而推動我市遺體器官捐獻愛心事業的不斷發展。

相關焦點

  •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06-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在合肥有這樣一個家庭,兩位老人在9年前就一同申請捐獻遺體。今年4月5日,老太太去世後,兩位老人的遺體按照9年前的承諾,先後被捐贈給醫學機構作科研、教學之用。老人的兒子也表示將要申請志願捐獻遺體。父母先後離世 遺體依約捐獻「母親雖然去世幾天了,但是家裡還有很多後事需要處理。」4月10日上午,記者見到張鷹時,他略顯疲憊。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遺體捐獻必須是本人自願並要聲明無償捐獻,同時,必須要徵得其家人(直系親屬)的同意。市民申請遺體捐獻須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登記表可在就近紅十字會領取或網上下載,一式兩份,由市民本人和市紅會分別保管。    生前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自然人死亡後,若其生前並未有明確表示拒絕捐獻遺體,其近親屬可以持本人以及死者身份證件辦理遺體捐獻手續。
  • 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社會做點貢獻……」11月27日,在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和志願書上簽字蓋章後,楊海成這樣告訴記者。即將過去的2020年對他來說,經歷疫情後更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也完成了百年後捐獻遺體的心願。  61歲的楊海成是舞陽縣蓮花鎮拐子王村人,有一兒一女,均已成家立業。如今,子女在外打拼,他和老伴在家照顧兩個孫子。11月27日,在市紅十字會為楊海成舉行的申請志願捐獻遺體登記儀式上,記者見到了楊海成。雖說楊海成已經61歲,但從精神面貌和身體狀況上看,大家都覺得他也就五十來歲。
  • 蕪湖重情義丈夫和她一起申請遺體捐獻
    原標題:重情義丈夫和她一起申請遺體捐獻 朱行江是蕪湖紅星社區居民,十多年來呵護高位截癱的愛妻,從不怨天尤人。朱行江一家人的自強不息、樂觀友善也感動了許多人。近年來朱行江及家人榮獲了蕪湖市道德模範、蕪湖市五一勞動獎章、蕪湖市十大最美家庭等稱號。
  • 79歲老黨員劉家成圓生前夙願:捐獻遺體,做最後一次貢獻
    在他去世後,兒女遵從父親生前意願: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為國家貢獻最後一份力量。而2020年7月30日,一紙遺體(角膜)捐獻榮譽證書成為他為社會做的最後一次貢獻。看著父親的日記和一摞摞榮譽證書,劉東荔感慨萬千:「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父親經常去外地出差,一走就是很久。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的身影總是忙碌的。從未聽父親講過牢騷話,什麼時候都把公事看得比家事重要,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少顧得上家,家裡的事幾乎都甩給了母親。」
  •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2020-11-20 23:05:10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長趙連翠的家中,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莒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上門為志願者辦理登記。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
  • 老人申請捐獻遺體成功給自己辦葬禮 鄰居愕然
    就在上個月,他剛剛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郎恩惠說,他想在活著的時候看看自己去世時的場面。  設靈堂擺遺像他給自己辦葬禮  鞭炮聲,伴著嗩吶,吹吹打打。昨日11時許,走近瀋陽市蘇家屯區林盛堡鎮,遠遠就能聽得到樂聲悲涼。  記者在一個小區的院裡,看到了靈堂和正在賣力演奏的樂隊。
  •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原標題: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
  • 為生命接力!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
  • 年輕時為國灑熱血,百年後獻遺體!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並得到一個...
    和往常不同的是,聚會多了一個活動:辦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手續。他說,年輕的時候為祖國灑熱血,無比光榮。現在年紀大了,其他的事情做不了,唯有以後將遺體和器官捐獻給國家,為醫學研究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經重慶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園(璧山西郊福壽園)進行協商後,向老人們承諾,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15日當天,當場填寫捐獻登記表的有8名老兵,更多是將捐獻登記錶帶回家,他們說,爭取說服家人支持捐獻,鼓勵更多的人都來捐。
  • 紀念那些為救助他人沒有墓碑的遺體捐獻者(圖)
    ,他和我母親為了實現死後遺體能為殘疾人替換活體零件的心願,竟然特意在為殘疾人捐獻遺體的倡議書上給我寫了一段留言,叮囑我一定確保他們去世後能把遺體捐獻出去,讓我做他們的法律代理人,如果我們兄弟姊妹誰不執行父母的遺願,就讓我通過法律手段「強制執行」。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答:遺體和器官捐獻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公民都可決定自己是否捐獻遺體和器官。在特殊的情況下,監護人也可為被監護人辦理捐獻遺體和器官。因此,儘可能取得直系親屬(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同意,報名登記者以後才會順利實施捐獻。  3.如何報名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
  • 遺體捐獻反悔撤回達六成 擔憂無償捐獻用作牟利
    相關人士稱,在申請捐獻的人員中,因反悔撤回捐獻的約佔六成。  到底是什麼制約了遺體器官捐獻?傳統觀念、迷信思想,還是商業擔憂?  患病的梁永權引起了社會對他的關注,曾經就讀的中學、大學,還有家鄉的幼兒園、慈善機構紛紛為他救治捐款。然而,一切都沒有辦法換回梁永權年輕的生命,這個大學生在得知自己的病況後,提出了想捐獻遺體的遺願。  「談一次,我就哭一次。」梁永權的母親陳秀娥說,兒子說社會對他的愛太多了,可他已經沒有什麼能留給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遺體捐出來供科研使用。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社會各界的愛心我們無以回報。」7月1日,代守建趕到活動現場,填寫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申請登記表,準備百年之後捐獻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太和縣城關鎮椿櫻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海文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與苗為民愛心社的志願者們接觸。在他們的宣傳和感召下,當天也來到現場,填寫了登記表,籤下承諾書。「消息發出10多天,志願報名者已達120人。」
  •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一對母女同時登記捐獻遺體 遺體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近期,泉州網報導了市民無私捐獻遺體或登記成為捐獻器官遺體志願者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昨日上午,村務工作者洪如萍主動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辦理登記器官捐獻。而在9月4日,市民黃女士與女兒也一同到南安市紅十字會填寫了《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並完成了網上遺體捐獻志願登記。她們是南安市今年線下登記捐獻器官或遺體的第13位、14位、15位志願者。
  • 後續|殘疾人劉洋籤署器官捐獻登記表
    龍頭新聞訊(記者 李丹 文/攝)17日,龍頭新聞報導了哈爾濱市48歲的殘疾人劉洋的故事。命運多舛的劉洋,父母相繼離世後孑然一身,在得到生活報青年志願者團隊幫扶後,決定離世後捐贈遺體、器官,回報好心人的幫助,將溫暖傳遞下去。
  • 太原今年實現2例遺體捐獻
    本報訊 (記者 劉霞)「2000年,我的母親籤了遺體捐獻協議,2005年實現了捐贈。受母親影響,2001年,我也籤了遺體捐獻協議,希望能為社會做點貢獻。」30日上午,在太原市首個「遺體捐獻紀念日」活動現場,62歲的捐獻志願者代表王天啟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