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殘疾人劉洋籤署器官捐獻登記表

2020-12-05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記者 李丹 文/攝)17日,龍頭新聞報導了哈爾濱市48歲的殘疾人劉洋的故事。命運多舛的劉洋,父母相繼離世後孑然一身,在得到生活報青年志願者團隊幫扶後,決定離世後捐贈遺體、器官,回報好心人的幫助,將溫暖傳遞下去。21日,劉洋在眾多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黑龍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談生活:有了志願者 黑暗裡也有光明

21日一早,生活報青年志願者團隊來到道外區團結鎮,接上劉洋後,驅車前往黑龍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一路上劉洋很激動,自從兩年多前眼盲後,除了搬家,這是第一次外出,「心裡挺激動的,感覺室外的空氣都是好的,在我的世界裡只有黑暗,感覺一直是一人前行,現在有了志願者,我覺得黑暗裡也有光明。」

記者注意到,劉洋今天穿了一件乾淨的牛仔裝,背上了心愛的小斜挎包,雖然眼睛看不見,臉上卻是一直帶著微笑,「就是想感受一下這個捐贈的氛圍,所以特意來到捐贈地點,感覺要完成一件大事,很自豪,很激動。」在多名志願者的攙扶下,劉洋走進捐贈辦公室,開始辦理捐贈手續。

談捐獻:自己做志願者的感覺很好

留下捐贈信息,登記捐贈意願,拿到《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證書》,劉洋反覆用粗糙的雙手摩挲著,嘴角上揚,「怎麼說呢,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也沒有什麼能夠留下的,在得到咱們志願者幫助後,我心裡是很踏實的,所以決定捐贈遺體、器官,覺得自己也能做一名志願者,感覺真的很好。」

生活報志願者團隊隊長田桂玲表示,在今後的生活中,還將一如既往地幫助劉洋,讓他的生活更舒心,「我們將定期服務,已經互留了電話,有事情可以做到立刻與我們溝通,希望我們的幫助讓劉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據了解,在籤署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後,劉洋成為器官捐贈的志願者,離世後會進行相關的捐贈,以幫助有需要的人恢復健康。

對此,龍頭新聞也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遼寧省器官捐獻志願者達2648人
    (資料圖)  8月25日,記者從省紅十字會獲悉,遼寧省器官捐獻工作從2010年開展至今,捐獻志願者已達到2648人,完成捐獻82例。  器官移植是被公認的治療器官衰竭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不但能夠給予病人重生及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而且成功率非常高,如腎臟移植患者一年的存活率高達90%。目前,我國每年器官基數手術僅有1萬例左右,器官捐獻還未受到百姓的廣泛認可。  「很多人對器官捐獻不是很了解,捐獻器官不等於放棄生命」,遼寧省紅十字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隊長楊東文介紹。
  • 殘障小夥申請捐獻遺體 「證明殘疾人可為社會做貢獻」
    原標題:身殘志堅 申請捐獻遺體夢想終實現「每個人都有夢想,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百年之後能把我的遺體器官捐獻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回報社會,我要證明殘疾人也可以為社會做貢獻」。這位說話不太利索,手腳不聽使喚的人叫吳五四,今年37歲,家住宣州區向陽鎮魯溪村。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登記捐獻器官
    11月16日,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13名成員,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這些成員中還包括此前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已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志願者的愛心人士。這則消息在央視新聞、華商報、搜狐網等眾多媒體報導後,在三秦大地引起關注和熱議,稱讚陝西這支優秀志願者團隊無私奉獻的志願者精神。
  •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為了人生更有意義
    >>生命因捐獻而美麗  得知許多患者在等待中去世  志願者抹起了眼淚  大家約好11月16日上午10時在西安市未央路上的陝西省紅十字會門口集合。大家到齊之後,邱華帶著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器官捐獻難 問題「卡」在哪兒?
    近日,市民田先生專程來到市紅十字會,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選擇用捐獻器官的方式延續生命。目前,像田先生這樣的志願者多嗎?我市器官捐獻的現狀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破解難題,還待「移風易俗」  市紅十字會秘書長鄭瑞生介紹,入土為安的傳統思想是影響器官捐獻的最大「瓶頸」。此外,不少市民對於器官捐獻缺乏全面了解。  遞交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的田先生說,當他向親人提出器官捐獻的想法時,遭到周圍人的反對,尤其是自己的孩子無法接受。
  • 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原標題: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我是一名黨員,就想著去世以後,能再為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此前,在中國要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需要到各省器官捐獻管理部門填表註冊,完成報名登記後會獲得器官捐獻志願卡。  今後,公眾可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登記報名捐獻器官,還可修改或撤銷器官捐獻志願。網站登記信息以及各級紅十字會接收的紙質志願登記信息均將進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管理系統資料庫。
  • 人體器官違規捐獻調查:封口費46萬 假捐獻真買賣?
    石子慧正在籤署「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受訪者供圖  石子慧籤署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如果家人願意捐獻(器官),國家會補助家屬20萬元。」  「這個錢讓我開始懷疑,之前了解捐獻器官是自願無償捐獻。」石祥林說。  而在楊素勳提供的有父親和妹妹籤名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裡,石祥林發現,表上既沒有單位,也沒有公章。  之後的一年多時間,石祥林開始就母親的器官捐獻問題四處反映。2019年4月,懷遠縣公安機關對此事立案調查。
  • 七十大壽這天 鄧先榮三代同堂 共當「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為奶奶進行人體器官捐獻登記上門服務,同時送來了生日蛋糕和祝福。鄧先榮在工作者的幫助下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上鄭重籤名並完成了上網籤約,拿著《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鄧奶奶激動地說,「這是我給自己70歲生日最好的禮物,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
  • 七十大壽這天 衡陽市民鄧先榮四代同堂 共當「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為奶奶進行人體器官捐獻登記上門服務,同時送來了生日蛋糕和祝福。鄧先榮在工作者的幫助下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上鄭重籤名並完成了上網籤約,拿著《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鄧奶奶激動地說,「這是我給自己70歲生日最好的禮物,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
  • 長興90後殘疾小夥用鼻尖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
    2018-12-14 07:1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高馳弘 長興報導組 張澤民 任倩近日,長興李家巷石泉村「90後」小夥沈春輝,鄭重地用鼻尖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按下」保存按鈕,40秒後成功提交,成為我國第244505
  • 人體器官捐獻 用另一種方式活著
    活動現場,羅女士完成了器官捐獻登記。她表示,自己重獲新生後,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健康,選擇加入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正是希望將愛傳遞下去。  「從2014年到現在,貴州省參加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的人數有2000多人,全省實現器官捐贈是126例。今年已經實現66例器官捐贈。」貴州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鄧慧說,儘管如此,捐獻器官數量同需要器官移植治療的患者數量相比仍存在著巨大差距。
  •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首個「急診生命+」服務隊活動儀式上,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介紹了發起本次活動的初衷:「由於急診工作的特殊性質,每天見到太多的生離死別,有時感覺生命特別脆弱,當我經歷過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52個日日夜夜,體會過治癒的武漢病患千裡來青感謝救命之恩的感動後,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知……」位蘭玲說,去年市立醫院泌尿外科中心的12位醫護人員籤訂《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袁州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
    器官捐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和延續生命的另一種方式,捐獻志願者的善舉給等待的病患架起生命之橋,築起生命之路,重獲生的力量,使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我們呼籲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捐獻行列中來,讓生命「接力」前行。關於人體器官捐獻知識,你了解多少?1.什麼是器官捐獻?
  •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主題宣傳活動舉行
    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馬衛東 文/圖)為紀念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倡導「器官捐獻,讓生命永續」理念,凝聚更多愛心力量參與到遺體器官捐獻公益事業中,11月22日上午,市紅十字會聯合銅官區幸福社區、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銅陵愛爾眼科醫院、銅陵渡江口腔醫院、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等單位在石城廣場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主題宣傳活動
  • 紅十字會:捐獻器官有條件 惡性腫瘤患者不能捐
    華商網訊 (記者 原登榮) 近日,西安戶縣一31歲男子劉文濤因患多發性淋巴瘤,欲求捐獻器官換得生前治療。但因腫瘤患者臟器不能捐獻,被告知只能捐獻自己的遺體。記者採訪了解到,患有惡性腫瘤、傳染病、愛滋病等症狀的捐獻者,是不能夠捐獻器官的,心臟、肝臟、眼角膜等器官也有各自的捐獻要求。同時,家屬要了解捐獻程序,以免失去捐獻時機。
  • 自治區人民醫院開展「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活動
    自治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向器官捐獻者獻花。自治區人民醫院供圖 志願者了解捐獻流程,並呼籲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自治區人民醫院供圖自治區人民醫院護士自願登記捐獻器官。自治區人民醫院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1日訊(通訊員 吳欣然 冉果)為讓更多的人了解器官移植、支持器官捐獻,推動廣西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發展,6月11日,自治區人民醫院積極響應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號召,圍繞「生命是一首歌」主題,在南寧開展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線上音樂節、網絡宣傳等公眾宣傳教育活動。
  • 19歲男孩籤署器官捐獻協議兩周便去世,死後他的器官救了7個人
    捐獻器官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誰都不想自己的身體缺失一部分,就算死也要完完整整地死去。但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希望去世後能把器官捐獻出去救更多的人。就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男孩,因病去世後,通過器官捐獻救7個人。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7月1日,李飛向單位請假,到活動現場填寫了志願捐獻申請登記表,並鄭重地在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上籤下自己的姓名。「幾十名黨員作為首批代表在承諾書上簽字,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太和縣委常委、副縣長海治國告訴潁州晚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