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申請捐獻遺體成功給自己辦葬禮 鄰居愕然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昨日,在瀋陽蘇家屯區林盛堡鎮,有一場轟動性的葬禮。

  靈堂上擺著的遺像是一名60歲的老人,名叫郎恩惠,而操辦這場葬禮的人也正是郎恩惠。

  就在上個月,他剛剛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郎恩惠說,他想在活著的時候看看自己去世時的場面。

  設靈堂擺遺像他給自己辦葬禮

  鞭炮聲,伴著嗩吶,吹吹打打。昨日11時許,走近瀋陽市蘇家屯區林盛堡鎮,遠遠就能聽得到樂聲悲涼。

  記者在一個小區的院裡,看到了靈堂和正在賣力演奏的樂隊。靈堂的中央擺放著一副遺像,遺像前燒著紙,有賓客向這裡走來。

  「誰家的老人去世了?」有人聞聲而來,好奇地問道。

  「哪呀,人活著呢。」附近的李大爺笑著回答。

  李大爺忙向著靈堂方向一指,「你看,就是那個穿白衣服的。」

  李大爺手指的這位老者的確與遺像上的人十分相似,此時正端坐在靈堂一旁,笑容滿面。

  老人名叫郎恩惠,今年60歲。他說,他這是給自己辦了一場「活人葬禮」。可辦這場葬禮的隱情,郎恩惠只告知了親屬,沒有預先通知同村人。

  由於郎恩惠平日身體硬朗,人緣好,村裡的人乍一看到靈堂和遺像無不嚇了一跳,大呼可惜。直到看見活生生的郎恩惠笑容滿面地坐在那兒,又被嚇了一跳。

  「我的天哪,我都不知道該說節哀呢,還是恭喜呢!」村民陳女士了解情況後說。

  圍觀的徐先生笑著說:「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這麼整的。」

  兒子:燒紙時心裡有點忌諱

  郎恩惠身板挺拔,精神矍鑠,臉色赤紅光亮,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他形容說:「比小夥子都結實。」

  郎恩惠說,他多年來堅持每天4點鐘起床,繞著村子快步走5公裡路,「每頓飯都吃兩大碗。」

  而在這種狀況下,當他跟家裡人提出要給自己辦葬禮時,開始是有人反對的,而他的兒子和在國外的女兒都表示尊重父親的想法。

  「我老伴開始就不同意,說我這做法不合常理,會讓人笑話。」郎恩惠笑著說,如今葬禮上他看到親朋如約而至,自己非常高興。

  按照郎恩惠的要求,葬禮一切都要跟真的一樣。兒子郎福要跪在靈堂前對著父親的遺像燒紙,這讓郎福心裡有點忌諱,「但也能過得去,今天是父親節,本來就是想滿足父親的願望嘛,就都按照他的意思去做。」郎福說。

  葬禮上,前來的賓客有三四百人,光酒宴就準備了30桌。郎福說,這都是父親平日性格開朗,人緣特別好的緣故。

  提到父親通知親友自己要辦葬禮的情景,郎福說:「他就很直接地說,『我想在我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吹一把,你來不?』很多人開始都以為是玩笑呢,但解釋過以後也都願意尊重他。」

  -樂隊負責人

  開始有些顧慮 但老人堅持要哀樂

  郎恩惠的這種精神頭兒也感染了很多人。「老爺子是個心態特別好的人。」鄰居都稱,按老人意思辦了「活人葬禮」,他們希望日後看到的只是活人,沒有葬禮。

  「郎叔的子女也給了我很大啟發。作為兒女,的確要設法讓老人生前快樂。」林盛村一名參加葬禮的鄰居如是感嘆。

  而被請到現場的樂隊負責人楊東說,當他接到電話說有人要給活人辦葬禮時,他也很驚訝,「我做了20多年的殯葬服務,可能遼寧省這是第一份。」

  楊東說,他明白郎恩惠老人的意思後,被他的樂觀態度打動了,「我開始有些顧慮,要不要演奏哀樂,但是老人是堅持要哀樂的。」

  -對話郎恩惠

  「捐遺成功,借著高興勁兒就辦了」

  記者:您體格硬朗,怎麼想到給自己辦一場「葬禮」呢?

  郎恩惠(笑):就是想看看自己去世時候的場景。

  記者:可是很多人都不會願意看到這一天吧?

  郎恩惠:也是,反正我沒那麼多忌諱。我反倒是想看見親戚朋友、兒女在我靈前。

  記者:可不可以理解成,你是願意看到這個時刻的親朋情深,兒女孝順?

  郎恩惠:嗯,是有這層意思。

  記者:靈堂上有四個大字「美德永存」,這是您自己定的?

  郎恩惠:是。遺體捐獻證書上有這四個字,我就用上了。

  記者:您申請遺體捐獻了?

  郎恩惠:對,上個月申請的,我兒子幫我辦理的。

  提到遺體捐獻的事,郎恩惠侃侃而談,他說這是他畢生的願望。20多年前,國家剛剛實行遺體捐獻時,他就說要把自己捐了,為醫學研究做點貢獻。後來從新聞上了解到,我國遺體捐獻數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他就一直念叨著這事,直到上個月,郎恩惠正式要求兒子郎福趕緊把這事給辦了。

  記者:舉辦這場葬禮與遺體捐獻有關係嗎?

  郎恩惠:有,拿到證書那天我高興啊,就冒出這個想法了,想讓大夥都知道這事,跟我一塊高興。

  記者:您把這事看作是一種榮耀?

  郎恩惠(笑):是以這為榮,我覺得我死了以後也能有意義。但我舉辦葬禮也不是為了炫耀什麼,其實還有個原因,就是在籤署遺體捐獻協議的時候,出於科學上的考量,要求在人死亡後一小時內通知中國醫科大學,他們會很快來人把屍體拉走,所以兒女也沒機會給我辦葬禮,那不如趁著我在的時候辦了,我還能看到。

  記者:聽說您準備了30桌酒席。

  郎恩惠:是,其實我和兒女商量就想圖個熱鬧,白請大家一頓,但是很多親朋和同村的還是要給錢,我還怕他們誤會我的意思呢。

  記者:今天是父親節,您把葬禮選在今天是故意的?

  郎恩惠:跟兒子商量著定的,兒女都願意滿足我的意願,其實等於是把「白事」當「紅事」辦了。

  與記者對話時,郎恩惠的思維顯得很活躍,上至國家大事下到家長裡短,言無不盡。他說,人活一輩子,平凡了一輩子,如果死後能夠為國家做貢獻,為別人做點什麼,有什麼可猶豫呢?成功辦理遺體捐獻後,他就借著這股高興勁兒給自己辦了一場葬禮。

相關焦點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在合肥有這樣一個家庭,兩位老人在9年前就一同申請捐獻遺體。今年4月5日,老太太去世後,兩位老人的遺體按照9年前的承諾,先後被捐贈給醫學機構作科研、教學之用。老人的兒子也表示將要申請志願捐獻遺體。父母先後離世 遺體依約捐獻「母親雖然去世幾天了,但是家裡還有很多後事需要處理。」4月10日上午,記者見到張鷹時,他略顯疲憊。
  • 蕪湖重情義丈夫和她一起申請遺體捐獻
    原標題:重情義丈夫和她一起申請遺體捐獻 朱行江是蕪湖紅星社區居民,十多年來呵護高位截癱的愛妻,從不怨天尤人。朱行江一家人的自強不息、樂觀友善也感動了許多人。近年來朱行江及家人榮獲了蕪湖市道德模範、蕪湖市五一勞動獎章、蕪湖市十大最美家庭等稱號。
  •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尚無專門法律   石景山區法院 付天嬌   新聞報導,福州九旬老人慾捐遺體遭家人反對,老人自我遺體捐獻是否可以不取得子女的同意而自己做主呢《廣州市志願捐獻遺體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生前有意願捐獻遺體但未辦理申請登記手續、無書面意向、遺囑、委託的,本人臨終前或身故之後(包括在本市死亡的外地公民)可由其直系親屬代為辦理捐獻手續,但必須由所有直系親屬共同籤署同意捐獻其遺體的聲明書。」不過,該部分內容正準備修訂,修訂方案已在徵求意見中。
  • 饋贈生命最後禮物 鹽城市一位七旬老人離世捐獻遺體
    )老人劉鑑紹的遺體在亭湖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老人親人的見證下,被運往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用於醫學教學與研究。   7月23日下午,在辦理完遺體捐獻移交手續後,72歲的「三無」(指城鎮居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撫養人)老人劉鑑紹的遺體在亭湖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老人親人的見證下,被運往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用於醫學教學與研究。據悉,老人是我市第16例遺體捐獻者,亭湖區第2例捐獻者。
  • 老人慾去世後捐獻遺體 該如何辦理
    &nbsp&nbsp&nbsp&nbsp膠東在線消息 近日,網上民聲網友留言諮詢:沒有子女的老人想在去世後把遺體捐獻出來,請問需要什麼條件,如何申請,在哪個部門辦理手續?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截至今年5月份,太和縣已有133人成功辦理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手續,實現遺體(器官)捐獻10例,遺體(器官)捐獻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形成了獨特的「太和現象」。黨員率先籤下承諾書李飛家住太和縣城,幾天前突然收到網友發來的信息:太和縣有關部門及苗為民愛心社,預定於7月1日在太和縣文廟廣場舉辦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作為對苗為民老人的一種紀念。「我對苗為民老人十分敬佩。」李飛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效仿老人,捐獻自己的眼角膜。
  •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捐」出自己 為愛續航: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傳統思想都說『入土為安』,讓人改變這種想法不容易,」裴風岐說,原本他以為老人有這種想法的比較多,沒想到自己孩子也用這個理由來反駁。在他看來,火葬早已異於傳統的「入土為安」,與其燒成灰放進骨灰盒埋了,倒不如把遺體留給醫學院的孩子們學解剖,不僅能保護環境,還能培養好醫生。
  • 合肥一家養老院34位老人向安醫大提出捐獻遺體訴求
    合肥一家養老院34位老人向安醫大提出捐獻遺體訴求。他們說想為:安徽的醫學生培養作一點貢獻。在「孝老」成重陽節主題的當下,合肥的一些老人們卻用無私大愛奉獻社會。最近,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中心安徽醫科大學接受站接到合肥一家敬老院34位老人捐獻遺體的訴求,希望「為醫學生體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 捐獻遺體,是一種什麼感受?
    民政部門在向陽山革命公墓樹立了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和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每個志願者的名字都將刻在相應的紀念碑上。還好,親人要是想念自己了,還有個地方去放一束鮮花,或者對著自己的名字說一些什麼。回家後照著鏡子端詳自己,想像著某一天,這個身體終將變成遺體,突然想要對使用遺體的人說點什麼。我想說,請你們尊重這個遺體,這個遺體的脊椎很脆弱,搬運時請千萬小心,拜託拜託!
  • 生命「最後的饋贈」 向遺體捐獻者們致敬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殯葬觀念的移風易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去世後將器官、遺體捐獻出去,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幫助更多的人,延續生的希望。最近,南通和常州就有多位老人加入到遺體捐獻志願者的隊伍中。
  • 長沙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最後一條微信讓人淚目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她死而無憾,要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去得偉大!」今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 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城事】呼和浩特兩人捐獻遺體 老少先後離世
    呼市遺體捐獻的倡導者、發起人張普照如是說。據了解,1986年至今,呼和浩特市共有367位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目前已有34位志願者實現了無償捐獻,謝建周和王瑄瑄就是其中兩位志願者。82歲謝建周完成遺願2月26日9時許,82歲的謝建周辭世,老人的遺願是遺體捐獻。
  • 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社會做點貢獻……」11月27日,在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和志願書上簽字蓋章後,楊海成這樣告訴記者。入黨二十多年來,他在工作生活中處處按照先鋒模範的標準要求自己。  近年來,楊海成一直把自己的收入和兒女給他的零花錢攢起來,給身邊的困難戶送棉被、麵粉,給周邊留守兒童多的農村小學的孩子們買衣服、文具。  3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海成了解到國家的遺體捐獻政策。從此,他一心想在生命結束後捐獻自己的遺體。
  • 年輕時為國灑熱血,百年後獻遺體!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並得到一個...
    和往常不同的是,聚會多了一個活動:辦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手續。 經重慶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園(璧山西郊福壽園)進行協商後,向老人們承諾,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15日當天,當場填寫捐獻登記表的有8名老兵,更多是將捐獻登記錶帶回家,他們說,爭取說服家人支持捐獻,鼓勵更多的人都來捐。
  • 捐獻遺體角膜成為「大體良師」 長沙一女子離世前最後一條微信讓人...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希望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走得卻不平凡!」11月23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1.遺體和器官捐獻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答:目前國家尚未出臺全國統一的遺體和器官捐獻法律法規。2005年9月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福建省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規範我省的遺體和器官捐獻工作。目前,實施有關遺體捐獻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的有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深圳、青島、寧波等城市。  2. 遺體和器官捐獻的決定權是誰?
  • 殘障小夥申請捐獻遺體 「證明殘疾人可為社會做貢獻」
    原標題:身殘志堅 申請捐獻遺體夢想終實現「每個人都有夢想,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百年之後能把我的遺體器官捐獻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回報社會,我要證明殘疾人也可以為社會做貢獻」。這位說話不太利索,手腳不聽使喚的人叫吳五四,今年37歲,家住宣州區向陽鎮魯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