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原標題: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我是一名黨員,就想著去世以後,能再為
-
為生命接力!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8月24日,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辦張洪寨村,當天過70歲生日的劉碧霞和老伴李明波正在填寫角膜捐獻登記表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在合肥有這樣一個家庭,兩位老人在9年前就一同申請捐獻遺體。今年4月5日,老太太去世後,兩位老人的遺體按照9年前的承諾,先後被捐贈給醫學機構作科研、教學之用。老人的兒子也表示將要申請志願捐獻遺體。父母先後離世 遺體依約捐獻「母親雖然去世幾天了,但是家裡還有很多後事需要處理。」4月10日上午,記者見到張鷹時,他略顯疲憊。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市民申請遺體捐獻須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登記表可在就近紅十字會領取或網上下載,一式兩份,由市民本人和市紅會分別保管。 生前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自然人死亡後,若其生前並未有明確表示拒絕捐獻遺體,其近親屬可以持本人以及死者身份證件辦理遺體捐獻手續。 自1982年青島遺體捐獻首倡者沈福鵬自願捐獻遺體後,青島遺體捐獻和器官移植事業逐步發展。
-
年輕時為國灑熱血,百年後獻遺體!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並得到一個...
他說,年輕的時候為祖國灑熱血,無比光榮。現在年紀大了,其他的事情做不了,唯有以後將遺體和器官捐獻給國家,為醫學研究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經重慶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園(璧山西郊福壽園)進行協商後,向老人們承諾,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15日當天,當場填寫捐獻登記表的有8名老兵,更多是將捐獻登記錶帶回家,他們說,爭取說服家人支持捐獻,鼓勵更多的人都來捐。
-
讓愛傳遞 他是如何從受捐者成器官捐獻志願者
截至目前遼寧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8077人 已實現器官捐獻245例 讓愛傳遞 他是如何從受捐者成器官捐獻志願者 作者:徐月姣 2017-10-15受捐者代表張楠(右)講述親身經歷。記者徐月姣攝 截至目前,遼寧省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8077人,實現器官捐獻245例,成功挽救645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眼組織捐獻志願者登記4032人,實現眼組織捐獻235例,讓415名角膜病患者重見了光明。 昨日,2017遼寧省人體器官捐獻大型公益推廣活動啟動。
-
為生命接力!青島這家醫院24人籤訂遺體捐獻書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尚無專門法律 石景山區法院 付天嬌 新聞報導,福州九旬老人慾捐遺體遭家人反對,老人自我遺體捐獻是否可以不取得子女的同意而自己做主呢《廣州市志願捐獻遺體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生前有意願捐獻遺體但未辦理申請登記手續、無書面意向、遺囑、委託的,本人臨終前或身故之後(包括在本市死亡的外地公民)可由其直系親屬代為辦理捐獻手續,但必須由所有直系親屬共同籤署同意捐獻其遺體的聲明書。」不過,該部分內容正準備修訂,修訂方案已在徵求意見中。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在濟南,像他這樣的還有一群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遺體(角膜)捐獻志願者」。洞悉生命的意義,他們想用自己最後的光和熱,為他人延續生命。把登記表領回來填寫沒什麼難的,拿給孩子讓他們做委託執行人時,這個和諧的家庭卻出現了「波瀾」。「孩子一聽說我要遺體捐獻,很反對,不能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做。」裴風岐說。對裴風岐的兒子而言,傳統觀念教育他的就是要孝順父母,父母百年後讓他們入土為安,可父親的選擇讓他內心很是掙扎。不順從父親的意願,他便是不孝;可順了父親的意願,會不會被人說閒話……袁桂芳的兒子也同樣糾結。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7月1日,李飛向單位請假,到活動現場填寫了志願捐獻申請登記表,並鄭重地在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上籤下自己的姓名。「幾十名黨員作為首批代表在承諾書上簽字,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太和縣委常委、副縣長海治國告訴潁州晚報記者。
-
一對母女同時登記捐獻遺體 遺體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近期,泉州網報導了市民無私捐獻遺體或登記成為捐獻器官遺體志願者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昨日上午,村務工作者洪如萍主動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辦理登記器官捐獻。而在9月4日,市民黃女士與女兒也一同到南安市紅十字會填寫了《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並完成了網上遺體捐獻志願登記。她們是南安市今年線下登記捐獻器官或遺體的第13位、14位、15位志願者。
-
【城事】呼和浩特兩人捐獻遺體 老少先後離世
張普照告訴記者:「1953-1958年,謝建周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期間,就有了要身後捐獻遺體的願望。大學畢業後,謝建周支邊來到內蒙古科技學校(當時校址在呼市新城區麻花板村)做物理老師,那時候我曾是他的學生。後來,謝建周在內蒙古自治區電子研究所任高級工程師。2002年,謝建周填寫了呼和浩特市志願者捐獻遺體、器官調查表。可以說,在呼市地區,最早提出捐獻遺體的人就是謝建周。」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
-
殘障小夥申請捐獻遺體 「證明殘疾人可為社會做貢獻」
原標題:身殘志堅 申請捐獻遺體夢想終實現「每個人都有夢想,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百年之後能把我的遺體器官捐獻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回報社會,我要證明殘疾人也可以為社會做貢獻」。這位說話不太利索,手腳不聽使喚的人叫吳五四,今年37歲,家住宣州區向陽鎮魯溪村。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管理系統給出的信息規定顯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歲以上),願意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遺體、角膜、組織用於臨床治療、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可以通過網絡或書面途徑進行志願登記,表達捐獻意願。 暫時無法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何思穎決定先將自己的頭髮捐給癌症患者,一頭濃密烏黑的長髮是她的驕傲,從小到大引來不少同學羨慕。
-
遺體捐獻反悔撤回達六成 擔憂無償捐獻用作牟利
相關人士稱,在申請捐獻的人員中,因反悔撤回捐獻的約佔六成。 到底是什麼制約了遺體器官捐獻?傳統觀念、迷信思想,還是商業擔憂? 患病的梁永權引起了社會對他的關注,曾經就讀的中學、大學,還有家鄉的幼兒園、慈善機構紛紛為他救治捐款。然而,一切都沒有辦法換回梁永權年輕的生命,這個大學生在得知自己的病況後,提出了想捐獻遺體的遺願。 「談一次,我就哭一次。」梁永權的母親陳秀娥說,兒子說社會對他的愛太多了,可他已經沒有什麼能留給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遺體捐出來供科研使用。
-
重慶一對夫婦6年帶動164人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
已年過六旬的龔光榮夫婦和遺體捐獻志願者們身著白色體恤衫,鞠躬、默哀,目送重慶醫科大學遺體接受站的車輛遠去…… 對於龔光榮夫婦來說,這樣的告別並不顯得沉重。「挽救別人的生命,也是延長自己的生命。」每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投身遺體捐獻公益事業,龔光榮的回答樸實而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