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接力!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2020-11-26 健康界

「除了挽救生命,護佑健康的職責外,我們還在探討生命、醫療更加深刻的內涵,讓生命更美好,讓醫療更有溫度。」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說,她和急診科的同事們發起成立「急診生命+」志願服務隊,就是希望讓生命多一種寬度,留下無限的可能。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

現場

捐獻器官讓生命延續

11月5日上午8時許,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門診大廳內,九月器官捐獻愛心崗前,已經聚集了20多名身著工作服的醫護人員。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這裡現場辦公,為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的醫護人員做諮詢、登記等服務。「作為從業者,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一旦哪天我去世了,我的器官還有用,我要捐出自己的器官,挽救他人延續生命。」正在籤約的年輕醫生丁兆東說。

「器官捐獻是一種文明的行為,一種高尚的行為,我們在去世後,器官還能在別人身上發揮作用,生命也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去年就已經籤下捐獻志願的市立醫院院長助理、泌尿中心主任侯四川說,能有捐獻的機會也是一個人的榮幸。

隨後,多名醫生和護士陸續來填寫了表格,他們有50多歲的專家,有剛入職的護士。記者注意到,這些來登記籤字的醫護人員,有的剛下夜班,還沒來得及脫下隔離服;有的是剛接班上崗,趁空閒來填完表就匆匆離去;還有的是當天休息,特地趕來醫院參加活動。

經過統計,當天共有24名市立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和1名同是醫護人員的市立醫院急診科家屬現場籤下捐獻申請表,30多名醫護人員申請加入「急診生命+」志願服務隊,為宣傳普及器官捐獻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能讓更多生命得以延續,賦予生命更多的意義。

講述

戰疫先鋒詮釋生命意義

「由於急診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都能見到太多的生離死別,有時感覺生命特別脆弱,可是,當我經歷過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52個日日夜夜,體會過治癒的武漢病患千裡來青感謝救命之恩的感動後,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知。」活動發起人位蘭玲告訴早報記者,去年他們醫院泌尿外科中心的12位醫護人員籤訂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時,她就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但是當時還沒有下定決心,經過抗疫的洗禮,她回青後便義無反顧地去紅十字會籤訂了遺體捐獻志願,自願在逝世後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位蘭玲說,前年和去年,她也看到了青島4歲半女孩九月以及7歲的城陽男孩和和等人捐獻器官的故事,特別感動,她也一直關注事情的進展,她工作的市立醫院東院門診大廳裡也擺放上了「九月器官捐獻愛心崗」,包括前段時間也從青島早報上看到了九月的媽媽又生了個孩子,真為他們高興,也為這生命中愛的延續而喝彩。

「我們從事醫療工作,深知這些器官衰竭末期患者的痛苦,器官移植是目前對他們最好的治療。隨著這幾年器官移植技術的發展,如果有更多合適的捐獻者在去世後將器官捐出來,那麼就能讓更多人脫離痛苦,獲得新生。」位蘭玲說,她為無數次成功搶救回危重患者的生命而自豪,這也是他們醫務工作者的責任,但同時也見證了很多生離死別,她更希望通過公益行動從自身做起,能感染大家,讓生離死別的場面更少一些。

行動

成立「急診生命+」志願服務隊

「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後,這幾個月我也開始嘗試向潛在的捐獻者家屬宣傳器官捐獻,但過程中發現有些人不理解捐獻。」位蘭玲告訴早報記者,就在這幾個月,她就進行了3次印象比較深的宣傳,一名20多歲的車禍去世的年輕人,一名40多歲因腦出血去世的,還有一名30多歲意外事故去世的,這3個人在最後階段,都是潛在的捐獻者,但家屬意見不統一,最後只能惋惜。

「我們急診科能遇到更多潛在捐獻者,我就想成立一支志願服務隊,在工作中遇到潛在捐獻者,可以通過更多方式去宣傳器官捐獻。」位蘭玲說,她公開了自己籤下捐獻志願的消息後,得到了同事們的廣泛認可,急診科裡很多醫護人員表示也要加入到捐獻的隊伍中,他們不僅要把一生奉獻給醫學事業,更希望在生命結束後,能為醫療事業繼續貢獻自己的光和熱,讓愛延續,為生命接力!位蘭玲在急診科發起成立「生命+」志願服務隊的消息傳出後,也得到了更多同事的支持,於是由30多名急診醫護人員組成的「急診生命+」志願者服務隊應運而生。團隊中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22歲,他們將以志願者的身份宣傳「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和「大愛奉獻、生命永續」的人體器官捐獻理念。

「急診是生命的加油站,作為急診人,除了挽救生命、護佑健康的職責外,我們還在探討生命、醫療更加深刻的內涵。『+』代表無限可能,+人文+服務、+救援+社會公益、+醫療+科普……新時代賦予我們更多維度的視角和理念,讓生命更加美好,讓醫療更有溫度!」位蘭玲解釋「急診生命+」志願服務隊的理念。

延伸

搭建起一座捐獻的愛心橋梁

在當日的活動現場,去年「把自己捐給病人」的市立醫院泌尿外科中心的部分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也一起向過往市民大力宣傳和普及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等知識,接受市民們的諮詢。

「器官移植是目前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一個逝去的生命換來多個家庭的重生,同道們的這種醫者大愛令人敬佩。」侯四川表示,器官捐獻之路還很漫長,我國器官捐獻資源仍十分緊缺,需求缺口巨大,絕大多數患者在痛苦等待中絕望地離世。因此,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器官、遺體捐獻,參與到這份奉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崇高事業中,讓生命充滿希望。

侯四川告訴早報記者,青島市立醫院從2018年下半年起,由他們科室牽頭,聯合其他科室著手開展了器官捐獻工作,希望通過一系列實際行動,搭建起捐獻者與受捐者之間的一座愛心橋梁。「我們成立了以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等科室專家組成的器官捐獻評定專家組。」侯四川說,組建了存在潛在捐獻者科室骨幹醫護人員組成的器官捐獻信息組,並建立以「大愛無疆」為名的微信群,一旦發現潛在的捐獻者,第一時間通知醫院的器官捐獻評定專家組,明確核實潛在捐獻者適合捐獻後,迅速聯繫青島市紅十字會的專職器官捐獻協調員來處理捐獻事宜。

文章轉載自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孫啟孟 楊健。

相關焦點

  • 為生命接力!青島這家醫院24人籤訂遺體捐獻書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
  • 「捐」出自己 為愛續航: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11月26日下午,在陝西省紅十字眼庫專家和勉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即《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志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據悉,此次集體籤訂捐獻志願書,在漢中市也是首例。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阜陽120名志願者志願捐獻遺體7月1日,太和縣文廟廣場人頭攢動,120名志願者辦理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申請,並籤下承諾書,規模創安徽省之最。據了解,這是由太和縣委宣傳部、紅十字會、文明辦和苗為民愛心社等單位和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受到各界群眾積極支持。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一直以來,去世後捐獻遺體就是「零錢哥」孫福亮心中的一件大事。2月4日,記者採訪青島市紅十字會得知,因為亮亮戶籍在高密,市紅會可以幫助他聯繫當地相關部門,共同完成亮亮的這個心願。    「自願、無償、身後事」    「遺體捐獻,是一件自願、無償的身後事,要從保護生命的角度出發。」青島市紅十字會捐獻辦公室處長張少芹說。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從去年填寫志願表開始,裴風岐原本和諧的家庭就起了「波瀾」,孩子們的反對,讓他和老伴袁桂芳始料未及。
  • ...圈引發愛心接力——湖南工程職院6名在校學生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但他沒想到的是,此舉在微信朋友圈引發了「蝴蝶效應」——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又有6名學生進行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一次分享,引發眾議陳皓欣是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一名大二學生。3月23日,陳皓欣在校團委老師的指導下,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完成了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並在線申請紙質登記卡。4月26日,他收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寄來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和一封感謝信,並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真沒想到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陳皓欣說,有許多同學向他諮詢器官捐獻詳情。
  • 日照女教師無償捐獻遺體,讓5名患者獲「重生」!
    2020年4月10日,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例器官遺體無償捐獻者王秀奎,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堅持了四天,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一程,將生命定格在了52歲。她的家人強忍悲痛,按照她生前的意願進行了器官和遺體捐獻程序,完成了她最後的遺願。
  • 黑龍江省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醫院活動
    2020年11月20日下午,黑龍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組織志願者來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門診大廳,開展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活動當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向前來就診的人們介紹如何通過微信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成為志願者,詳細講解我國人體器官和遺體、眼角膜捐獻的相關知識。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在合肥有這樣一個家庭,兩位老人在9年前就一同申請捐獻遺體。今年4月5日,老太太去世後,兩位老人的遺體按照9年前的承諾,先後被捐贈給醫學機構作科研、教學之用。老人的兒子也表示將要申請志願捐獻遺體。父母先後離世 遺體依約捐獻「母親雖然去世幾天了,但是家裡還有很多後事需要處理。」4月10日上午,記者見到張鷹時,他略顯疲憊。
  • 為生命續航,15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在商丘市立醫院完成血樣採集
    為生命續航,15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在商丘市立醫院完成血樣採集 2020-11-2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說醫護人員不獻血?青島市無償獻血「狀元」就是一名醫生
    1月份丁香園曾面向醫護群體做了一個調查,共有5689人參與調查,其中4306位醫生,1383位護士。調查結果顯示,醫護人員是獻血率最高的行業群體。   你肯定還不知道的是,青島市「衛生健康系統萬人流動血庫」自1998年5月成立以來,每年的冬、夏兩季都會應急啟動,20多年來已累計獻血20多噸,青島市無償獻血「狀元」就是青島市第六人民醫院皮膚科大夫李鴻波。
  •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主題宣傳活動舉行
    生命接力 救在身邊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主題宣傳活動舉行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馬衛東 文/圖)為紀念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倡導「器官捐獻,讓生命永續」理念,凝聚更多愛心力量參與到遺體器官捐獻公益事業中,11月22日上午,市紅十字會聯合銅官區幸福社區、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銅陵愛爾眼科醫院、銅陵渡江口腔醫院、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等單位在石城廣場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主題宣傳活動
  • 遺體捐獻反悔撤回達六成 擔憂無償捐獻用作牟利
    然而,記者從廣東省和江門紅十字會等處獲悉,除深圳表現不俗外,其他地市在遺體捐獻工作上依然進展「艱難」,截至今年4月,江門共有5名志願者完成遺體器官捐獻,但從2008年後,新增捐獻量則為「0」,而在其他地市,包括醫學院等科研機構同樣出現「無米」的尷尬。  來自江門市紅十字會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目前內地遺體器官捐獻嚴重滯後,每百萬名內地居民中,器官捐獻者僅有0.03名。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袁州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
    器官捐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和延續生命的另一種方式,捐獻志願者的善舉給等待的病患架起生命之橋,築起生命之路,重獲生的力量,使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我們呼籲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捐獻行列中來,讓生命「接力」前行。關於人體器官捐獻知識,你了解多少?1.什麼是器官捐獻?
  • 90後美女大學生申請捐獻器官 努力說服父母(圖)
    ,從2010年至今,南充市已累計辦理遺體捐獻登記235人、器官捐獻登記 218 人、眼角膜捐獻登記 343 人,成功實現遺體捐獻25例、器官捐獻 7 例、眼角膜捐獻 27例。據統計,2010年至今,南充市已累計辦理遺體捐獻登記235人、器官捐獻登記218人、眼角膜捐獻登記343人。南充9縣(市、區)中,順慶登記捐獻的居民最多,為94人。截至目前,全市已實現遺體捐獻25例、器官捐獻7例、眼角膜捐獻27例,其中年齡最大的捐獻者為92歲,最小為4歲。  捐獻有相關程序。
  •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2020-11-20 23:05:10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長趙連翠的家中,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莒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上門為志願者辦理登記。
  • 長沙縣學子一條朋友圈引發愛心接力 7校友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nbsp&nbsp&nbsp&nbsp你問我愛得有多深 我願將器官捐贈&nbsp&nbsp&nbsp&nbsp一條朋友圈引7校友登記遺體器官捐獻&nbsp
  • 捐獻遺體、角膜 東營六旬石油人周新善有大愛!
    聞聽此訊,張惠立刻向東營市紅十字會匯報,並快速聯繫山東省紅十字眼庫(山東省眼科醫院)和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兩家單位立刻組織人員,準備奔赴東營。夜幕降臨,行駛80公裡後,張惠和志願者楊偉國趕到了河口區仙河鎮濱海醫院,見到了周新善的家屬。張惠表達了哀悼的心情,並安撫家屬注意身體,向周新善及其家屬的大善大愛之舉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