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遺體、角膜 東營六旬石油人周新善有大愛!

2020-12-01 東營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通訊員 張惠 東營報導

  11月14日15點45分,東營區紅十字會張惠接到周新善妻子鄒花香的電話,表示周新善剛剛去世,請他們來接受角膜和遺體。

  聞聽此訊,張惠立刻向東營市紅十字會匯報,並快速聯繫山東省紅十字眼庫(山東省眼科醫院)和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兩家單位立刻組織人員,準備奔赴東營。夜幕降臨,行駛80公裡後,張惠和志願者楊偉國趕到了河口區仙河鎮濱海醫院,見到了周新善的家屬。張惠表達了哀悼的心情,並安撫家屬注意身體,向周新善及其家屬的大善大愛之舉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

  19點55分,山東省眼科醫院趕到濱海醫院,對家屬表示慰問後,向家屬解釋角膜摘取方式和下一步如何使用,雙方籤字辦理了捐獻和接受手續,順利摘取了眼角膜。

  20點40分,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趕到濱海醫院,負責接受遺體的醫護人員向家屬表達了深深的謝意和敬意。隨後,與家屬辦理了遺體捐獻和接受手續。

  周新善家屬、單位領導和同事、接受醫院醫護人員、東營區紅十字會人員共計三十餘人,為周新善舉行了簡單卻莊嚴的遺體告別儀式,再一次向他的離去表示哀悼,對他偉大的捐獻之舉表達崇高的敬意。

  周新善生於1960年1月8日,是一名中共黨員,2020年11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60周歲。生前工作於勝利油田護衛中心仙河中隊,一輩子兢兢業業,為人忠厚,與人為善。2020年9月16日,正在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進行胃癌治療的他,主動提出籤署捐獻申請,意願身故後捐獻遺體和角膜,同是中共黨員的妻子鄒花香,十分理解和支持丈夫的決定,夫妻二人在病房裡同時籤署了捐獻申請。儘管當時的周新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但他執意坐起來,親自在捐獻申請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周新善成為東營區第8位遺體捐獻者、第11位角膜捐獻者,暨東營區第15位大愛捐獻者。

相關焦點

  • 人間大愛!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人間大愛!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2020-11-20 23:05:10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長趙連翠的家中,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莒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上門為志願者辦理登記。
  • 長沙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最後一條微信讓人淚目
    我死後,請將我的遺體無償捐獻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死而無憾!蔣琳鳳。」這是蔣琳鳳在生命的最後給丈夫發來的微信。人生如白駒過隙,在時間的長河中,短短的文字記載著夫妻兩人與病魔鬥爭的深刻記憶,更濃縮了夫妻兩人深厚的情意與念掛,讓人無不動容。 「尊敬的捐獻者家屬:蔣琳鳳女士自願去世後捐獻遺體和角膜,造福社會。
  • 湖南57歲老黨員捐獻角膜遺體 兒子幫他重溫入黨誓言
    華聲在線7月2日訊「爸爸病重期間對我說,他是一名有25年黨齡的老黨員,深受黨的教導,也深受黨的恩惠。希望捐出自己的角膜和遺體供醫學研究,把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今日,石城哽咽回憶父親臨終時的囑咐。建黨99周年之際,他幫爸爸石磊重溫入黨誓言,履行莊嚴承諾。
  •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遺體
    陳琦媽媽籤署角膜遺體捐獻志願書。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楊麗紅)「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遺體,眼看著流淚
    1月4日下午5點,陳琦媽媽輾轉通過長沙市紅十字會,電話裡強烈表達了陳琦角膜遺體捐獻的意願:「她想要在她還活著的時候親自籤署志願書,她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她還很年輕,想要把角膜留在世上,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遺體捐出來做醫學教研,用最後的力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1月5日凌晨零點02分,陳琦因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22歲。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據悉,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20 年10月20日,全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活動現場播放器官捐獻公益片《一個人的球隊》和《生命之花》,志願者通過發放宣傳材料、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有獎知識競答、表演文藝節目等形式,向現場群眾大力宣傳和普及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捐獻等知識。包頭市紅十字會、包鋼醫院、包頭市朝聚眼科醫院、包頭市紅十字雲龍骨科醫院為居民開展義診諮詢、解答器官捐獻相關知識,指導志願者填寫捐獻登記表。
  •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原標題: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11月19日,在莒縣遺體捐獻紅十字志願
  • 重病後,湖南22歲女大學生想親自籤名捐獻角膜遺體,可惜走得太突然
    1月4日下午5點,陳琦媽媽輾轉通過長沙市紅十字會聯繫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電話裡強烈表達了陳琦捐獻角膜遺體的意願。陳琦媽媽說,女兒想要在她還活著的時候親自籤署志願書,她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她還很年輕,想要把角膜留在世上,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遺體捐出來做醫學教研,用最後的力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 今年仙遊新增3人登記器官遺體捐獻
    今年仙遊新增3人登記器官遺體捐獻 2020-11-27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照莒縣:一家三口同時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申請表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1月10日,家住日照市莒縣庫山鄉萬家山村的萬克選在山東省遺體(角膜)捐獻申請登記表上籤上了名字,同日籤署遺體捐獻志願書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兒子,一家三口同時籤訂捐獻遺體的大愛義舉讓人敬佩。
  •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經過抗疫洗禮,她回青後義無反顧去紅十字會籤訂了遺體捐獻志願書,自願在逝世後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能讓更多生命得以延續,賦予生命更多的意義。很多醫護人員都表示想要加入到遺體捐獻的隊伍中。於是,由急診醫護人員組成的「急診生命+」志願者服務隊應運而生,這也是全市首個由急診科醫生組建的志願者服務隊。
  • 衡陽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角膜遺體,已助兩人重見光明
    三湘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 田甜 潘愛華 楊麗紅)「我想將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有用的人。」這是47歲患有尿毒症的衡陽女子楊萍留在世間最後一個願望,1月11日,她的生命被病毒按下了終止鍵,今天,記者從省紅十會字了解到了她的故事。
  • 蘇州大學退休教授張欽捐獻遺體角膜,其一生從事解剖教學工作
    蘇州大學退休教授張欽捐獻遺體角膜,其一生從事解剖教學工作 馬力/@央視新聞 2018-10-10 16:42
  • 「捐」出自己 為愛續航: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清明將至,致敬角膜器官遺體捐獻者
    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地針對遺體器官捐獻者的緬懷活動,大多採用 " 雲緬懷 "" 雲祭奠 " 的形式,向捐獻者表達哀思。在各地紅十字會與衛健委等有關部門主導下,愛爾眼科積極參與各類線上、線下紀念活動。4 月 2 日,由長沙市紅十字會主辦,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等捐獻接收單位聯合開展的 " 『生命迴響 · 雲上緬懷』 2020 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活動 " 在紀念廣場舉行。活動採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的形式,由參與單位代表向紀念牆敬獻花籃,鞠躬致敬。同時,婁底、嶽陽愛爾眼科醫院也在紅十字會組織下,參與角膜器官遺體捐獻緬懷活動。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坐落著上海市紅十字遺體(角膜)捐獻紀念廣場。17年,從2002年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落成全國第一座遺體捐獻者紀念碑之日開始,每年的3月1日都成為全上海、全社會共同紀念遺體(角膜)捐獻實現者的紀念日,更成為宣傳遺體捐獻事業最好的平臺之一。
  • 大愛!廣西男子意外離世,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救了多人!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今日藤州 11月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醫科大二附院)順利完成同一個供體捐贈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和2個角膜移植手術,包括進行一臺心腎聯合移植、一臺胰腎聯合移植、一臺肝移植手術,其中心腎聯合移植手術是廣西首例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從去年填寫志願表開始,裴風岐原本和諧的家庭就起了「波瀾」,孩子們的反對,讓他和老伴袁桂芳始料未及。
  • 捐角膜和遺體 「希望重見光明的人替我看未來」
    今年年初,央視《面對面》欄目播放了周頌英父母捐獻遺體的故事,他當時就產生了自己也要捐獻遺體的念頭。  半年前已籤申請書和捐獻卡  王鳳娟說,半年前,丈夫自己聯繫到邢臺市紅十字協會,並獨自籤訂了《遺體捐獻申請書》和《遺體眼球捐獻卡》,決定捐贈遺體和眼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