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廣西男子意外離世,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救了多人!

2020-11-30 騰訊網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今日藤州

11月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醫科大二附院)順利完成同一個供體捐贈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和2個角膜移植手術,包括進行一臺心腎聯合移植、一臺胰腎聯合移植、一臺肝移植手術,其中心腎聯合移植手術是廣西首例。截止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術前向捐獻者表達敬意

這些器官來源於玉林容縣7日因車禍出現腦死亡的一名28歲男青年身上。這名青年捐獻的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和2個角膜,分別移植給了4名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並給2名失明患者帶來光明。

三臺器官移植手術順利進行

心腎聯合移植對象是一名腎性高血壓導致心功能衰竭並伴有尿毒症患者;胰腎聯合移植對象是一名糖尿病腎病引起尿毒症患者;肝移植對象是一名B肝終末期患者;三臺均是要求較高,難度係數較大的手術。

當天同時進行3臺移植手術,對於醫科大二附院器官移植團隊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特別是心腎聯合移植手術,在廣西屬於首例,也是器官移植領域的一次突破。

多學科通力合作開展手術

從當天上午9時開始,器官移植手術室內分秒必爭,至下午4時,器官移植團隊在多學科聯合下同時開展心腎聯合、胰腎聯合、肝移植手術單個供體多器官聯合獲取手術以及2個角膜移植手術,成功讓生命得以延續。截止下午6:00,心腎聯合移植病人甦醒,向救助他的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握緊拳頭,這對器官移植團隊以及聯合協作的學科團隊是莫大的鼓舞。

據移植醫學中心主任孫煦勇介紹,此次聯合移植涉及到胸、腹腔臟器,跨度比較大,難度係數較大,需要在手術過程中多學科通力協作,體現了一個醫院最高精尖的技術,此次手術成功做到了不辱使命,此手術的成功在行業內屬於較為領先水平,心腎聯合移植體現了臨床醫學的大集成,包括術前評估、準備以及術中的體外循環、術後重症監護,各個環節緊密相扣。

呼籲更多人關注人體器官捐獻

據了解,2010年至2019年,我國完成器官捐獻案例數逐年增長,分別從34、132、433、849例到1702、2766、4080、5146、6302、5830例,百萬人口年捐獻率從2010年的0.03升至2018年的最高4.53,每年能得到器官進行移植的約有2萬人。雖然每年都有志願者捐獻器官,但是供需差距依然嚴重。

目前,同一供體多臟器的移植手術越來越多。孫煦勇介紹,國內外在這一領域,同一供體捐獻更多器官進行移植,是追求的方向和發展的主要目標,這也體現一個團隊的綜合實力,「捐獻者大愛捐獻,讓他們的器官得到最大的作用,也是對捐獻者最崇高的紀念」。

孫煦勇介紹,同一供體多器官移植在國內、國際也是極少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出現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越來越多,需要器官移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器官捐獻的缺口在擴大。孫煦勇說:「完成第一例心腎移植手術,首先要向捐獻者及家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的大愛奉獻。同時希望和呼籲更多的人關注、關心器官移植,支持器官移植工作,讓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有生的希望,把愛心傳遞下去。」

心腎聯合移植患者甦醒

愛心延續

向他們致敬

來源:桂風起綜合廣西醫科大二附院、網絡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轉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想交友,報料、聊人生的朋友 歡迎加小編微信

綜合編輯 | 家在藤縣 | 叮噹哥

你與世界

只差一個

公眾號

0771—12340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以及政府績效考評社會評價調查所使用的電話。如果您有幸接到0771-12340的電話,請不要擔心是詐騙或推銷電話而掛斷,接到調查電話後,請沉著、冷靜回答每一個問題,您的回答很重要哦!請您為藤縣的整體形象答聲滿意,贊個好!衷心感謝您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

....................................

相關焦點

  • 廣西28歲小夥腦死亡,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復活」多人
    這些器官來源於玉林容縣7日因車禍出現腦死亡的一名28歲男青年身上。 這名青年捐獻的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和2個角膜,分別移植給了4名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並給2名失明患者帶來光明。 前言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今年6月11日是第四個「中國器官捐獻日」。 最後,焦俞的七個器官中有六個器官成功配型,救回了四條人命,讓兩個人重見光明。 六個獨立的生命原本因病痛陷入人生的至暗時刻,捐獻者一時的善意,把他們最後的生存意志點燃了。
  • 安徽一外賣小哥離世捐獻器官救治6人 當地文明辦為其申報「阜陽...
    8月23日,因突發腦溢血,38歲的安徽阜陽外賣小哥施勇(化名)經醫院全力搶救,仍不幸離世。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家庭成員共同作出一個重大決定,捐獻器官挽救更多的人。最終,這位「80後」外賣小哥捐獻的器官救治了6位陌生人。
  • 生命的「延續」 廣西一男子去世後捐獻器官救治6名患者
    近日,廣西一名中年男子因突發腦幹出血並出現腦死亡,他的家屬決定將他的器官捐出。醫院成功完成了6臺手術,包括1例肺移植、1例肝臟移植、2例腎臟移植,以及2例眼角膜移植手術,這名男子的生命在6名患者身上得到延續。
  • 崇左男子急病腦死亡,但他卻給了6名廣西老鄉第二次生命!
    11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同時完成了6臺特殊的手術。崇左一名男子病逝後將自己腎臟、肝臟、肺臟和1對眼角膜捐獻了出來,讓6名患者獲得了新生的希望。
  • 只會寫自己姓名的她,在兒子器官捐獻同意書上籤下了三個字
    「既然我家沒了兒子,就讓他有用的器官去救一下別的家庭,讓別的家裡有兒子吧。」12月1日,在河南鄭州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會議上,一個捐獻故事打動了在場所有人。今年9月,年先生發生交通事故,做了開顱手術住進ICU後情況一直不見好轉。醫生告訴他母親,治癒機會非常渺茫。
  • 「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90後退伍軍人元旦離世捐器官救5人
    1月1日,中山市人民醫院進行一場器官捐獻手術。28歲退伍軍人陳軍(化名)的肝臟、心臟、腎臟依次被取出,用於救治5名重症患者。陳軍因車禍致重型顱腦損傷,臨床評估考慮腦死亡狀態。他的家人希望能讓他的生命延續,「能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截至2019年12月18日,我市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數量達602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1例,遺體捐獻51例,角膜捐獻543例,其中今年新增器官捐獻登記數量為4137人,較2010年至2018年登記總數翻番。器官捐獻路漫漫 最大的阻力來自社會公眾的認知「你願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我相信很多人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都會遲疑,甚至不知所措。」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袁州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
    生命因短暫而珍貴,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重來,而器官捐獻,則是生命在大愛中延續。截至今天,袁州區紅十字會已參與兩例器官捐獻儀式,在場全體人員向捐獻者及家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們的無私奉獻,讓大愛長留人間。
  • 西安多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引關注 眾多市民也想捐獻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  自己登記捐獻人體器官之後,她又帶著13人一同前往登記,第二次則是帶著16人,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隊長邱華兩次組團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登記捐獻人體器官的事跡經《華商報》報導之後,引發廣泛關注。
  • 器官移植大問題仍然是來源 志願捐獻應大力倡導
    據悉,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從2010年啟動試點,全國先後有16個省市成為試點省份,浙江是其中之一。截至2012年3月,全國各試點省(市、區),共完成捐獻207例,捐獻大器官546個,挽救了500餘個垂危的生命。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有時候,米梓鑫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位患者的20多名家屬,壓力可想而知。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剛開始時,我真的有些開不了口。」即使被拒絕了,米梓鑫也不會放棄,而是持續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尋找轉機。有一次,醫院裡一名腦出血患者已被判定為腦死亡。
  • 5年前女兒接受腎移植重生,男子意外離世後報恩捐出眼角膜
    2014年,患有腎衰竭的黎綺蓉在四處奔波求醫一年多、排隊苦苦等待移植一年多後,終於等到了匹配的腎臟,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把我身上能用的器官都捐出去吧,別人幫了你,我們也要幫別人。」為了父親生前的這句話,黎綺蓉完成了父親的心願,捐獻了父親的雙眼眼角膜。
  • 大愛!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捐獻器官
    最近,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又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13人組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承諾去世後自願無償捐獻器官挽救其他患者。隊長邱華說,其實捐獻器官的想法,她藏在心裡十幾年了,前幾天做完義工後恰好路過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當時我就想這麼巧,那我就走進去吧,做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決定,我就填寫了志願表,也拿到了捐贈證書。」
  • 年僅32歲…|腦死亡|器官捐獻|尿毒症|手術|小朱_網易訂閱
    年近六旬的父親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  含淚替兒子做出了一個延續大愛的決定:  捐獻器官挽救更多的人!  12月14日  在江西南昌大學二附醫院病房內  因交通事故導致大腦缺血缺氧時間過長  32歲退役軍人熊文印被宣布腦死亡  1小時後  他的一肝、兩腎、一心、  雙肺、雙角膜被成功獲取  目前這些器官都已經完成了移植  讓8人重獲新生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一臺耗時一個半小時的器官獲取手術剛剛結束。根據此前電腦系統的匹配結果,取出來的兩個腎臟和一個肝臟,將分別被移植到三位患者體內。從手術室裡走出來的,除了醫生,還有器官捐獻協調員劉源。他並不知道哪三個患者的生命將因此「重啟」,但他熟悉手術臺上呼吸停止的人,還有面前流著眼淚的家屬。
  • 捐獻遺體、角膜 東營六旬石油人周新善有大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通訊員 張惠 東營報導  11月14日15點45分,東營區紅十字會張惠接到周新善妻子鄒花香的電話,表示周新善剛剛去世,請他們來接受角膜和遺體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  19點55分,山東省眼科醫院趕到濱海醫院,對家屬表示慰問後,向家屬解釋角膜摘取方式和下一步如何使用,雙方籤字辦理了捐獻和接受手續,順利摘取了眼角膜。  20點40分,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趕到濱海醫院,負責接受遺體的醫護人員向家屬表達了深深的謝意和敬意。隨後,與家屬辦理了遺體捐獻和接受手續。
  • 生命定格在最美年華,24歲小夥捐獻器官挽救他人
    可惜,造化弄人……7月8日早晨,小米同往常一樣騎著電瓶車去上班,卻同一輛汽車相撞,顱腦重創,被緊急送往寧海縣第一醫院搶救,經過10多天的奮力救治後,小米依然生還渺茫。「他是個多么正直善良,又有責任心的人,就這樣回不來了。」對這個飛來橫禍,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悲痛萬分。母親艱難又偉大的決定陳俊米發生的意外,給這個普通的家庭帶來了無比沉重的打擊。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3000多人重獲新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陳輝 通訊員:彭福祥 潘曼琪)一千個捐獻者背後有一千個感人故事。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生命傳遞,移路相隨」器官捐獻一千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感恩會邀請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他們替逝者捐獻器官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對生與死的看法。據悉,這一千例器官捐獻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