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
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今年,「一個人的樂隊」五位完全不懂音樂的移植受者站在了舞臺上,為澳大利亞捐獻者菲利普圓夢,去年「一個人的球隊」站在全明星籃球賽場上,為葉沙圓夢。如今,「一個人的球隊」和「一個人的樂隊」的成員們都登記成為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生命接力,愛在延續。十年來,從開始的零,到越來越多的人被這樣的故事激勵和影響著,愛在提速。
在與主持人白巖松視頻連線中,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講到十年來,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變化,更完成了很多轉折,首先器官捐獻與移植不斷向法制化管理軌道邁進,其次建立並不斷完善器官移植五大體系,包括以紅十字會為第三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器官捐獻體系,同時實現了器官來源的根本轉折,器官都來源於公民逝世後的自願無償捐獻。
郭燕紅介紹,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交通運輸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綠色通道建立後,2016年全國器官共享率12.4%,2019年全國的器官共享率提高到了20.2%,提高了7.8個百分點,器官轉運時間也降低了1-1.5個小時。達到了快速通關、優先承運的目標。
11月7日下午,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浙江省杭州舉行。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平在回答關於如何推進器官捐獻事業相關問題時講到,器官捐獻目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這一事業需要各個相關部門協同推進。
目前,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數量居於亞洲首位,世界第二,但基於人口基數大,中國的捐獻率還處於較低水平。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談到還需要進一步轉變人們的社會觀念,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進一步理解認識器官捐獻的意義。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