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致敬角膜器官遺體捐獻者

2020-12-04 瀟湘晨報

清明,萬物生長,思念成河。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地針對遺體器官捐獻者的緬懷活動,大多採用 " 雲緬懷 "" 雲祭奠 " 的形式,向捐獻者表達哀思。在各地紅十字會與衛健委等有關部門主導下,愛爾眼科積極參與各類線上、線下紀念活動。

4 月 2 日,由長沙市紅十字會主辦,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等捐獻接收單位聯合開展的 " 『生命迴響 · 雲上緬懷』 2020 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活動 " 在紀念廣場舉行。活動採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的形式,由參與單位代表向紀念牆敬獻花籃,鞠躬致敬。同時,婁底、嶽陽愛爾眼科醫院也在紅十字會組織下,參與角膜器官遺體捐獻緬懷活動。

長沙愛爾眼庫主任楊麗紅表示,角膜器官遺體捐獻,能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希望能通過緬懷活動,呼籲更多人了解角膜遺體器官捐獻,參與到這份奉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崇高事業當中。

" 相對於其他器官移植而言,眼角膜移植成功率是最高的,大概 90% 左右,因為角膜是透明無血管的組織,所以它手術後排斥反應發生率最低,排斥反應是導致器官或者組織移植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有角膜病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教授介紹。

據世界衛生組織 2010 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盲人 824.8 萬人。據統計,中國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約 500 萬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約 10 萬人,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約 5000-10000 人。

目前,我國角膜盲症患者數量龐大,然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及角膜捐獻意識的缺乏,造成角膜捐獻者少之又少,角膜材料稀缺是造成角膜盲症患者不能及時接受治療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往往因為等不到角膜材料而只能在黑暗中生活。

據悉,除了長沙、婁底、嶽陽、愛爾眼科醫院舉行相應線上、線下主題活動外,武漢、蘭州、成都、合肥、濟南、貴陽、南寧、瀋陽等地的愛爾眼庫在當地有關部門組織下,亦紛紛參與線上緬懷紀念活動。

據了解,作為全國性的角膜接收 - 救助平臺,愛爾眼庫在各地衛生行政部門、紅十字會的監督和支持下,有序開展眼角膜接收工作,並積極配合宣傳及公眾教育。同時,愛爾眼庫還積極與各地公益組織、媒體合作,開展志願者培養、盲症救助、公眾教育等活動。據統計,愛爾眼庫全國 10 庫 29 站(10 家眼庫,29 個角膜捐獻接收站)已接受近 3000 份捐獻志願書。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屈慧瑩 李倩 曹亞丹 劉軼南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四川省舉辦線上緬懷偉大的遺體和器官、角膜捐獻者活動
    尊敬的遺體和器官、角膜捐獻者家屬: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向廣大的遺體和器官、角膜捐獻者及家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公民逝世後無償捐獻遺體和器官、角膜等組織,挽救眾多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科學發展,是一種值得全社會推崇的高尚行為。他們雖然已經辭世,但其生命的一部分化作了禮物,鮮活地生存在新的生命之中。他們是一群高尚的人、無私的人、有大愛的人、敢於奉獻的人。他們的肉體雖已泯滅,但精神卻得以永存。這種奉獻的精神猶如曙光,將永遠照亮人類文明的道路,為人類的進步抒寫新的篇章。
  • 浙江省舉辦線上緬懷活動向人體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致敬!
    清明時節,綠草茵茵;致敬捐獻,追思綿綿!打開浙江省紅十字會網站的「器官捐獻網上紀念」專欄,這裡有2600餘位人體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他們讓人懷念,讓人追思!遺體捐獻者俞春華曾經說:「是黨培養了我,對黨沒有什麼能報答的,把遺體捐給社會,希望讓科學更先進、讓醫學更發達。」帶著《遺體捐獻志願書》住院的楊存泓老人曾經說:「若我不在了,我的器官還能為醫學研究做貢獻,多好啊!」器官捐獻者陳鳳蘭醫生曾說:「萬一發生什麼意外,我願意捐獻我的器官。」
  • ...系列‖ 生命大愛 一網情深「雲紀念」緬懷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清明將至,為緬懷紀念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3月31日上午10時,由河南省紅十字會主辦、河南福壽園承辦舉行的河南省第十屆紅十字遺體、人體器官捐獻者雲紀念活動如期拉開帷幕,通過「福壽雲·雲掃祭」網絡平臺,以網上掃祭的形式,開展以「生命大愛·一網情深」為主題的緬懷紀念活動
  • 又到一年清明時 遺體捐獻者家屬如何寄哀思?
    清明·向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  【開欄語】  清明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每逢此時,親朋結伴掃墓悼念逝者已成為中國人的習俗。然而,卻有這麼一群人,心念逝者卻無處祭奠。他們,是遺體捐獻志願者的家屬,一個隱蔽但為數不少的特殊群體。
  • 清明緬懷 致敬人體器官捐獻者
    &nbsp&nbsp&nbsp&nbsp「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nbsp&nbsp&nbsp&nbsp3月29日,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省紅十會、省衛計委、省民政廳聯合舉行緬懷活動,向四川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上海2019年4月3日 /美通社/ -- 臨近清明,多地紅十字會和有關公益組織紛紛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紀念活動,緬懷紀念平凡而高尚的人體器官捐獻者。廣場的名錄碑上,鐫刻著1981年以來,上海市歷年遺體(角膜)捐獻者的名字。自廣場建成之日起,瞻仰、緬懷者絡繹不絕。
  • 致敬器官捐獻者及家屬
    2010年,我省啟動實施器官捐獻,至今,通過遺體和器官捐獻者挽救的生命已經有近5000人。近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為10位捐獻者舉行了一場集體安葬儀式,向他們以及家屬的大愛致敬。浙江大學醫學院醫學生宣誓:「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 徐州舉辦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徐醫百名學子致敬「大體老師」
    你的崇高選擇,讓無助者不再無助;你的無私奉獻,讓痛苦者不再痛苦……」3月17日上午,由徐州市紅十字會主辦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該市遺體器官捐贈者紀念園(第二公墓院內)舉行。徐州醫科大學的學生志願者們深情朗誦讚歌並進行醫學生誓言宣誓,向捐獻者致敬,為生命禮讚!
  • 大學生捐眼角膜未上功德碑 官方:角膜不屬器官
    核心提示|2014年4月,21歲的大學生李翠去世前,籤署了遺體捐獻書。最終,她的角膜給兩位患者帶去了光明。  一年多過去了,時至今日,李翠的親屬們仍在為她的事情奔波。「捐獻遺體時,省紅會一名工作人員曾承諾今年清明會將李翠的名字刻在福壽園的功德碑上。可現在功德碑上仍沒有她的名字……」李翠的堂哥李釗告訴大河報記者。  承諾為什麼沒能落實?
  • 清明節緬懷遺體捐獻者 「大體老師」大愛無聲
    2017年4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在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前,遺體捐獻者家屬等社會各界人士緬懷這些令人尊敬的捐獻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不少市民到陵園掃墓,追憶親人。可是,有一群人,他們故去後,沒有陵墓,親人也沒有寄託哀思的地方。他們是平凡的人,卻選擇了不平凡的離去方式,他們就是遺體捐獻者。
  • 西安市紅十字會關愛200戶西安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
    西安市紅十字會2019年申請100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用於關愛在西安成功實施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從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分四批次關愛了200戶在西安市成功實施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
  • 大學生捐眼角膜無法留名功德碑 專家:角膜屬人體組織非器官
    央廣網鄭州10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14年4月,河南21歲的大學生李翠去世前,籤署了遺體捐獻書。最終,她的角膜給兩位患者帶去了光明。一年多過去了,時至今日,李翠的親屬們仍在為她的事情奔波。捐獻遺體時,河南省紅會一名工作人員曾承諾,今年清明會將李翠的名字刻在福壽園的功德碑上。可現在功德碑上仍沒有她的名字,承諾為什麼沒能落實?
  • 國家衛健委:角膜或器官捐獻者親屬擁有角膜分配優先權
    今天,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人體角膜獲取與分配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人體捐獻角膜分配原則(徵求意見稿)》等文件,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其中明確角膜或器官捐獻者親屬享有角膜分配優先權,並強調任何機構、組織和個人不得在角膜分配系統外擅自分配角膜。
  • 致敬!今年仙遊新增3人登記器官遺體捐獻
    致敬! 記者獲悉,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贈工作已經開展十周年,莆田市已登記遺體器官捐贈志願者1930人,已完成23位公民逝世後遺體器官捐贈,其中有1人捐了8個器官和角膜,創下了1人救8人福建省器官捐獻機錄。
  • 清明致敬「大體老師」 北京2097人實現遺體捐贈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 曾鼐)  梨花風起正清明。北京長青園公墓內,松柏相依,一片安詳肅穆。高聳的「生命」紀念碑前,祭奠憑弔者絡繹,向一個個平凡又偉大的名字,致以哀思和敬意。  這是北京專為遺體志願捐獻者樹立的紀念碑。
  • 緬懷捐獻者 重慶醫科大學師生感恩"大體老師"
    人民網重慶3月28日電 對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那些捐獻遺體供他們學習、解剖的人,有一個尊稱--「大體老師」。「大體老師」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3月28日上午,「緬懷捐獻者、彰顯醫學心」 的清明祭奠活動在重慶醫科大學舉行,4000餘名醫學生向遺體捐獻者致敬,緬懷那些不平凡的生命,向他們道一聲感激。
  • 紀念那些為救助他人沒有墓碑的遺體捐獻者(圖)
    講述走進遺體捐獻者家庭  ★三次修改補充遺囑遺體捐獻者:韓繼舜,男,2003年12月20日辭世,享年74歲  講述人:老伴顏從雲,長女韓魯豫,次女韓魯宏  將遺體供醫院研究,器官、組織,如皮膚、眼睛等儘量利用,移植給別人,剩餘部分火化,將骨灰撒在黃河裡,以敬生我養我的魯豫兩省人民
  • 河南女孩捐角膜無法上功德碑 官方:不屬器官
    然而,時至今日,李翠的親屬們仍在為她的事情奔波:當初河南省紅會工作人員曾承諾今年清明會將李翠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但現在功德碑上仍沒有她的名字……對此,有關機構表示,眼角膜屬於人體組織,不屬於器官,所以器官捐獻功德碑上不會刻捐獻者的名字。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華商報訊(記者 李琳 攝影 黃利健)昨日,劉碧霞老人迎來了70大壽,也送給了自己一份最美的生日禮物——和老伴李明波一起籤下了角膜捐獻志願書和遺體捐贈志願書。   壽宴現場,在西安市眼庫副主任劉明的指導下,兩位老人填寫了角膜捐獻志願書,還籤了遺體捐贈志願書。親眼目睹兩位老人的善舉,鄉黨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劉明表示,老人的行為不僅會影響後輩,也給鄉親們做了個好榜樣,會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器官捐獻的公益事業中。   劉碧霞老人說,器官、遺體將來帶走也沒用,能幫助有需要的人非常有意義。
  • 來到世上僅十幾天,卻成為鶴壁最小的器官捐獻者……
    >▲我市醫務工作者一起向捐獻者默哀、致敬。>▲2018年9月26日,器官捐獻手術後,鶴壁的醫護人員向捐獻者遺體鞠躬。為鼓勵公民去世後捐獻器官,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出臺文件:●公民去世後器官捐獻者的直系親屬、配偶、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和登記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3年以上者,如若出現為危重病情亟需健康器官移植來延續生命,在排序時將獲得優先權。●器官捐獻完成後,貧困捐獻者家屬可向省紅十字會、市紅十字會申請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