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清明將至,為緬懷紀念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3月31日上午10時,由河南省紅十字會主辦、河南福壽園承辦舉行的河南省第十屆紅十字遺體、人體器官捐獻者雲紀念活動如期拉開帷幕,通過「福壽雲·雲掃祭」網絡平臺,以網上掃祭的形式,開展以「生命大愛·一網情深」為主題的緬懷紀念活動,向全省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表達敬意、追思和感恩。
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緬懷紀念活動現場與往年不同,無人員聚集,無市民參與,採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的形式舉行。活動現場,河南福壽園工作人員代表未到現場的相關醫院單位向紀念碑敬獻花籃;來自捐獻者家屬代表的《一封家書》,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溢於屏幕;河南省紅十字會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通過手機端錄製視頻,傳達對祖國的祝福……
器官遺體捐獻是一種彰顯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行為,捐獻者為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奉獻了自己,為醫學事業的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貢獻。2020年2月16日,新冠肺炎患者全國首例遺體解剖工作順利完成,為挽救更多的危重症患者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參與解剖工作的醫生在日記中寫到:「感謝悲傷背後的無私和奉獻!」
記者從省紅十字會獲悉,河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自2011年啟動以來,嚴格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在組織機構建設、社會宣傳動員、工作機制健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捐獻事業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3月31日,河南省已登記遺體捐獻志願者3306人,成功捐獻遺體538例。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55661人,實現器官捐獻1746例,捐獻大器官5020個,眼角膜160餘對,受益人數達5100餘人;其中2019年完成捐獻351例,捐獻大器官1091個,挽救了個1142人的生命,成功捐獻角膜26對。
與此同時,我省已連續10年為遺體(器官)捐獻者舉辦紀念活動,緬懷致敬這些「生命的天使」。紀念緬懷這些捐獻者,既可以為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精神文明和社會道德建設的載體,又能弘揚移風易俗的社會新風尚,吸引和匯聚更多自願奉獻愛心的人士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為改善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促進河南醫學科學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另據了解,日前,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河南福壽園等22家公墓推出「福壽雲」雲祭掃服務,家屬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在屏幕上進墓園祭掃,通過雲端表達思念。因為疫情影響不能到現場祭掃的捐獻者家屬,可以搜索並關注「河南福壽園」公眾號,在底部「我要辦理」欄,選擇「雲祭掃」,在搜索頁面找到「墓碑」,然後選擇「河南省紅十字紀念園」裡的「捐獻者」,點擊「網上紀念」,即可進行獻花、放燈、燃燭、上香等活動,雲端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