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舉辦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徐醫百名學子致敬「大體老師」

2020-12-01 中國江蘇網

  「盲人重見光明,心臟再次跳動,那是你生命的再次續航,那是你鑄就的希望之路。你的崇高選擇,讓無助者不再無助;你的無私奉獻,讓痛苦者不再痛苦……」3月17日上午,由徐州市紅十字會主辦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該市遺體器官捐贈者紀念園(第二公墓院內)舉行。徐州醫科大學的學生志願者們深情朗誦讚歌並進行醫學生誓言宣誓,向捐獻者致敬,為生命禮讚!

  2018年,在市財政、衛生、民政等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下,坐落於茅村第二公墓院內的徐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建成,這裡既是遺體器官捐獻者共同的「家」,也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和醫學類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陣地。截至2019年2月,該市報名登記遺體捐獻累計730人,成功捐獻130例。

  遺體捐獻登記者代表徐州醫科大學退休教師戴體俊教授表示,自己是學醫的,深知遺體對醫學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所以3年前,他便籤訂了捐贈協議,「我打算,去世時把我能用的器官獻給需要的病人,把可做標本的臟器獻給徐州醫科大學病理學教研室,把遺體獻給徐州醫科大學解剖學教研室,供醫學生學習使用。」戴體俊說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要勇於做移風易俗的推進者,積極宣傳唯物主義,讓人民建立科學的生命觀、生死觀、遺體觀,形成遺體捐獻的社會新風,讓寶貴的遺體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正是這些無私奉獻的器官遺體志願捐獻者的義舉,促進了醫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醫學生,為醫療衛生鄰域輸送了大量人才。」徐州醫科大學副校長蔡紅星教授表示,對捐獻者的追思紀念,也成為對醫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我們進入學校學習人體解剖課程的第一課就是向我們的大體老師獻花和鞠躬,感謝他們為醫學作出的貢獻。」徐州醫科大學朗誦學生代表何凌宵說,「能突破傳統葬殯風俗,將自己遺體獻給醫學事業,是很偉大的決定,我們對大體老師永遠心存感激。」 該校共有100名學生志願者加入到本次活動的工作隊伍中,他們通過宣誓、朗誦和志願服務工作,用實際行動致敬「大體老師」,反哺社會。

  徐州醫科大學解剖學教研室主任劉志安教授說道,目前每年可用的捐獻遺體在20具左右,只佔醫學教學需求量的三分之一。他呼籲,加大宣傳力度,轉變思想觀念,提高重視程度,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助力醫學教育事業發展。據悉,在戴體俊之前,徐州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創始人,95歲高齡的王平宇教授和徐醫附院兒科專家85歲高齡的姚福寶教授都已籤訂了捐贈協議,投身器官遺體捐獻的偉大事業。

  本次活動是徐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落成後,首次在園內舉行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省市縣(區)三級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徐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醫療衛生界代表、捐獻登記者代表、器官移植接受者代表等300餘人參加。

  活動現場

  徐醫大學生朗誦《生命禮讚》

  徐醫大學生進行醫學生誓言宣誓

  捐獻登記者代表徐醫大退休教師戴體俊教授發言

  集體默哀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緬懷遺體捐獻者 「大體老師」大愛無聲
    2017年4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在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前,遺體捐獻者家屬等社會各界人士緬懷這些令人尊敬的捐獻者。華商報記者 黃利健 攝  對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那些捐獻遺體供他們學習、解剖的人,有一個尊稱——「大體老師」。「大體老師」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 緬懷捐獻者 重慶醫科大學師生感恩"大體老師"
    人民網重慶3月28日電 對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那些捐獻遺體供他們學習、解剖的人,有一個尊稱--「大體老師」。「大體老師」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3月28日上午,「緬懷捐獻者、彰顯醫學心」 的清明祭奠活動在重慶醫科大學舉行,4000餘名醫學生向遺體捐獻者致敬,緬懷那些不平凡的生命,向他們道一聲感激。
  • ...系列‖ 生命大愛 一網情深「雲紀念」緬懷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清明將至,為緬懷紀念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3月31日上午10時,由河南省紅十字會主辦、河南福壽園承辦舉行的河南省第十屆紅十字遺體、人體器官捐獻者雲紀念活動如期拉開帷幕,通過「福壽雲·雲掃祭」網絡平臺,以網上掃祭的形式,開展以「生命大愛·一網情深」為主題的緬懷紀念活動
  • 2020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人體器官及遺體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
    4月3日,2020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人體器官及遺體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都江堰市味江陵園隆重舉行,該活動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主辦,都江堰市民政局等單位支持,都江堰市味江陵園承辦,相關部門領導、捐獻者家屬、醫務工作者等向人體器官及遺體捐獻者表達了哀思和敬意。
  • 緬懷「大體老師」 北京已有2962人實現遺體捐獻
    今天上午,北京市紅十字會和北京解剖學會在北京市長青園骨灰林生命紀念碑前,舉辦了具有特殊意義的追思會,悼念志願捐獻遺體的逝者。位於北京市長青生命紀念園生命紀念碑前,多了許多黃白相間的鮮花。今天,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衛生職業學院、燕京醫學院6所醫學院校的師生、醫務工作者和北京市紅十字會志願者代表聚集在此,深情緬懷遺體捐獻的「大體老師」們。「大體老師」 ——醫學界對志願遺體捐獻者的最高稱謂,為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無私獻身的精神,不僅受到醫藥衛生院校廣大師生的崇敬,同時也被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所理解和敬仰。
  • 四川省舉辦線上緬懷偉大的遺體和器官、角膜捐獻者活動
    尊敬的遺體和器官、角膜捐獻者家屬: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向廣大的遺體和器官、角膜捐獻者及家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公民逝世後無償捐獻遺體和器官、角膜等組織,挽救眾多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科學發展,是一種值得全社會推崇的高尚行為。他們雖然已經辭世,但其生命的一部分化作了禮物,鮮活地生存在新的生命之中。他們是一群高尚的人、無私的人、有大愛的人、敢於奉獻的人。他們的肉體雖已泯滅,但精神卻得以永存。這種奉獻的精神猶如曙光,將永遠照亮人類文明的道路,為人類的進步抒寫新的篇章。
  • 清明將至,致敬角膜器官遺體捐獻者
    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地針對遺體器官捐獻者的緬懷活動,大多採用 " 雲緬懷 "" 雲祭奠 " 的形式,向捐獻者表達哀思。在各地紅十字會與衛健委等有關部門主導下,愛爾眼科積極參與各類線上、線下紀念活動。4 月 2 日,由長沙市紅十字會主辦,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等捐獻接收單位聯合開展的 " 『生命迴響 · 雲上緬懷』 2020 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活動 " 在紀念廣場舉行。活動採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的形式,由參與單位代表向紀念牆敬獻花籃,鞠躬致敬。同時,婁底、嶽陽愛爾眼科醫院也在紅十字會組織下,參與角膜器官遺體捐獻緬懷活動。
  • 清明緬懷 致敬人體器官捐獻者
    &nbsp&nbsp&nbsp&nbsp「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nbsp&nbsp&nbsp&nbsp3月29日,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省紅十會、省衛計委、省民政廳聯合舉行緬懷活動,向四川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
  • 大愛無言,感恩良師 | 溫醫大學子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
    會上,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的同學們分享了近5個月以來他們走訪遺體捐獻志願者家屬過程中形成的感人故事。樸實真摯的話語娓娓道來,「無言良師」的事跡徐徐展開,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這份彌足珍貴的無私精神,感動著一批又一批的醫學學子。
  • 浙江省舉辦線上緬懷活動向人體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致敬!
    清明時節,綠草茵茵;致敬捐獻,追思綿綿!打開浙江省紅十字會網站的「器官捐獻網上紀念」專欄,這裡有2600餘位人體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他們讓人懷念,讓人追思!遺體捐獻者俞春華曾經說:「是黨培養了我,對黨沒有什麼能報答的,把遺體捐給社會,希望讓科學更先進、讓醫學更發達。」帶著《遺體捐獻志願書》住院的楊存泓老人曾經說:「若我不在了,我的器官還能為醫學研究做貢獻,多好啊!」器官捐獻者陳鳳蘭醫生曾說:「萬一發生什麼意外,我願意捐獻我的器官。」
  • 江蘇南京舉辦2020年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特別公祭活動
    3月30日上午10時,江蘇省和南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南京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林」,對南京市2526名遺體器官捐獻者進行了緬懷紀念。江蘇省紅十字會、南京市紅十字會、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醫學院、南京紅十字眼庫、南京紅十字醫用組織庫中心的工作人員參加。
  • 貴州省舉辦2020年線上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開展公民逝世後人體器官捐獻紀念緬懷,是《貴州省人體器官捐獻條例》賦予紅十字會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為表達對人體器官捐獻者的崇高敬意,向社會各界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讓更多人關注人體器官捐獻事業。貴州省紅十字會已經連續三年舉行了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緬懷活動。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上海2019年4月3日 /美通社/ -- 臨近清明,多地紅十字會和有關公益組織紛紛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紀念活動,緬懷紀念平凡而高尚的人體器官捐獻者。這片奉獻之碑,始終在無聲詮釋著捐獻者對生命最後歸宿的理解,令人肅然起敬。 每年,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醫務工作者、醫學生、青少年、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以及實現者家屬等,有近40萬人次來到紀念廣場進行緬懷紀念活動,表達著全社會對捐獻者的敬意,對奉獻精神的崇敬。
  • 寧夏醫學生緬懷遺體捐獻者
    寧夏醫學生緬懷遺體捐獻者4) "← →"翻頁 4月3日,寧夏醫科大學近5000名師生齊聚生命之柱廣場
  • 萍鄉建設生命之花紀念園 將給遺體器官捐獻者一個溫暖的"家"
    ,這意味著萍鄉的遺體器官捐獻者將有一片專屬天地,用於安放遺體器官捐獻者的靈魂,讓家屬有所念想。紀念園的建設,讓全社會對捐獻者的奉獻精神有了敬仰之所,為捐獻者的親屬提供了寄託哀思的瞻仰之地,是助推殯葬改革事業的重要一環,也是服務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給予捐獻者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能有效弘揚和傳播人道文化。
  • 畢業生向解剖大體老師鞠躬告別
    6月10日,在該校解剖樓,一群畢業生隔著大門向裡面的「大體老師」(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鞠躬告別。一幕幕回憶湧上心頭,2017年,我第一次帶著羅澤銘善和她的小夥伴一起到青島海陽市參加器官捐獻的社會實踐,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帶著學生一起推廣器官捐獻的願望就此萌生了。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我帶著跟隨我一起推動器官捐獻宣傳的學生們一同開展大體老師的致敬活動和校園器官捐獻宣傳,他們在參與時的專注和走近的狀態告訴我,這場生命的教育是可以去喚醒和引導他們對職業的大愛精神培養。
  • 致敬器官捐獻者及家屬
    2010年,我省啟動實施器官捐獻,至今,通過遺體和器官捐獻者挽救的生命已經有近5000人。近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為10位捐獻者舉行了一場集體安葬儀式,向他們以及家屬的大愛致敬。浙江大學醫學院醫學生宣誓:「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 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緬懷「大體老師」
    9月29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形態樓臨床解剖手術實驗室內,匯聚來自2017級臨床醫學八年制的一百多名學生,舉行「大愛無疆,醫路有你,感恩體師」局部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及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湘南學院代表身著白大衣,手持白菊,感恩和致敬默默無聞的大體老師。 「沒有解剖學就沒有現代醫學」,與其他課程不同,解剖學知識需要在大體老師的身上實操來獲取。
  • 濟南:集中安葬150位遺體捐獻者骨灰 致敬「大體良師」
    3月31日,由濟南市民政局主辦,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山東金陵文化陵園承辦的「首屆遺體捐獻者骨灰安葬暨共祭儀式」在慈航園舉行,150
  • 寧夏正式成立第一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工作站
    自治區紅十字會向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松鶴)工作站授牌。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祁瀛濤)5月7日,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松鶴)工作站暨志願服務隊在銀川松鶴陵園正式成立。該工作站是寧夏首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工作站。